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训练24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础过关知识点一杂交育种1.育种专家用高秆抗锈病水稻与矮秆不抗锈病水稻杂交,培育出了矮秆抗锈病水稻,这种水稻出现的原因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环境条件的改变2.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A.种植→F1→选双隐性者→纯合子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3.在红粒高秆的麦田里,偶然发现一株白粒矮秆优质小麦,欲在两三年内能获得大量的白粒矮秆麦种,通常用的育种方法是()A.自交育种B.诱变育种C.人工嫁接D.单倍体育种知识点二诱变育种4.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B.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C.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D.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育种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5.下列几种育种方法,能改变原有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是()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6.不属于诱变育种特点的是()A.具有不定向性B.频率较高C.多数有害D.多数有利7.诱变育种一般不使用以下哪项作为诱变因素()A.X射线B.硫酸二乙酯C.亚硝酸D.抗生素8.育种专家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改良某些农作物的原有性状,其原因是诱变育种()A.提高了后代的出苗率B.提高了后代的遗传稳定性C.产生的突变大多是有利的D.能提高突变率以供育种选择能力提升9.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易染锈病小麦――→①F1――→②雄配子――→③幼苗――→④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下列有关此种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程①是杂交B.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C.过程②是自交D.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10.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到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B.F1为四倍体,具有的染色体数目为N=10,n=10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D.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11.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利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12.下列关于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诱变育种是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而导致新品种出现的方法B.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原理,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C.诱变育种一定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D.通过杂交育种方式培育新品种,纯合子从F1就可以进行选择13.要将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培育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AaaBBBB,③aB。则对应的育种方法依次是()A.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多倍体育种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14.小麦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高茎抗锈病纯合子和矮茎不抗锈病纯合子两个亲本,要想获得矮茎抗锈病的纯合新品种,育种专家提出了两种育种方案,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一)、(二)所示过程在遗传学上分别叫__________和________。(2)图中表示的两种常见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育种和________育种,其中哪种育种方法较理想?______________,其优越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四)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二)产生的矮茎抗锈病的个体比例是____,ddT-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15.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A—T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经过处理后发现一株某种性状变异的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这种变异为________突变。(2)用EMS溶液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________________,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__________。(3)EMS诱导水稻细胞的DNA发生变化,而染色体的____________不变。(4)诱变选育出的变异水稻植株还可通过DNA测序的方法进行检测,通常该植株根、茎和叶都可作为检测材料,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性拓展16.西瓜味甜汁多,营养丰富。现有能稳定遗传的红瓤(R)、小子(e)西瓜品种甲和黄瓤(r)、大子(E)西瓜品种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请根据下面提供的西瓜育种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1)取品种甲某个体的种子经①处理后,再让其自花传粉,结果后代出现红瓤大子西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②过程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③过程产生的种子萌发后,取这种幼苗的茎尖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细胞中应该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3)某生物科研小组通过⑤途径获得大量F1的种子,他们准备利用这些种子来培育能稳定遗传的红瓤大子西瓜品种。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步骤,选出需要的品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2.A3.A4.D5.B6.D7.D8.D9.A10.C11.C12.A13.A14.(1)杂交自交(2)杂交诱变杂交育种目的性强,能将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3)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诱发基因突变提高变异频率,获得所需要的变异个体(4)3/161/315.(1)显性(2)基因突变频率不定向性(3)结构和数目(4)该水稻植株体细胞基因型相同16.(1)射线处理造成控制小子的基因(e)发生突变(2)秋水仙素33(3)①播种F1的种子,获得F1植株,让F1植株进行自花传粉,选择红瓤大子西瓜结的种子;②播种选出的种子,进行自花传粉;选择后代全是红瓤大子西瓜植株的种子(采用单倍体育种方式,表达合理也可)
本文标题:第六章训练2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03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