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主讲教师:康小花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七章元代工艺美术主讲教师:康小花第七章元代工艺美术要点:1、元代陶瓷工艺。2、游牧民族的工艺。3、棉纺技术。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元代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空前发展、壮大的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接触和交往密切,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形成元代文化多样性的显著特色。棉花生产普及于南北。元朝时期儒生在参预国家治理方面失去了宋金时期优越的地位。第一节概述元工艺美术在一定程度上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蒙古族游牧文化和蒙古贵族的审美情趣。第二节元代陶瓷工艺第二节元代陶瓷工艺元代陶瓷业基本上承袭了前代旧制,除青花、釉里红等品种,没有太多发明。但仅就江西景德镇陶瓷而言,元朝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第二节元代陶瓷工艺1、元青花:元代景德镇成功地烧制出青花瓷器。青花着色力强,呈色稳定,风格幽靓典雅,素净秀丽。元青花的成功烧造标志着瓷器由素瓷转为彩瓷的新时代的到来;元青花为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第二节元代陶瓷工艺第二节元代陶瓷工艺2、卵白釉瓷是元代景德镇烧成的一个白瓷品种。它的特点是:胎体厚重,胎质坚硬细密,釉面失透,釉色白中微泛青。卵白釉瓷器多为小件器,如浅式盘、折腰碗、高足碗等。装饰方法主要是内壁印花,以缠枝花卉最常见,也有少量龙纹,有的因为釉子很厚,故纹饰模糊,不甚清晰。第二节元代陶瓷工艺3、钴蓝釉瓷器是以氧化钴为釉的着色剂,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的一个新瓷器品种。4、釉里红瓷器是元代景德镇新烧成的一个品种,它是在白色瓷胎上以含铜的颜料进行绘画,然后罩透明釉一次烧成,但高温铜红釉对窑室气氛要求比较严格,鲜红色最为难得。第二节元代陶瓷工艺5、元代还把青花、釉里红技术结合运用,成品呈白地红、蓝花。青花和釉里红可以单独装饰瓷器,亦可以结合,称作青花釉里红,两者相映生辉。第三节元代纺织、服饰第三节纺织、服饰在元代,绫、罗、绸、缎、绢、纱、锦、丝、棉、毛等,各地均有织造。印染业是纺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染缬又有它独立的审美价值,此时的松江棉布印染效果尤其精巧细致。棉纺业的兴起与发达是元代纺织工艺的重大成就和特色。游牧民族厚重的毛毡、地毯、金锦、鞋帽、衣服、马鞍、床褥等毛织工艺与服装工艺的发展与蒙古族的生活起居有紧密的联系。第三节纺织、服饰1、游牧民族厚重的毛织物(毛毡、地毯、鞋帽、马鞍、床褥等)。2、纳石失:指一种加金的织物,金锦。(织金技术在元代的空前发展;元统治者的赏金;大量金存在的物质基础;大量工匠、工奴)(用纳石失制作成的衣服——金袍,作为在大庆、节日、皇帝百官宴会时穿着的衣服)第三节纺织、服饰3、质孙:质孙是蒙语jisun译音,意为颜色。《元史·舆服志一》:“质孙,汉言一色服也,内庭大宴则服之。”质孙服“服用面很广,官臣在内宫大宴中均可服用,乐工和卫士也同样服用。这种服式有上、下级的区别在于质地粗细和结构的不同。天子的质孙冬服有十五个等级(以质分级层次〉。每级所用的原料和选色完全统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体效果十分完好。比如衣服若是金锦剪茸,其帽也必然是金锦暖帽;若衣服用白色粉皮,其帽必定是白金答子暖帽。天子的质孙夏服共有十五等级,与冬装类同。百官的冬服有九个等级,夏季有十四个等级,同样也是以质地和色泽区分。第三节纺织、服饰4、顾姑冠(姑姑冠、固姑冠、故姑冠等):元代贵族妇女的服饰,其特点在首服上,首服就是独特的顾姑冠,桦木为骨,包以红绢金帛顶之,上用四五尺长柳枝或铁打成枝,包以青毡。其上用翠花或五彩帛装饰,令其飞动,以下用野鸡毛。5、宗教内容的刺绣品。第三节纺织、服饰6、棉、毛织业的兴起与发达是元代纺织工艺的重大成就和特色。(1)黄道婆对棉纺技术革新:捍:(去籽,手→轧棉搅车);弹:(一尺五寸的线弦竹弧→四尺长大弹弓);纺:(单锭手摇纺车→三锭脚踏纺车);织:(发展了棉织提花技术,使平纹棉布能织出色彩丰富的装饰花纹)第七章元代工艺美术思考题:1、元代瓷器工艺的品种、工艺和纹饰艺术特点。2、描绘元工艺美术的特点。3、选择一件元青花、元代法郎作品进行描述,描述内容包括其制作工艺、装饰工艺、用料、尺度,以及你对它们的评价。4、作图并描述,元代贵族妇女的首服(帽子)。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元朝工艺美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69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