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首次病程记录2013-04-1415:15患者张光勇,男,41岁,已婚。因“精神异常14年,再发疑人跟踪、害己,眠差1周。”2013.4.14日14:30分而入院,病史由其母亲提供,病史可靠。中医望、闻、切诊:患者精神不振,表情淡漠,多疑多虑,喜怒无常,不思进食,目光乏神,形体适中,喜静,稍显烦躁不安,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青年男性,既往有类似病史,病前性格内向,当属中医“癫病”范畴,见其精神不振,表情淡漠,多疑多虑,喜怒无常,不思进食,目光乏神,形体适中,喜静,稍显烦躁不安,结合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均为痰气郁结证,中医鉴别诊断:应与狂证相鉴别,狂证属阳,因七情化火,煎熬津液为痰,痰热变盛,迷塞心窍所致,以动而多怒,表现躁动狂乱,气力倍常,毁物打骂,声音多亢为特征,可鉴别。中医诊断:癫病(痰气郁结证)西医诊断依据:1.患者青年男性,病中主要表现疑人害己,跟踪自己,曾多次住院治疗,院外不能坚持用药,病情反复发作,症状基本同前,近1周再发疑人害已伴动作怪异而入院;精神检查:存言语性幻听、被害妄想、被跟踪感、被监控感及被洞悉感,情感平淡,情绪较紧张、害怕;2、病程14年,反复发作;3、自知力部分,社会功能明显受损;5、目前未发现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依据。依据CCMD-3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诊断成立。西医鉴别诊断:脑器质性障碍,该患者病史中无明显意识障碍,无昏迷抽搐史,无二便失禁无昼轻夜重规律,无明显智能障碍,神经系无阳性体征,故不考虑此障碍,颅脑CT有助于诊断。西医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诊疗计划:1、精神科常规护理,二级护理,普食;2、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3、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氯氮平200mg/日,肌注氟哌啶醇10mg/日;4.中医治法:疏肝解郁,化痰醒神,拟顺气导痰汤加减。制半夏18g橘红14g茯苓14g香附10g胆星12g枳实12g木香10g炙甘草8g共13味×4剂,每日1剂,水煎300ml,饭后温服,每日3次。医师签名:2013-04-1509:13成加林主治医师查房记录复习病史,检查病人,总结如下:①患者青年男性,病程14年,主要表现疑人害己,跟踪自己,夜间睡眠差。曾多次诊断精神分裂症,治疗有效,病情控制可,但经常自行停药或减量,病情反复发作,近1周再发眠差,担心恐惧,感觉有人跟踪自己,要害自己,伴动作怪异而入院;②病前性格内向。婚后夫妻关系差已离异。否认有父母两系三代有精神病史;③患者精神不振,表情淡漠,多疑多虑,喜怒无常,不思进食,目光乏神,形体适中,喜静,稍显烦躁不安,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查体:一般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④精神检查:意识清楚,年貌符,衣着整洁,接触可,答问切题,定向力完整,存言语性幻听、存在被害妄想、被跟踪感、被监控感及被洞悉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智能粗测未见明显异常,情感平淡,情绪较紧张、害怕,意志活动病理性增强,自知力部分存在;⑤门诊资料:无。成加林主治医师查看病人后结合患者病史特点分析中医诊断:癫病(痰气郁结证),其辨病辨证依据:患者青年男性,既往有类似病史,病前性格内向,主因长期思虑太过,所求不得,所欲不能,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脾气不升,水谷精微不化,痰浊内生,痰气郁结于内,蒙蔽神明而发癫病,故见精神不振,表情淡漠,多疑多虑,喜怒无常,不思进食,目光乏神,形体适中,稍显烦躁不安;结合舌质暗,舌苔薄白,脉弦涩。均为“气滞血瘀证”之象。治法:疏肝解郁、化痰醒神,鉴别上应与狂证相鉴别,狂证属阳,因七情化火,煎熬津液为痰,痰热变盛,迷塞心窍所致,以动而多怒,表现躁动狂乱,气力倍常,毁物打骂,声音多亢为特征,可鉴别。西医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1.患者青年男性,病中主要表现疑人害己,跟踪自己,曾多次住院治疗,院外不能坚持用药,病情反复发作,症状基本同前,近1周再发疑人害已伴动作怪异而入院;精神检查:存言语性幻听、被害妄想、被跟踪感、被监控感及被洞悉感,情感平淡,情绪较紧张、害怕;2、病程14年,反复发作;3、自知力部分,社会功能明显受损;5、目前未发现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依据。依据CCMD-3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诊断成立。西医鉴别诊断:脑器质性障碍,该患者病史中无明显意识障碍,无昏迷抽搐史,无二便失禁无昼轻夜重规律,无明显智能障碍,神经系无阳性体征,故不考虑此障碍,颅脑CT有助于诊断。