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四章幼儿的心理卫1
第四章幼儿的心理卫生【教学目标】理解幼儿心理卫生的内涵;掌握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掌握幼儿的心理卫生保健方法。【教学重难点】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数】6课时。【教学内容】重视心理卫生,是人类对自身认识深化的结果,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标志着人类已不只是把健康问题与生物因素联系在一起,而且还与科学文化、经济建设、宗教、军事等各种社会问题联系起来。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它的宪章中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40年过去了,这一定义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从全世界的人群死亡原因和疾病频谱的重大变化中显示,与生物、心理、社会原因有关的疾病发生率在不断上升并成为主要死因。另外,精神疾病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根据80年代初我国12个地区精神病疾病流行学调查资料显示,精神病患病率达12.69‰,而50年代只有1.3‰—2.8‰,70年代也仅有3.2‰—7.3‰。不仅如此,各种心理卫生问题在人群中也大量存在,可见,如何改善人类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一、关于“心理健康”的界定•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专家们就这个问题已经议论了半个多世纪,至今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1946年)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国内学者对心理健康的论述,“心理健康既指心理健康状态,也指维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进而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过程”.一、心理卫生简史心理卫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种运动引起人们和社会普遍关注,却只有一段短暂的历史。它的起源首先是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开始的。19世纪以前,精神病人和较轻微的心理疾病患者被认为是“魔鬼”附身,受到监督和虐待,境况悲惨。1.1792法国精神病医生比奈尼(比奈尔)提出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作为心理卫生历史的起点(他被视为心理卫生运动的首创者)。2.然而,一般认为现代心理卫生始于1908年的的美国。当时有一名叫比尔斯的精神病人,根据自己在多个精神病院治疗时的亲身体验和所见所闻,以及医院内外健康人对精神病人的的冷漠、虐待、歧视与偏见,写了一本名叫《自觉之心》亦称《一颗失而复得的心》(AMindthatFound)的书,呼吁全社会来制止对精神病人的非人待遇。此书轰动了全美,许多知名人士纷纷表示支持比尔斯的主张。特别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亲自为此书作序,并给予高度评价。同年5月6日,比尔斯聚集13个人在他的家乡康涅狄克州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涅狄克州心理卫生协会,旨在维护心理健康,预防精神疾病,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传播心理卫生知识。1909年2月19日全美心理卫生协会成立,并聘比尔斯为会长。1917年该会创办了世界第一份心理卫生专业杂志《心理卫生》。接着,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相继成立了全国性的心理卫生组织。1930年5月5日,53个国家的3042名代表汇聚在华盛顿,召开了首届国际心理卫生会议,成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华为会长,比尔斯为秘书长,中国学者刘瑞恒为名誉副会长。1949年WHO正式设立了心理卫生处,使心理卫生成为各国政府日常工作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我国也于1936年4月19日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并陆续有不少学者出版了有关心理卫生的著作或译著。如章颐年的《心理卫生概论》、丁瓒的《心理卫生论丛》、《青年心理修养》等。1949年后,我国心理卫生也曾蓬勃发展过,10年动乱中被摧残、破坏。1979年众多学者建议恢复全国心理卫生组织,得到国家批准,1985年4月正式成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1987年《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创刊并向国内外发行。该组织已成立了5个亚专业协会,其中包括了儿童心理卫生委员会。近年来,还陆续成立了一些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和研究所,对促进儿童身心发展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时代在前进,观念在更新,新的健康观念否定了“结结实实没病就是健康”的旧观念。新的健康观,从多维角度把一个完整的健康含义展示于世人面前:身体健康,心理也健康(包括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才是健康的人。这也是21世纪所需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何界定心理健康与否呢?综合国内外心理学家的观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应该包括:1.智力发展正常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是“理想”的标志,每个儿童都可能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不足。之所以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志,可以把它看成是培养儿童应努力达到的目标。智力正常是儿童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的基本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志。世界卫生组织、中华医学会精神疾病分类都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通常我们把智力看作是以思维力为核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各种认识能力的总和。智力的高低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以先天素质为物质基础,在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以发展。2.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情绪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它既是一种心理过程,又是心理活动赖以进行的背景。良好的情绪状态,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协调性,表示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平衡状态。心理健康的儿童对待环境中的各种刺激能表现出与其年龄相符的适度反应,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具有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保持与周围环境动态平衡的能力,并能合理地宣泄不良的情绪。3.