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科学选择适宜学习方式摆正教师角色地位
科学选择适宜学习方式,摆正教师角色定位四川省资阳中学肖劲松内容摘要: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只有正确认识学习内容的性质,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待学习的自我意识、学习态度,甚至学习过程中的喜怒哀乐等等与学习有关的诸多因素,科学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学习,高效学习。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更进一步明确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中各自的角色,需要教师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关键词:学习方式,课改探索,角色定位问题起源——截止2010年全国各省市都已经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四川起步最晚,从笔者执教新课程近三年以及从各方面了解的情况看,新课改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教学实际中的很多做法却与课改精神存在较大差异。常见的是课堂教学方式老套,学生活动少,教师角色转变不大,定位不准。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想就上述两方面作些阐述,希望能对学科教学有一定启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因有自己特殊的功能、规定性和多样性,因此学习方式的变革不应简单的抛弃某种学习方式(如接受性学习)或固定使用某几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合作、探究),而应根据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习内容的性质,学生习惯认识、态度以及教师自己的执教水平和教学实际,确定学生适宜的学习方式。而教师则需要清醒的认识自己在执教过程中的角色与定位。一、学习方式适宜的定位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吹遍大江南北,身在一线的教师们心里很清楚:随着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式必须随之相应地转变。但令人困惑的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怎么改,怎样的教与学方式才是适宜的,才能真正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并且进而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学习方式应该如何定位?在教学实践中,学习方式的适宜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袁贵仁老师曾说过:“适宜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我们可以诠释为“适宜的学习方式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学习方式与学习的具体原则、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是不同的概念。学习方式是指学习者在学习中所运用的作用于学习内容的学习活动类型和方式。学习方式是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特点综合确定的。而学习原则是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共性的规律,是任何的学习方式都必须遵守的。新课改的实质是学生与教师角色地位的转变,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则只是起着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无论是接受性学习还是探究、合作学习均适用。学习策略则是实施某种学习方式中所使用的具体方法、技巧及调控的方式等,一种学习方式可以有多种方法去实现。例如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可采取听,看,记忆,模仿等,而自主性学习方式中可用实验,查阅文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也是易混淆的概念,风格是学习者偏爱采用的学习形式,具有突出的个性特征。另外还存在着一种错误认识就是新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只要课堂上能用上其一二就算是一节践行了新的课改理念的课。这种认识错在将学习方式固化,易于造成选择学习方式时达不到课堂学习目标的某些要求,学习方式因情感、态度、学习内容、年龄特征、已有水平、认知方式等具有多样性。随着我国培养目标的变化,观察角度和现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学习方式的划分也将有不同的结果。美国著名教学模式专家乔伊斯曾说:“如果认为某一种模式有效,能适用于所有范围是错误的。”除此而外,新课改非常重视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倡导的“做中学”。把它拓展到认识领域、智能领域是本次课改的重点,“想中学”、“聊中学”、“读中学”例如我们学校高中三个年级早、中、晚学生都会站着读书十五分钟,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不失为一种好方式。因此学习方式适宜不一定只局限在课堂上,还有早在“非典”期间就出现了一种新方式——在线课堂。所以,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关注学生特点,多方法强化学习效果”。因时,因地,因人,只要是有效的学习方式,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式,就是学习方式适宜的定位。二、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由于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具体教学活动中必然伴随学习方式选择的问题,怎样的选择才是科学合理的呢?首先,根据影响学习方式的不同要素选择适宜或互补的学习方式。影响学习方式的因素众多,从学习目标多面性,学习内容多样性以及学习者特点的个别差异性来看,学习方式必然多样。从来都不可能找出一种能适用于所有目标、内容、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多种方式的组合,一堂具体的教学活动课,教师会带领学生实现多个方面的目标,不同的目标也要求选用不同的方式去实现,学习任务的多样性也要求使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例如: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主要选用听、看、练的方式去学;对原电池形成条件的研究比较适宜于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基于上述因素,具体可以考虑如下几点:1、根据学习内容的性质和学习目标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比如化学这一科,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考查占有61%左右,这就需要学生理解大量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记住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等。