治疗意见:患者既往使用氯氮平治疗有效,可继续使用,但患者目前精神症状较明显,可配合氟哌啶醇针以快速控制其精神症状,注意观察药物反应,中医以疏肝解郁,化痰醒神,拟顺气导痰汤,此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为君,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为臣,茯苓健脾利湿为佐,甘草和中补脾,调和诸药为使,上方为二陈汤,在又加上了胆星、枳实、木香和香附。此方中,木香和香附加强理气疏肝作用,而胆星和枳实加强化痰醒神的作用。预后估计:患者病程长达14年,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效,积极治疗近期预后可,但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易复发,应加强健康教育,减少复发次数,估计预后可。上级医师签名:医师签名:2013-04-1610:22朱桂枝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一、病史特点:①患者青年男性,病程14年,主要表现疑人害己,跟踪自己,夜间睡眠差。曾多次诊断精神分裂症,治疗有效,病情控制可,但经常自行停药或减量,病情反复发作,近1周再发眠差,担心恐惧,感觉有人跟踪自己,要害自己,伴动作怪异而入院。②病前性格内向,婚后夫妻关系差,已离异。否认有父母两系三代有精神病史。③中医望、闻、切诊:患者精神不振,表情淡漠,多疑多虑,喜怒无常,不思进食,目光乏神,形体适中,喜静,稍显烦躁不安,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颈软,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④精神检查:意识清楚,年貌符,衣着整洁,接触可,答问切题,定向力完整,存言语性幻听、存在被害妄想、被跟踪感、被监控感及被洞悉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智能粗测未见明显异常,情感平淡,情绪较紧张、害怕,意志活动病理性增强,自知力部分存在。⑤辅助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均正常。二、诊断及诊断依据:中医诊断:癫病(痰气郁结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青年男性,既往有类似病史,病前性格内向,主因长期思虑太过,所求不得,所欲不能,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脾气不升,水谷精微不化,痰浊内生,痰气郁结于内,蒙蔽神明而发癫症,故见精神不振,表情淡漠,多疑多虑,喜怒无常,不思进食,目光乏神,形体适中,稍显烦躁不安;结合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均为“痰气郁结证”之象。西医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1、患者青年男性,病中主要表现疑人害己,跟踪自己,曾多次住院治疗,院外不能坚持用药,病情反复发作,症状基本同前,近1周再发疑人害已伴动作怪异而入院;2、病程14年,反复发作;3、自知力部分,社会功能明显受损;5、目前未发现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依据。依据CCMD-3标准,诊断成立。三、鉴别诊断:中医应与狂证相鉴别:狂证属阳,因七情化火,煎熬津液为痰,痰热变盛,迷塞心窍所致,以动而多怒,表现躁动狂乱,气力倍常,毁物打骂,声音多亢为特征,可鉴别,但癫狂可相互转化。西医鉴别诊断: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该患者病史中无明显意识障碍,无昏迷抽搐史,无二便失禁,无昼轻夜重规律,无明显智能障碍,神经系无阳性体征,故不考虑此障碍,颅脑CT有助于诊断。2.物质依赖所致精神障碍:该患者病史中无明显物质依赖史,无明显戒断反应,故不考虑。3.心境障碍:该患者病初有情绪方面的表现,但缺乏明显的“三高”“三低”症状,与心境障碍的症状表现病程不相符,故可排除。脑器质性障碍,四、治疗意见:目前患者精神症状明显,积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控制其症状,氯氮平渐加量至治疗量,中医以疏肝解郁,化痰醒神,拟顺气导痰汤加减。由于痰浊和气机阻滞,影响了机体的脾胃和肝脏功能的变化,经常都可以用顺气导痰汤来治疗。顺气导痰汤的组成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减变化来的。有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和生姜,又加上了胆星、枳实、木香和香附。此方中木香和香附加强理气疏肝作用,而胆星和枳实加强化痰醒神的作用。配合电针治疗,在用药的同时,定期复查血常规,防止粒缺。五、预后估计:患者病程长达11年,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效,积极治疗近期预后可,但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易复发,应加强健康教育,减少复发次数。上级医师签名:医师签名:
本文标题:癫病,痰气郁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66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