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瞭望新闻周刊2012年第26期
瞭望新闻周刊2012年第26期本期目录[瞭望论坛]·多措并举化解“四种危险”[热点观察]·版权资产:激活“沉默”的金山·理性辨析房地产形势[一线民声]·警惕网络“消费返利”风险·被“注水”的图书排行榜[时评]·文创产业如何远行·以最人定力“走自己的路”[时事聚焦]·读者笔锋·漫画杂感[专题报道]·博弈新能源·抢占新能源发展制高点·全球能源转型期待革命性突破·新能源研发战略重点[时事聚焦]·时事聚焦·瞭望前瞻[高层决策背景]·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党外代表人士具有特殊重要作用[时事聚焦]·天下名胜“醉”美净影(焦作净影之四)[社会]·一周网淡:网民支持加大对严重交通违法处罚力度(三则)[特稿]·铁腕反腐十年路·从武器效应观看美国核战略变化·“上合组织步人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专访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伊马纳利耶夫[人物]·陈钢的爱情蝴蝶[时事聚焦]·焦点人物[时评]·金砖国家增资IMF意义重大·解决债务危机没有速效药[国情国策]·老龄社保饲计时[政治]·换届后思想政治建设风向标[财经]·中国援外长远为本[视野]·“植入”升级的启示[国际评论]·G20峰会的中国立场[国际]·辨识“大选年”的复参影响·欧债危机发酵冲击全球经济复苏[科技·教育]·孛俊蜂:气候淡判没有终点·湖南,“未来课堂”刚刚开始[专家视点]·资金不是公租房建设的“拦路虎”多措并举化解“四种危险”《瞭望新闻周刊》2012026期作者/本文总字数:1936字文/李庆刚没有哪个政党愿意时常经受危险,但危险并不因人们不愿意接受而消失。中国共产党90余年的历史证明,化解危险与党取得的成就一直如影随形,相伴相随。在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在领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途中,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以及其他未知的艰难险阻,有赖于中国共产党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地去排除、去化解。化解四种危险,必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咬定青山不放松,真正做到坚定不移、矢志不渝。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时常想一想,在党90余年艰苦而光辉的奋斗历程中,有多少革命先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冲锋陷阵、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有多少志士仁人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舍小家为国家。在改革开放的和平年代,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仅是党员干部的力量之源、成事之基,而且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安身立命之本、防危拒变之盾。绝不沉湎于过往的骄人成绩而丧失方向,绝不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暂时困难而意志消沉。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信念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真正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通过大力发展党内民主,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形成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干事业的大好局面。化解四种危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而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经受执政的考验,有效化解脱离群众的危险,必须心系人民。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身为人民公仆,理应把群众时刻装在心中,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那些不愿意深入群众、习惯摆花架子的形式主义。高高在上、漠视群众利益甚至侵犯群众利益的官僚主义,必须给以严肃惩戒。要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把行之有效的密切联系群众的经验和方法制度化、规范化。特别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真正认识到权力是人民授予的,把职务的升迁变动同群众的满意与否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真正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化解四种危险,必须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与时俱进,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中国共产党90余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以学习立党、用学习兴党、靠学习执政的历史。每当进入一个重要历史关头,中央都要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学习热潮,都会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实现大发展,这是党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学习是一味清醒剂,它能督促党员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荡涤污泥浊水,拒腐防变;学习是一个智慧库,它能帮助党员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增强创造能力,与时俱进;学习是一座加油站,它能激励党员引领时代的进军号角,永葆先锋模范,独领风骚。要教育党员干部把终生学习作为一种理念融入思想,作为一种动力融入工作。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化解四种危险,必须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有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地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90余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从关系人心向背和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谋划和推进反腐败工作,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反腐方略不断完善。但是值得警惕的是,有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腐败问题已成为影响党健康生命肌体的一个毒瘤,如任其发展,将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严重损害党的事业。