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教材分四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第31~35页的例题、“想想做做”和练习四,不进位加,加法的验算,“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第二段,第36~38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和练习五,进位加;第三段,第39~42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和练习六,连加,加法估算;第四段,第43~44页的复习,是本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我们知道,笔算整数加法有三条基本规则,即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而这些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因此,本单元内容很适合组织学生自主探索。那么,该怎样组织好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呢?关键是抓住以下几个教学环节。第一,让学生产生主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愿望。如,教学第31页的例题,根据问题“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列出算式后,可以明确任务、提出期望: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同学们能自己计算出结果吗?想不想试一试?第二,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释计算过程。如,学生用竖式计算143+126后,可以追问:你是怎样列竖式的?先把哪个数位上的数相加?你是怎么知道可以这样做的?又如,学生用竖式计算85+143后,可以追问:加数的百位上明明是“1”,和的百位上为什么是“2”?第三,通过分析计算错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如,教学第31页的不进位加后,可以提供一些计算三位数加两位数的错误竖式,让学生在分析错误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列竖式时要把数位对齐。又如,教学第36页的进位加后,可以提供一些计算时忘记进位的例子,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并改正,从而强化“满十进一”的自觉意识。第四,通过组织不同计算方法的交流,启发学生在交流中优化算法。用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时,可以分着列竖式,可以连着列竖式,也可以列一道竖式。比较而言,列一道竖式计算要简便一些。但怎样才能使学生想到列一道竖式计算,并愿意自觉选择这种算法呢?有效的方法便是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在交流中感受各种算法的特点和优劣,在交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又如,在用一道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时,可以按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次序把每个数位上的三个数相加;也可以先把每个数位上能凑成整十数的两个数相加,再加上这个数位上的另一个数。教学时,也要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后一种算法的简便并自觉选择这一算法。2.要重视学生验算意识的培养。本单元教材首次明确要求学生在笔算加法后进行验算。常用的验算加法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加法的交换律,把加数交换位置后再加一次,看两次加得的结果是否相同;二是根据减法是加法逆运算的关系,把所得的和减去它的一个加数,看得到的差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考虑到与三位数加法相应的减法还未学习,本单元主要让学生用第一种方法进行验算。教学时,着重应抓好以下两个环节。第一,要让学生感受到验算是有必要的。要利用学生关注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心理,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验算;要介绍通过验算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典型例子,让学生体会验算的价值;要教育学生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从而逐步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第二,要允许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算。可以按题目的要求,交换加数位置,重新列竖式计算;可以在原来的竖式上重新算一遍;也可以用估算进行粗略的验算。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选择验算方法,不断增强自觉验算的意识。3.要重视估算方法的指导。本单元教材主要让学生初步学会把两个加数分别看作与之接近的整百数,并估算出结果的方法。这和此前的教材相比,难度有所降低。之所以进行这样的调整,主要有三点考虑:第一,估算两个数相加的和的方法有很多,要根据不同的问题特点合理选择估算方法,思维过程比较复杂。因此,有必要从基本的估算方法入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不同的估算方法,并形成相应的估算技能。这样能避免学生产生对估算的畏难情绪,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进行估算的自觉性。第二,从估算与口算的关系来说,由于学生比较熟悉整百数加整百数的口算,因此,在进行相关的估算时,学生便有可能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估算的方法。这样,也就有利于学生体会不同计算方式的各自特点及其内在联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计算经验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能力。第三,从估算与笔算的关系来说,估算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大约是几百与交换两个加数再算一次的方法相结合,足以对笔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有效的监控,从而也就有利于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估算的价值,并逐步养成自觉估算的习惯。此外,在估算过程和结果的表达方式上,教材不要求学生把估算的过程和结果写出来,只要求学生进行口答、填空和连线,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能使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显得更加活泼和生动。4.要充分利用学生对加、减运算意义的已有认识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理解“求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掌握相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解法。“求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本质上仍是求两个数的和(差),但低年级学生理解这一点难度较大。为此,教材先把摆花片的活动作为素材,引导学生通过把进行比较的两种花片排一排,直观地认识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可以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可以用减法计算。这样的处理既有利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理解算法,又体现了加、减运算的意义在确定算法过程中的作用,从而避免了繁琐分析可能给学生带来的理解上的困难。教学时,要着重抓住两个环节:第一,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求得答案;第二,要通过对操作过程和方法的进一步分析,帮助学生在摆法与算法之间建立联系。三、教学目标:1、能笔算在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法,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试题。2、能解决两位数以内的简单加、减应用题。3、学会加法的验算方法。