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电子设计/PCB > 略谈《藤野先生》中的爱国情怀
略谈《藤野先生》中的爱国主义情怀青海省大通县多林镇中心学校张顺秀《藤野先生》一文是鲁迅先生的散文佳作,其中的佳处可称道者甚多,诸如对藤野先生的称颂、赞美,尤其是对藤野先生那种特殊的怀恋,往往令人身临其境与作者同喜同悲。然而我认为本文尤其应该称道的则是,字里行间所洋溢的那种深深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文章第一句的“无非”一词,是“只不过”的意思,说明作者在日本京都所见到的中国学生和在南京见到的是一样的,整日里“成群结队”“前者呼后者应”,是讨论学术吗?是在关心祖国的命运吗?是在寻找中华民族民众倒悬之苦的道路吗?非也,都不是,他们正在把象征着祖训的“辫子”,擦上厚厚的一层油或盘在头上,用以讨取异性或鄙视中国学生的日本“爱国青年”,真是妖气十足而报国之志全无。尤其是“标致”一词,极尽对有毁祖国荣誉的“二流子”的讽刺,并与下文中的“满房烟尘斗乱”相结合,又再一次活画出“留学生”的丑态。与危亡的清王朝相衬,与中华民族的灾难相衬,更与有志之士的爱国主义精神相衬,活生生地向我们展示了一群置祖国命运于不顾并有损于国威的“下流坯子”的丑恶嘴脸。这些描写处处与作者的那种爱国正气、民族威严相映衬,使作者这两种伟大品格洋洋洒洒地呈现在我们每一个有爱国志气的读者面前。对“留学生”的厌恶,是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缘由。在途中作者所经的日本名城可不少,但唯独不能忘却的只有两个地方---“日暮里”“水户”。细细揣摩一下,作者由前者联想到日暮穷途的清王朝。作者之所以来日本求学关键是为了拯救危亡的中华民族,而当时的中国已千疮百孔,清政府苟延残喘、奄奄一息,作者睹物思国真是“感极而悲者矣”。作者对水户的记忆也很清晰,这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的地方,由他联想到自己,真是百感交集,内心波澜起伏。这两处的运笔充分,使作者的爱国热情溢于言表。到仙台后,作者感到这里“冬天冷得厉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可以说当时作者“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占,倍感远离祖国的凄凉。那么让我们深入一点思考,作者此时饱受凄苦,是为了不让更多的中华后代再受凄苦。作者来此艰苦之地正是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这与下文中的睡觉时把全身包起来“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居然睡安稳了”,吃的饭是“囚饭”,然而却说“饭食也不坏”,可见作者来日本并非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求学、寻真理。他为了祖国,而愿意牺牲自己一切的精神跃然纸上。在写到藤野先生所拿的医学著作中,提到“还有翻刻中国译本”,“……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这些语句透露出作者对伟大祖国精神文明的肯定并由此而感到自豪,下文中当藤野先生问及中国妇女裹小脚这种习惯的时候,作者“感到很为难”,为难的原因不难推敲:一则是担心自己无法向外国先生讲清楚这件事而感到有压力;二,则是作者对旧中国许多弊端的深恶痛疾。而我认为后者更能体现当时作者的心情,因为“为难”一词不如说成“难过”更为恰切,这更能表现作者对旧中国腐朽的残酷的封建制度的有力否定,进而抒发了打破封建制度,建立平等和睦的社会的强烈愿望,其忧国忧民之情在此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接着,文章记叙了更为重要的两件事:收到日本”爱国青年“的匿名信;观看枪毙中国人的影片。通过这两件事更能体现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当他收到这封信时,内心顿生愤怒之感,这些“爱国青年”鄙视中国人,认为中华民族是劣等民族,中国人是低能儿,不仅如此,作者从这种鄙视中,看到了当时中国的地位是何等低下。同时,影片中的内容也更进一步突出了中国人只能充当被枪毙的角色,而且更可悲的是中国人简直顽化之至,可悲之极。正因这些波折使作者顿觉通过学医来拯救中国---此路不通。因此决定弃医从文,为救国另寻道路。报国之志受挫,但痴心不改,满腔报国热情源源不断地宣泄出来。接着文中又谈到藤野先生之所以被作者尊为“最使我感激”,“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人”,是因为藤野先生不仅希望日本医学传到中国,而且他那种对外国学生毫无偏见,极为公正并且特别支持和关心的性格,更使作者对它敬畏不已。仔细想想,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敬畏无不是从爱国主义的角度出发的。尤其是在文尾,每当作者在夜间工作疲劳,抬头看见藤野先生的照片时,便“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个情节与上文的弃医从文联系起来,深化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也体现出作者的爱国力量有一部分来自于藤野先生对他的鼓励。读完全文,掩卷而思,一股浩然的爱国正气充满每一位读者的胸膛,这种力量来自于鲁迅先生的一腔正气,更来自他那支抒写人间正义的笔,这种爱国思潮和民族精神使我们倍受鼓舞。联系电话:13997411092
本文标题:略谈《藤野先生》中的爱国情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3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