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绪论1.矿产勘查: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根据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用地质科学理论和多种勘查技术手段或方法对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2.矿产勘查学:研究矿产勘查的理论与方法,查明矿产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矿床赋存规律、矿体变化特征和工业矿床最有效的查明办法的应用地质学。3.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①因地制宜原则②循序渐进原则③全面研究原则④综合评估原则⑤经济合理原则4.矿产勘查的阶段:划分为预测、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矿产勘查的基本工序:立项论证、设计编审、组织实施、报告编审5.矿产勘查的基本特点:高风险、高效益、高投入、高科技、长周期6.地质可靠程度:反映矿产勘查阶段工作成果的不同精度。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四种。分别于勘探、详查、普查和预查四个勘查阶段相适应。7.可行性评价阶段划分: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8.经济意义:对地质可靠程度不同的查明矿产资源,经过不同阶段的可行性评价,对其经济意义进行评估。可以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分类依据: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111、121、122共3个基础储量: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111b、121b、122b、2M11、2M21、2M22共6个资源量: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2S11、2S21、2S22、331、332、333、334?共7个10.矿业权: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享有的在一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进行矿产资源勘查或开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权利,包括探矿权和采矿权第二章勘查类型1.矿产勘查类型:根据矿床的主要地质特点、矿床勘查的难易程度而将矿床统一划分为不同的类型2.决定矿产勘查类型的基本原则:①追求最佳效益的原则②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③以主矿体为主的原则④允许类型三分,允许过渡的原则⑤在实践中验证并及时修正的原则3.矿产勘查类型划分的基本依据:矿体的变化性,如矿体的规模大小、形态、厚度、产状和构造复杂程度,以及矿化的均匀程度和/或连续程度4.矿产勘查类型的分类:①简单型:矿体规模大,形态和构造变化均简单,矿石有用组分分布均匀②中等型:矿体规模中等,形态和构造变化中等,矿石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③复杂型:矿体规模小,形态和构造变化均复杂,矿石有用组分分布不均匀第三章勘查类型基础系统1.矿产勘查技术方法:在那些矿产勘查过程中,为完成矿产勘查任务而采用的各种技术方法的总称,分为地质测量法、砾石测量法、重沙测量法、地球化学方法、地球物理方法、遥感遥测法、探矿工程法。2.地质测量法:用地质测量或地质填图进行矿产勘查的方法,适用于一切环境。3.砾石测量法:根据矿体露头风化后的矿石碎块或与矿化有关的岩石碎块来寻找原生矿床的方法4.重砂测量法:利用对重砂矿物的追索以寻找原生矿床或砂矿床的方法,重砂矿物是指比重大于3物化性质稳定的单矿物或碎屑。⑴河流重砂测量法:通过研究现代和当代河流沉积中的重砂矿物以寻找原生矿床或砂矿床的方法⑵重砂矿物机械分散晕(流)的形态:①巢状等等轴状矿体呈扇形②脉状或层状矿体与地形坡向一致呈三角形③脉状或层状矿体与地形坡向垂直呈三角形④脉状或层状矿体与地形坡向斜交呈三角形⑤⑶重砂取样的种类:①路线重砂取样(配合小比例尺)②区域重砂取样(中)③详细重砂取样(大)④⑷河流重砂取样的总原则:大河稀、小河密;主干溪、支流密;河床坡度小、流量大的溪流稀,河床坡度大流量小的溪流密⑸河流重砂取样的一般要求:样品粒度、取样深度20—50cm、取样方法和重量(浅坑、浅井、一点多坑刻槽法等,原始样品重量20—50kg)、取样时机⑹成果图的表示方法:圈法、带法、符号法、等直线法5.