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石棉整体概况:灾后恢复重建,我市按照“一三(产)互动、农旅融合”的思路,规划了“3+1”农业农村和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经济走廊(即百公里茶产业、百公里金果花果、百公里猕猴桃产业、荥经森林云海生态文化旅游经济走廊),助推农业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景观化、景观效益化,培育农民持续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走过“4·20”两周年,百公里百万亩果蔬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经济走廊建设进展如何,又有何成效?记者在石棉县进行了采访。农旅融合农村发展底气足13日,在石棉县先锋藏族乡松林村,漫山遍野的枇杷已经成熟,村民们背着竹篓,拿着剪刀,开始了新一天的收获。正午之前,一组村民罗康已经完成了当天的销售。“为了保证枇杷的口感和品质,我们会避开正午采摘,采完就售空了。”谈起今年枇杷的销售,罗康显得尤为高兴,“平时批发给客商,均价在26元/公斤左右;周末游客游园采摘,零售的价格更加可观了。”每年春季开始,石棉县黄果柑、枇杷陆续上市。今年,罗康的农业收入也有几万元。但让罗康更高兴的是,她已经通过灾后恢复重建,走上了农旅融合的发展之路。“节假日,游客可以在松林村游园、采果、垂钓、品茗,在加上自己的小卖部和农家乐,每天也有两千元左右的毛收入。”谈起现在的生活,罗康很是感慨,居家环境变美了,产业发展了,民俗文化挖掘了,旅游配套完善了,新村自然能够吸引人,留住人,父老乡亲的生活欣欣向荣。作为山区小县,石棉县农村的发展比较滞后,连续五年遭受两次地震,更给石棉的重建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艰难的重建形势,繁重的重建任务,石棉县以黄果柑、枇杷、核桃特色农业产业做支撑,建成20万亩生态水果干果基地,并将之与村落民居、藏彝文化、特色美食等元素融合,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娱乐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文化旅游走廊,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一三”互促农民增收有保障作为全市首个搬迁入住的重建新村,挖角乡七里坝新村在搬迁入住时,就明确了发展方向:成立旅游合作社,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走过重建的风风雨雨,七里坝新村的观光果园、步游道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村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和思想理念得到进一步改善。目前,新村已经具备了吃、住、游、娱等“一条龙”旅游服务,村民们相继走上了居家致富的新征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键在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2311”整体提升构想,石棉县进一步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利用区域内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加快“一三”互促,形成“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的发展新局面。宰羊乡坪阳村是远近闻名的“花果山”,灾后恢复重建,石棉县加大了政策、资金、人力等各方面要素的投入,兴建了幸福美丽新村,优化提升产业布局,配套了观光旅游设施,“果香坪阳”已经成为宰羊乡的新名片,也成为石棉县乡村旅游的重要观光点。不但如此,石棉县还以宰羊乡坪阳村的黄果柑、三明村的莲藕产业、美罗乡的万亩标准化枇杷示范园,以及迎政乡红旗“枇杷村”为据点,修建旅游小环线。当前,环线观光平台建设、公路提档升级、现代农业采摘体验园等在内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提上日程。“春赏花品果,夏避暑纳凉,秋体验民俗,冬沐浴阳光。”石棉县生态文化旅游融合成效初显,农业农村得到进一步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已有4个乡、29个村成功创建为全省“美丽乡村”。灾后重建,灾区重生。随着农业农村和生态文化旅游的持续发展,灾区的面貌,受灾群众的生活,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田湾彝族乡概况:【概况】田湾彝族乡政府驻地爱国村,距石棉县城54公里。幅员面积1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38亩,林地71455亩。2014年末总户数1031户,共3178人。辖爱国、光华、新华、跃进、大发和幸福6个行政村28个村民小组。