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人的因素一、生理因素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人类是在自然界中由生物进化而来的,人的活动必然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体各项生理活动都有一定的时间节律,如心率、体温、血压、呼吸次数、激素分泌及身体状况等,无不存在周期性节律现象。因此,人与机器相比,人不会如同机器那样持续长久工作,人必须休息和睡眠。人的工作效率还受环境条件.如光线、声音、气候和空气质量等影响。此外,人的自身条件.如生理阈限等也是工作的制约因素。自然界对人的生理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太阳。随着昼夜、月份和一年季节的变化,对人体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即表现为生理节律。昼夜节律在人体各种生理节律中对人影响最为明显。昼夜节律关系到醒觉和睡眠这样的生命基本运动,以及血液中各种激素的增减等现象。虽然产生这样节律的机理尚未有明确结论,但是节律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人因工程学中利用节律提高人的工作效能是很有意义的。闪光融合频率(CFF)是一项表示大脑意识水平的指标。该指标愈大,大脑意识水平愈高;反之,当精神疲劳时,闪光融合频率降低。人大脑一天24小时中闪光融合频率的变化如图3.1(桥本,远滕)所示。图的上面为闪光融合频率的昼夜节律;中间是坐位和卧位状态下的心率的昼夜节律;下面是相对的室温。如果在闪光融合频率低或在降低期间从事紧张脑力工作,或者在心率低的时候从事体力劳动,对身体造成的负担最大。星期节律是人们在长期工作、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节律。通过测定每日的闪光融合频率发现,星期—和里期二没有明显变化、星期二至星期五,闪光融合频率基本上处于下降趋势,星期五下午开始回升,星期六的上午升到星期三的水平。月的节律是女性某些生理活动的节律。此间随着激素的增减,对身体和精神都产生影响。这样,每日的节律就要受到月的周期节律的影响而波动。年的节律也与某些生理活动相关联。酷夏与严冬,潮湿与干燥,长昼与长夜等之间的变化,会不向程度影响生理活动和工作效率。年龄增长引起身体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生理因素。例如,儿童时期的脑电波不稳定,过了20岁以后,脑电波开始稳定下来,说明大脑神经随着年龄增大而聚合成长。过了20岁,聚合基本完成,身体也发育成熟,但是往往思想方面仍不够成熟。人的老化也是如此。老龄人不可避免地带来身体的各种功能降低,持别是视力、高频听力、呼吸量、体力等更为明显;而在精神功能方面还能保持到相当年龄,并更趋成熟。但是需要高度抽象的智力成果,如数学、计算机软件等杰出的成就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年以前取得的。心理因素从事同一项工作的人,由于心理因素(精神状态)不同,工作效率有明显差异。人的精神状态好的时候,工作效率高;精神状态不好的时候,效率低,并且会出现差错和事故。人的心理因素可分为以下5个方面。(1)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行为方式。如认真、马虎、负责、敷衍,细心、粗心、热情、冷漠、诚实、虚伪、勇敢、胆怯等就是人的性格的具体表现。性格是一个人个性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它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主要差异标志。人的性格构成十分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现实的态度,二是活动方式及行为的自我调节。对现实的态度又分为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对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态度:对利益的态度;对新的事物的态度等。行为的自我调节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可分为先天性格和后天性格。先天性格由遗传基因决定,后天性格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我们必须重视性格的可塑性,以前人们认为性格是与生俱来的,是不可变的,现在则普遍认为性格是可变的。这个观点对人因工程学特别重要,如能通过各种途径注意培养人的优良品格,摈弃与要求不相适应的性格特征,将会为社会、为发挥人自身的潜能带来巨大的稗益。(2)能力能力是指那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感觉能力和想像力等。它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般能力和认识活动密切联系就形成了通常所说的智力。特殊能力是指在特殊活动范围内发生作用的能力,如操作能力、节奏感、对空间比例的识别力、对颜色的鉴别力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是有机联系的,一般能力越是发展,就越为特殊能力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反之,特殊能力的发展,同样也促进一般能力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认为,人的智力由计算能力、词语理解能力、语音流畅程度、空间能力、记忆能力、知觉速度及推断能力组成。作业者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其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素质、知识、教育、环境和实践等因素。①素质:它包括人的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自然基础和特征。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但是素质本身并不是能力,它仅关系到一个人能力发展的某种可能性。能力的发展还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⑨知识:是指人类活动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对知识的不断学习和掌握,就难以发展能力。能力与知识的发展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往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远较知识的获得要慢。③教育:一般能力较强的作业者往往受过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使作业者知识和能力趋于同步增长。④环境:是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形成和发展作业者的能力,社会环境同样影响作业者能力的形成和发展。⑤实践:实践活动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因此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教育和环境只是能力发展的外部条件,人的能力必须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得到发展。(3)动机动机是一种由需要所推动的达到一定目的的动力.它起着激发、调节、维持和停止行为的作用。动机是一种内部的心理过程,也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称为激励,即指由于需要、愿望、兴趣和情感等内外刺激的作用,而引起的一种持续的兴奋状态,可以利用它作为促进行为的一种手段。