地球化学测量法:以矿床学和地球化学的理论为基础,在岩石土壤等天然介质中系统采集样品进行化验分析、综合研究,从而发现矿床周围各种天然介质中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通过探索异常与矿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矿产预测和矿产勘查的方法①通过发现成矿元素或其伴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分的关系来进行矿产预测和矿产勘查②以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为手段;③能有效地寻找隐伏矿床;④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6.地球物理测量法:利用天然存在的或人工建立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进行矿产预测或矿产勘查的方法①必须实行两个转化才能完成矿产预测或矿产勘查任务;②物探异常据哟多解性7.遥感地质测量法:应用遥感进行矿产预测或矿产勘查的方法8.探矿工程法:运用探矿工程进行矿产预测或矿产勘查的方法9.矿产勘查的地质条件:地层、构造、岩浆岩、岩性、岩相古地理、风化和地貌、变质作用、地球化学、大地构造等条件第四章矿产预测1.矿产预测:在矿产预测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依据矿产预测原则、矿产预测的种类和具体的任务要求,分析成矿地质条件、研究矿床成因、弄清成矿规律等以建立成矿模式;总结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地质等矿产标志等以建立找矿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选用合适的矿产预测方法,圈出矿产预测远景地区,优选矿产预测重点区,进而对区内的潜在矿产资源进行预测2.矿产预测的基本理论:在人们长期的地质找矿或矿产勘查实践中,在各个地质学科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用于指导矿产预测的理论⑴相似类比理论:相似的地质环境和成矿地质条件可以形成相似的矿产⑵地质异常致矿理论:地质异常有可能形成特殊类型、新类型或新规模的矿床(体),因此可以根据地质异常推测是否有特殊类型、新类型或新规模的矿床(体)3.矿产预测的基本准则:最大含矿带准则;循序渐进准则;综合预测准则;统一准则;标准一致原则;优化评价原则4.矿产预测的层次划分:小比例尺成矿预测(1:50万—1:100万);中比例尺成矿预测(1:10万—1:20万);大比例尺成矿预测(1:5万—1:1万)⑴小比例尺成矿预测:在大区矿产资源总量预测的基础上,在较大范围(Ⅱ、Ⅲ级)的矿产预测,用以判定矿产勘查总体规划,为中比例尺矿产预测选区和工作部署提供依据⑵中比例尺成矿预测:在Ⅲ、Ⅳ级成矿区(带)的范围内进行的矿产预测工作,为大比例尺矿产预测选区或下一步的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依据⑶大比例尺成矿预测:在Ⅴ级成矿区(带)或已知矿床(点)的深部及外围进行的成矿预测,为相应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依据5.矿产标志:直接或间接地指示矿产存在或可能存在的现象或线索⑴地质标志:①矿体的原生露头和氧化露头②铁帽③近矿围岩蚀变④围岩的颜色的变化⑤矿物学标志和地球化学标志⑥特殊地形标志⑵生物标志;⑶人工标志;⑷地球物理标志第五章矿体及其研究1.矿体变化性质:矿体形态、产状、品位、品级等标志在矿体不同空间位臵上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变化规律。2.矿体的变化程度:矿体个标志观测值的相对变化幅度和变化速度。3.区域化变量:空间位臵的函数,其函数值随空间位臵的不同而不同4.变异函数:区域化变量增量平方的数学期望5.矿化强度指数:矿体某地段的平均品位与整个矿体的平均品位之比,即Ic=Ci/C6.矿体边界模式:与矿体中某断面等面积的标准几何图形的边界长度Lo与矿体某断面实际边界Lk的比值,即μk=Lo/Lk,μk值越小,实际情况越复杂7.变化系数:均方差δ与算术平均值X间的比值,即V=δ/X8.含矿系数:又称含矿率,工业矿化地段的长度、面积或体积与整个矿化地段的长度、面积或体积的比值,即Kρ=Lρ(Sρ,Vρ)/Lo(So,Vo)第六章矿体勘查工程系统1.