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研究进展李兆福1指导:彭江云2(1云南中医学院2002级研究生云南昆明6502002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200)[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药研究;综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多因素(遗传、性激素、环境、感染、药物、免疫反应环节)参与的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病于生育期女性,每一系统、每一器官均可受累,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现代医学多采用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疟药治疗,但毒副作用明显,停药后易产生反跳。近年来,中医中药对SLE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近几年来有关SLE的中医药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病名SLE,大多数中医学者认属《金匮要略》的“阴阳毒”,以温毒发斑、痹证、日晒疮、蝴蝶斑等命名。近几年,刘氏等[1]把“肾脏风毒”与SLE作比较,两者之间存在相似性,且用肾脏风毒的代表方磁石丸加减治疗SLE,取得良效。但SLE的中医的命名,尚存在争论,还需进一步研究。2病因病机2.1外感说:孙氏等[2]认为SLE病因为感受阳毒之邪,或夹湿夹瘀,其病机不外温毒发斑与湿毒瘀结;来氏[3]认为本病系风毒外侵,瘀血内结;丁氏[4]认为本病系风寒湿之气杂至,形成五体痹,日久内舍脏腑,成为脏腑痹;范氏[5]认为本病系热毒瘀结。2.2内伤说:边氏[6]认为SLE本因先天禀赋不足,又因后天失调,七情郁结,病久不愈,致使五脏俱虚而发病。何氏[7]为本病的发病机制是阴虚阳亢,病位在肾;张氏等[8]提出劳倦内伤是本病的诱发、加重因素。2.3外感内伤合说:王氏[9]认为本病是素有气阴两虚、肝肾不足,外受风寒湿及热毒之邪而发病;沈氏[10]提出初起发热,病程较短者,融合伤寒、温病,视为外感发热,分为热在气分、热在营血和气营两燔;对长期反复发热,时高时低,形体消瘦者,视为内伤发热,分阴虚发热、气虚发热和气阴两虚;王氏等[11]认为内因先天不足、肝肾亏损,外因风寒湿热之邪内侵,内外相合,久则成毒热,挟风致病;赵氏等[12]认为内外合邪,热毒内窜,致使脏腑气机紊乱,气血运行失调。陈氏[13]认为先天禀赋不足为根本之因,加上饮食劳倦、七情困扰、后天失调,复感六淫、疫毒而发病。孙氏等[14]认为内外合邪致病较普遍,病因病机以正虚为本,毒热为标。3辨证分型论治张氏等[8]共治SLE472例,分为4型:①毒热炽盛、气血两燔型,方以生玳瑁、生地炭、白茅根、牡丹皮等加味;②气阴两伤、血脉瘀滞型,方以南沙参、党参、黄芪、玉竹、丹参等加味;③脾肾不足、气血瘀滞型,方以黄芪、白术、女贞子、丹参等加味;④脾虚肝郁、经络阻隔型,方以黄芪、党参、白术、柴胡、鸡血藤等加味,结果总有效率为80%。周氏等[15]将本病分6型:①热毒伤阴型,方用犀角地黄汤、清营汤;②脾肾阳虚型,方用附子理中汤、真武汤、济生肾气汤;③肝肾阴虚型,方用六味地黄汤、知柏地黄汤;④气阴两虚型,方用生脉散、二冬汤;⑤气滞血瘀型,方用丹栀逍遥散、活络效灵丹;⑥心脾两虚型,方用人参养荣汤、归脾汤,结果共治疗51例,显效26例,有效20例,无效5例。艾氏[16]分型治疗60例SLE,①阴虚内热型,方用百合知母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②肝肾阴虚型,方用首乌地黄汤加减;③风湿痹型,方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④脾肾阳虚型,方用真武2汤合滋肾通关散加减。结果显效27例,有效22例,无效11例。魏氏[17]将SLE分9型:①阴虚内热型,以知柏地黄汤加减;②气营热盛型,以清瘟败毒饮加减;③热郁积饮型,以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泻白散加减;④瘀热痹阻型,以生地黄散加减;⑤脾肾两虚型,以济生肾气丸加减;⑥阴阳两虚型,自拟阴阳互通汤(淫羊藿、海藻、山楂、黄芩等)加减;⑦气血两虚型,自拟基本方(生熟地黄、首乌、女贞子、山茱萸等)临证加减;⑧脑虚瘀热型,以左归饮合半夏天麻白术饮加减;⑨瘀热伤肝型,以丹栀逍遥散加减。眭氏等认为[18]SLE属周痹范畴,其多系统损害为五脏痹,其病机及其变化规律为“一本一标五痹”,故在治疗中要求主次分明,根据临床证候分型论治。1.针对主病一本一标的病机分4型:①痰瘀阻滞、热毒壅盛型,治以祛火解毒、清气凉营,方用狼疮解毒方加减;②肝肾阴亏、虚热内生型,治以补肾养肝、滋阴清热,方用狼疮养阴方加减;③脾肾阳虚、气血不足型,治以健脾补肾、益气养阴,方用狼疮双补方加减;④五脏俱亏、余邪留恋型,治以平补五脏、扶正祛邪。方用狼疮补脏方加减。2.针对五脏痹分型:(1)肺痹:①气阴两虚、痰热内阻型,治以益气养阴、化痰清热,方以狼疮补肺方加减;②肺气不足、饮聚胸胁型,治以益气补肺、蠲饮逐水,方用狼疮蠲饮方加减。