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专题地球运动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13江苏)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A.15°N,135°EB.15°S,135°WC.23°26′N,0°D.23°26′S,180°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解析】第一题,求太阳直射点坐标,其所在经线地方时12时,纬度与产生极昼(夜)切点的纬度互余。据P点日出又在晨昏线上可判断EF为晨线,东侧为昼半球。由此推算,75°S以南产生极昼现象,太阳直射15°S(但不是冬至日,因为南极极昼范围并未达最大);赤道与晨线交点(0°,135°E)地方时为6时,推出地方时12时的经线度数为135°W。第二题,根据太阳直射在15°S,太阳直射点每个月移动近8个纬度,可知此时应该是1月21日或11月22日前后,江淮地区播种冬小麦是在秋季,时间吻合;长江中下游梅雨一般发生在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北京昼最短的一天是在冬至日;塔里木河一年流量最大是在夏季。【答案】1.B2.A(2013福建)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3~4题。3、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A.全球昼夜平分B.北半球为夏季C.太阳直射20°S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4、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小题3】根据图示和题目叙述:遮阳板收起目的是为了采光,应为冬季。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表示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较小,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选D项。【小题4】济南较福建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夏季室内光照面积大。应该加长遮阳板,可以起到遮阳作用,或者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安装的高度。所以选A项。答案:3.D4.A下图是非洲大陆积温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四地积温最高的是A.①B.②C.③地D.④6.影响20°S东西沿海地区积温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甲地积温高于乙海陆位置地形B.甲地积温低于乙洋流C.甲地积温高于乙地形D.甲地积温低于乙纬度原广东省肇庆市(112°27′E,23°03′N)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1000多米的天然石山酷似一尊卧佛(卧佛头北脚南)。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下山时,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如图5)。图6为纽约(74°W,40°43′N)曼哈顿主街道可看到的夕阳位于街道正中间的景象。两图分别显示的是某年3月12日仙女湖畔“卧佛含丹”、5月28日曼哈顿日落“悬日”景象,据此完成7~8题。7.观测“卧佛含丹”的奇观,应在“佛头”的什么方位,及曼哈顿“悬日”街道的走向A.东南;东一西向B.东南;西北一东南向C.东北;南一北向D.东北;西北一东南向8.2012年3月21日肇庆市北京时间6:32分日出,12:32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为67°。当肇庆市当天上午太阳高度角达到44°时纽约的区时约为A.3月20日9时B.3月20日21时32分C.3月22日9时D.3月22日21时32分9.若天气条件允许,上述两地每年应有两段时期出现上述地理奇观。关于两地当年再次出现此现象的时间判读正确的是A.肇庆市比曼哈顿早约二个半月B.肇庆市比曼哈顿晚约二个半月C.肇庆市比曼哈顿早约1个半月D.肇庆市比曼哈顿晚约1个半月下图为某日不同地点太阳高度(不考虑负值)日变化幅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一年中,a值的变动范围是()A.19.5°~66.5°B.23.5°~70.5°C.19.5°~90°D.0°~70.5°13.在a值为45°且减小的时段内()A.甲点昼长逐渐变短B.乙点自转线速度变小C.丙、丁两点纬度差变小D.丁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小解析:第12题,由横坐标可知这是某半球某日各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图,甲地变化幅度最大,应为太阳直射纬度,丙为出现极昼的纬度位置(判断依据,此处数值不是递减趋势,而是出现拐点)。一年之中春秋分时,甲、乙重合并位于赤道,丙、丁重合位于极点,a值最大达到90°(翻译过来是全球昼夜等长,a值范围从赤道扩大到极点);该半球夏至日时,甲点纬度为23.5°,丙点为66.5°,此时乙点纬度为47°,又因两地的太阳高度差等于这两地的纬度差,则a值为19.5°。第13题,由上述分析可知,a值由90°→19.5°即由春分日至夏至日这段时间(此时间段,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北移演绎图中折线,甲表示直射点从赤道逐日向高纬移动至23.5°,乙运动与甲同,其纬度关于甲点与赤道对称最终至47°,丙作为极昼区外缘点则向低纬移动至66.5°)。故当a为45°且减小的时段就是太阳直射点向更高纬度移动阶段,甲地昼变长,丁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大,丙、丁纬度差增大。参考答案:12.C13.B归纳:1、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幅度=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极昼区除外)(例如: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太阳高度日变化为0°--40°,此时太阳高度日变化幅度可能成从直射点向两侧递减,低纬到赤道,高纬度至丙点)2、在极昼区,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幅度=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和子夜太阳高度角差(所以在出现极昼区的外援纬线地点有个拐点如丙)3、由1、2可知此图中折线是变动的,甲为直射点,乙正午太阳高度角关于甲与赤道对称,丙为极昼区外缘界限。4、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侧递减,极昼区消失。折线为直线。5、a为45°,甲地为纬度15度,乙地为纬度30度,丙地为纬度75度,a减小则甲地纬度扩大向回归线移动,乙地纬度也扩大,丙地纬度下降。我国一科考队在北极圈以北进行科学考察,科考队员小李将某一天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画了一幅如下图所示的简图。当太阳位于图中M点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此时世界时为0时。据此回答9~11题。14.此时,科考队所在的位置位于附近A.昆仑站附近C.摩尔曼斯克附近B.格陵兰岛附近D.白令海峡附近15.该日全球出现极夜范围的最低纬度是A.72°NB.67°NC.67°SD.72°S16.针对该季节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西北风B.三江平原的农场职工忙于播种小麦C.巴西高原上草木枯黄D.山东半岛的苹果成熟二、非选择题(共1题,共48分)14.读地球公转和自转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乙图中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哪段是晨线、哪段是昏线;在乙图右上角粗线上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2)该日,Q地的昼长为__________小时,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___时,日落时直立物体的影子指向__________方向。(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4)画出M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1)图“略”(PM为晨线,MN为昏线;逆时针方向自转)。(2)18;3;东南(3)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平分。(4)
本文标题:第二专题地球运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48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