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的方法,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试题,学会验算的方法,增强估算的能力。2、难点:两、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五、教具:计数器、课件六、课时分配:10课时第一课时不进位加数学内容:课本第32~33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借助生活中的情境,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二、三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计算。结合笔算加法,让学生初步了解验算的作用,学会加法的验算方法,井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掌握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教法:引导、探究学法:合作探究。教学用具:计数器、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下面各题.20+40200+400200+4052+2052+2520+200指出:在口算的时候,要注意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2.笔算。(与口算同时进行。)43+263.引入新课。通过练习,我们得知不管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这节课我们将要用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加二、三位数中的不进位加。(出示课题。)二、新授例题1.出示情境图,以情境引入。(课件出示)提问:根据图意,你能提出些什么问题呢?指名请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再列出相应的算式不计算。2.(1)引导学生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板书:143+1260)(2)根据学生现状,请学生自己找一找办法进行计算。(3)指名请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利用计数器,用算珠拨一拨:先拨出143,再在个位上拨六个珠,表示个位上增加了6个一;在十位上拨两个珠,表示十位上增加了2个十;在百位上拨一个珠,表示百位上增加了1个百。)(4)鼓励学生用笔算的形式计算。①提问;在竖式时,两个加数要怎样?(数位对齐。)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强调: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②提问:应从哪一位算起?③指名说说笔算的过程,以及在结果中每一位上数表示什么。④提问:三位数相加时应怎样列竖式,从哪里算起?指出:笔算加法时的竖式要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3.教学验算方法。(1)介绍:要检查算得对不对,只有验算之后才知道。(板书:验算)(2)将例题中的两个加数位置交换,该怎样列式。(板书竖式)(3)学生们笔算,看计算的结果和例题相比会怎样?(指名板演。)(4)说明:在笔算时要检查加法做得对不对,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遭的方法,看得数是否与第一次一样,这样的检查,我们称作验算。4.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三位数笔算加法,应怎样列竖式,要从哪一位算起?计算之后还可以怎样验算?为什么?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1.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1)学生们进行笔算,指名板演。(2)请学生们说说他们每题的笔算过程。(3)学生们对已算的题进行验算。提醒学生在验算之前,应先检查加数有没有抄错,算出得数后,检查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有没有抄错。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们按要求计算,要注意在笔算时是否将数位对齐。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让学生们说说表中所提供的信息有哪些。(2)学生们计算。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要从哪一位算起,验算加法的方法是什么?五、课堂作业:课本第33页“想想做做”第4题。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口算下面各题。31十12=50-20=320十80=110-50=800十70=650-40=39十14=64十9=310十80=470-300=90+40=190十300=二、笔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214十585=347+632=215+720=823+l76=65+214=19+680=72l+58=82+31l=777+222-622=第二课时进位加教学内容:课本第34~35页,例题、“想想做做”第l一4题。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笔算进位加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及时总结。概括笔算加法的法则,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教法:引导、探究学法:合作探究。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下面各题。4十6=50十90=60十90=8十3=70十80=3十7=提问;这几题都是什么加法?每题和的最高位上都是几?为什么都是1?2.笔算。(与口算同时进行。)37+2564+8提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3.引入新课。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学习万以内笔算进位加法。(板书课题。)二、新授(课件出示)例题图,昨天我们解决了二、三年级的一共借书的本数。1.教学例题(1)。(1)出示问题“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请学生们列式。(板书:85+143)(2)学生们尝试笔算。(3)组织交流,解决难点。提问:从哪位算起?说说个位-上相加的过程。(板书个位上的和。)提问:十位上8加4得多少?十位上满十该怎么办?十位上的和怎样写,(板书。)百位上相加是多少?为什么得27(强调:百位上不能忘记从十位进位的1。)(4)指名让学生完整地口述笔算过程。(5)请学生们在原式上进行验算,再填写横式得数。2.教学例题(2)(课件出示)。(1)出示问题“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请学生们列式。(板书85+126=)(2)请学生们独立探索解决,指名板演。(3)提问:十位上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要向百位上进“l”?百位上又得多少?强调:不能忘记进上来的l。指名学生完整地口述笔算过程。(4)指导验算,横式上写得数。3.归纳总结。(1)根据刚刚的计算学习,大家想一想,笔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怎样算,组织学生进行讨论。(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自己的看法。(3)小结:做笔算加法要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4)比一比:今天学习的加法在笔算时与上节课学习的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是不一样的?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1.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书上。(2)提问;第一题中哪一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l?你能在原式上进行验算吗?(指导学生验算。)第2题中哪几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l?和的个位上是几,能不能不写?为什么?第3题又是怎样算的呢?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指名板演,其余做在书上。(2)学生们集体订正。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请学生们独立思考,找
本文标题:第四单元加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66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