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班级:12经贸英语2班学号:12090316姓名:王婷【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诚信已不仅是一种伦理范畴,而是在伦理范畴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法制内涵,实现由道德自律向法律规制的转化,最终筑就诚实守信这一道德准则的法律化。中国当前社会诚信状况令人忧心。国若无信,国何以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如何实现传统诚信的现代化转化,重新确立起人们对现代诚信文化的信仰,进而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真正建立,始终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当前社会诚信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原因,提出前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的对策建议。【关键词】诚信缺失现状原因对策一:当前社会诚信的现状及其导致的问题(一):现状为了解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状况,《瞭望》新闻周刊联合国内专业调查研究机构于2011年2月11日至2月14日,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5个大中城市展开了民意调查。数据显示,被访者对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状况总体评价较低,仅有4.8%的被访者评价“好”48.7%评价“一般”接近半数46.6%被访者认为社会诚信状况“差”甚至“很差”。对此数据持质疑态度的同时,也许更多的是一种反思。诚信缺失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加大社会的运行成本,引发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严重者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从诚信主体来看,社会诚信主要包括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这三类主体在当前社会的诚信指数均不乐观。当前社会存在着各类诚信问题,政府有的单位制造虚假增长指数者,企业界有的企业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者,教育领域有的院校学术造假者,等等。有研究者对政府诚信缺失方面进行了归纳,主要体现为有的地方政府或有的部门政策多变、不守承诺、随意性大、暗箱操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虚报成绩等。企业诚信缺失主要方面表现在:有的企业任意逃废银行债务,银企之间陷入信用危机;企业之间失信赖账,商业信用日趋萎缩;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会计人员做假账,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发布虚假财务信息,误导投资者和消费者;偷税、漏税、走私、骗汇、骗取出口退税屡禁不止。政府和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作为个体的人在这些组织或系统中扮演着他们的社会角色,个人诚信现状也由此可想而知。(二)诚信缺失导致的社会问题一是加大社会运行成本,引发社会信任危机。社会诚信度下降,对社会发展已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诚信缺失不仅造成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相互提防,使得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困难,也使对他人的同情、关心和帮助变得更加不易。不讲诚信的坏榜样,破坏性极大。如果这样的“坏榜样事件”没有受到社会道德的声讨、谴责以及法律的惩罚,将会导致不诚信行为的扩散,引发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诚信缺失使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证,诚信缺失还使得一些人靠骗人暴富,也加剧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导致公众对社会和政府产生强烈不满,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二是诚信缺失的“示范效应”扭曲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诚信缺失会造成交易主体不被对方信任,限制交易主体自身发展,为防范交易风险被迫增加交易成本。在信用领域的主要表现是:失信行为最初只是表现在很少一部分市场参与者身上,但如果失信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惩罚,那些守信者就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从而出现失信行为。若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认同了这一理念,诚信缺失就会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整个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就发生扭曲,社会诚信链条就会发生中断和损害,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规则就会受到破坏。二: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一)经济发展与诚信建设的脱节计划经济条件下也存在诚信缺失问题,但在许多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表现并不突出。这除了思想和道德教育的原因之外,还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密切相关。“在计划经济体制和较为封闭的社会环境下,人们之间的纵向联系多于横向联系,熟人之间的联系多于陌生人之间的联系,行政联系多于经济联系道德责任多于经济利益。”具体来说一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是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会运行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人们的社会关系主要是行政隶属关系,人主要作为“单位人”而存方式下,如果出现背信弃义、弄虚作假的行为,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是非常高昂的,这就从客观上少了不诚信行为。二是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社会活动的空间不大、交往联系不广,社会基本上是一种“熟人社会”,这也使得不诚信行为出现的几率减少。