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 第九讲中医在保健及预防的特色
西醫認識的人體免疫系統免疫學研究自身防禦,是關於機體如何識別異物,並與之發生反應的一門基礎醫學。免疫一詞來自拉丁文immunis,原是法律上的概念,意思為免除負擔,例如賦稅、兵役等,後來才引用為醫學術語。最早,免疫學是研究抗感染問題,作為微生物學的分科。自20世紀60年代後,免疫學迅速發展,已不再局限於抗感染免疫的範疇,而是涉及到多種非感染性問題,例如過敏反應、自身免疫和免疫缺陷等等。現代醫學認為,人體的免疫功能有防禦傳染、自身穩定和免疫監視三大作用。在正常情況下,機體保持平衡穩定狀態,依靠免疫功能抵抗各種感染,清除體內有害物質。從本質上講,免疫就是自我識別、排除異己,以達到自身穩定的生理保護作用。也就是說,人體免疫功能正常時,就能維持機體內環境的平衡;免疫功能異常時,就會失去自我穩定功能,導致病理損傷,引起變態反應和自身免疫疾病的發生。上述功能是靠體內的特定組織系統來實現的,包括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結)、免疫細胞(T、B淋巴細胞、巨噬細胞、NK細胞、單核細胞等),以及免疫份子(免疫球蛋白、補體系統份子、細胞因子等)共同組成。人體的免疫器官中醫學理論與免疫古代人痘接種法;將磨成細粉的痘苗,利用銀筒幫助吹入鼻腔。翻閱中醫典籍,免疫一詞最早見於明朝《免疫類方》一書,當時的意思指免除疫病的危害,而疫是古人對傳染性疾病的稱謂。雖然在中醫學,免疫一詞出現較晚,其具體內容也與西醫有別,但有關免疫的思想,以及傳染病的發生等理論卻相當早,內容非常豐富。如漢代《素問‧刺法論》中,當黃帝詢問有關疫病發生傳染時,岐伯的對話為:要使人不受傳染,必須做到正氣充實於體內,邪氣才不能侵犯。這裏的正氣可以認為是人體抗病機能的總括。之後,16世紀的中醫記載就有人痘接種法,為世界免疫預防的先驅。誠然如此,中醫學所包含的免疫學概念與現代醫學不同,其理論具有獨特性。1.整體觀念是中醫免疫的特點中醫學強調整體觀念,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體內臟腑組織器官之間,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以一定方式彼此聯繫,共同維持生理功能的協調平衡。因此,整體的協調穩定是人體抵禦疾病,保障生命活動健康的根本。這種平衡一旦遭到破壞,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可以說,機體的每一組成部份,氣血津液、臟腑經絡等,都有其獨特抗禦病邪功能,共同組成防禦系統,發揮護衛機體的作用。中醫學把這種整體的抗病和修復能力統稱為正氣。2.正氣是中醫免疫的綜合體現現代醫學認為,免疫是機體識別和清除異常份子,保持體內外平衡的生理反應。與此基本相同,中醫學也認為人體內蘊藏著一種抗禦疾病的能力--正氣。人之所以不受疾病的侵擾,是因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機體之所以發病,正是由於人體正氣虛弱而致,亦即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中醫的正氣是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亦即機體的免疫防禦功能。在一定意義上,真氣、元氣、衛氣等,都是人體防禦功能的代名詞,亦是中醫正氣的一部份。3.免疫調節是中醫治療的優勢中醫學認為,正氣充盛,邪氣不能侵犯,是人體健康的保證。從陰陽學說看,也即是要保持一種陰陽平衡狀態,一旦陰陽失調,就會導致疾病。從這個意義來說,中醫治療就是要調整陰陽失調。這種調節屬於整體調節,它往往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因此又附有某些免疫調節的特性。