人们对工作所持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动机的不同,工作态度和效率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在因素分析中,要把动机看成是影响工作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行为科学的发展,所创立的激励动机的学说很多。被引用的主要有:①马斯洛(A.H.Maslow)的需要阶段理论。即生理的、安全的、社会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五个需要阶段,当前面的需要满足之后,就会表现出对后面阶段的需要。②赫兹伯格(F.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其中保健因素相当于“需要阶段论”的前三个阶段的需要,激励因素相当于后两个阶段的需要。保健因素只能防止不满意,面起不到激励效率的作用。③利克特(E.Likert)的集体参与理论。认为员工受到信赖,得到鼓励,参与管理和决策才能激励效率。④弗鲁姆(v.H.Vroom)的期望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对目标追求的结果,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情绪表现,而是理性的决策。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经济动机,也包括非经济动机。(4)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任何情绪都是由客观现实引起的,当客观现实符合入的需要时就产生满意、愉快、热情等积极的情绪;相反,就产生不满意、郁闷、悲伤等消极的情绪。按情绪的体验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然而是暴发式的情绪状态;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紧急的情景惊动了整个机体,它能很快地改变有机体激活水平,使心率、血压、肌体紧张发生显著的变化.引起情绪的高度应激化和行动的积极化。情绪对人们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关系到人的能力的发挥及身心健康;因此,应当特别关注影响情绪的因素(社会的、工作的、人际的以及家庭的相自身的),研究并加以改善。(5)意志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和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规范自己的行为,抵制外部影响,战胜身体失调和精神紊乱的抵抗能力。意志在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性格的坚强和懦弱等常以意志待征为转移。良好的意志特征包括坚定的目的性、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意志品质的形成是与一个人的素质、教育、实践及社会影响分不开的。为了出色地完成各种工作,人们应当重视个人意志力的培养和锻炼。人的行为内部交织着各种复杂的心理因素。因此,在分析某个行为的时候,应分别对各种心理要素进行分析,在分析集团的行为的时候,应尽可能收集各种因素所具备的条件:否则由于行为结果因人而异,最后可能作为个体差异处理。个体差异是指在因素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差别。2.1人体系统(1)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是从鼻经气管到肺部器官的总称,它担负着呼吸的功能。呼吸是将空气中的氧补充到血液里,再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肺部与氧相结合,形成氧化血红蛋白,再由循环系统带到身体各个部位。氧化血红蛋白碰L消耗氧的组织细胞后,置换出氧,再还原成血红蛋白问到肺部,二氧化碳也从各组织细胞溶解到血液中再带到肺部,然后徘放到空气中;(2)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和大肠等消化器官,以及消化过程所必需的分泌酶的唾液腺、肝脏、胰腺等器官。唾液分泌于u腔,肝脏胰腺的消化液由胆管向十二指肠分泌。消化系统的功能是从各种食物中摄取养分,并输送给血管作为全身维持运动的能量。另外,消化系统还是水分的供给源泉。(3)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和密布全身的血管组成。心脏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四个腔室。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连接它们的毛细血管等三大部分。循环系统的运行,可分为小循环(肺循环系统)和大循环(体循环系统)。小循环是由心脏向肺输送低氧血液,再从肺部吸收高氧血液的系统*大循环是将高氧血液带到全身,再将低氧血液收集到肺部的系统。循环系统的模式如图3.2所示,从全身收集的血液,通过大静脉经有心房进入右心室,在心脏作用下,由肺动脉送至肺部。血液在肺里补充足够的氧以后,再经肺静脉,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再在心脏的作用下,经过大动脉送至全身。动脉越分越细,最后是毛细血管,在这里进行血流与组织间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毛细血管与小静脉相连,浙渐汇集变粗,最后通过太好脉回到心脏。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承担着人体的生长、发育、性别、血糖等内部状态的调节任务。激素主要通过血液在全身循环被运送到将要发挥作用的部位。(4)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未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半球、小脑、间脑、中脑、后脑、延能和脊髓。未梢神经系统包括传入神经(感觉神经)、传出神经(运动神经)、植物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神经系统在人的行动和调节中担负着重要功能。神经系统通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等)获得外界信息,再由传入神经传递给个抠神经系统(脑扣脊髓)p中枢神经做出决定后,由传出神经给肢体肌肉下达指令,使其做出相应动作。同时指令还通过植物神经系统,使血压、心率相呼吸保持一定水平,或根据身体需要增减心率相呼吸等,以适应特定条件下身体的要求。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大脑皮层是最高中枢.它汇总全身各部位收集的信息,进行识别、记忆和判断,然后发出指令将各部位的功能结合起来,并加以协调。(5)肌肉、唱’路系统肌肉、骨路系统以骨路为主体,骨路之间由肌肉相联。该系统的作用,一是对大脑和内脏起保护作用;二是利用肌肉的收缩使运动器官发生作用,如肢体的运动、发声等。与运动相关的肌肉称为运动肌,运动肌都是成对的,当一方弯曲时,另一方必定伸展。3.2.2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1)对外界的协调对外界的协调是指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中心的人与外界的协调关系,如图3.3所示。人通过感觉器官、小枢神经系统、运动器官等控制着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感觉器官受外界刺激(光、声音、气味、温度、接触、振动等)引起兴奋,这种兴奋通过末梢神经传入到中枢神经系统。然后由感觉神经识别刺激,并将这种刺激与记忆相对照,判别其形状、颜色和性质等特征,接着选择对这种刺激做出的反应。选择反应之后,向运动中枢下达指令。通过末梢神经(传出神经)向肌肉传递收缩命令,进行肢体运动或发声。这就是人在外界刺激下的反J、媚迂租:当做出反应后.感觉器官再去收集行动产生结果的信息,
本文标题:第三讲人的因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37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