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第13章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第13章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一、最佳选择题1、关于甲亢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亢按病因不同可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B、男女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女性最多见C、20岁左右居多,男女比例为1:2D、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E、继发性甲亢较少见,由结节性甲状腺肿转变而来答案:C解析:Graves病约占全部甲亢的90%,男女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女性最多见,20岁左右居多,男女比例为1:4~6。2、以下有关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说法正确的是A、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的多个系统的兴奋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B、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的多个系统的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C、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所致的甲状腺毒症D、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所致的甲状腺毒症E、甲状腺疾病诱发原因与自身免疫、遗传因素有关,与环境因素无关答案:D解析: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称为甲状腺毒症;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增加或因血浆甲状腺激素(B、T4)水平增高所致的甲状腺毒症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3、抗甲状腺药治疗分为3个阶段,一般情况下,维持阶段约A、6月~9月B、9月~12月C、9月~1年D、1~1.5年E、2~2.5年答案:D解析:甲状腺功能在1~3月内恢复正常,之后改为维持量,丙硫氧嘧啶成人50~100mg/d,儿童25~75mg/(kg.d);甲巯咪唑5~10mg/d,维持期约1~1.5年,在疗效不稳定而不愿采用其他方案者,维持阶段可延至2~3年或更长。在整个疗程中,应避免间断服药,如有感染或精神因素等应激,宜随时酌增药量,待稳定后再进行递减。4、下列药物中,不属于抗甲状腺药的是A、硫唑嘌呤B、甲巯咪唑C、碘131D、碘化钾E、丙硫氧嘧啶答案:A解析:硫唑嘌呤属于免疫抑制药。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非药物治疗中,保持营养均衡的概念不包括A、充足的维生素B、充足的钙和铁C、控制碘的摄入D、充足的纤维素食物E、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答案:D解析:保证均衡膳食:给予充足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及钙和铁。适当控制膳食纤维的摄入,因甲亢患者常有腹泻现象,过多膳食纤维会加重腹泻。6、WHO推荐12岁以下儿童日摄入碘的安全范围是A、18~24μgB、40~60μgC、60~80μgD、50~100μgE、50~120μg答案:E解析:世界卫生组织推荐12岁以下儿童每日碘摄入量为50~120μg,12岁以上儿童为150μg,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00μg,正常健康人50~1000μg为安全范围。7、以下药品中,容易进入乳汁并可抑制婴儿甲状腺功能的是A、甲睾酮B、甲硝唑C、甲基多巴D、甲巯咪唑E、甲地孕酮答案:D解析: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可由乳汁分泌,引起婴儿甲状腺功能减退,故不宜哺乳,若必须用药,首选丙硫氧嘧啶,其乳汁分泌量较小。8、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剂不包括A、β受体阻断剂B、胆碱能受体阻断剂C、磷酸二酯酶抑制剂D、过敏介质阻释剂E、白三烯受体阻断剂答案:A解析:用于COPD的药物主要是:①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剂:β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阻断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过敏介质阻释剂;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阻断剂。②镇咳药。③祛痰药和黏痰调节剂。④抗生素。9、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必须监测的实验室指标是A、血肌酐计数B、血尿素氮计数C、血红蛋白计数D、红细胞计数E、白细胞计数答案:E解析:抗甲状腺药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和卡比马唑均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症,一般发生在用药初始的几个月,如及时停药,多在1~2周内恢复,故在用药期间必须定期监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原发性甲减占全部甲减的A、45%以上B、65%以上C、75%以上D、85%以上E、95%以上答案:E解析:原发性甲减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引起的甲减,占全部甲减的95%以上,其中90%以上原发性甲减是由自身免疫、甲状腺手术和甲亢131I治疗所致。11、关于糖尿病的认识错误的是A、糖尿病为慢性或终身疾病B、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C、糖尿病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D、糖尿病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症状并将长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降到最低E、患者可通过控制饮食、增加体重、减少运动等来控制血糖升高答案:E解析: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为慢性或终身疾病。其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伴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障碍为特征。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至最佳水平可以减少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糖尿病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症状并将长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降到最低,故糖尿病必须严格控制,可用糖化血红蛋白作为2~3个月内血糖控制的指标。患者可通过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加强运动、口服降糖药和(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12、2型非肥胖型糖尿病,β细胞储备功能良好,无胰岛素血症应首选A、胰岛素B、阿卡波糖C、双胍类D、噻唑烷二酮类E、磺酰脲类答案:E解析:2型非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在有良好的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无高胰岛素血症时可应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磺酰脲类降糖药和格列奈类)。长效磺脲类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容易使胰岛β细胞功能恶化,磺酰脲类降糖药有低血糖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血糖,老年人不建议使用。13、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三多一少”不包括A、多饮B、多尿C、多食D、多眠E、体重减轻答案:D解析:糖尿病的主要症状1.多饮、多尿2.多食3.消瘦与体重减轻4.其他14、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者可首选A、二甲双胍B、阿卡波糖C、胰岛素D、格列喹酮E、格列美脲答案:D解析:糖尿病合并肾病者可首选格列喹酮。