中醫藥的雙向調節(又或是免疫調節)作用主要表現在:對正常機體無明顯影響,而對免疫失調機體卻有顯著作用;亢者抑之,陷者舉之,強者折之,弱者濟之。即通過調治陰陽、氣血、臟腑等,來糾正機體過低或過亢的免疫狀態,使之重新恢復和維持免疫穩定;既可增強正常機體的免疫能力,又可祛除致病因素,同時發揮了扶正祛邪的相反相成作用。中醫治療手段注重整體調節,往往具有雙向調節作用。中醫免疫的物質基礎以中醫觀點來看,免疫功能是臟腑生理活動的體驗。也就是說,免疫活動是以臟腑為核心,聯繫組織、器官、經絡、氣血、津液等,共同形成的一個整體功能,具體表現為正氣。然而中醫的臟腑與西醫的概念不同,他們並非單純的解剖臟器,而是多元性的生理或病理功能單位。其中五臟負責儲藏人體生命所必須的各種精微物質,如氣、血、精、津液等,在人體的免疫防禦方面,分別演繹了輸導、排泄、內部監察、決策及指揮等角色。中醫學將人體的整體抗病和修復能力統稱為“正氣”,與五臟功能關係密切。1.肺為免疫屏障肺主氣,與外在皮毛配合,是抵禦外邪侵襲的第一道屏障。有關肺臟的防禦功能,中醫稱之為衛氣,屬正氣的一部份;它具有滋潤、溫養皮毛,調節汗孔開合的作用。所以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緻密。皮毛包括皮膚、粘膜、肌肉、汗腺、毛髮等組織,是抵禦外邪入侵的防線,其作用強弱,取決於肺之衛氣充足與否。肺與皮毛同源同功,不但共同主持呼吸功能,而且共同發揮抗病作用。2.脾促進免疫功能西醫的脾臟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又是極為重要的免疫器官。中醫認為脾臟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其主要功能有消化吸收、運輸散佈,以及控制血液。人體正氣的強弱,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先天,但後天水谷精微的滋養,是生命活動的重要保證,為人體正氣之原動力。所以,脾胃功能的強弱,決定人體正氣的盛衰和抵禦疾病的能力。中醫將脾臟作為一個多元性的功能單位,它包括解剖學的脾臟、胰臟,其功能涉及消化、內分泌、神經、血液等多個系統。3.腎為免疫之本中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正氣之根,決定先天稟賦的強弱,關係到正氣的盛衰。腎藏之精,化生元氣後,激發和推動人體生理活動,為生命的原動力。人體生長、發育、衰老的過程,也就是腎之精氣盛衰的過程。除此之外,以腎精為物質基礎的腎陰、腎陽,是各臟腑陰陽之本,維持了身體物質(屬陰)與功能(屬陽)的相互依存、制約關係。對內在協調平衡非常重要,更是免疫防禦的保證。中醫腎功能不僅包括解剖學腎臟,還包括神經、內分泌、免疫、生殖、造血等多個系統的功能。種種顯示它與免疫調節網絡有密切關係,是免疫的重要部份。4.肝有助於免疫活動正常肝主疏泄,具有舒展條達的特性。肝功能正常,則氣機調暢,氣血調和,經脈通利,所有臟腑器官的活動正常協調,各種營養物質不斷化生,水液和糟粕排出暢通。另一方面,在中醫理論中,情志活動是重要的內在影響因素,臟腑氣血的生理功能狀態,反映正氣對情志病變的抗衡力。依賴肝之疏導功能,使情志調和,五臟氣血安和,則疾病不起。中醫肝臟包括內分泌、消化、血液循環、免疫系統等部分功能。5.心對免疫活動的調節心主血脈,指心氣推動血液在脈中運行,流注全身,發揮營養和滋潤作用;心主神志,指心主宰人體一切生理活動和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在中醫臟腑生理活動中,心居主導地位,心之功能正常,其他臟腑功能才能協調正常,人體才能有效地抗病祛邪。中醫心臟不僅包括解剖心臟,還有腦的部分功能;因此它涉及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現代醫學已認識到,人體免疫與神經內分泌的調節有密切關係,中醫心臟亦反映此一特色。