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社会需要通才还是专才
社会需要通才还是专才?引子:2006年日本产业界面临综合性人才匮乏的危机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改革,在日本一直收效甚微或步履维艰。“2006年综合性人才危机”已毫不留情的悄然逼来。支撑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动力是什么?毋庸置疑,是以教育为坚强后盾的知识经济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出类拔萃的杰出人才无疑是推动经济全面发展起飞的中流砥柱。人才的层出不穷是经济不断增长的关键,只要有了人才,再大的困难也不在话下。21世纪更是如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期待着多种层次结构的人才不断涌现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日本产业界的许多经营者人员发现,虽然政府一直不遗余力的促使各类人才的平均学习能留尽可能的提高,但日本培养人才的单一方式和专业性太强,以至人才结构层次不齐而无法使人才共享和共用的弊端,却令产业界的人叫苦不迭。“日本的产业竞争力之所以日渐衰落,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创造性人才和缺乏培养这类人才的机制”日立制作所的原副所长、综合科技联席会会员桑原洋大声疾呼目前我国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的相对数量,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据统计,2003年我国每万人劳动力中全时当量研发人员只有15人,而日本有132人、德国有122人、韩国有81人、法国有127人。我国尤其缺乏世界级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据检索,1993年至2003年的10年间,世界各学科最重要论文排位前20名中没有中国科学家,前百名中仅有2名;参与世界科学领导层的我国科学家为206人,占总数的2.26%。面对全球化竞争,专才短缺遍及世界。据预测,2010年美国将缺少1000万名专才;欧洲即将面临专才和劳动力短缺双重危机;亚、非、拉则饱尝人才流失之苦。然而综合国力竞争以专才为焦点。为此,欧洲和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均已启动全球揽才计划。《美国竞争力计划》涉及经费高达1360亿美元,以为确保创新优势吸引专才。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各行各业、各学科、各领域大批量高素质专才的迫切需求,十七大号召“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抓紧“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抓紧培养造就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科技领军人物,尤其要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领军人物”。温家宝总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人才培养,要求大学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社会分工决定了专才教育的必然性。专才目标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认同和专业积累的尊重,只能脚踏实地前进,不可随意跳越。应当承认,专才是一个需要重新定义的概念。作为现代社会的稀缺资源,概括了大学的培养目标与时俱进的变化。从科学发展观看问题,专才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格个性,肯定每个人的发展将成为一切人发展的条件。专才是称职的现代公民,兼备做人的自觉和做事的能力。专才培养是教书育人并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不应仅满足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政治文明的需要,而且要对个体的发展以及个体间的交流与合作承担义务和责任。专才理念继承了精英意识的合理内容,作为目标共识和人格规范,体现着社会需求和自我实现的统一,要求自立、自强、自重、自爱,其核心是不甘平庸,基本内容包括专业精神、自我超越和天下担当,表达了当代大学生高标准的自我定位、自我要求和精神优越感,及其成长为国家栋梁的志向意愿。专才培养的特色在于强调专业精神。这是一种在专业领域追求卓越、崇尚完美的自我鞭策,体现为对学业的高度尊重、对学习的刻苦投入、对学术的满腔热忱和对真理的执著追求。专才教育不同于精英教育。首先,它为大众提供了成才之路,主张所有社会成员平等享有教育资源,都有机会发挥其潜能和特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成长为身心健全、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其次,它把尊严平等推广到学术领域,尊重一切从根本上有益于人的发展的学术活动。所有学科专业没有等级贵贱,一切以社会实践为尺度。再次,专才教育的水平绝非注定比不上精英教育。这有点儿像当年的“大哥大”,虽然人们不能不承认它贵重罕有,然而其功能质量肯定比不上今天的普通手机。专才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前提,因而区别于产业革命和工业化过程曾经赋予它的历史特征。大学培养目标从精英转向专才,适应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它促进了社会分工,体现了专业化需要和效率与公平原则,推动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新时期党把人的发展置于首要地位,要求高等教育贯彻科学发展观,使我们有可能兴利除弊,批判继承专才理念。在谈通才的社会需要的时候,我们一教师为例子。目前,课改教改在全国全面展开,这是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说实话,传统教学模式习惯了的我,的确有点不适应。我要提高,怎么提高。迎难而上,破旧立新,课改教改齐走,自主探究是基础。关健在于观念的转变。新教材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新教材显示了这些特点,而教师除了精深的专业知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高度的责任感之外,还应具备哪些素养呢?下面几点就是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一、搜寻信息博览群书汉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当今社会科技发达,信息灵通,教师必须注重搜寻信息、博览群书,讲课时渗透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学生在自己合作探究的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质疑有一个丰富完美的解答这样学生就会学得满足满意。同时还要注意课文阅读取材的广泛性,使教材承载着大量的社会、人文、历史及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使用语言的同时,还将接触到许多诸如天文地理、文化艺术、古今中外的背景知识和一些未知领域。若老师孤陋寡闻知识面窄,在教学中就会捉襟见时,被动应付,就不能应付自如,举一反三。二、语文兼顾训练驾驭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多义性的语言。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要恰当;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要准确;运用语言辩论事理要严密。教师要引导学生听、说、读、写,兼顾教材,学会在生活中撷取语言。生活处处皆语文,利用这一优势,尽可能地为学生打开语文世界之窗。所以教师应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使教学富有文学色彩,生活情趣,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得以感化掌握知识。三、左右逢源多才多艺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施教的程序和方法与其它学科的巨大差异。