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部分疫情报告和实时监控一、单选题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实施日期。(B)A、1989年2月21日B.2004年12月1日C.1989年3月21日D.2004年1月1日2、甲类传染病是指(D)A.鼠疫、炭疽B.鼠疫、艾滋病C.霍乱、炭疽D.鼠疫、霍乱3、有权增加或减少乙类传染病病种的部门是。(B)A.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4、下列传染病中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是:(C)A.艾滋病B.甲型H1N1流感C.肺炭疽D.伤寒和副伤寒5、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C)A.麻风病B.流行性感冒C.麻疹D.风疹6、以下传染病中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D)A.肺结核B.血吸虫病C.水痘D.麻风病7、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传染病疫情(C)报告人。A.重要B.兼职C.责任D.义务8、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人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C)执业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证书。A.2个月B.5个月C.6个月以上1年以下D.1年以上2年以下9、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有瞒报、缓报、谎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情况时,应向当地(B)报告。A.政府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疾控中心D.公安机关10、在我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A)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A.必须B.自愿C.特定情况下D.可以拒绝11、甲类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是(D)A.城镇2小时.农村6小时B.城镇2小时.农村12小时C.城镇6小时.农村12小时D.城镇农村均2小时12、除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C)内进行网络报告。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2小时13、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传染病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在多少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A)A.2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小时14、除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其它乙类和丙类传染病诊断日期和传染病报告卡报告日期,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报告及时?(A)A.少于24小时B.两个日期相差两天C.超过24小时D.少于48小时15、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B)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A.隔离检查B.医学观察C.隔离观察D.医学检查1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对(A)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A.病人、疑似病人B.病人、病原携带者C.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D.病人、密切接触者17、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在乡镇和社区发现法定传染病时,由当地(A)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调查的专业人员填写报告卡,按规定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A.乡镇卫生院B.县级卫生院C.村卫生院D.个体医院18、责任报告单位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时,应该如何处理。(C)A.下年度补报B.年末集中补报C.及时补报D.不需报告19、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的检查,对有疑问的卡片必须即时向(D)查询与核对。经审核无误后及时将传染病卡进行报告。A.检验人员B.患者C.值班医生D.填卡人20、《传染病报告卡》在下列何种情况下需要退卡。(A)A.报告卡填写不合格B.病名订正C.疑似确诊D.病例转院21、一个病人同时发生3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C)A.1张B.2张C.3张D.4张22、医疗卫生机构在做出乙肝、肺结核、艾滋病、血吸虫病等慢性传染病诊断时,如已知该病例曾经作出诊断并被报告过,是否还需要报告?(A)A.不再进行报告;B.超过半年需要再次报告;C.给当地疾控中心报告传染病卡,但不进行网络直报;D.既要重新登记又要进行网络直报。23、目前我国传染病疫情信息主要通过(A)进行报告。A.网络直报B.电话报告C.逐级上报D.定期报告24、在网络直报中传染病报告卡的卡片编号,由什么生成?(D)A.填报人编写B.病案号产生C.门诊号生成D.系统自动生成25、外省籍民工在我省某县长期打工,发生身体不适,随即前往当地县医院就诊,医生确诊其感染上细菌性痢疾,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其中的“病例属于”应选择(A)A.本县区B.本市其它县区C.本省其它地市D.外省26、外省某公司职员,因公到我省某市出差,住宿在宾馆,突然发生疾病,到当地医院就诊后诊断为感染性腹泻,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病例现住址应选择(A)A.职员家庭住址B.职员单位地址C.出差住宿宾馆地址D.就诊医院地址27、某2岁小孩,长期在外省由爷爷奶奶抚养,因生病被其爷爷奶奶送到在我省打工父母处,经我省某大型医院医生诊断为手足口病,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病例现住址应选择(A)A.小孩外省爷爷奶奶家庭住址B.小孩在我省父母家庭地址C.到我省乘坐车辆车次D.就诊医院地址28、下列哪组传染病须分急性或慢性。(C)A.肺结核、乙肝、丙肝B.乙肝、痢疾、戊肝C.乙肝、丙肝、血吸虫病D.血吸虫病、肺结核、戊肝29、血站等采供血机构在检测血样时发现HIV阳性病例,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病例分类应选择哪一项。(B)A.实验室诊断病例B.阳性检测C.病原携带者D.疑似病例30、经国家认证的实验室检测为艾滋病感染者(HIV)病例,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病例分类选择(A)。A.实验室诊断病例B.临床诊断病例C.病原携带者D.疑似病例31、传染病报告卡填写时,病人发病时间不明确时,可填(C)。A.发病日期B.诊断日期C.就诊日期D.检验日期32、订正传染病报告时,如由疑似病例订正为确诊病例,一种传染病订正为另一种传染病,诊断日期应填写为(B)。A.初诊日期B.确诊日期C.检验日期D.