最後,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也是發揮免疫作用的樞紐和通道;三焦主持諸氣、為水液運行的通道,這些對於中醫免疫活動都有重要作用。中藥的免疫作用調整陰陽是中醫藥治療的基本法則。而現代免疫學則認為,生理性免疫與病理性免疫反應的發生、發展和轉化,是決定機體發病或不發病的關鍵。促使病理性免疫反應向生理性反應轉化,是治療免疫性疾病的原則。這與中醫藥的陰陽調節法則極其相近。雖然疾病的發生機制很複雜,但從根本上說,都是由於各種致病因素作用下,破壞了機體相對的平衡狀態,造成體內陰陽的偏盛偏衰。所以中醫治療學追求的目標,就是糾正這種偏盛偏衰的失調狀態。中藥保持其天然結構和活性,是經過幾千年篩選後,遺留下來確實有效、無毒副作用的藥物。科學家們已注意到中草藥具有多效性、雙向調節作用和適應原作用等優勢。針對其有顯著的免疫增強作用,近年來展開了廣泛的研究,並取得一些成果。根據研究,一般虛証都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亂,而多數補益藥物都增強免疫作用。例如靈芝、人參、黨參、黃、白朮、鹿茸、冬蟲夏草、當歸、枸杞子等,能促進單核吞噬細胞的功能,促進T淋巴細胞活化,提高NK細胞活性,以及提高抗體生成,某些還有誘生干擾素的作用。當中的一些藥物,尤其是補血類,如枸杞子、何首烏、阿膠、桑椹、地黃、當歸、女貞子、鹿茸等,能明顯增強骨髓(中樞免疫器官)的造血功能,可用於防治放、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以及某些自身免疫性血液病。(2)白朮當歸首烏清熱藥物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作用,研究證明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抑制對機體不利的免疫反應。如黃芩、金銀花、青蒿、天花粉等,明顯抑制超敏反應,當中某些還能誘生干擾素,或者抑制腫瘤壞死因子的生成。至於白花蛇舌草、玄參、穿心蓮、秦皮等等,可以增強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2a)黃芩金銀花白花蛇舌草活血化瘀藥能改善心血管,以及血液流變性等多種功能,對免疫功能亦有重要影響。其中的止血藥類,如三七、牛膝、丹參、川芎、桃仁、艾葉等,除了影響血液凝固機制外,還會促進T淋巴細胞增殖及抗體生成。有的藥物如三七、茜草等,還可促進骨髓造血功能。(2b)丹參川芎桃仁祛風解表藥具有發汗、解肌、透疹作用,它們影響了包括皮膚、呼吸道粘膜等的機械屏障功能,以及局部體液、細胞免疫功能。這類藥物的免疫藥理主要有抗感染、抗過敏反應等。如防風、桂枝、蘇葉、生薑、柴胡等,可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有些藥物還影響免疫器官。(2c)防風桂枝柴胡祛風濕類中藥有明顯的免疫抑制效用,例如青風藤、雷公藤、漢防己等。其他如徐長卿、五加皮、秦艽等,亦能抑制多種類型的超敏反應。(2d)漢防己五加皮秦艽臨床常用的抗腫瘤中藥類,如青黛、鴉膽子、甜瓜蒂、三尖杉等,可以抑制或殺傷腫瘤細胞;而蟾酥、鴉膽子、斑蝥、青黛、甜瓜蒂等,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2e);還有很多日常食品如大蒜等,可用作抑制腫瘤細胞的誘發,或者抗衡致癌因素。當然,對於中藥的免疫學研究是一項複雜和浩大的工程,目前的研究仍不夠系統,眾多中藥和方劑的免疫效應尚待挖掘,其作用機制亦必須作進一步的探討。
本文标题:第九讲中医在保健及预防的特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47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