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第三部分第十二章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一、选择题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1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1.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技术是()A.RSB.GPSC.GISD.人工科学考察2.控制该生态现象的发展和蔓延,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A.退耕还林B.退耕还草C.规定合理载畜量D.防止过度樵采解析:遥感技术可对荒漠化等灾害进行动态的监测。图中所示的生态现象为斑点化荒漠化圈,是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而形成的,因而有效的治理措施是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合理放牧。答案:1.A2.C3.(2008·山东高考)目前对地球形状的精确研究主要是基于()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遥感技术通过感应装置获取地球表面上的面状信息,且具有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的特点,利于获取地球形状的精确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与遥感技术相结合,可帮助精确研究地球的形状。答案:A下图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距离赤道仅300多千米,其峰顶雪冠正面临着在50年内消失的威胁。据此回答4~5题。4.图中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RS)B.全球定位系统(GPS)C.地理信息系统(GIS)D.数字地球解析:图中影像是遥感卫星图像,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得的。答案:A5.利用此项技术可直接()A.分析水灾损失B.获得矿床露头信息C.分析矿产种类D.确定矿床露头位置解析:遥感技术可获取矿床露头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可分析矿产种类、水灾损失,全球定位系统可确定矿床露头的位置。答案:B(2010·温州模拟)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读图完成6~7题。6.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A.河流分布B.地形特征C.商店布局D.客货流量解析:丙图层是交通分布,丁图层是人口分布,与人口和交通相关的是商业布局。答案:C7.为了较合理地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A.甲与乙B.甲与丁C.乙与丁D.甲、乙、丁解析:交通建设首先要考虑尽可能多的连接居民点,以获得经济效益,在具体选线上,要考虑到地形和河流等自然条件,以降低建设成本。答案:D自然地理环境对现代城市规划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据此完成8~9题。8.巴黎计划在其北部建一卫星城,其城市规划布局将采用下图中D区的布局模式,主要考虑的环境要素是()A.河流的流向B.地形的起伏C.人们的审美观念D.主导风向解析:巴黎附近终年受北半球西风带的影响。答案:D9.该卫星城建好后,某出租车公司要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A.RS技术B.GIS技术C.GIS与GPS技术D.RS与GPS技术解析:GIS侧重于分析与管理;GPS侧重于定位。答案:C2008年夏秋季节,美国白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大面积爆发,对森林、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消灭美国白蛾,我国采取了多种方法进行监测和防治。据此回答10~11题。10.对美国白蛾的监测,我国采用了卫星遥感技术,是因为()A.农作物遭受美国白蛾虫害时,发射和反射的光谱会有一定变化B.卫星遥感分辨率高,可拍摄到清晰的照片C.卫星遥感比飞机遥感探测的范围小,精度高D.卫星遥感智能化高,在治虫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11.在防治美国白蛾中,为了准确防治虫害,它要利用()A.RSB.GPSC.GISD.DOS解析:农作物遭受虫害不同,在RS图像中显示的图像不同。为了准确防治虫害,可利用GPS准确定位。答案:10.A11.B12.京运高速公路客运的湘高速公司引进的一套EIGPS系统,其作用之一就是反超速,当司机行驶速度超过设定速度时,系统自动报警,司机的名字、车速、现在的位置全部都可以呈现。这是因为汽车上安装了()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解析:全球定位系统能够获取地理事物的三维坐标、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等信息。答案:B13.Google公司发布推出了一款卫星影像地图服务新产品——GoogleEarth。通过互联网搜索指定的数据库,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能清楚地找到自己家的房顶,同时精确地显示鼠标指针处所代表地点的地理坐标。下列对GoogleEarth软件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应用的核心技术是GIS技术②真正实现了数字地球③GoogleEarth数据库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RS、GIS④方便人们分析区域的空间信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由题意知,GoogleEarth为一款卫星影像地图,核心技术是GIS技术。其数据主要来源于RS和GPS,方便人们分析区域的空间信息。数字地球是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系统。答案:D读GPS手机界面图,界面上的时间为北京时间。读图回答14~15题。14.此时,持有GPS手持机者所在的地形区为()A.江汉平原B.江淮平原C.华北平原D.江南丘陵15.如果此日全球昼夜平分,那么此地离日落还约有()A.56分钟B.1小时C.1小时1分钟D.1小时5分钟解析:从GPS手机图上可以看到的信息有:海拔高度17米,纬度:32°03′23.2″N,经度:118°45′54.6″E,北京时间:16时59分11秒。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江淮地区。如果此时全球昼夜平分,那么该地应该是地方时18时日落,根据该地与北京时间的120°相差1°14′5.4″,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大约5分钟,所以此地离日落还约有1小时5分钟。答案:14.B15.D二、非选择题16.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第26次中国南极内陆考察队于2009年10月21日出征南极。本次科考除执行长城站,中山站的常规科学考察外,将重点进行昆仑站和格罗夫山的内陆科学考察。考查期间,考查队员将在昆仑站构筑深冰芯钻探的场地。(1)2009年1月27日,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胜利建成,该考察站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选址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考察队要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对“数字南极”利用,叙述错误的为()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C.对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解析:本题以南极科考为背景,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1)题,位置的确定要应用GPS,监测环境的变化需要RS。第(2)题,“数字南极”不能提供治理极冰融化的技术,但能为极冰融化的治理提供有用的分析数据。第(3)题,可从GPS和RS以及GIS等技术的应用,结合南极科考现状进行分析。答案:(1)GPSRS(2)C(3)利用GPS测量观测点的海拔高度,确定科考队员的位置;利用RS探测资源状况;利用GIS绘制资源分布图。(举任意两例即可)17.(2010·合肥质检)“3S”技术即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现代地理学中应用广泛。联系有关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加快大城市建设的步伐,近年来合肥市重点开发建设了滨湖新区。在红外航空遥感图像上,该地区红色块状区域面积越来越小,而蓝灰色区域面积越来越大。据此可以判断,该地区用地面积在缩小,而用地面积在扩大。(2)遥感技术探测的范围大,获得资料的、、限制少,所以适应性强、应用广。目前主要用于、和规划决策等方面。(3)如图所示,根据三颗卫星提供的资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物体的位置,有四颗卫星提供资料,除了可以进一步提高定位的外,还可以迅速计算出物体的空间位置。(4)[多选]下列各项中,可以应用“3S”技术的有。A.“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B.珠穆朗玛峰高度的精确测量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统计D.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答案:(1)农业建筑(非农业)(2)速度快周期短资源勘探动态监测(3)静止精确度运动(4)ABD
本文标题:第三部分第十二章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42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