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第六章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6-1引言一、DF按频率特性分类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和全通,其特点为:(1)频率变量以数字频率表示,,为模拟角频率,T为抽样时间间隔;(2)以数字抽样频率为周期;(3)频率特性只限于范围,这是因为依取样定理,实际频率特性只能为抽样频率的一半。00低通0高通带通00带阻全通二、DF的性能要求(低通为例)0通带截止频率阻带截止频率通带阻带过渡带平滑过渡三、DF频响的三个参量1、幅度平方响应2、相位响应3、群延迟dedejj)()(它是表示每个频率分量的延迟情况;当其为常数时,就是表示每个频率分量的延迟相同。四、DF设计内容1、按任务要求确定Filter的性能指标;2、用IIR或FIR系统函数去逼近这一性能要求;3、选择适当的运算结构实现这个系统函数;4、用软件还是用硬件实现。五、IIR数字filter的设计方法1、借助模拟filter的设计方法(1)将DF的技术指标转换成AF的技术指标;(2)按转换后技术指标、设计模拟低通filter的;(3)将(4)如果不是低通,则必须先将其转换成低通AF的技术指标。2、计算机辅助设计法(最优化设计法)先确定一个最佳准则,如均方差最小准则,最大误差最小准则等,然后在此准则下,确定系统函数的系数。)s(Ha)()(zHsHa§6-2将DF的技术指标转换为ALF的技术指标一、意义AF的设计有一套相当成熟的方法:设计公式;设计图表;有典型的滤波器,如巴特沃斯,切比雪夫等。二、一般转换方法1、2、3、4、ALFDLFALFAHFDHFALFABFDBFALFABSFDBSF三、转换举例例如,一低通DF的指标:在的通带范围,幅度特性下降小于1dB;在的阻带范围,衰减大于15dB;抽样频率;试将这一指标转换成ALF的技术指标。解:按照衰减的定义和给定指标,则有假定处幅度频响的归一化值为1,即这样,上面两式变为由于,所以当没有混叠时,根据关系式模拟filter的指标为6-3ALF的设计ALF的设计就是求出filter的系统函数Ha(S),使其逼近理想LF的特性,逼近的形式(filter的类型)有巴特沃斯型,切比雪夫型和考尔型等。而且逼近依据是幅度平方函数,即由幅度平方函数确定系统函数。一、由幅度平方函数确定系统函数1、幅度平方函数由于所以其中,是AF的系统函数,是AF的频响,是AF的幅频特性。2、Ha(S)Ha(-S)的零极点分布特点(1)如果S1是Ha(S)的极点,那麽-S1就是Ha(-S)的极点;同样,如果S0是Ha(S)的零点,那麽-S0就是Ha(-S)的零点。所以Ha(S)Ha(-S)的零极点是呈象限对称的,例如:(2)虚轴上的零点一定是二阶的,这是因为ha(t)是实数时的Ha(S)的零极点以共轭对存在;(3)虚轴上没有极点(稳定系统在单位圆上无极点);(4)由于filter是稳定的,所以Ha(S)的极点一定在左半平面;最小相位延时,应取左半平面的零点,如无此要求,可取任一半对称零点为Ha(S)的零点。3、由确定的方法(1)求(2)分解得到各零极点,将左半面的极点归于,对称的零点任一半归。若要求最小相位延时,左半面的零点归(全部零极点位于单位圆内)。(3)按频率特性确定增益常数。例6-1由确定系统函数。解:所以,极点为零点为均为二阶的。我们选极点-6,-7,一对虚轴零点为的零极点,这样由,可确定出,所以。因此因二、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1、幅度平方函数其中,N为整数,是filter的阶数;为截止频率。当时,则即(1)通带内有最大平坦的幅度特性;(2)不管N为多少,都通过点。)3(2/1dB2、幅频特性1.00N=2N=4N=83、巴特沃斯filter的系统函数由于所以其零点全部在处;即所谓全极点型,它的极点为也就是说,这些极点也是呈象限对称的。而且分布在巴特沃斯圆上(半径为),共有2N点。例如,N=2时,N=3时,4取左半平面的极点为的极点,这样极点仅有N个,即其中,常数由的低频特性决定。则23j21eS34j3[例6-2]导出三阶巴特沃斯LF的系统函数,设s/rad1C解:所以)1(6622111/1)()(jjjHA其极点为因此有取前三个极点,则有,1)0(AK)0(H0a1S2S2S1)S(H23a4、归一化的系统函数如果将系统函数的S,用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去除,这样对应的截止频率变为1,即所谓归一化,相应的系统函数称作归一化的系统函数记作例如,对于巴特沃斯filter)S(Han,)SS(K)S(HN1kk0a)N21k221(jCkeSN,,2,1k)21221(10,,)()(NkjkCNkkaneSSSSSKSH如果将低通filter归一化,就称作归一化原型滤波器。三、归一化原型filter的设计数据不论哪种形式(巴特沃斯,切比雪夫)的filter,都有自己的归一化原型filter,而且它们都有现成的数据表可查和设计公式例如,归一化巴特沃斯原型filter的系统函数(这里的S即)为当,增益为1,则有,N=1—10阶的各个系数,如表5-3,P148所示。如果,则E(S)的根。即的极点如表5-5,P150所示。*由归一化系统函数得,只需将S代入即可。