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知识
1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咨询心理学的简史与现状一、心理咨询产生的背景条件(一)学术背景咨询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在其形成之前,已具备以下充分和必要的学术条件:1、高尔顿(F.Galton)1882年,心理测量2、卡特尔(J.M.Cattell)1890年3、韦特默(L.Witmer)1896年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4、法国的比奈(A.Binet—T.Simon)和西蒙合作,1904年编制出学校儿童用的第一个智力量表。5、大卫(Davis)1907年行为指导6、帕森斯(F.Parsons)1908年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二)社会需求背景心理咨询产生的三个直接根源:帕森斯、高尔顿、比尔斯二、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一)心理咨询专业的诞生——韦特默《临床心理学》(二)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对该学科发展曾提供帮助的人是:威尔森(Willionsen)心理咨询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贡献:(P421)不可偏颇1、通过促使人的关心趋向于动机、情绪的调节,从而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2、通过发展人的必要能力、动机,援助并达到个体与环境的调和。3、正确地利用个人差异,充分考虑所有成员的发展,提高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帮助那些连最基本、最低适应状态都已丧失的心理不适应者。促进特定社会团体每个成员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提供服务。(企业管理中的员工心理学、情绪管理心理学….)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2001年8月国家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用版)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标准》中对这一职业的要求包括:1、心理咨询这一职业的从业者必须符合“理论+实践”专业要求2、心理咨询师所使用的方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但不包括药物治疗。3、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1)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2)咨询师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严重心理问题——使用标准化手段一般心理问题——使用非标准化手段二、操作定义罗杰斯(C.Rogers,1942):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威尔森等(1949):2A、B两个人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A,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陈仲庚(1989)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帮助人们去探索和研究问题,使他们能决定自己应做什么。心理咨询应明确三个问题:(1)待解决问题的性质;(诊断)(2)咨询师的技术;(咨询)(3)所要达到的目标。(结果)第三单元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一、咨询师应具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一)唯物主义观点(二)普遍联系的观点1、指“心身一体”是心理健康的关键生理和心理之间是互相作用、制约,互为因果的。学会透过现象(躯体症状)看本质(问题源)。2、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对形成心理压力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进行综合分析。引发求助者心理困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因多果、一果多因3、整体性观点①知—情—意—行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三大心理过程之一出现问题,将引起相应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②不同咨询方法、治疗方法综合实施(三)限制性观点1、咨询师职责的限制不可超越限度的包办代替,否则会影响咨询效果;谁求助帮助谁。2、咨询时间的限制制定咨询计划,限定咨询时间、次数,可以使求助者珍惜时间,遵守计划。一来有助于集中问题;二来有时间思考和感受。咨询结束,关系随之结束。3、感情限制咨询关系的主干是理,而不是情。情必须在理的限制下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4、咨询目标的限制(1)只针对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2)对咨询效果的预期的限制(四)历史——逻辑——现实的观点1、考虑心理问题形成的历史依据、发展过程、发展方向和客观的逻辑。2、进行咨询干预中,必须用发展(什么是发展?)的眼光看待求助者,应考虑心理问题会发生改变,改变的方向及最后结局。(五)中立性态度1、尊重求助者的价值取向,撇开个人情绪;2、影响和启发求助者,促使其提高认知能力,对自己原有的价值观进行自我批判;3、保持非批判性态度,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和评论。不责备、不评判、不批评、不强求、不赞同、不迎合。二、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心理素质人品、学术、技能、助人(一)品格品格的核心是价值观系统,价值观系统的关键是人生价值观3价值观朴素、简洁、踏实且可行。做一个尊重生命、热爱生活,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二)自我修复和觉察的能力1、认识自己问题、解决自身冲突;2、咨询时情感掌控,及时调整;(分清工作、生活)3、自我平衡的能力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不能胜任心理咨询工作(三)善于容纳他人包容度要强,这是职业需要。(四)有强烈的责任心助人为乐的价值取向(五)自知之明良好的自我意识,清晰的自我图像,完整的自我同一性。清楚自己的优缺点,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第四单元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一、我国心理咨询的简史20世纪30年代丁瓒20世纪50年代中叶--60年代中期(文革)80年代初再一次应运而生二、我国心理咨询的现状(一)心理咨询已经开始职业化1、社会化水平2、社会效益3、经济效益4、组织建设和信息沟通5、社会认可6、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出台(二)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异心理咨询需求与咨询力量悬殊三、对我国心理咨询的展望第一、中西方心理咨询理论的结合是发展趋势第二、社会需求广泛普及第三、职业化逐步完善、提高第四、中国的心理咨询职业将趋于独立第五、对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化的社会舆论其主流是肯定的第六、心理咨询师职业化将有序向前发展第二节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第一单元精神分析理论观点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精神分析学说:分区观点结构观点动力学观点发展观点适应观点一、关于分区观点意识---前意识---潜意识4意识:由个人当前觉知到的心理内容所组成前意识:是我们加以注意便能觉察到的心理内容潜意识:指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现象二、关于人结构观点本我---自我---超我本我:与生俱来的本能部分。