乡党委政府机关内设8个机构,在职人员27人,其中公务员14人,事业人员3人,天保员3人,大学生村干部2人,派遣人员5人。村干部31人,组干部28人。【社会经济稳中有增】201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561万元,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8491元,增长13%。主要经济指标任务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乡域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灾后重建有序推进】乡党委政府千方百计努力争取县委政府支持,将大发二、三组、幸福二组三个新村聚居点纳入全县集中规划。全乡217户农房重建,其中集中重建95户,散户自建122户。由于前期资金缺乏,大发两个安置点未被县上许可,加之动工后因大岗山迁复建工程S211和两草路建设,重建建材运输通道受到严重影响,乡党委政府克服重重困难,不等不靠,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联系大岗公司积极援助,想方设法抢抓进度,灾后重建工作取得瞩目成就,受到市县领导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截至目前,散户已全面完工并搬迁入住(其中:乡内跨村购房1户,乡外购房4户,乡外购旧房后重建新房9户)。累计发放灾后重建补助资金559.34万元,物资6000余件,粮食89.76吨。为重建农户积极协调贷款200余万元。幸福村二组(什月坪)集中安置点:共61户,场平工程共开挖转运土石方18000余立方米,填方14000余立方米,砌挡墙9900余立方米。该重建点在设计、招标挂网出现纰漏、今年雨水较往年偏多、加之S211线迁复建阻断交通严重影响施工等客观原因造成重建进度滞缓的情况下,我乡安排两名乡机关干部日夜驻守安置点,监督房建进度和质量。乡党委政府多次组织施工队、监理、设计和县规建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严格倒排工期,实施24小时轮流作业,按照省市县要求,按时圆满完成重建任务。到目前为止,主体工程、道路管网、水电安装已经基本完工,具备入住条件,并于2015年1月27日全部分房到户。除农户自筹建房款外,共计争取上级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大发村二组集中安置点:共17户,重建农户自力更生,投工投劳,并积极争取大岗山“企地共建”和部门支持100余万元,共爆破清理巨石约4000立方米,新修进场公路150米,砌挡阻墙1000余立方米,解决水电路等工程。该重建点农户因地制宜采取“统规自建”方式建房,目前全部搬迁入住。大发村三组集中安置点:共17户,积极争取部门支持、企地共建等方式筹资100余万元,完成开挖转运土石方20000余立方米,砌挡阻墙2300余立方米,填方约760立方米,新修进场公路250米,解决水电路等工程。该点重建农户因地制宜采取“统规联建”方式进行建房,目前已全部搬迁入住。大发二、三组重建点共计争取上级投入资金190余万元。【基础产业健康发展】2014年,田湾乡添举措想办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打造精品农业。扩大规模总量。今年春季出资10多万元新发展核桃1400亩,出资12万元改良嫁接“盐源早”核桃1000余亩。提升品质质量。严格按照相关管理技术要求,在新华村建设核桃标准化示范片870亩,在新华村、大发村和爱国村建设枇杷标准化示范片440亩,兑付示范片建设资金20.6万元;组织技术人员对核桃、枇杷两大产业栽植、嫁接、修枝整形、筑树盘与施肥培训1600余人次,成功控制规划区种植高杆作物问题;林下套种商品蔬菜(辣椒、豌豆等)100余亩,在产业调整未见效前弥补农户亏损。今年积极组织外销晚熟枇杷,累计外销枇杷15000余公斤,均价达10元/公斤。激发发展动力。筹措资金对农户核桃嫁接给予补助,支持村组组织群众种植户代表外出学习考察,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发展积极性。截至目前,全乡核桃面积已达7400亩,枇杷面积607亩,佛手柑面积2100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田湾乡党委政府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300多万元,争取大岗山公司援助100多万元,整合资金400多万元,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加公益事业建设,通过村民民主管理“一事一议”等方式协调工程占地等问题。新建机耕道2.6千米,硬化机耕道8.2千米,管护机耕道52千米,整治维修30cm*30cm堰渠4700米,安装节水灌溉960亩。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提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民俗民风不断改进,党群干群关系越来越密切。