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儿童的人际关系虽然比较简单,人际交往的技能也比较差,但是,心理健康的儿童乐于与人交往,也希望通过交往而获得别人的了解、信任和尊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二是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客观评价别人,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4.行为统一和协调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变得有条理,主动注意时间逐渐延长,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表达情感的方式日趋合理和成熟。5.性格特征良好性格是个性的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它反映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之中。心理健康的儿童,一般具有热情、勇敢、自信、主动、诚实等性格特征。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应该表现出:有充沛的精力;心情开朗和愉快,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与小朋友和睦相处,合群,在集体中受到欢迎和信任;应变能力强,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自控力较好,没有不良行为、不良习惯和嗜好;注意力能集中;休息时善于放松,睡眠良好。以上几点是归纳了关于界定心理健康标准的几个方面,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的、变化的,组成心理健康标准的各要素,表现在个体身上并非同等程度,而是有差异的。心理不健康也并非处处不健康,心理健康要素中无论哪一方面要素的缺损或丧失,都会导致整体功能的失调。三、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1.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许多遗传病都存在智力缺陷。例如,基因病—苯丙酮尿症;染色体病—先天愚型等等。(2)先天的非遗传因素:妊娠早期,导致畸形因素的影响(病毒感染、放射线、不良药物、烟、酒、不良情绪等),胎儿可发生种种先天畸形。胎儿期,孕妇营养不良,可对胎儿脑细胞的增生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妊娠合并各种疾病,比如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或围产期出现宫内窒息、产前出血、产伤等等,都可能对胎儿的脑造成损害,使儿童期出现种种行为问题。(3)后天的脑损伤:外伤引起的脑震荡;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性脑膜炎;蚊虫传播的乙型脑炎;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等,均可影响儿童的智力,诱发一系列行为问题。2.心理因素(1)动机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因素,有动机、情绪、自我意识等等。一般说来,家长往往只注意了满足儿童的生理需要(吃饱、喝足、穿暖等等),而忽略了儿童也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安全感、被爱、被尊重、被别人称赞等等。儿童的某些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不良的情绪。(2)情绪(3)自我意识3.社会因素(1)家庭家庭是学前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行为、人格特征、亲子关系、教育观念、教育方法,都与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能享受到天伦之乐的儿童,在人格发展上一般是健全的;反之往往出现行为问题。孩子受到父母虐待;家长对儿童过分溺爱,或对儿童期望值过高,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等都会导致儿童出现行为问题。归结到一点:良好家庭环境塑造良好个性。(2)托幼机构托儿所、幼儿园,是儿童最早加入的集体教育机构。托儿所和幼儿园的环境(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形成有深远的作用。学前儿童对幼儿教师、保育员有着很大的依赖性。幼儿教师、保育员是婴幼儿接触较多的“早期照管人”。教师的一言一行,教育方法等,都将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3)社会在当今知识信息时代,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便利快捷,孩子们也深受影响。在拓宽视野、丰富知识面、娱乐生活的同时,一些言情戏说的影视作品、打打杀杀的动画片逐渐成为他们的钟爱。流氓兔、流氓猪这些不雅之词也成了他们的流行用语。内容低劣粗俗的图书、光盘,也充斥着孩子们的眼睛和心灵。这对于身心稚嫩、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的幼儿来说,想一想令人堪忧。对于幼儿来说,心理健康的标准当然不能等同于成人。另外,我们所说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是相对而言的,心理异常也并非无缘无故地突然产生,其根源大多可以追溯到儿童时期。正如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会长威廉·怀特曾经说过的“儿童时期是施行心理卫生的黄金时期”。可见在幼儿期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注意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及早矫治幼儿不良的行为,有效地施以心理卫生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而且也有益于一个人一生的健康。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及矫治策略(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策略研究显示有三个关键因素可以预防儿童心理健康问题。1、培养儿童的自尊、社会性和自主性2、家庭成员要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教养态度要一致,3、要有鼓励儿童个人竞争技巧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另外,父母和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教育观,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还应加强自我的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儿童。托幼机构要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重视儿童的问题性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和能力,开展心理辅导(主要包括人格辅导、学习辅导、生存辅导),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治措施1、行为矫正法是根据学习的原理运用奖罚的方法去改变或消除不良行为或症状,并教给学前儿童顺应社会的良好行为。这一方法在学前儿童的补偿性教育中已被最广泛地采用,在认知发展水平较低的学前儿童身上应用,也大多收到明显的效果。2、游戏矫治法为儿童创设一个特别的游戏室(角),通过游戏,让学前儿童自发地、自然地将自己的心理感受与问题充分表现出来,获得情绪上的放松,最终认识自我,并在学前儿童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控制自我。其中,个体性的游戏矫治(如沙盘游戏治疗)对解决由学前儿童本身的情绪而导致的问题较有效,而集体性的游戏矫治则对解决由社会适应困难而引起的问题较为有效。3、家庭治疗法家庭心理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单位,通过治疗性会谈、行为作业及其他非言语性技术来消除心理、病理现象,促进个体和家庭成员心理健康的心理治疗方法。首先对学前
本文标题:第四章幼儿的心理卫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90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