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
1.电子商务:在因特网等相关技术的支持下,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买卖交易和支付过程可以通过电子化和数字化的方式实现,这种商务运营方式被称为电子商务。2.摩尔定律:单块微处理器芯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两年增加一倍。3.移动商务:利用智能手机、PDA、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设备,借助移动通信平台(无线通信设备)开展的电子商务业务。4.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作用:1.提高企业的生产率2.减少浪费、降低成本3.改善和提高决策质量;4.改善客户关系;5.开发新的战略性应用;6.构建更为有效的商业模式。5.信息对企业的价值:帮助企业掌握客户需求的变化,迅速发现新的机遇和潜在的风险,降低决策的不确定性。6.企业中的信息类型:1.按稳定性:静态、动态信息2.按决策层:战略、技术、业务信息;3.按其他方式:文献、口传、电子、生物信息等。7.COBIT:专门从事信息技术管理的国际性组织ISACA设计的一个信息技术管理的理论框架,强调所有企业都必须重视对信息技术的管理,因为他和企业的生产紧密相关。8.电子商务的类型: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消费者(B2C)、消费者对消费者(C2C)、政府对公民(G2C)、社交电子商务(SNS-EC)。9.数据:对事物状态和特征的表述符合,是信息的载体。10.信息:是对事物的状态、特征、运动及变化的描述。11.管理信息:指对人们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有用的、可影响和可控制生产、服务或经营活动的信息。性质:正确、完整、及时、可靠、相关、层次、简单、经济、安全、可处理、可访问、可检验。特点:1.数据来源的广泛性2.信息资源的共享性3.信息形式的多样性4.信息发生、处理、使用在时空上的不一致性5.信息价值的不确定性6.信息生命周期的主观性。12.信息生命周期:捕获、组织、处理、使用、消亡。13.首台用于管理的商用计算机:UNIVAC,在美国人口普查局首次安装使用,对大规模数据级高强度重复性计算能力较强。第一台计算机ENIAC14.管理信息的可用性:及时性、准确性、适用性、经济性。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CBIS)可用来对信息管理的各个环节提供支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储存、数据加工、数据传输、数据提供等。15.电子数据处理(EDP)阶段:使用计算机数据文件保存数据,专门的应用程序实现数据的运算,帮助企业完成库存控制、物资采购等管理工作。16.管理信息系统(MIS)阶段: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即使采集和迅速处理来自基层的、零散的业务数据,生成中高层管理人员所需要的管理报表,并自动打印出来,便于他们随时了解组织的业务动态。17.决策支持系统(DSS)阶段:以数据库、决策模型库和方法库为基础,将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和决策者的分析能力有机结合,利用人机对话方式,提供决策者所需要的信息和运算结果。网络化应用阶段。18.物联网(IOT):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泛在网络,联网的对象从专门的计算机设备拓展到了所有常规物品。19.系统:有彼此关联且环境相关联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等。20.信息系统:IS,以信息处理服务为主要活动的、人机交互型计算及应用系统。CBIS。21.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输出、控制。22.信息系统的目标:支持或反映管理活动的内容23.虚拟化:网络化条件下企业组织关系的重大变革。虚拟企业:有独立分布的机构、公司或个人组成的、临时或永久的集合体。特点:通过网络汇聚而成,以整合资源及能力、共享技术、分摊费用、满足市场机会为目的。24.企业的网络化:指企业的计算机系统应用会从组织内部向组织外部逐步扩展,应用覆盖领域逐步延伸的过程。25.业务处理系统:TPS,主要服务对象谓语企业的操作和执行层面,处理企业日常业务,实现基本业务处理环节的自动化和规范化。26.业务处理系统的作用:可根据所处理事务的要求和特点,提供高度自动化的处理流程;高效率地完成结构化数据的捕获、生成、存储和传递过程;有效的数据编辑能力,可保证业务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可迅速有效地处理大量业务数据的输入输出,支持大量用户同时操作和查询;具备系统可靠性和安全防护能力,保证业务处理流程和相关数据的安全性。27.业务处理构成:数据输入、业务处理、数据库维护、生成文档和报告、查询处理。28.业务处理系统的发展:1.覆盖全业务2.联机事务处理系统:OLTP,一种对系统可用性要求很高的TPS,特点:是实时性系统;大量客户可远程接入系统,提交服务申请,系统内能够正确处理多客户申请的并发操作;系统会快速捕获数据并立即作出响应,完成该项事务的处理;及时保存和更新数据库文件后,立刻向客户返回信息;能够保证系统业务处理和相应的时间符合客户需要,并保证炒作流程的顺畅。29.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它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手机、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一起也战略竞优、提高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30.职能部门系统: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系统。31.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MIS是向企业管理部门提供规范化报表,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业务状态的信息系统,作用是将适宜的信息,在适宜的时间,用适宜的形式,提供给适宜的决策者。32.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第一代是物料需求计划系统;第二代是制造资源规划系统;第三代是企业资源规划系统。33.决策支持系统:DSS,用来描述为组织中高层管理者服务的、以数据分析为特点的、具有高度灵活性的信息系统。34.决策支持系统的作用: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背景材料,有效地帮助管理者发现问题,选择决策目标,构建分析模型,提供备选方案;并能够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评价和优选,为决策者的正确决策提供帮助。35.联机分析处理:OLAP,已实施方式提供查询需求,并执行在线任务,系统快速响应并返回查询结果,有力地支持了管理者的分析过程。36.基本决策支持系统的构成:1.适宜数据管理、模型管理和知识管理三部分为基础,加上人机会话界面构成的;2.数据管理功能可从企业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中提取和复制资源到DSS;3.模型管理功能可保存和管理DSS运算方法和模型;4.对模型的选择和使用等需要有专门的知识管理能力;5.会话界面使用户与DSS之间沟通的接口。37.