要有效化解消极腐败的危险,必须按照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强化监督制约,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必须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以更坚定的信心、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口(作者为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版权资产:激活“沉默”的金山《瞭望新闻周刊》2012026期作者/本文总字数:3796字尽快摸清家底,完善制度,将国有文化企业版权这座沉默的金山开发好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赖少芬孙丽萍李志勇闫甲佳《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走访文化企业、版权交易等机构了解到,国有文化企业版权资产管理意识普遍较为薄弱,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规范和制度,导致多年积累的版权权属不清、资源难以盘活。如果能出台政策鼓励国有企业尽快摸清版权家底,同时建立版权资产价值评估体系、扶持版权交易市场,引导文化企业切实开发、利用好版权资源,将大大提高国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的实力与底气。大量版权资产成为“沉默”的金山据了解,我国现有国有文化企业9000多家,账面资产规模近1.4万亿元,但其中主要是固定资产。由于版权形式特殊,价值难以确定,国有文化企业的大量版权没有被认定为资产,处于长期闲置和未开发状态。业内人士表示,很多国有文化企业版权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大多把版权资源当成历史资料简单保存,多年积累的版权成为“压箱底”的“沉默”资产。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国有文化企业往往都拥有丰厚的文学和艺术作品版权资源。上海文艺出版集团社长张晓敏说,仅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旗下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就拥有民国至今约8000种连环画中约60%的版权。文化企业在进行资产评估时,并没有将包括版权在内的无形资产纳入其中,这部分资产往往被忽视。中国唱片总公司(下称“中唱公司”)总经理周建潮说,作为一家“老字号”国有文化企业,中唱公司拥有13万金属母版,4.5万多条录音母带,这些是企业真正有价值的资产。珠江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珠影”)党委副书记黎鹤透露,珠影集团也积累了很多“压箱底”的作品。根据近期的梳理,共有故事片300多部、纪录片500多部,集团下属的白天鹅音像出版社有歌曲1万多首,下属的乐团有歌曲和节目几千部,还有很多没有拍过的剧本,版权存量丰富。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董事长殷秩松认为,长期以来,国有文化企业缺乏版权资产管理,多数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家底”,导致大量国有版权闲置,阻碍了这些企业依托优势版权资源的运营进一步做大做强。缺少保护开发面临流失风险版权资产作为文化企业的核心资源,一直以来都较为缺乏规范管理,引发了多方面问题。北京版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一宏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很多企业缺乏对版权资产的清晰记录,经年累月后,版权资产的权利状况模糊和混乱,甚至连资产的介质都已遗失或损坏。周建潮说,中唱公司有很多作品只能凭借当年出版的封套或母版来证明自己是版权拥有者,此外拿不出合同或其他法律文件。还有一些作品,当时署的是艺名或是集体创作,版权也不好认定。类似的版权不清的情况,在现有13万母版中至少占70%。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媒资中心主任赵晖说,南方传媒集团多年来积累的节目资源量庞大,仅集团下属的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和广东电台就有36万余小时的视音频资料,但很多资料历史久远,从制作或购买之初就没有建立相关的版权档案,造成大量的节目版权信息模糊不清,目前基本确定拥有完全自主版权的资料不到三分之一。周建潮说,版权不清导致很多作品在市场化时遇到困难。比如著作权法规定要有表演者的许可才能进行授权,但是中唱公司有不少作品已经找不到表演者,又没有办法补齐各种文件,导致作品开发难度大。珠影行政部经理陈捷说,珠影集团下属的白天鹅音像出版社曾为签约歌手量身打造了很多歌曲,但在权属关系上大多跟词曲作者没有约定,现在对这些作品想进一步开发面临较大困难。另外,部分版权资产面临流失风险。陈捷告诉本刊记者,珠影在1990年代曾经将109部电影永久性卖断,当时以为只是卖出电视台的播放权,但后来又出现了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由于缺乏长远考虑导致这些作品的新媒体版权流失。本刊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在国有文化系统存量版权尚未理清的情况下,互联网产业强势崛起,推动了数字版权产业的大规模、超常规发展,给国有文化企业的版权资产管理和运营带来了新问题。目前,国有文化企业尽管拥有丰厚的存量版权资产,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开发运营,在数字版权产业的竞争中普遍处于被动地位。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以出版业为例介绍说,现在出版物的数字版权估计只有10%~20%掌握在传统出版社手中,而现在的作者更加“精明”,基本都不会将数字版权交给出版社运营。此外,国有文化企业整理开发数字版权的成本高昂。周建潮介绍说,作为1949年至1980年中国唯一的音像出版机构,中唱公司计划将存量版权作品数字化,进行编目,存储在数据库里面,以利于将来进行数字版权的开发利用。但梳理存量版权的费用较高,仅老唱片保护工程的预算就高达1亿元。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蔡纪万认为,通过数字版权交易把中国文化产品输向海外市场,具有价格高、便捷等优势,“在摸清国有文化企业版权‘家底’的过程中,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不能忽视数字版权这一增长潜力很大的新兴领域”。尽快突破两大难题本刊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国有文化企业版权资产管理难度较大。一是确权有难度,二是价值难衡量。由于版权具有权利组合复杂、未来收益难以确定等特点,其资产价值的评估一直是难点,价值的难以衡量,也影响到文化企业融资,使所拥有的版权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旗下的百年文化品牌“朵云轩”曾考虑引进外资,接轨国际先进的艺术品经营管理理念,筹备成立合资公司,但最后因为“朵云轩”版权、品牌等无形资产价值无法确定,和外资合作无法推进。作家出版社也有类似困惑,与银行间的融资项目遭遇难题。国有文化企业还面临侵权难以认定的情况。许多文化企业在版权上“大投入”并没有产生“大回报”,其主要原因就是版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在相关侵权案件中,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侵权难以认定,存在举证困难和维权成本高的问题。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家新认为,国有文化企业的版权资源经过梳理和价值的重新认定,其价值和规模甚至能超过固定资产。“版权资产利用得好,是一座‘挖掘不尽的金山’,能支撑文化企业可持续发
本文标题:瞭望新闻周刊2012年第26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40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