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
1课题: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通过电气时代的来临给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从中感受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学习他们勇于创新、不畏艰难、不惜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认识人类文明的演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历来都是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的。二、课程标准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到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综合启发式教学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独创、灵敏的思维品质;从多种角度来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已习惯了借助电灯照明,使用电话与人交流。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五颜六色的汽车来来往往,遥望蓝天,银白色的飞机在空中翱翔.....这些都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起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人类在生产领域又有一次大变革。它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人类由“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相关的知识吧。(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电气时代”的到来展示:家用电器2提问:咱们同学家中或周围有哪些电器?它们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了解电力成为新的能源。学生:电灯,可以用来照明;电视,可以了解世界大事和娱乐;电饭锅,可以煮饭;电熨斗,可以熨衣服;电脑,可以查资料、玩游戏、学习;电热水器,可以用来洗澡……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哪些优点?学生: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并可按用户需要分配能量;使用方便、清洁高效、价格便宜等。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由于电力作为能源具有这么多优点,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既然我们的生活和“电”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那么电又是如何被发明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段小字内容。学生: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但这种发电机存在许多缺点,到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才进入实际生产领域。电力取代蒸汽动力,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表现。从此,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生产也跨入了一个新阶段。教师:电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那假如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学生:没有电,我们将不得不熬过一个个漫长而漆黑的夜晚;我们不能看电视,不能打电话,不能上网聊天;没有电,自来水没有了,冰箱也不能使用,食物的储存成为难题;城市里,电车不能行驶;学校里,电教设备也不能使用……教师:总之,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会很不方便。电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在生产领域的一场巨大的变革,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第二次工业革命另一个重要领域的发明,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通讯领域。展示:早期的电话3教师:这是最早的一次电话通话演示,图中的通话者就是电话的发明者贝尔。在1876年的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贝尔展示的电话引起了轰动。电话及电报事业的发展,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从而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最为著名。下面就来了解一下爱迪生和他的发明。二、“发明大王爱迪生”展示: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本目内容,了解爱迪生发明灯泡的过程。在电灯发明以前,人们普遍使用的是煤油灯或煤气灯。这种灯不但亮度差,而且烧起来有黑烟和臭味,要时常添加燃料,擦洗灯罩,还很容易引起火灾。自从电出现以后,很多人都想用电来照明,并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效果都不理想,以至电灯很难普及使用。爱迪生立志解决这一难题,在几年的时间里,他和他的助手们废寝忘食,试验过从世界各地找来的1600种耐热材料、6000种植物纤维,才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终于造出了耐用的白炽灯。展示: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大王”。他一生中有近两千项发明,正式注册的就有一千三百多项,其中最著名的除了电灯以外,还有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碱性蓄电池等。许多人称爱迪生是个“天才”,而他本人却回答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教师:请大家就这句话结合自己对爱迪生的了解谈谈个人的认识和感受。学生:这说明任何成功都离不开辛勤的耕耘。爱迪生的成功表明,其实世上并没有什么超人一等的天才,他靠的不是“天才”,而是辛勤的努力!这告诉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更重要的是靠奋斗,靠不断地探索,靠持久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教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积极拼搏,勇于奋斗,开拓创新,创造出自己的成功和辉煌!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教师:请同学们先来看一幅图片,认识一下19世纪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和最早的汽车。4展示:古代马车教师:在发明汽车以前,马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19世纪80年代,一种新型交通工具——汽车被制造出来。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然后概述一下汽车的发明过程。展示:本茨与“奔驰”学生: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了第一台轻内燃机,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制成第一辆三轮汽车。这种汽车的尾部有一台单缸四冲程发动机,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卡尔•本茨因此被称为“汽车之父”。教师:后来德国的一名工程师狄塞尔又于1897年发明了一种结构更加简单,燃料更加便宜的内燃机——柴油机。这种柴油机虽比使用汽油的笨重,但却非常适用于重型运输工具。它不仅用于船舶发动机,而且用于火车机车和载重汽车。提问:汽车作为交通工具与马车相比,具有哪些优越性?学生:汽车速度快,使用新型动力,力量比马车大等。提问: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请你谈一下汽车的出现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学生:出门旅行的时间缩短了,人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到更远的地方去旅行。上学、上班变得更方便。有了汽车,人们可以在远离单位的地方买住宅……这样城市的规模就扩大了。学生:出现了新的生产部门和就业岗位,如汽车生产厂、汽车配件的制造、石油开采、加油站、汽车修理厂等新部门会产生。同时也出现新的职业,如司机、汽机修理工、汽车制造工5人等。学生:汽车也带来了噪音和有害气体,威胁人的健康。教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汽车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待汽车工业呢?学生甲:应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因为汽车不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便利,而且还能为国家增加税收、解决就业、出口创汇,没有汽车,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想象。学生乙:汽车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消耗能源、交通事故等,所以应停止发展汽车工业。学生丙:汽车工业应该发展,否则就会像“因噎废食”一样可笑。但在发展时应尽量减少或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后果。教师:一方面应积极发展汽车工业;另一方面尽力减少或消除它的消极后果,合理利用科技新成就,趋利避害。现在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有了。人类的另外一个梦想就是想象鸟儿一样飞上天空,这个梦想由美国人首先实现。展示:莱特兄弟与飞机的发明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27,了解飞机的发明过程。提问:飞机在什么时间由谁制造出来?学生: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第一架有动力装置的飞机并试飞成功。把人类飞上蓝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教师:在飞机制造方面,我国有一位杰出的人物是谁?学生:冯如。他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教师:飞机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便利?学生:越洋飞行成为可能,且大大缩短了人们出行的时间。如今的飞机,载重量越来越大,速度不断提高,航程也越来越远。越来越多的人乘坐飞机出行,飞机离普通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近。(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教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电的发明和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等内容。通过学习,大家能总结出什么结论?学生:无论是电的发明和应用,还是汽车、飞机的问世,它们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以说,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6教师:观察下面的表格,仔细思考:比较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电力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广泛应用标志性发明蒸汽机的改良电力的广泛使用兴起国家英国美、德对生产关系的影响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出现垄断组织)进入的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交通工具汽船(轮船)火车电车、汽车、飞机动力能源蒸汽机(煤炭)内燃机提问: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哪些新特点?学生:1、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果;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等);3、一些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日俄)。提问: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1、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2、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3、大大促进了企业和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4、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垄断组织适应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5、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了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疯狂对外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国)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教师: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学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辛亥革命等。教师: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走在最前列。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和完成,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美德为代表的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必然要与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按经济实力重新瓜分世界,这就引发了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掠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节课我们再学习。六、课堂检测一、选择题(将唯一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19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原子能时代D.计算机时代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得到广泛应用的能源是()7A.石油B.电力C.煤炭D.水力3.“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是谁的名言?()A.牛顿B.爱迪生C.西门子D.爱因斯坦4.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的是()A.电话拜年B.乘公交车上班C.电脑办公D.坐飞机旅游5.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A.电力的广泛使用B.新交通工具的创制C.化学工业的建立D.信通讯手段的发明6.以问世的先后顺序排列下面事物,正确的是()①火车②汽车③飞机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③②①二、简答题: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七、板书设计: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一、电气时代的到来二、电器的发明与使用:1.电力在生活领域的应用2.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三、新交通工具的发明:“汽车和飞机的问世”1.汽车的发明与应用2.飞机的发明八、教学反思:
本文标题: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45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