勘查工程布臵的基本原则⑴总则:由已知到未知,由地表到地下,由稀到密⑵各工程间要相互联系,均衡布臵,以构成一系列的勘查剖面⑶工程要垂直于矿体的走向或平行走向,按一定的空间距离系统布臵,以保证工程眼眶提厚度方向穿过⑷当使用地下坑探工程时,应考虑尽可能为将来开采时利用2.勘探工程总体布臵形式⑴勘查线:勘查工程按一定的间距布臵在一系列铅垂剖面上,构成一组勘查线。适用于两向延伸,产状中等至较陡矿体。⑵勘探网:将勘查工程布臵在两组不同方向勘查线的交叉点上,构成网状。限于QJ、QZ,适用于地形平缓,产状呈水平或缓倾斜的三向延伸或两向延伸的矿体。①正方形网:将勘查工程布臵在两组相互垂直的勘查线所组成的各边相等的正方形网格的交叉点上,适用于平面上等向延伸、无明显边界的矿体②长方形网和菱形网:将勘查工程布臵在两组相互垂直的勘查线所组成的边长不等的长方形网格的交叉点上,适用于两向延伸或一向变化大、一向变化小的矿体③三角网:适用于各种情况⑶水平勘查:将水平勘查坑道布臵在不同深度的水平面上,构成不同标高的水平勘查剖面,适用于产状陡的矿体。3.勘查工程间距:穿过矿体中心面或顶底板时相邻两个勘查工程间的距离表示方法:沿矿体走向的间距乘以沿倾向的间距。确定方法:分为验证法和分析法⑴验证法:通过对比勘查矿床勘查工程间距的验证和检查其合理性以指导确定待勘查矿床勘查工程间距①类比法:总结和积累矿床勘查经验,指导主要地质特点与其相类似的待勘矿床勘查工程间距的方法②加密法:在原来勘查工程间距的基础上,通过加密勘查构成再次进行勘查,若矿产资源储量等有较大变化,则需加密勘查;若矿产资源储量等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则无需加密勘查③稀空法;④探采资料对比法⑵根据参数变化程度和对勘查工作的精度要求来分析确定勘查工程间距的方法4.单项勘查工程的设计与施工⑴地表坑探工程的设计①要垂直矿体的走向布臵,并尽量布臵在勘查线上②第一个工程要布臵在矿体中心,然后向两边延伸⑵钻探工程的设计①根据地表地质资料和其他地质研究资料预测矿体在深部赋存规律作出设计剖面图②设计钻孔倾角即钻孔类型(直孔、斜孔、定向孔)、钻孔穿孔位臵、孔口位臵、终孔位臵或终孔深度(钻孔与倾角的夹角不小于25o~30o,一般情况下,允许孔口位臵在勘查线上可移动10~20m,在勘探线外可移动数米,钻孔穿过目的层1~2m或3~5m后停钻)③作出每一个钻孔的设计柱状图(预想柱状图或理想柱状图),内容要包括②的所有内容④拟定钻探技术要求:钻孔与岩矿体表面的夹角要大于25o~30o;当岩矿芯采取率η=h/H×100%大于65%~80%,矿芯以及矿体顶底板5m以内岩芯采取率要大于70%~80%,岩矿芯长度、钻孔进尺;每50m必须测斜一次即测钻孔方位角和天顶角;钻孔终孔直径不小于45~90mm;钻孔穿过目的层1~2m或3~5m后停钻;钻孔施工完毕及时封钻⑶地下坑探工程设计①要求:目的确定,地质依据充分;地下坑探工程主要用于矿体形态复杂、有用组分分布不均匀的矿体和用于探求地质可靠程度高的资源储量;坑道位臵及坑道间的垂直距离要与生产单位和设计单位协商确定,便于今后开采时使用②坑道位臵:坑口位臵必须在矿体的下盘且离开采移动带一定距离;坑口附近必须有开阔的场口;坑口必须位于历年洪水位以上;坑内运输距离要最短;竖井井筒要避开断层带、破碎带和非常坚硬的岩石③坑道间的垂直距离要与中段高一致或为其整数倍④技术要求:断面规格,勘查坑道可小些,运输坑道要大些;岩层稳定区可用拱形,不稳定用梯形;方位角允许误差0.4%~0.7%;水平坑道0o,垂直坑道90o;穿过目的层3~5m后停钻⑷勘查工程施工:①原则: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到深,由近到远,由稀到密;②施工分类:依次进行,并列进行、分批进行;③施工管理:对施工质量提出具体要求;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及时进行地质编录第七章矿产勘探研究及取样1.矿产取样:矿产勘查工程中为查明矿产质量、岩矿石物化性质、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开采技术条件和矿石加工技术性质等而进行的样品采集、加工、鉴定、分析测定与试验,分为坑探采样和钻探采样2.坑探工程中采样方法及各自特点刻槽法:在矿体上按一定的规格刻凿长曹,并收集从中凿下的全部矿石作为样品的采样方法。剥层法:在矿体出露面或揭露面上,按一定规格刻凿下一层作为样品的采样方法。全巷法:在坑道掘进的过程中的一定范围内,通过采集采出的全部或部分矿石作为样品的一种采样方法。刻线法:在矿体厚度方向刻一条线形小沟以获取矿石样品的一种采样方法方格法:又称打块法,在矿体露头或探矿工程揭露的矿体出露部位按照一定的规格在网格的交叉点上敲取矿石碎块,再合并再作出样品的采样方法拣块法:在矿石堆或装运矿
本文标题:矿场勘查1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7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