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 考试试题answersA
长江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油藏工程》试卷(A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标题黑体小四)1、油田开发:依据详探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试验,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田,按照国家或市场对原油的需求,从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定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并在生产过程中作必要的调整,保持合理开发,直到开发结束。(2分)2、面积波及系数:是水淹面积与井网控制面积之比。(2分)3、储采比:为某年度的剩余可采储量与当年产量之比值。(2分)4、井网密度:每口井所控制的单位面积。(2分)5、折算压力:表示油层中各点流体所具有的总能量。(2分)6、弹性产率:表示单位地层压降下的产量。(2分)7、递减率:单位时间内产量的变化率,或单位时间内产量递减百分数。(2分)8、水驱特征曲线:水驱油藏在含水达到一定程度后(一般在中、高含水期),累积产水和累积产油在半对数坐标下,所表示的线形关系曲线。(2分)9、开发层系:是由一些独立的,上下有良好隔层,油层性质相近、驱动方式相近,具备一定储量和生产能力的油层组合而成。(2分)10、水侵系数:表示每降低一个单位压力,单位时间向油层侵入的边水体积。(2分)二、简述油田开发方案所包含的内容。(10分)油田开发方案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1)油田地质情况;(2)流体物性;(3)储量计算;(4)油田开发原则;(5)油藏驱动类型;(6)油藏温度压力系统;(7)开发层系、井网、开采方式、注采系统;(8)钻井工程和完井方法;(9)采油工艺技术;(10)油气水的地面集输和处理;(11)开采指标;(12)经济分析;(13)实施要求。三、油藏的驱动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驱动方式的转换,并绘图说明一种驱动方式的开采特征。(10分)油藏驱动类型主要有:(1)弹性驱动;(2)溶解气驱;(3)水压驱动(刚性水驱和弹性水驱);(4)气压驱动(刚性气驱和弹性气驱);(5)重力驱动。例如某油田刚开始生产,当油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时,油层主要依靠油层岩石和流体膨胀能驱油,生产一定时间后,油藏压力下降,当油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随着其降低,溶解状态的气体分离出的气泡膨胀而将石油推向井底,从而转化为溶解气驱为要驱动方式,同时,部分气体还会随时间流入油层顶部,形成气顶,而形成气顶驱。以下为弹性驱动油藏开采特征曲线。四、分析影响采收率的主要因素,如何确定一个油田的原油采收率?(15分)影响采收率大小的主要因素可归为两个方面:1、地质因素(1)天然驱动能量的大小及类型。(2)油藏岩石及流体性质。(岩石渗透率;油层非均质性;原油物化性质;岩石润湿性;油水粘度)2、油田开发和采油技术因素(1)油气藏开发层系的划分。(2)布井方式与井网密度的选择。(3)油井工作制度(自喷井放大油嘴、抽油机加大泵径或抽油机冲程、冲次等)的选择和地层压力的保持程度。(4)完井方法与开采技术QoPeQoPeRRt(5)增产措施以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效果。(6)提高采收率的二次、三次采油方法的应用规模及效果测定采收率有很多方法,如油田统计资料获得的经验公式;室内水驱油实验法;岩芯分析法;地球物理测井法;分流量曲线法;油田动态资料分析法。其中,用岩芯模拟实验法,可直接从油层中取得岩芯,也可用人造岩芯用水驱油,岩芯原油采收率按下式确定。oiocSS1Soi—原始含油饱和度,%;Soc—水驱岩芯残余油饱和度,%。最终采收率是注入剂的宏观波及系数与微观驱油效率的乘积。ER=EO×EV其中,NNEOVopDNNEER—最终采收率,f;EO—驱油效率系数,f;EV—油层波及系数,f。ED—为实际投入开发油层采出量与开发储量的比值:NP—累计采出量,104m3;NO—投入开发的储量,104m3。N—地层储量,104m3;VDOOPPREENNNNNNE五、分析影响油田井网密度的主要因素。(10分)影响井网密度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方式如下:1)非均质性增加,井网密度增大。