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1.商业智能:智能化查询和服务支持系统;2.主管信息系统(EIS)卫组织的最高层管理者定制的决策支持系统;3.专家系统(ES):模拟专家决策能力的系统;4.群决策支持系统(GDSS):基于计算机的群体合作支持系统。38.流程整合型系统:将各种系统的数据集成到一起形成跨越企业的信息流。39.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覆盖企业中各个业务领域的企业及系统。作用:从企业整体性层面管理内部资源,解决各部门系统分割状态下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主要功能: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高度共享和即使传递,有效控制企业中各个业务环节的衔接过程,消减低效流程,增强管理的有序性和透明化。结构:整合了销售、采购、生产、财务、工程和人力资源的管理。40.供应链管理系统:SCM,是一种组织间信息系统(IOS),可跨越组织边界传递信息。作用:帮助企业管理和供应商的关系,市规划、货源组织、生产过程、产品流通和服务最优化。特点:1可以决定生产、存储和运送的具体产品和精确时间;2.快速传递订单,跟踪订单状态;3.监视库存水平,核对库存状态,减少库存和运输成本;4.对产品的形成过程、物流流向、运输过程进行追踪;5.根据顾客的需求安排生产,快速追踪产品设计的变化;6.减少工作中的人为错误,提高SCM整体的运行效率。41.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是企业中跨部门整合的信息系统。作用:对于吸引和维护客户,提供更加快速和周到的服务,改善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实现企业利润的优化。特点:与企业中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面向客户的部门联系最为密切,是诸多客户服务流程实现了集成化和自动化。42.信息处理:信息的手机、传输、加工和利用。信息处理基础平台:为进行信息处理提供技术支持的各种资源的总和。构成:计算机系统平台、通信及网络平台、数据库平台等硬资源,以及相关理论、方法、标准等软资源。43.计算机的体系结构:输入设备、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出设备。44.计算机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是组成计算机系统的个物理不见的总称,主要包括各种电子器件和机电装置。软件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使用户与硬件间的接口,用户通过软件与计算机进行交流。45.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多样性、继承性、交互性、实时性。46.计算机发展的历程:1.电子管和继电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2.晶体管、磁芯、印刷电路。高级语言和编译、批处理监控系统;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多层印刷电路。多道程序和分时操作系统;4.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并行与分布处理;5.高性能微处理器、高密度电路。大规模、可扩展并行于分布处理。47.计算机发展的方向:从巨、大、中、小、微型机往高性能化、微型化、大众化、智能化与人性化、功能综合化方向发展。48.数据通信:是依照一定的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终端之间传递数据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和业务。49.通信系统的构成:源点;发送器;传输系统;接收器;终点。50.数据通信方式:1.信息互交方式:单向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双向同时通信2.传输二进制数时空顺序:并行通信(计算机存储器的总线传输)、串行通信(鼠标等)。51.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功能:1.传输系统的利用;2.接口及信号产生;3.同步;4.差错检测与纠正;5.寻址与路由;6.网络管理;7.安全保证。52.模拟信号:指因变量完全随连续消息的变化而变化的信号。53.数字信号:表示消息的因变量是离散的,自变量时间的取值也是离散的信号。54.编码方式:以如何优化使用传输媒体为原则,1.模拟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2.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3.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4.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55.传输媒体:数据传输系统中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信道,导向和非导向。56.无线传输介质:微波:波长范围在1mm~1m间,适用于点对点通信,分为地面微波通信和卫星微波通信。蓝牙技术:是一种低功率短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标准的代称。57.带宽:模拟系统中表示信号可以使用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见的差值;数字通信系统中表示传输速率;平时指信道中数据实际传输的最高速率。58.多路复用:正在通信的两个站点不会完全用尽数据链路的带宽,为提高效率,通常可以让多个通信的双方共享数据链路的带宽容量的技术。59.光纤的主要优势:容量更大;体积更小;衰减更小;隔绝电磁场;成本低廉。60.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本质上都属于同步技术;区别是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是独立还是同步。异步适用于低速系统,同步适用于高速系统。61.三种数据交换技术:1.电路交换:根据电话系统建立的;2.报文交换,不需事先建立物理电路,发送方有数据要发送时,先将数据作为一个整体发送给中间交换设备,中间交换设备将数据存储后选择一条何时的空闲输出线路将数据转发给下一个交换设备,循环往复直至将所有数据发送到目的的结点。不适合交互式数据通信。3.分组交换:是报文交换技术的改进。在分组交换网中,用户的数据被划分成一个个分组,且分组的大小有严格上限,使得分组可以被缓存在交换设备的内存中而不需要存放在磁盘中,适合速率要求高的交互式通信。62.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系统结合的产物。63.计算机网络的特点:信息传递;资源共享;增加可靠性;提高系统处理能力。64.OSI七层参考模型:是一个开放体系结构,垂直将网络分为1-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标志着网络发展走向标准化。65.网络协议:指用于规定信息的格式以及如何发送和接受信息的一系列规则。三要素:语法,定义协议中使用数据块的格式;语义:规定个数据块格式的作用;定时,规定数据块交换顺序和定时器的使用。66.网络分类:网络覆盖范围:
本文标题: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6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