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社区概论第一节社区的含义和基本要素社区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第一次给社区定义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罗伯特*E*帕克,社区:(1)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一、现代社区的特征:(2)社区的基本特征1、社区是社会的缩影(一个“小社会”)2、社区是人类活动的承载体3、社区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4、社区具有多种功能5、社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区与社会区别:(3)1、在空间地域、组织范围角度,社区比社会小,社区的地域范围比社会小,更具体。社区是个人与社会相连接接的桥梁或纽带,社区成员通过参加社区活动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2、在成员关系角度,社区币社会更有凝聚力。同一社区的居民普遍具有共同归属感,具有共同的目标相互间的关系较一般社会成员更加亲密,甚至有共同的价值观念。3、在功能上,社区比社会的功能更加具体和专门化。社区更加接近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社会则更多执行国家的功能,在功能方面更接近于国家。社区与社会组织社区是按照地域来划分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广义的社会组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狭义的社会组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有意识的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基本要素:1、组成成员主要是社区的居民。2、活动范围仅限于本社区内3、具有较强活力4、组织成员自由进入、退出,组织结构较为松散社区与行政区划单位社区属于社会学范畴,强调依靠血缘、地缘关系形成的共同体,而行政区划单位属于政治学范畴,强调依靠行政力量法定形成的用以实现各种职能的政权机构。二、社区的基本要素(4)1、人口要素2、地域要素3、组织要素4、文化要素5、心理要素6、物质要素第二节社区的类型和功能一、社区的基本类型(5)1、按照经济结构、人口密度、社会组织形态等多元标准划分:①农村社区②城市社区2、按照空间特征进行划分:①法定社区②自然社区③专能社区④虚拟社区3、按照社区的层次进行划分①微型社区(初级社区)1万人以内②中型社区(二级社区)1—3万人③大型社区(三级社区)3万人以上二、社区的功能(6)社区内部功能:1、居住功能2、娱乐休闲功能3、文化教育功能4、社区互助功能外部功能:(7)1、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功能2、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3、社会服务功能4、社会参与和社会民主功能5、经济功能2、社会化3、社会控制4、社会参与5、社会支持第三节社区的发展一、社区发展的含义及原则1、含义:居民、政府和有关社区组织整合社区资源,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社会质量的过程,是塑造社区居民归属感(社区认同感)和共同意识,加强社区参与,培养互助与自治精神的过程,是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过程,也是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2、原则:①民主过程原则②全体参与原则③广泛合作原则④自上而下原则⑤解决问题原则⑥协调发展原则二、社区的发展程序社区的发展是自上而下、全民合作的民主过程1、了解社区(①社区的基本情况②社区的需求③社区的资源2、制订发展计划④社区的问题)3、实施计划4、评估工作成效第七章社区的建设第一节社区建设的特点和功能一、特点(10)1、综合性(内容: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福利、卫生、文明家庭建设)(方法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社会手段)由社区要素的多样性和社区内容复杂性所决定2、社会性3、地域性4、群众性5、多样性二、功能:(11)1、管理协调功能2、社区服务功能3、社会综合管理功能4、医疗保健计生服务功能5、环境维护功能6、文体教育功能7、社会保障功能第二节社区建设的意义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建设和谐社区,具有以下重要意义:(8)1、促进社会管理完善2、促进各群体和睦相处3、维护社会稳定4、把构建和谐社会任务落到实处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9)1、社区组织2、社区服务3、社区卫生4、社区环境5、社区治安第二节社区建设发展历程城市社区转型的社会背景(10)1、经济体制改革2、户籍制度改革3、住房制度改革4、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5、城市基层管理队伍老化社区制的确立与特点(11)1、街道办事处(1)街道办事处的组织构架(党的系统政府系统街道集体经济组织)(2)党是街道一切工作的领导核心(3)街道办事处是辖区内的最高权力机构2、社区居委会(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协商议事会议)3、社区内的其他社会组织社区制改革后,街居制变为社区制,存在以下特点(12)1、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结构中,党委和工委任然是领导核心2、在社区管理组织和政府其他管理组织,辖区或社区内的所有政府部门职能机构,社会团体或居民自治组织都必须接受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领导3、社区内已不是党和政府包办一切的局面。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13)1、提出问题集中研究论证阶段社区服务业是由:社区福利服务业、便民利民服务业、职工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业组成社区服务业具有:福利性、群众性、服务性、区域性等四大特点2、开展初步实验,积累经验阶段①上海模式——行政主导型②沈阳模式——自治型③江汉模式——合作型3、形成决策意见,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阶段4、适应新形势,不断深化和完善城市社区建设阶段发展中国家社区实践和政策模式分为四类:(14)1、侧重于经济目标的实务模式2、侧重于社会目标的实务模式3、服务取向的实务模式4、侧重于社会整合和社会稳定的实务模式国外社区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特点:(15)1、在运作方式上是政府主导2、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3、注重培育社区自我发展能力4、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改良,是政党获取选票的手段。