2)渗透率增加,井网密度增大。3)年度增加,井网密度增大。4)强化注水,井网密度减小。5)由层深度增加,井网密度减小。六、若某油田的递减率满足:4.0akQ,说明其对应递减类型并求出产量、累积产量、递减率与时间的关系式。(15分)解:nii)QQ(aadtdQQ1a且此递减类型为双曲线递减.n=0.4,ia=kiQ0.45.24.0iin/1ii)t0.4kQ(1Qtna1QQ)(])ta4.01(11[ak3/5])nta1(11[)n1(aQNp5.1i5.1i5.2)nn1(iiita4.01a)tna1(aaii1ii七、画图将反九点井网改为九点井网(只能将生产井改为注水井),求注采井数比,并简述这两种井网的特点和这种井网转换的用处。(15分)将一排全部为生产井的井排全部换成注水井。正九点井网:每一个单元为一个正方形,包含一口生产井和八口注水井,生产井位于注水单元中央,4口注水井布于四个角上,排距与井距比为1/2;注采井数比为3:1反九点井网:每一个单元为一个正方形,包含一口注水井和八口生产井,注水井位于注水单元中央,4口生产井布于四个角上,排距与井距比为1/2。注采井数比为1:3八、有一气顶驱油藏,其生产数据如下表,请求其地质储量N和气顶气体积G(地面体积),并画出示意图(只需说明求解步骤,不考虑油藏的弹性)。(10分)tPNpBoBtRpRsBg0Pi0BoiBti0RsiBgit1P1Np1Bo1Bt1Rp1Rs1Bg1t2P2Np2Bo2Bt2Rp2Rs2Bg2t3P3Np3Bo3Bt3Rp3Rs3Bg3解:由于不考虑油藏的弹性,先推导其物质平衡方程式如下:累积产油量+累积产气量=气项的体积膨胀量+含油区的体积膨胀量即:Bti)N(BtBgi)G(BgBgRs)Np(RpNpBo两边同除以BtiBt得:BtiBtBg]Rs)(RpNp[BoNGBtiBtBgiBg令XBtiBtBgiBg,YBtiBtBg]Rs)(RpNp[Bo由G与N呈线性关系Y将表中生产数据代入汇出直线段则图中GtanX与Y轴的截距即为地质储量N九、某油藏以衰减方式递减,其表达式为battNp,推导出:(1)任一时刻的产量Q(t)表达式;(2)瞬时产量Q(t)与累积产量pN的关系式;(3)最终累积产量的表达式;(4)说明a值的物理意义。(15分)解:1)2ppptbtQdtdNtbaNbattN2)代入上式得aNbtbtaNppbNatQ2p长江大学试卷班级班内序号学号姓名密封线3)aN'NNNpimaxppimaxp4)a为递减期的累积产油量(最大可采储量)。十、油田开发调整可以分为哪两大类?说明其中一种方法的具体内容。(10分)对于注水开发多油层为确定和保持油藏最合理采油量以及提高水驱油的效果,其调整的方法和手段基本上可以分两类:1)不改变开发系统,即不改变开发层系及注水方式和注入井,不钻新井。2)局部或全部改变开发系统,需钻新的生产井及注水井。对于第一类的调整方法和措施是:①提高井的水动力学完善性,改善井底附近渗流阻力。方法有补充射孔、水力压裂、水力喷射射孔,不同方式的酸处理,使用表面活性剂等。②油井堵水。可使用不同方法挤水泥,建立各种人造屏障,采用化学堵水等。③调整油层出油和吸水剖面,采用选择性化学溶剂封堵、注空气及注惰性气体,注稠化水等。④改变油井工作方式及制度。提高或限制油井产液量直到关井,强化采液,周期性的改变产量,自喷井转抽、气举等。⑤改变注水井的工作制度。提高或限制注水量、重新配水、周期注水或循环注水,提高注水压力等。⑥采用同井分注(即分层注水)或同井分采(即分层采油)或合注分采等采油工艺措施。第二类的调整是属于层系、井网、注采方式的调整。方法有:①钻加密调整井,其开采主要对象是原来井网控制不住的油层和因严重层间干扰所造成动用不好或基本未动用的差油层,还有是原开发井中未射开的薄油层。②注水方式调整.③补孔或封堵油层、调整层系.对划分为多套井网系的油田,采取层系互补,油水综合利用,同时也可采取原层系封堵的措施(水泥封堵、化堵或机械堵)。十一、如何描述油层的非均质性?它对油田开发有何影响?(10分)各层因非均质差异形成的层间矛盾非常突出,常可使合采的某些层不出油或少出油,不利于油田的开发。1)不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2)开发层系内高、低渗透率油层不同的厚度比例,较大影响开发效果;3)开发层系内同渗透率、不同粘度油层、不同组合对开发效果影响开发效果。十二、某倾角较陡的构造油藏,根据分流方程skskVagsksksf12212112111sin1分析[注:“1”驱替相,“2”被躯替相],若注水,注水井应布置在构造的底部,生产井应布置在顶部。注水速度应小;若注气井应布置在构造的顶,生产井应布置在底部,注水速度应小。(10分)
本文标题:考试试题answersA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69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