语文重实践运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听的明白,说的清楚,看的透彻,写得生动,思的正确。新教材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如教《在山的那边》和《童趣》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两幅图,让学生直观;教《理想》时,我唱了一首《理想之歌》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理想的内涵。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给学生创造一个直观、具体、鲜活的语境是十分必要的,除了有限的电化教育手段外,教师可把书本知识转换成悦目的图文信息,我还把课文编成话剧,故事小品,组织晚会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参与中巩固知识,培养语感,使课堂有声有色,情趣横生。四、情感交融因材施教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要阵地,是探究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对学生有关爱,在教学工作中就会有动力、有办法、有信心、有成绩。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了解学生。要认真钻研分析教材,把学生和教材联系在一起考虑问题。这样,教师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让学生有所收益。不能一刀切,优生适当增“量”,困难生“吃饱”就行。这样可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教导。五、多动脑筋勇于创新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和巩固课文知识的最佳方法,是课堂教学的延读。多开展语文综合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到语文世界去漫游,让他们去体验和感情语言的含义,让他们去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实际价值。总而言之,利用课改的有利时机,多动脑筋,勇于探索,让学生在紧张活泼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语文,让多才多艺的高素质的教师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那么对我们学生来说,应该怎么去选择呢?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各个机构的看法吧。高校:“通才”教育是适应市场的选择4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了2004年本科生招生信息,在去年14个学院打破按专业招生、实行按学院招生的基础上,今年又进一步扩大了按学院招生、按大类培养的范围,全校除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媒体与设计学院外,其余16个学院全部实行按学院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两年左右的基础教育再选择专业方向,作为交大推行“通才”教育的新举措,交大副校长叶取源指出,淡化专业招生,将更有利于开展宽口径、厚基础的本科教育,也符合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普遍需求。按学院招生之后,一、二年级各个专业的教学打通,学生进校后,同一学院的学生将在一个教学大平台上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把基础知识学得更扎实。另外,按学院招生对考生也有好处,有利于学生克服高考时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和局限性,两年后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不但提高了选择的科学性,而且增加了学生选择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事合适的专业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交大准备再过两三年,力求像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那样,不分专业和院系招生,或是像美国密西根大学那样,只分文、理、工学科进行学科大类招生。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博导朱自强教授说“我很赞同上海交大等一些高校目前实施的“通才”教育模式。尤其对工科类学校,我认为应该百分百地实行“通才”教育。这也是高校教育发展到今天,按照市场需求做出的必然选择。如今的就业市场和外部环境变化很快,学生当年填报志愿时选择的热门专业,四年后可能市场已经不需要了。“通才”模式一方面使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的针对性加大,另外一方面让学生在学校里有机会学到各个专业的知识,在毕业时能有更多的选择方向;况且,如今的本科教育早已不再是以前的精英教育,甚至连硕士研究生也不能称之为高级人才,有了学历教育的背景,在就业市场上至多是赢得了个interview(面试)的机会,更多的技能和专业知识还是要到工作中去学。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与其限定在一个专业内,倒不如多学些通用性的知识,增加毕业后的求职机会。目前我们学院有三个专业,通讯、集成电路和计算机软件,虽然暂时还没有实行“通才”模式,不过我打算在学生的课程设置方面先作调整,尽量朝着培养“通才”的方向努力。”企业:“通才”或“专才”,好用才行上海贝尔阿而卡特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公室主任李一夫这么说到“对于大学本科毕业生,我认为似乎以“通才”为主较好。但何为“通才”,何为“专才”,似乎需要有合理的定义。首先,语言能力(包括外文、中文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现在相当多大学生的中文能力令人不敢恭维)、计算机的运用能力等基础才能,不论“通才”还是“专才”都是不可缺少的。其次,“通才”涉猎的范围要适度,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太杂,容易浅尝辄止,做不到出类拔萃。比如目前的管理类专业,本科阶段分设有金融、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技术经济等专业,但都显得狭窄,所以建议不如成立广义的管理专业,涵盖财务、管理、投资、金融、人力资源、营销学等多门学科,因为这些学科是相互关联的,而且是管理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但如果要求学管理的人同时学机械或是电子,对个案可能适用,要推广恐怕不易。再次,对于高校来说,“专才”和“通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我个人感觉还要尊重学科之间的关联程度,考虑市场的需求,当然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天份”。李海波:我是交大毕业的,其实交大很早就开始往“通才”教育的方向发展了。先是按系招生(我读书时是按专业招生的),发展到现在连系也不分、按学院招生了。其实即使在分专业招生的年代,各专业本科一、二年级的课程相差也并不是很大的,主要集中在英语、数学、物理、电工、机械制图等,比如交大管院的学生,也都要学习这些课程,而且难度和其他工科专业是一样的。到了大学三、四年级,才开始更多地学习专业课程。所以很难说如今这样就培养了“通才”,而以前培养的就是“专才”。从公司的角度,我们倾向于录用的学生知识面能宽一些,但更重要的是,要看他在大学里是否培养了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是否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相信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大学里学到的东西很少能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但相关
本文标题:社会需要通才还是专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67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