第四节我国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16)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三、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17)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2、资源共享,共建共筑3、权责统一,管理有序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三、社区建设的目标(18)1、基本目标: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2、主要目标:①适应现代城市需求,建设新型社区③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提高人民生活质量④加强社区管理,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⑤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四、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19)1、拓展社区服务2、发展社区卫生3、繁荣社区文化4、美化社区环境5、加强社区治安社区治理的概念:(20)是治理理论在社区层面上的应用,治理是指各种公共机构,私人机构和公民个人处理其共同事物的方式总和,是调和社会利益,协调社会行动,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社会治理的特点:(21)1、治理主体的多元性2、治理方式的多向性治理目标的多重性推进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2)1、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求2、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1)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为推进社区治理提出了新要求(2)市场经济转轨为推进社区治理提出了新要求(3)社会结构转型为推进社区治理提出了新要求(4)政府职能转变为推进社区治理提出了新要求社区治理的重点工作(23)1、要促进基层政府职能转变2、要完善居民自治机制3、要推进基层民主协商4、要激发社区组织活力5、要健全社区服务机制6、要构建多元参与机制第八章社区居民自治第一节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概念和要素一、定义:(24)自治是在一定区域的某一社会组织内,其成员管理机关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拥有自己内部事务的决定权。二、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要素(25)1、自治区域2、自治组织3、自治事权三、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权(26)委办事务和自治事物自治事务的六项内容:1、财产自治2、财务自治3、人事自治4、管理自治5、教育自治6、服务自治社区的自治职能(27)1、自治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2、协助职能,协助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工作。3、监督职能社区居民自治的主要规范(28)1、依法自治2、党领导下的自治3、政府指导下的自治4、社会参与下的自治第三节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原则和意义一、原则:1、群众自治原则2、直接民主原则3、居民做主原则三、居民自治的特点:(29)1、自治组织本身不是政权机关1、自治组织的负责人不属于国家公职人员2、自治对象是全体居民3、自治范围仅限于基层的社会生活4、自治的目的是便于该居住区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办理好本居住区中的公益事业和公共事务居民自制的特性(30)1、直接性2、有限性3、有序性社区居民自治的意义:(31)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2、有利于居民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3、有利于改善社会管理4、有利于社会共同体的真正形成5、有利于政府与社区履行各自的职能与任务第四节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形式一、居民会议制度(32)1、居民会议的特点:①权威性②广泛性③直接性2、居民会议的地位是居民自治组织最高的决策机构,它在整个自治组织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3、居民会议的作用①有利于实现居民自治②有利于防止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独断专行③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二、居民会议的主要职责1、听取和审议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报告2、讨论决策本社区公益事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3、选举撤换和罢免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4、讨论制定和修订社区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5、讨论决定涉及全体社区成员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6、改变或撤销社区居民委员会不适当地规定三、居民会议的形式及其人员规定1、全体会议2、由每户派代表参加的会议2、每个居民小组选代表2至3人参加的会议四、居民会议的举行1、居民会议的召集以下三种情况、应召集居民会议①决定的问题属于居民会议的职权,包括制定居民公约,讨论决定涉及居民利益的问题,讨论决定办理公共事物和公益事业及其费用筹集等。②居民委员会需要向居民会议报告工作,一般每年至少有一次③有五分之一以上18周岁以上的居民,五分之一以上的户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居民小组提议应当召集居民会议。2、居民会议的主持居民会议由居民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集体主持3、居民会议的表决①口头表决②举手表决③无记名投票表决二、民主选举制度(33)(一)选举程序1、推选选举委员会(选举委员会一般由5-9人组成,设主任1人,副主任1-2人,委员若干)2、制定选举办法3、进行选民登记4、讨论酝酿,确定通过候选人5、召开选举大会进行正式选举6、将选举结果上报公告(二)选民资格的确认(三)候选人的条件、提名和确定方式1、关于候选人的条件。(为居民热心服务、依法办事、不谋私利,有一定办事能力)2、关于候选人的提名方式。(有选举权的居民10人以上,或者居民户的代表、居民小组代表5人以上联名提出)3、关于候选人的确定方式。(采取差额和无记名投票的方法直接选举产生)(四)选举方式和形式的选择1、选举方式:①居民直接选举(一人一票)②户代表选举(一户一票)③居民代表选举(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2-3人参加选举)三、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34)1、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是居民自治的核心2、制定居民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①不违法原则②符合本社区实际原则②公开民主协商原则四、民主监督制度(35)(一)社区居务公开的内容1、社区居委会主要职责,居委会成员的分工及工作目标2、居委会为民服务项目3、居委会日常工作制度、作息时间4、居委会年度为民办实事的项目5、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事项6、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7、居民对社区建设,居委会工作建设以及反馈情况8、居民代表会议对社区工作者的评议情况(二)居务公开的程序1、社区居委会提出公开内容和方案并报社区党组织审定2、社区党支部、社区党风廉政监督员对公开事项的内容进行审查3、对公开内容进行张榜公布,接受居民群众的监督4、公开内容存档备查促进我国社区居民自治的途径(36)1、采用多种形式调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1)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培养居民社区意识(2)坚持社区需求本位原则,注重共同需求,共同利益来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3)建立和完善居民参与的机制2、大力培育社区自治组织3、提高社区内单位广泛参与社区
本文标题:社区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72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