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方案
混凝土施工方案1.范围本方案囊括了满足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结构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技术要求,施工控制要点等。本施工方案适用于客运专线新建桥梁、隧道、涵洞、轨道、路基支挡等结构混凝土。2.规范性引用文件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3.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一般是指混凝土的抗烈性、护筋性、耐蚀性、耐磨性及抗碱-骨料反应等。具体的混凝土耐久性指标应根据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所处的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等确定。3.1混凝土耐久性的一般要求:1.混凝土的电通量: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电通量(56d)<C30<2000<2500C30~C50<1500<2000≥C50<1000<15003.2.混凝土应进行抗裂形对比试验。3.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规定。3.4.混凝土的抗碱-骨料反应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最大碱含量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环境条件干燥环境3.53.53.5潮湿环境3.03.03.0含碱环境*3.03.0(1).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或碱—碳酸盐反应岩石柱膨胀率应小于0.10﹪;(2)当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碱含量应满足上表的规定;当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20~0.30﹪时,除了要满足上表的规定外,还应在混凝土中掺加具有明显抑制效能的矿物掺合料和复合外加剂,并经试验证明其有效。4.混凝土的施工工序:5.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步骤:5.1施工前的准备5.1.1混凝土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完成原材料的选定、复检工作,并应充分考虑试验周期和可能出现的原材料变化,尽早完成混凝土配合比工作的选定工作。5.1.2重要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应进行混凝土浇筑,以便对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艺、施工机具的适应性进行检验,对有代表性的混凝土结构内部混凝土温升过程进行测定,发现问题及时调整。5.2原材料的储存与管理5.2.1混凝土原材料进厂(场)后,应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材料检测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清场复检制作混凝土试件养生检测拆模混凝土缺陷处理不合格合格检测坍落度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和复检。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使用。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应按有关规定清除出厂(场)。5.2.2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厂)后,应及时建立“原材料管理台帐”,台帐内容包括进货日期、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复试检验报告”编号及检验结果等。“原材料管理台帐”应填写正确、真实、项目齐全,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5.2.3混凝土用水泥、矿物掺合料等应采用散料仓分别存储。袋装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期间应用专用库房存放,不得露天堆放,且应注意特别防潮。水泥储运过程中,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装运水泥的车、船应有棚盖。2贮存水泥的仓库应设在地势较高处,周围应有排水沟。3在装卸、搬移过程中不得抛掷袋装水泥。4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分批堆垛,堆垛高度不宜大于1.5米。堆垛应架离地面0.2米以上,并距离四周墙壁0.2~0.3米,或预留通道。5临时露天堆放时要上盖下垫。6储存散装水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泥温度或防止水泥升温。5.2.4混凝土用粗骨料应按要求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5.2.5不同混凝土原材料应有固定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以免误用。骨料堆放地点应事先进行硬化处理,并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5.3原材料的检测5.3.1水泥1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厂)后,须检查供应商提供的每厂家、每品种、每批号的质量证明书,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2,使用任何新选货源或者使用同厂家、同品种水泥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水泥施工单位试验检验一次,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或平行检验一次;3,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散装水泥每500t(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上述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样试验次数的10%或20%,但至少一次。4,要尽快按规定取样,送往指定的试验室检验,出3天合格临时报告后方可使用,取样时必须请驻地监理现场见证,且在28天报告出来后更换3天报告。若出现不合格产品时,须立刻清理出场(厂)。5.3.2矿物掺和料1矿物掺和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宜为粉煤灰、磨细粉煤灰、磨细矿渣粉或硅灰。2,须检查供应商提供的每厂家、每品种、每批号的质量证明书,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3,使用任何新选货源或者使用同厂家、同品种水泥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水泥施工单位试验检验一次,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或平行检验一次;4,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120t为一批,不足120t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样试验次数的10%或20%,但至少一次。5,要尽快按规定取样,送往指定的试验室检验,出7天合格临时报告后方可使用,取样时必须请驻地监理现场见证,且在28天报告出来后更换7天报告。若出现不合格产品时,须立刻清理出场(厂)。5.3.3细骨料1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也可选用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不宜使用山砂。不得使用海砂。2在使用新料源或者连续使用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达一年时,施工单位须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或平行检验。3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检测一次,其中有机物含量每3月检测一次;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的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样试验次数的10%或20%,但至少一次。5.3.4粗骨料1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膨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也可采用碎卵石,不宜采用砂岩碎石。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如配制C50以上混凝土时,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圆孔)不应大于25㎜。