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第1页共8页三亚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阅读下列改革措施,据此判断它们共同的历史意义时间改革措施管仲在齐国改革(公元前七世纪中期)相地而衰征鲁宣公改革(公元前594年)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商鞅变法(公元前四世纪中期)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A.直接瓦解了分封制B.土地私有权得到了诸侯国法律承认C.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为争霸、兼并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学说B.庄子的“齐物”观点C.墨子的“兼爱”思想D.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3、“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A.宋B.元C.明D.清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沿袭和完善,观察下图判断该图所反映的行政区划属于哪一朝代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5.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颁布于1936年的是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6、1852年,英国人米契尔描述中国:“在收获完毕以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10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第2页共8页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以粗布而论,我们是没有任何希望与之竞争的。”他试图说明的是A.中国人习惯了节俭的生活B.中国的家庭手工业主要从事棉纺织C.中国棉布的生产成本低廉D.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对英国工业品的顽强抵制7、英国史学家约翰在谈到古希腊政治文明时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以下关于古希腊政治文明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近代英国的制度创新借鉴了古希腊的政体形式C.主权在民是古希腊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基本特征D.古希腊雅典民主选举原则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8.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所承担的最根本的历史使命是A、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B、推翻封建势力和完成国家统一C、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D、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9、洛克认为:“富有并不在于有多少黄金和白银,而在于比其他国家和邻国多多少白银,而谁能控制贸易,谁就能获得更多的金银。”这种经济思想是A.工业革命前的主流思想B.工业革命后的主流思想C.罗斯福新政后的主流思想D.冷战结束后的主流思想10、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A.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B.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11、右图片说明了A.工人阶级的劳动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B.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C.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劳动的强度D.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12、20世纪30年代有人说“内地富有者,有了钱,未必就有汽车来坐,未必就有各种新奇的游艺如伟大的影片《梅兰芳》京戏等等来给你看,未必就有各种中西菜什么来给你轮流大嚼……必须要踏到上海这般的豪华社会……”。此段材料不能用来说明A.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在西风东渐中存在着地区差异B.上海是东西文化交汇的中心城市之一,在近代中国往往开风气之先C.近代以来中国东西区域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内地仍然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D.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和所处社会环境有关1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1949年之后的中国革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从1919年开始已酝酿了30年),这反而使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更接近了。”这说明A.美国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主义通过五四运动传入中国C.中美政治理念趋向相互认同D.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国际视野14、1912年11月康有为著文指出:“共和革命作为革一朝之命,尚可勉强接受,但它举中国数千年之命而革之,则大祸临头。民国以来,教化衰息、纲纪扫荡、家俗变易,恰恰是政局大混乱的终极原因。”据此,康有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方案应该是A.恢复传统价值观B.引进西方价值观C.实行专制政体D.实行民主革命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第3页共8页15、1834年,英国通过《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在济贫院的受济者必须劳动才能得食,因劳动繁重,贫民称救济院为“巴士底狱”。这反映出:①英国工业化初期的社会贫富差别巨大②大量的贫困者有好逸恶劳的倾向③追求绝对剩余价值的剥削现象严重④政府通过立法来解决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贫困问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6.20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机遇,其含义是A、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B、各国乘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C、更多运用科技成就,榨取相对剩余价值D、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17、下图为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79年列出的课程计划。该课程()①体现“中体西用”思想②重在培养翻译人才③要求学生文理兼修④注重近代思想启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8、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C.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D.列宁意识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19、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人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一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上述改变A.淡化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贡献B.反映了欧洲文明国际地位的下降C.忽视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D.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20、“全球化与美国化是相同的吗?在这个新的全球世界里为什么美国像是水中之鱼?”针对全球化浪潮中的疑问,有学者这样回应:“美国是一条非常大的鱼,在全球化的水中轻松地游着,居于支配地位。”这表明A.全球化就是美国化,美国在全球化浪潮中无所不能B.在全球化浪潮中,美国在综合实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C.在全球化浪潮中,世界其他国家没有任何利益可言D.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超级大国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第4页共8页21.读《晚商文化分布示意图》,据此图可知晚商时期的青铜铸造A.是该时期文化遗址的共同特征B.遗址分布和政治中心分布一致C.主要集中于黄河与长江流域D.随着商朝灭亡而衰落22、“中国加入世贸,就好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23、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不能反映出时期主题词“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赶英超美“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十五”(2001-2005)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A.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B.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日益成熟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完善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不断加快24、“曹操墓在安阳”引发了一系列质疑风波:从“魏武王”谥号的真伪,到曹操墓女骨是不是卞夫人的疑问,再到曹操墓DNA鉴定引来的网友认亲……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判断“曹操墓真伪”的基本依据应该是A.正史文献资料的记载B.实地考古发掘的成果C.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情况相结合D.历史学家的主观判断25、《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作者马汉麟在该书中写道:“姓名、礼俗、宗法——这是‘社会’一系的内容。明星固然耀眼,反映时代真实面貌的却是广大民众。”据此可以得知他强调研究A.物质文明B.社会文明C.政治文明D.精神文明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第5页共8页三亚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第4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盖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西晋)陈寿《三国志》材料二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南宋)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措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郭沫若全集》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4分)(2)据材料三,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史观和方法。(4分)27.(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太祖初渡江,颇有重典,……命(李善长)与中丞刘基等裁定律令,颁示中外。——《明史·刑法志》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第6页共8页太祖平武昌,即议律令,……十二月书成。凡为令一百四十五条,律二百八十五条。——《明史·李善长传》材料二1804年制定的《法国民法典》,就继承了《法学阶梯》的人法、物法、诉讼法的体例;而1900年实施的《德国民法典》则是以《学说汇纂》为蓝本的,形成了总则、债法、物法、亲属法、继承法。法、德两国的民法体系,又为瑞士、意大利、丹麦、日本等众多国家直接或间接的加以仿效。(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对明朝产生的影响。(2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罗马法与近代西方国家法典的关系,并结合史实指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法制建设的态度。(4分)材料三前苏联、新中国、旧中国法律体系构成比较序号前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以前的旧中国1国家法宪法与宪法相关法宪法2行政法行政法行政法3劳动法社会法4土地法经济法5集体农庄法6财政预算法7家庭法8民法民法商法民法9刑法刑法刑法10诉讼法诉讼与非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中国法制建设的特点。(2分)28.(10分)下列是一组有关中国古代对商业(或商人)认识及政策的材料:《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商鞅为政
本文标题: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72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