(2)心痹:①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型,治以益气养血、补心安神,方用狼疮保心方加减;②痰浊内停、血脉瘀阻型,治以化痰宁心、活血化瘀,方用狼疮逐瘀方加减。(3)肝痹:①肝脾两虚、湿热瘀滞型,治以疏肝健脾、活血利湿,方用狼疮养肝方加减;②气机郁滞、心肝火旺型,治以疏肝解郁、清心宁神,方用狼疮清肝方加减。(4)脾痹:①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型,治以健脾和胃、升清降浊,方用狼疮和胃方加减;②脾虚失运、气血亏虚型,治以益气健脾、生血和血,方用狼疮归脾方加减。(5)肾痹:①肾阴亏虚、精微外泄型,治以养阴清热、补肾固精,方用狼疮地黄丸加减;②阴阳两虚、水湿内停型,治以滋阴助阳、利水消肿,方用狼疮补肾方加减。4专法专方运用刁氏等[19]以狼疮康复汤(苍术、白鲜皮、丹参、水蛭、黄芪、青蒿等)随证加减治疗120例SLE患者,结果总有效率达95%。王氏[20]用补肾消斑汤加减[Ⅰ型(热毒炽盛型)以生地、玄参、金银花、栀子等为基本方;Ⅱ型(瘀血痹阻型)以当归、鸡血藤、穿山甲、乌梢蛇等为基本方;Ⅲ型(肝肾阴虚型)以生地、白芍、首乌、女贞子等为基本方;Ⅳ型(脾肾阳虚型)以党参、淫羊藿、狗脊等为基本方]治疗观察了129例,有效率为929%。陈氏等[21]用复方自身清(生地黄、生黄芪、白花蛇舌草、牡丹皮等)为主治疗活动性SLE30例,治疗3个月后,患者AI评分、Chubick记分及血沉、抗dsDNA抗体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01),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方氏[22]对18例患者以“狼疮1号方”,药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紫草、蜈蚣等,配合犀角地黄汤、生脉饮、一贯煎、桃红四物汤加减,另配合西药,结果总有效率为94.4%,优于单纯西药组。眭氏等[23]应用狼疮饮(鬼箭羽、马鞭草、生地黄、鸡血藤、六月雪、七叶胆等)随证加减治疗1500例,并设对照组300例应用西药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西药对照组,临床症状、实验室各项化验指标、自身抗体指标的恢复情况均优于西药组。陈氏等[24]研制狼疮平浓缩颗粒剂(舌草、生地黄、黄芩、鬼箭羽等)口服治疗SLE59例,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组。5单方验方5.1昆明山海棠: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本品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及良好的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减少渗出,抑制增生,对SLE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可促进皮损的消退,对内脏损害也有改善作用[25]。5.2狼疮丸:由金银花、连翘、丹参、赤芍、蒲公英等17味中药组成,王氏[26]用此药治疗SLE306例,总有效率达85%。5.3雷公藤:秦氏[27]用雷公藤复方合剂治疗各型红斑狼疮302例,总有效率达95.4%。吴氏等[28]观察雷公腾对SLE患者疗效及补体水平的影响,81例分3组:稳定期20人,活动3期但无肾损害30人,活动期伴肾损害31人,3组均服雷公腾糖浆3个月,结果病情、C1q、C1INH、C4、B因子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5.4青蒿琥酯:余氏等[29]用青蒿琥酯治疗SLE30例,有效率达93.3%。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青蒿琥酯具有抗光感作用和提高Ts细胞活性,抑制CIC形成有关。5.5红藤:红藤的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秦氏[30]用静脉注射和红藤糖浆口服,治疗45例SLE,疗效除改善有关症状外,对改善蛋白尿,促使抗核抗体转阴或滴度下降,有较好作用。5.6丹参、黄芪、大黄、玉米须、山楂、刺五加:尚志华等[31]单用或配合应用治疗SLE取得较好疗效。6名医专家经验孟如教授[32]认为SLE急性期以实热为主,慢性期以虚热为主,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是基本治法,但活血化瘀是贯穿于本病中的一重要治法,在辨证分型的各型治疗中,大多加用丹参、益母草、小蓟、赤芍、丹皮等活血化瘀之品。叶任高教授[33]认为,本病以肾虚为本,湿热毒邪为标,而瘀血阻滞又是其病理改变的关键,在治疗过程中,强调抓住湿、热、毒、瘀、虚,立清热利湿,解毒化瘀之法,创“狼疮方”一方,疗效明显。时振声教授[34]认为,急性期应以清热解毒为主,兼顾气阴,方用犀角地黄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缓解期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如选用归芍地黄汤加益母草、白茅根以滋养肝肾,选补中益气汤或五味异功散加菟丝子、金樱子、补骨脂以健脾益肾,选参芪地黄汤、大补元煎以益气养阴。