2在使用新料源或者连续使用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达一年时,施工单位须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或平行检验。3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检测一次,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的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样试验次数的10%或20%,但至少一次。5.3.5外加剂1外加剂应采用碱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阴气、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且质量稳定的产品。外加剂与水泥之间有良好的相容性。外加剂须经铁道部鉴定或评审,并经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2须检查供应商提供的每厂家、每品种、每批号的质量证明书,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3使用任何新选货源或者使用同厂家、同品种水泥达6个月及出厂日期达6个月的产品施工单位试验检验一次,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或平行检验一次;4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50t为一批,不足50t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样试验次数的10%或20%,但至少一次。5.3.6拌合用水1拌合用水可采用饮用水。2若使用新水源或同一水源使用达一年时,施工单位须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3同一水源的涨水季节须检验一次,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或平行检验。5.4搅拌1.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准确称量,称量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掺和辽等)±1%;外加剂±1%;骨料±2%;拌合用水±1%。2.拌合混凝土前,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量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一般情况下,含水量每班抽测2次,雨天应随时抽测,并按测定结果及时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3.应采用卧轴式、行星式或逆流式强制搅拌机搅拌混凝土,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搅拌时,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水量,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粗骨料,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上述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宜少于30s,总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min,也不宜超过3min。4.冬季搅拌混凝土前,应先经过热工计算,并经试拌确定水和骨料需要预热的最高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规定。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预热方法调整拌合物温度,但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加热水还不能满足要求或骨料中含有冰、雪等杂物时,也可将骨料均匀地进行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水泥、外加剂及矿物掺合料可在使用前运入暖棚进行自然预热i,但不得直接加热。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宜采取措施控制水泥的入搅拌机温度不大于40℃。应采取在骨料堆场搭设遮阳棚、采用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或尽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要求。5.5运输1.应选用能确保浇筑工作连续进行、运输能力与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能力相匹配的运输设备运输混凝土。不得采用机动翻斗车、手推车等工具长距离运输混凝土。2.应保持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平坦畅通,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3.应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夏季)或受冻(冬季)。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水分进入运输容器或蒸发,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内加水。4.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从搅拌机卸出混凝土到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以不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为限。5.若采用搅拌罐车运输混凝土,当罐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使罐车高速旋转20~30s,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6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时,除应满足JGJ/T10--95规定进行施工外,还应特别注意如下事项:1.在满足泵送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应尽量小,以免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产生利息和泌水。当浇筑层的高度较大时,应控制拌合物的坍落度,并且使用串筒浇筑;一般情况下,泵送下料口应能移动;当泵送下料口固定时,固定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为3㎝。2.泵送管路起始水平管段长度不应小于15m。除出口处可采用软管外,管路的其他部位均不得采用软管。管路应用支架、吊具等加以固定,不应与模板和钢筋接触。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管路应分别用湿帘和保温材料覆盖。3.向下泵送混凝土时,管路与垂线的夹角不宜小于12。,以防止混入空气引起管路阻塞。4.混凝土宜在搅拌后60min内泵送完毕,且在1/2初凝时间前入泵。全部混凝土应在初凝前浇筑完毕。在交通拥堵和气候炎热等情况下,应采取特殊措施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5.因各种原因导致停泵时间超过15min,应每隔4~5min开泵一次,使泵机进行正转和反转两个方向的运动,同时开动料斗搅拌器,防止料斗中混凝土离析。如停泵时间超过45min,应将管中混凝土清除,并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5.6浇筑1浇筑混凝土前,应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条件与施工条件事先设计浇筑方案,包括浇筑起点、浇筑进展方向和浇筑厚度等;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不得无故更改事先确定的浇筑方案。2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置、数量及紧固程度,并制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尺寸的质量保证率。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应为4个/㎡,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保护层垫块的尺寸应保证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其形状(宜为工字形或锥形)应有利于钢筋定位,不得使用砂浆垫块。当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时,其抗蚀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本构件本体混凝土,且水胶比不大于0.4。当采用塑料垫块时,塑料的抗碱和抗老化性能应良好且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3混凝土入模前,应采用专用设备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
本文标题: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71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