就诊日期33、肺结核病由未痰检订正为涂(+)时,应同时订正(C)日期A.发病日期B.上报日期C.确诊日期D.填卡日期34、传染病报告卡上现住地址是指病例(D)地址,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门牌号)。A.户籍地址B.医院地址C.工作地址D.发病时实际居住地址35、梅毒病例分类错误的是(B)A.实验室确诊病例B.临床病例C.疑似病例D.以上均不正确36、一位晚期胃癌病人,继发性贫血,结核杆菌阳性,检查乙型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正常,应填报几张传染病报告卡?(D)A.四张B.三张C.两张D.一张37、乙型肝炎病例分类错误的是(B)A.实验室确诊病例B.临床确诊病例C.疑似病例D.病原携带者38、梅毒的分类正确的是?(D)A.一期.二期.三期.胎传B.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C.一期.二期.三期.隐性D.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和未分型39、病原携带者是指:(A)A.责任报告单位的实验室或在健康体检过程中检出传染病病原,但受检者无明显症状、体征。B.医生根据病人症状、体征和一般非特异性检查(如查体、血象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X线检查等),不能做出准确诊断。C.医生根据病人症状、体征和一般非特异性检查(如查体、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X线检查等)做出诊断时选择D.某种诊断方法对某种疾病的诊断有特异性,如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等等,用这些方法确诊。40、水痘属于传染病分类中的哪一类(D)。A.甲类B.乙类C.丙类D.其它41、以下哪种疾病是传染病大疫情系统不要求报告,但专报系统要求报告的。(B)A.肺结核B.结核性胸膜炎C.麻疹D.狂犬病42、新生儿破伤风是(B)类传染病。A.甲类B.乙类C.丙类D.非法定传染病43、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需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订正其死亡时间吗?(B)A.需要B.不需要C.可填写,也可不填D.根据不同病种而定。44、《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后,(A)应签名。A.填报人B.患者C.疫情报告员D.科室负责人45、《传染病报告卡》中报告单位指:(D)A.病人工作单位B.病人发病单位C.代报单位D.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单位46、《传染病报告卡》中报告医生:(B)A.直报员B.做出诊断的医生C.疾控中心审核员D.以上都行47、艾滋病病毒病人在网络报告选择:(A)A.实验室诊断病例B.病原携带者C.临床诊断病例D.疑似病例48、手足口病常见的致病病原有(A)A.EV71B.SARSC.HIVD.HBV49、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B)A.消化系统B.免疫系统C.循环系统D.骨骼系统50、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D)A.同性恋者B.性乱交者C.静脉吸毒者D.无偿献血人员51、肺结核确诊最特异的方法是:(D)A.相应的临床表现B.胸部X检查C.结核菌素试验D.痰结核菌检查52、一例不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其职业应该选择(A)A.散居儿童B.幼托儿童C.其他D.可以不填53、某痢疾患者,职业是警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其职业选择下列哪一项:(A)A.其他B.干部职员C.公共场所服务员D.不详54、患者有典型的丙型肝炎临床症状,病程在6个月以内,血清抗-HCV阳性,在报告传染病报告卡时,该病例分类应报告(B)A.实验室诊断病例急性B.临床诊断病例急性C.实验室诊断病例慢性D.临床诊断病例未分类55、在外打工的员工回到本省后发现在外感染输入性传染病,传染病报告卡需如何填报(A)A.在备注栏中标明输入病例B.在病例属于中选择外省病例C.在病例属于中选择外籍病例D.在现住址中填写输入地地址56、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未及时报告数,指报告卡生成时间与诊断日期之差大于(D)小时的报告卡数A.2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小时57、以下哪种情况直报系统大疫情用户不能对传染病报告卡进行修改?(A)A.病例纳入专病系统后B.没纳入专病系统内C.外地报本地的传染病报告卡D.已经审核过的传染病报告卡58、医疗机构对本单位的门诊日志、《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登记本、疫情电话记录本及传染病疫情报告自查等资料保存(B)年。A.1年B.3年C.5年D.永久59、发现何种传染病时,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农、林部门应当互相通报疫情。(D)A.甲类传染病B.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C.畜、禽类传染病D.人畜共患传染病60、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B)内通过网络进行直报。A.6小时B.2小时C.24小时D.12小时61、除去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其它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时限。(B)A.12小时B.24小时C.18小时D.36小时62、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必须经省、市、县疾控机构三级审核,三级审核的及时审核时间如何计算(A)A.县级审核时间到省级审核时间小于2小时B.地市级审核时间到省级审核时间小于2小时C.省、市、县每一级审核时间小于2小时D.报告卡生成时间到省级审核时间小于2小时6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A)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删除。A.每日B.每周C.每月D.每季64、查重时间范围应设定为(C)来进行查重A.系统默认B.从2004年1月1日至今C.本年1月1日至今D.上年1月1日至今65、疫情管理人员应每日至少(C)次对辖区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工作。A.1次B.2次C.4次D.8次66、在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统计分析中,重卡统计报表“重卡条件”属于模糊查询,是为了发现可能的重卡,查询条件中“年龄”为±(B)。A.1岁B.2岁C.3岁D.4岁67、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或其他调查中发现未报告传染病病例时:(C)A.不予理睬B.由当地医生补填传染病报告卡,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C.由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人员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D.按疫情数据统计,但不报告68、传染病异常信息不包括(C)A.发现甲类传染病B.可能的传染病暴发疫情C.疫苗接种副反应D.不明原因肺炎69、军队所属医疗卫生
本文标题:疾病监测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43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