SN2210anSSaSa1d)S(H01ad00)S(E/d)S(H0an)S(Han)S(Han)S(HaC/S0a四、设计举例(巴特沃斯filter)1、技术指标2、计算所需的阶数及3dB截止频率将技术指标,代入上式,可得1)102j(Hlg203a15)103j(Hlg203aC])(1/[1)j(HN2C2a])(1lg[10)j(Hlg20N2Ca1])102(1lg[10N2C315])103(1lg[10N2C3解上述两式得:1.0N2C310)102(15.1N2C310)103(1因此,3C1004743.7,8858.5N取N=6,则3C100321.73、的求得查P148,表5-3,可得N=6时的归一化原型模拟巴特沃斯LF的系统函数为3456anS1416202.9S4641016.7S8637033.3S/(1)S(H)1S8637033.3S4641016.72)1S4142135.1S)(1S51763809.0S/[(122)]1S931851652.1S(2)(sHa将S用代入,可得3C100321.7/SS)S(Ha)104504.49S1064003.3S/[101.120923)S(H6328a)104504.49S1058498.13S)(104504.49S1094475.9S(6326326-4冲激响应不变法AF设计完毕以后,还应将变换成H(Z),也就是将S平面映射到Z平面。通常有三种方法:(1)冲激响应不变法;(2)阶跃响应不变法;(3)双线性变换法。我们这里只讨论冲激响应不变法。)S(Ha一、变换原理h(n)为DF的单位冲激响应序列,为AF的冲激响应,冲激响应不变法就是使h(n)正好等于的抽样值,即如果则有上式表明,先对沿虚轴作周期延拓,再经过的映射关系映射到Z平面。二、混迭失真DF的频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AF的频响,而是AF的频响的周期延拓,即)t(ha)t(ha)nT(h)n(ha)],n(h[Z)Z(H)],t(h[L)S(HaakaeZkTjSHTzHST)2(1)()S(HaSTeZhaj)Tk2j(HT1)e(H根据取样定理,只有当AF的频响带限于折叠频率以内时,即才能使DF在折叠频率内重现AF的频响,而不产生混叠失真。但是,任何一个实际AF的频响却不是严格带限的,就会产生混迭失真,如下图2T,0)j(HSa)T/j(Ha022三、AF的数字化方法1、一般方法。先,再对抽样,使,最后H(Z)=Z[h(n)],一般说来过程复杂。2、方法的简化设只有单阶极点,而且分母的阶次大于分子的阶次,可展成如下的部分公式)Z(H)S(Ha)]S(H[L)t(ha1a)t(ha)nT(h)n(ha)S(Ha)S(HaN1kkkaSSA)S(HN1ktSka1a)t(ueA)]S(H[L)t(hk因此,N1kN1knTSknTSka)n(u)e(A)n(ueA)nT(h)n(hkknnZ)n(h)]n(h[Z)Z(H0nN1kkn1TSA)ze(kN1k0nn1TSk)ze(AkN1k1TSkZe1Ak3、几点结论(1)S平面的单极点变为Z平面单极点就可求得H(Z)。(2)与H(Z)的系数相同,均为(3)AF是稳定的,DF也是稳定的。(4)S平面的极点与Z平面的极点一一对应,但两平面并不一一对应。例如,零点就没有这种对应关系。4、修正的H(Z)由于DF的频响与T成反比,当T很小时,DF的增益过高,这样很不好,为此做如下修正:kSSTSkeZ)S(HakA)nT(Th)n(haN1k1TSkZe1TA)Z(Hkkaaj),Tj(H)kT2jTj(H)e(H[例6-3]AF的系统函数为,试用冲激响应不变法,设计IIRDF,T=1解:设T=1,3S11S1)S(HaT31T1eZ1TeZ1T)Z(H42311311T3111eZ)ee(Z1)ee(ZeZ11eZ11)Z(H08315679.0e,049789068.0e,367879441.0e431211Z01831.0Z4177.01Z3181.0)Z(H6-5双线性变换法通常,信号大都为时限的,据信号理论可知,时限信号变换到频域,将变成非带限信号,系统也遵循这一原则。这样当用冲激响应不变法设计DF时,不可避免的产生混叠失真。为了克服混叠失真,可采用双变换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先将S平面中非带限的所设计的系统函数变换到平面,并使其为带限的,然后再转换到Z平面。1S一、变换原理在S平面与Z平面的映射关系中,我们知道,S平面中一条宽为(如到)的横带就可以变换到整个Z平面.因此,可先将整个S平面压缩到一个中介的平面的一条横带里,再通过将此横带变换到整个Z平面上。这样就使S平面和Z平面是一一映射关系。如下图所示:1ST2TTTSeZ1时,将由经过0变到由上图可知,将S平面进行压缩,实际上,就是将其轴压缩到平面的轴上的到的范围内。这可通过正切变换实现:1Sj1jTT)2(1TtgC其中C为任意常数。由上式可知,当由经过0变到1TT通过欧拉公式,可得:CeeeejTjTjTjTj22221111上式表示两个线性函数之比,称作线性分式变换,若用S表示Z,可得:将上式关系延拓到整个S和平面,则有:1SCeeSTSTS1111借助于平面和Z平面的映射关系:,可以得到:1STSeZ1111111ZZCZZCSSCSCZ可见,也是线性分式变换(函数),这样()间的变换是双向的,故称作双线性变换ZS二、S平面与Z平面的映射关系由于jCjCSCSCZ可得:2222_)(_)(CCZ(1)当时,;这就是说,S平面的轴映射Z平面的单位圆上。01Zj(1)当时,上式的分母大于分子,则有;这表明S左半平面映射到Z平面的单位圆内。两者均是稳定的。01Z三、变换常数C的选择由于,所以只有当很小(一般),和之间才存在线性关系,即:)2(1TtgCT13.01
本文标题:第六章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7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