三是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人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大都是政治性的经济方面的联系较少,经济利益冲突较少,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不诚信行为也不容易发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原则受到了许多新的挑战。首先,经济活动、社会活动越来越多,人们的交往和联系日益频繁,横向联系多于纵向联系,社会联系多于单位内部联系,陌生人之间的联系多于熟人之间的联系,社会基本上是一种“陌生人社会”。在这种“陌生人社会”中,诚信缺失问题出现的几率就会明显增大。其次,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然引起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原有的高度集中的单一行政管理体制被打破,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体的空隙、管理的疏漏在所难免。特别是随着经济成、就业方式、组织形式、生活方式的多化,行政手段对人们的约束力大为减弱。面对不诚信行为,行政管理常常出现管束乏力,甚至三令五申而屡禁不止的情况。与此同时,有效的法律约束和规范手段还没有完全形成,这就导致以往不突出的不诚信行为变得尖锐。再次,市场经济强调物质利益,趋利成为常见的社会现象,义利冲突和矛盾也会日益增多。面对金钱和物质的诱惑,一些人坑蒙拐骗,不择手段。作为观念形态的诚信原则,在这些行为面前显得软弱无力。(二)政务诚信的漏洞和监管失策社会诚信包括政务诚信、商务为政府既是社会信用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护者,又是公共信用的示范者,由此决定了政务诚信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果政府不讲诚信,企业诚信就难以做到,个人诚信就更无从谈起。诚信的缺失加大了社会运转成本,严重影响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造成国家形象的缺损和公信力的下。甚至造成道德的缺失沦丧,搅乱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严重污染社会环境,进而迫使一些诚实守信者改变初衷失贞丢节,乃至同流合污(三)教育诚信的滞后和失误教育诚信在塑造诚信中具有奠基石的作用,因为教育是培养亿万青年的巨大社会基础工程当今学校的诚信教育不但大多泛泛而谈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而且学校本身诚信缺失的问题就由来已久在教育过程中有不少诚信丧失的表现其根本原因就是有些人脑海里多了功利主义的自私自利如果教育者的身上丧失了诚信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内涵丧失了用制度维护现代社会平等、公正的基本理念将给教育本身带来巨大伤害。三:我国现阶段诚信体系重塑策略(一)构建诚信社会要发挥道德示范作用首先,树立诚信观念、规则意识。有了规矩而不遵守,规矩也会失去应有的作用。一是不懂规则,犯了规还不知道症在哪里;二是不按规则办事,犯了规还强词夺理。所以在我国治理诚信缺失需要法律的支持,要以法治为主,但法律手段也有自身的局限。道德教育是对心理动机的自律性约束,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往往能起到法治不能起的作用,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治理我国诚信缺失的过程中‘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其次,要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经过长期系统的宣传教育,用诚实守信将人们的道德行为、经济行为、政治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诚实守信真正成大多数人所认同与遵循的行为准则。(二)加强和改善诚信教育,营造诚信德社会大环境大力宣传市场经济中的诚信思想,建立诚信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水准和个人诚信道德,要通过广泛的诚信教育,宣传活动,倡导言行一致,有信无欺的道德情操。要建立起一套以诚信为核心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伦理体系,既要吸收古今中外文化积淀中的合理因素,又要结合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既要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又要充分尊重个人的正当利益;既要倡导竞争意识,效率优先原则,又要发扬协作精神;既要肯定和充分追求个人的局部利益,又要强调社会责任和全局利益,形成一套符合实的道德评价标准。(三)重新树立政府诚信,转变政府职能一个具有良好诚信的政府必然示范和影响整个社会。当前各级政府要规范自身行政行为,重塑政府的良好形象,引导整个社会诚信规范的恢复和重建。因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的是裁判的角色,制定交易制度和法律,扶持和监督信用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并保证政府各部门的公共信息向社会开放,同时监督市场经济主体之间依法公平、公正的批露信息和取得信息的义务,权利得以实现,保护公平竞争。结语:当前中国社会的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重建社会诚信已成为当务之急。“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提出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是适宜的,但自进入21世纪之后越来越明显的事实已经表明,经济既不是发展的唯一衡量尺度,也不能在没有其他领域支撑的条件下持续发展。而社会诚信正是包括经济在内的所有社会领域正常运行所必不可少的前提,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已经讨论的内容及与此相关的中国现实情况来更具体地考虑这一问题,社会诚信显然不只是关涉人际关系或伦理道德这么简单,法制进程、政府角色与责任、社会各种机制的完善以及充分、有效地运用社会资源等等,都与之具有密切的关系。诚信社会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参考文献[1]石磊.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商君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1[2]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1.[3]廖进,赵东荣.诚信与社会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7-8.[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8.
本文标题: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6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