如元素符号、化合价、物质的颜色、溶解性等具体的符号、数据这些知识的学习,必须依赖于学生的记忆。对于这些知识,教学中可选择呈现的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学习之后,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记忆黙写上。教师的主要职责则是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记忆内容的特点,力求尽量让学生采用记忆规律,更快,更牢的记住需要记住的内容。而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就需要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现象和自然规律进行探究,使学习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对于这样的知识,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就应立足于自己的主导地位,通过设置情景、提出问题、调控课堂节奏和气氛等帮助学生合作探究,进而理解知识内涵。2、根据班级学生群体构成,科学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一个班级大部学生来源、主要学习层次、大部分学生的性格特点、班级学习风气,甚至班级非正式学生群体等因素都会制约学习方式的选择。就以我现在所教的两个班为例,高三(六)班,由于是实验班,学生学习层次主要集中在中等偏上,大部分学生性格活跃,对于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能够积极发言,形成比较良好的探究气氛。但因其活跃的性格又导致了其班级绝大部份学生基础知识方面不能完全落实。针对这一情况,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一定要有意识地选择适当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真正督促通过记忆等学习方式把知识落到实处。而十六班则因绝大部份学生基础弱,其班级教学特点也侧重在落实基础,但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不够,选择与其相适应的学习方式时,就应注意加强其薄弱环节,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3、根据现有教学设施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以我们学校为例,具备现代化的多功能数字化教学设施后,课堂教学太多地借助于多媒体,教师连必不可少的板书都不做了之后,学生的学习不一定就呈现正增长。现代教学设施带来的方便快捷课堂容量巨大,更加提醒我们教师要适时关注学习活动中的基础部分,让学生每一节课都能在热闹中冷静下来,把知识从口头上,媒体中落实到自己的课本中,笔记本上。4、根据教师自身知识储备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人无完人,一个教师,即使在其所教专业学科中,也多多少少会有其短处和局限。对于这些知识,最好的做法是明确地告知学生,尽量选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请学生多方查阅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研究,教师放下身段,只做一个课堂的普通参与者,做学生的学生。其次,正确理解学习方式的变革。考虑学习方式时不能脱离中学教与学的实际,简单否定或片面突出某种学习方式。适宜的学习方式是个体学习的自主选择,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例如:我所在的学校地处城市中心,每一间教室都是较为规范化的数字化教室,学生活动课便于开展一些,教学行为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对要多一些;而偏远的农村,由于师资条件、教学设施、学生层次等与教学有关的因素相对次一些,教学中某些知识性的东西往往就更多地选择接受学习的方式。新课程推动中,学习方式不宜千篇一律,更多的应设计结合地方色彩浓厚一些的模式,如小组讨论,研究合作式,利用先学后教。最后,正确看待接受性学习方式。适宜的学习方式方法从来不拒绝接受性学习。传统方式重知识,轻发展;重主导,轻主体;轻潜能、被动式接受。新课程中既重知识系统又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创新探究能力,学习方式方法必然不同,对接受性学习方式必然扬弃之。教学有效必是学习方式的有效,要求不同内容、不同学习方式、同一任务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尝试机会,留给学生足够思考空间,但教学进度、难度、评价体制等现实因素会制约方式的执行,占主导地位的教师设计教学时必须合理的调控这一矛盾,这便是学习方式的科学选择。三、摆正教师角色定位通过上面的任务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学习方式的多样变化,作为课改持行者的教师的角色必然发生重大变化。这就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是不知所措,对课改产生恐惧与抱怨;二是抛开教材,彻底回归,单纯依赖习题训练。此类现象复习课型中屡见不鲜。由此教师还有必要进一步理解课改精髓实质,摆正自己角色定位。现行课程改革没有具体分步目标及现成模式可效仿,只有大的框架,这就要教师扮演设计者与规划者,很好的研究自己,学生,教学环境以及怎么教,教些什么。教学内容够不够,是否补充拓展,拓开多少,此时教师就成了研究者和开发者。现在的课堂要求学生与教师地位发生根本变化,实现民主对话,强调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但绝不是放手课堂,此时教师是参与者和学生的亲密伙伴。根据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教师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变成督导者。创设轻松和谐的人文环境,让学生有所为,有所不为,此时教师是课堂教学有效与否的调控者。学生参与课堂的好与坏,质量的高与低,教师均应以欣赏者的眼光,积极评价。杜威说:“现在我们的教育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像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引起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方式发生变化,就必然导致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必须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主体性,实现角色重新定位。教师角色的多重性是大势所趋,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有更多的定义和定位,徘徊不前,只能使自己被拒于课改之外。只有尽快理解新课改,融入新课改,找准差距,审视,定位自己的角度,转变意识,践行课改,才能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2012年12
本文标题:科学选择适宜学习方式摆正教师角色地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9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