15、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空腹与餐前血糖水平不高的2型糖尿病病人宜首选的下列药品是A、格列本脲B、二甲双胍C、罗格列酮D、阿卡波糖E、精蛋白锌胰岛素答案:D解析: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1)2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首选二甲双胍。(2)2型非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在有良好的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无高胰岛素血症时可应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磺酰脲类降糖药和格列奈类)。长效磺脲类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容易使胰岛β细胞功能恶化,磺酰脲类降糖药有低血糖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血糖,老年人不建议使用。(3)单纯餐后血糖高,而空腹和餐前血糖不高,首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4)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伴餐前血糖轻度升高,首选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5)糖尿病合并肾病者可首选格列喹酮。(6)老年患者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差,应选择降糖平稳、安全的降糖药物,如α糖苷酶抑制剂、GLP-1、DPP-4抑制剂、甘精胰岛素等。(7)儿童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目前仅有二甲双胍被批准用于儿童;(8)经常出差,进餐不规律的患者,选择每日1次用药(如格列美脲)更为方便,依从性好。(9)针对伴发疾病,抗高血压药、调脂药、抗血小板药和改善微循环药综合应用。16、归属噻唑烷二酮胰岛素增敏剂的降糖药是A、那格列奈B、罗格列酮C、福辛普利钠D、格列喹酮E、伏格列波糖答案:B解析:噻唑烷二酮胰岛素增敏剂的降糖药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17、对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伴餐前血糖轻度升高的2型糖尿病者应首选A、格列齐特B、苯乙双胍C、吡格列酮D、胰岛素E、阿卡波糖答案:C解析:单纯餐后血糖高,而空腹和餐前血糖不高,首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伴餐前血糖轻度升高,首选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18、患者男59岁,因多尿,下肢浮肿就诊,体征和实验室检查,餐前血糖7.8mmol/L,餐后血糖13.6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7.9%,血清C肽0.2μg/L(正常0.8-3),三酰甘油2.8mmol/L,建议服用A、格列吡嗪B、吡格列酮C、二甲双胍D、格列本脲E、格列齐特答案:B解析:此题属于病例分析题,这种题注意抓取关键信息,首先分析类型,餐前血糖7.8mmol/L,餐后血糖13.6mmol/L,两者均升高,但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所以应首选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相关知识点:如单纯的餐后血糖高,而空腹和餐前血糖不高,则首选α-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伴餐前血糖轻度升高,应首选胰岛素增敏剂;如空腹、餐前血糖高,不管是否有餐后血糖高,都应考虑用磺酰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增敏剂。19、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室温下可保存的时间是A、1周B、2周C、3周D、4周E、5周答案:D解析: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不宜冷藏,可与胰岛素笔一起使用或随身携带,但在室温下最长可保存4周。20、注射胰岛素时应注意变换注射部位,两次注射点要间隔A、1cmB、2cmC、2.5cmD、3cmE、4cm答案:B解析:注射时宜变换注射部位,两次注射点要间隔2cm,以确保胰岛素稳定吸收,同时防止发生皮下脂肪营养不良。21、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在什么温度下保存A、-20℃~-2℃B、-2℃~2℃C、2℃~10℃D、10℃~20℃E、20℃~30℃答案:C解析:未开启的胰岛素应冷藏(具体为冷处:2-10℃)保存,冷冻后的胰岛素不可再应用。22、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骨密度低B、圆背或凹圆背C、下肢肌肉痉挛D、易发生病理性骨折E、胸、背、腰、膝等部位疼痛,其中下肢痛最多见答案:E解析:骨质疏松症典型的临床表现1.疼痛疼痛部位包括胸、背、腰、膝等,可有腰背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困难。2.脊柱变形OP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下肢肌肉痉挛(“夜间睡眠中抽筋”),指(趾)甲变软、变脆和易裂。3.脆性骨折特点为:①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中发生骨折;②骨折部位相对固定,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肽骨近端;③胸、腰椎压缩骨折,发生于胸椎T10~T11可以无明显症状,但发生于脊柱活动较多的部位(胸椎T12、腰椎T1~3)可出现疼痛。23、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三联药物”治疗正确的是A、钙制剂+维生素D+双磷酸盐B、钙制剂+维生素D+降钙素C、钙制剂+维生素D+雌激素D、钙制剂+维生素D+雌激素受体调节剂E、钙制剂+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答案:A解析: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钙剂、维生素D和一种骨吸收抑制剂(以双膦酸盐尤其是阿仑膦酸钠)的三联药物治疗为目前较为公认的治疗方案。24、抗癫痫药所致的骨质疏松治疗正确的是A、长期口服雌激素B、长期口服维生素DC、长期口服甲状旁腺素D、长期口服双膦酸盐E、长期口服降钙素答案:B解析:抗癫痫药所致OP多年应用抗癫痫药的患者可以表现为骨质疏松和骨软化的混合型。治疗时需长期口服维生素D,推荐剂量为400~800IU/d。25、激素替代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副作用是A、有增重的倾向性B、有脑卒中的危险性C、有静脉出血的危险性D、有脱发倾向的危险性E、有增加子宫内膜的危险性答案:E解析: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因子类药物:能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至妇女绝经前水平。雷洛昔芬60mg,qd已经被批准用于绝经后女性OP的防治。其特点是选择性作用于雌激素的靶器官,对乳房和子宫内膜无不良作用,能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浸润性乳癌的发生率,不增加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对血脂有调节作用。孕期妇女禁用;正在或既往有血栓、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者禁用;过敏者禁用;肝功能不全、胆汁郁积、严重肾功能不全、难以解释的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癌患者禁用。26、下述治疗骨质疏松药物中,属于骨形成刺激剂的是A、甲巯咪唑B、氟制剂C、降钙素D、双磷酸盐E、维生素D答案:B解析:一般多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案治疗OP,不同类型OP在药物选择上也有所不同。药物包括:①促进骨矿化剂:钙制剂、维生素D;②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雌激素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③骨形成刺激剂:甲状旁腺、氟制剂等。27、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方案宜选用A、钙制剂+维生素D+雄激素B、钙制剂+维生素D+
本文标题:第13章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3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