按“快乐原则”行事。自我:自己可以意识的“我”的一部分。按“现实原则”行事。超我:理想自我、道德自我。按“道德原则”行事。三、关于动力学观点弗洛依德假定:心理活动驱动力是一种心理能量,它出自先天的本能。1、同自我或自我保护有关的驱力,包括饥、渴及其他与生存有关的生理需要,它们是使个体生存所必须满足的。2、性爱的驱力,与性欲望和种系的繁衍有关。四、关于发展观点1、口唇期(0-1岁)2、肛欲期(1-3岁)3、生殖器期(3-5岁)4、潜伏期(5-12岁)5、生殖期(12岁以后)五、关于适应观点(一)变相宣泄弗洛伊德《梦》(二)自我保存(防御)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当个体的要求遇到挫折,而自我又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时,自我就会否认和歪曲现实以减轻冲突或挫折引起的焦虑,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我国钟友斌提出“中国的心理分析”和“认识-领悟心理疗法”引导求助者认识自己在心理发育的某一阶段受过的精神创伤,导致心理发育阶段的某种停滞,在成年期遇到挫折时就会再现出来影响人的心理,以致用当时的态度去对待在的事物。工作重点不是挖掘过去,而是在意识层面,指出症状是幼年行为的表现,不能用当时的方式解决和处理成年人的问题,要求病人对此领悟,以达到矫治的目的。注意:“认识—领悟”中的“认识”一词与“认知”是绝对不同的含意主要是指“察觉”,近似“自我”和“前意识”的功能第二单元行为主义理论观点与精神分析理论截然不同以严格的、大量的科学实验为依据提出行为与脑的关系,人的不适应行为是后天习得的,通过学习可以矫正1、巴甫洛夫(俄国)“经典条件反射”R=f(S)R---反应S---刺激(在反应中动物是被动的,刺激后产生行为)2、桑代克(美国)观察老鼠走迷宫,研究行为的学习过程,提出“尝试—错误”3、华生(美国)行为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他否认遗传的作用后来他的理论受到托尔曼的改良5他提出实验变量和行为变量之间存在一个“中介变量”B=f(S、P、H、T、A)B---行为S---环境刺激P---生物内驱H---遗传T---训练及过去经验A---年龄行为是上述这些实验变量的函数,而不仅仅由环境刺激所决定4、斯金纳(美国)操作行为主义行为的发生是强化的结果不良或异常行为也是由不良强化所致(在操作条件反射中动物是主动的,动物先有行为,行为的结果对行为有强化作用)惩罚:当个体做出某种反应时,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就是惩罚。惩罚效果的预测能力要低于奖励效果,因为惩罚并未告知应该做什么,只是制止其不适当的行为倾向。5、班都拉:强调人自身的能动作用,及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提出“替代学习理论”,又称“模仿学习理论”人所具有的独特的认知过程,积极的参与着行为模式的形成,甚至也参与着人格的形成和保持⑴“替代学习”或“观察学习”:替代学习人们能够操纵符号(语言),思考外部事物;可预见行为后果;人学会某种行为,不必实际去经验。观察学习指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即可习得这种行为,并从观察他人的行为经验中可获得新经验的学习方式。⑵“自行奖赏或批判”:人们可以评价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强化(自我奖赏或批判),不必一定依靠外部强化⑶行为自控:人可以自己调控自己的行为,不一定被外界左右行为治疗包括7个步骤:⒈“靶行为”的发生的情境及其功能分析⒉“靶行为”的量化与标定⒊矫正目标的制定⒋制定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的干预实施5、监测干预计划的实施情况、及时调整6、结束阶段。目标达到,逐渐结束7、检验阶段。复发的处理主要方法:系统脱敏、模仿学习、自我管理技术、角色扮演、自信心训练、厌恶疗法、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等。行为治疗技术一般有以下特点:1、注重靶行为形成的原因、不追究历史原因;2、以可观察的行为作为评价效果的标准;3、依据实验研究,引申假设和技术;4、尽量客观和可操作、可重复性;5、精心发现靶行为、选择测量行为变化的方法;6、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具体操作方法。第三单元认知心理学观点6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理论中是一个潮流而非学派“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对未来事件的预期。第四单元存在——人本主义理论观点这一理论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的无意识决定论提倡从人的主观意识经验出发人有实现自己,维持并提高自己的驱动力提升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研究人的内在潜能,肯定人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反对把人性视为悲观的、邪恶的,赞同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内在动机驱使。要求咨询师对求助者“无条件的关注”;强调“自由”、“平等”、“关注”、“温暖”、“真诚”。这样的氛围可以促使求助者自我接纳。推动求助者获得“自我实现”,以及“高峰体验”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1、罗杰斯(美国)——人的自我意识是发展而来的,不是与生俱来的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第五单元人性主义心理学一、基本概念“从人的本质属性”,即“人性”出发,正确阐明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结构、心理动力、个性及其发展、心理病理变化以及心理诊断、咨询和矫治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一)人性:人类具有三种属性1、生物属性2、精神属性3、社会属性三种属性有机组合构成人的本质,人性内部结构的失衡导致不同程度的人性偏离(心理障碍)(二)人性心理学以人性中精神属性为中心进一步说明心理、脑和社会三者的关系。(三)心理动力三种基本需要1、生物需要个体生存、种族延续2、精神需要探索、适应、认识3、社会需要群居、相互依存(四)个性心理1、彼此有差异的群体心理2、彼此有差异的个体心理(五)情绪与健康满足需要——情绪积极——有利于健康需要未满足——情绪消极——不有利于健康二、对心理诊断、咨询和治疗的认识三种属性的平衡心理咨询及治疗的目标:协助求助者理顺和平衡自身人性结构,即调整好三种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第三节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本文标题:第六章,咨询心理学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582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