艾儒棣教授[35]认为本病以“阴虚”为根本,治疗遵守“治病必求其本”这个大法,同时兼顾“热毒”、“瘀滞”的变化,因此治疗不外乎“养阴、清热、活血”,并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张鹤鸣教授[36]的观点是,应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方法,急性期重清热解毒,缓解期重补肾调理,治疗中慎辛散温燥,病程中贯活血化瘀。金妙文教授[37]认为本病多因先天不足、肝肾亏损所致,治疗讲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强调缓则重肝肾、急则标本兼顾,并重视心理调节。邓志恭教授[38]认为SLE以虚为本,治疗不论病程长短,应以扶正培本为其基本大法,明标本、识病位,根据兼夹外邪的不同予以祛邪。7实验研究丁氏等[39]用NIH小鼠、Wistar大鼠、家兔进行药理实验,研究表明中药抗狼疮散可抑制变态反应,降低Th/Ts比,提高TS细胞数,在AA大鼠中具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并有明显的抗炎、解毒作用。范氏等[40]研究发现,中药解毒祛瘀滋阴煎剂能改善诱导型SLE小鼠的病情,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的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及尿蛋白的水平,减轻肾脏损害,表明中药对模型小鼠发病高峰期的改善优于强的松。赵氏等[41]运用青蒿复方,对BALB/C小鼠模型(48只)的治疗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药青蒿复方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ANA、IgG、CIC,在降低CIC方面优于激素组,而中药加激素组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单纯中药组及单纯激素组,表明中药青蒿复方具有抑制模型动物的体液免疫过亢的作用,中药与激素结合,对抑制B细胞高活化状态、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有协同效果。梁氏等[42]探讨了狼疮样小鼠外周血IL-6和IL-10水平及中药狼疮方对其的影响,发现狼疮方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抑制T和B细胞活化,减少Th2细胞因子的形成,自身抗体产生,有效地治疗狼疮性肾炎。刘冠贤等[43]研究发现,中药大黄素能明显抑制狼疮性肾炎患者肾活检组织体外培养分离的肾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值,并通过促使c-myc蛋白高水平表达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陈氏等[44]研究发现,大剂量狼疮颗粒剂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能显著增加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体重;对家兔Arthus反应亦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白细胞游走,稳定溶酶体膜,促进自由基清除,抑制PG、组胺、5-羟色胺等炎症介质的合成或释放,并抑制它们的致炎活性有关。48讨论近年来,中医药对SLE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对SLE的治疗,在增强疗效、抑制西药的毒副作用、有效地撤减激素用量和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等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病名、中医证型、疗效标准的不统一;观察指标有待进一步科学化、客观化;药物作用机理的模糊。因此,制定统一、客观的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分型方案和标准,总结整理名老中医、著名专家有效的经验,筛选疗效确切的中药制剂,进行药理学、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从细胞和分子免疫学角度探讨中医药对SLE的治疗机制,为中医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参考文献1刘士敬,郭明.肾脏风毒与SLE[J].辽宁中医杂志,1998,25(1):13~142孙凤琴,瞿幸.凉血解毒除湿散瘀法治疗系统
本文标题: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97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