【移民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全力做好重点工程协调工作,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全面完成S211线复建公路A段、B段(爱国村五组桃坪麻风院至幸福村五组金竹林)和两草路工程(两河口至方大坪桥)协调、实物调查、过渡安置等工作,两条公路全长18.49公里,涉及3个村9个组,乡干部分组负责工程协调,S211线和两草路已通车。二是全面完成佛手柑复核和实物调查工作。在成堪院、县移民局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完成了大岗山水电站田湾乡境内库区佛手柑复核工作。及时调查S211线和两草路施工影响土地357.003亩,其中两草路施工影响土地124.691亩,S211施工影响土地面积232.321亩。三是库底清理工作顺利推进。按时完成大岗山水电站库区1030米以下库底清理工作。共清理固体废弃物120吨、林木1500亩、坟墓267座、房屋1870间23000平方米和企业厂房3间680平方米。确保了大岗山水电站第一阶段成功蓄水。四是及时兑付各类资金。按时兑付了S211和两草路先期过渡资金,共兑付270余万元,兑付移民实物补偿资金1358.2万元。五是认真接访移民,做好移民对接工作。全年接待、办理移民群众来信、来访451人次。加强集中安置移民的对接工作,选派部分移民代表加强对移民房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确保建房质量。截至目前,已自主安置移民232户746人。【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升】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工作。2014年,切实落实责任,定点、定片、定人分工负责,变上访为下访,深入村组农户和施工现场排忧解难,排查化解矛盾,协调重点工程(S211线迁复建、两草公路建设、梨儿坪和吴家脚下两个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和三个灾后重建点)征占用土地、林地、房屋等纠纷314件,调解治安、工伤、民事等纠纷127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满意、基本满意率达100%。全面推进依法治乡工作,完善各村村规民约。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全年公开政府信息205条,深化村务政务公开。计生工作成效显著。2014年,全乡符合政策生育率为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出生性别比138:100。征收往年社会抚养费75000元。综合节育措施落实率98%。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完成率100%。安全生产工作有力开展。将安全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做到逢会必讲,并及时传达上级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乡和村各级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书签到了每一个村组、企业、单位、业主、车主、驾驶员等。认真开展“打非治违”活动,落实责任,未发生违法生产引发的安全事故。组织全乡范围安全大检查10次,矿山企业专项检查3次、水电企业专项检查8次、道路交通专项检查20次。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解决学校男生宿舍楼和教学楼建设征地、工程协调难题。开支2000余元为学生购买学习用品糖果等在“六一”儿童节对学生进行慰问。出资5000元对2013-2014年度教育成绩优秀的老师进行奖励。发起乡村干部和群众为中心校患再生性障碍贫血学生吕小琴捐款2万余元,并呼吁社会各界救助,共筹集到资金30余万元,及时挽救了吕小琴同学的生命。协调解决学生因两草路建设留校补助资金8万余元。对新考入大学的6名贫困学生帮扶5000元。争取大岗山援助资金12万元,用于解决学校电脑复印机、学生桌椅等设备设施。对贫困老师发放慰问金2000元。衔接湖南PA39动力队为学生捐助棉被200床。在学校教学楼拆除后,及时将乡政府会议室、办公室调剂给学校用作教学用房。协调有运营资格的短途客运车辆专门接送跃进村、幸福村学生上学放学,杜绝了非法客运学生现象,确保了学生人身安全。2014年兑付农村住院分娩补助17人4300元,全乡住院分娩率提高到100%。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14年,新申请五保3人。发放“万向心.浙川情”慈善援助5人共计10000元。足额发放全乡五保、孤儿供养金共计43110元。发放20人全年农村特殊困难救助款24000元。年初全乡农村低保456户685人,城市低保9户11人。发放1-12月城市低保金及
本文标题:石棉整体概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62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