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第二十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二十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和变异等概念。2.辩别生物的不同性状,及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类型。3.辩别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性状。4.观察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观察和辩别的能力,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个体间性状的比较活动。2.遗传和变异的现象。★难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第一课时教学法设计一、什么是性状和相对性状?如何辩别生物的不同性状及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二、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让学生颀赏99页漫画,分析漫画中各人物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导利用性状和相对性状的生物学概念,思考漫画中表达的生物学现象。2.提问:漫画中的钩鼻子和断腿有什么不同?并让学生阅读课文,导入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3.发给学生表格,让其填写,填完后请学生思考,在人类父母与子代间遗传和变异的体现。1.思考提出的问题,思考漫画中的生物学现象。2.思考老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明确遗传和变异的概念。3.填好表格后让同学们自己讨论遗传与变异现象在人类亲代间的体现。板书设计第二十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遗传和变异现象一、性状和相对性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由提问引导学生讨论自己与父母、同学长相的异同然后提出问题导出新课:什么是性状和相对性状?2.出示人体8种性状的图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明解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3.提出一些有关性状和相对性状的问题让学生讨论。4.让学生进自我检查,并记录在表格上。1.学生进行讨论,形成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模糊概念。2.观看图片,进行讨论,明确什么是性状?什么是相对性状?3.学生分组,对性状和相对性状进行讨论,加强对性状和相对性状的理解。4.积极参与,进行讨论。性状相对性状二、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遗传现象变异变异现象第二节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简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2.举例说出生物体中染色体的数目是特定的,并且中成对存在的。3.独立完成DNA粗提取的实验。4.简述基因的重要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实验中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探索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让学生独立完成DNA粗提取的实验活动。2.基因的概念和功能。★难点基因的概念和功能。第一课时教学法设计一、染色体、DNA和基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展示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的图片提问:生物的性状受什么控制呢?2.板书课题: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出示果蝇和体的染色体图片,并讲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概念。1.观看图片,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2.观看图片,阅读课文找出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概念。二、基因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蓝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进行类比,将基因喻为工程师,出示飞机设计蓝图,一个基因就是蓝图的一部分,它决定飞机的形态结构和功能。2.进行总结,生物体的形状、大小、结构及细胞内部的生物化学反应都与蛋白质有关。基因就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3.讲解:我们身体中每一个细胞都来自于同一受精卵细胞,故每个细胞中应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但并不是每个细胞中的遗传信息都能表达出来。4.基因虽然能控制生物的性状,但也不是唯一的。有很多性状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1.思考教师的讲解,形成对DNA的感性认识。2.思考教师的讲述得到印象:基因是决定其它物质的物质,它是信息的贮存者。3.听教师讲解明白基因的存在和表达的关系。4.辩证的认识基因的表达和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教学法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学生阅读课文后,讲解实验原理。2.演示实验,提出注意事项。3.阅读实验的目的要求。4.准备好实验器具。5.方法步骤6.讨论:不同的材料做实验,哪种材料提取得更多?用不同的清洁剂做实验,效果有什么不同?有的同学认为活的生物体内才有DNA,如何验征。1.明解实验原理。2.明确注意事项。3.明确实验目的。4.对照清单,检查实验器具是否齐全。5.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6.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板书设计第二节遗传和变异现象一、染色体、DNA和基因二、基因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蓝图蛋白质、糖类、脂肪DNA的粗提取一、实验原理二、注意事项三、目的要求、材料器具、方法步骤第三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基因与性状关系。2.区别基因与等位基因。3.区别显性、隐性基因。4.区别显性、隐性性状。5.性状的遗传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性状遗传规律的回顾,向学生强调常见现象中隐含的科学规律,让学生培养探究问题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1.等位基因的概念。2.等位基因分离进入不同配子,并代代代遗传。★难点等位基因分离与重新组合。第一课时教学法设计一、性状表现与基因组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让学生观察对方的耳垂,明确无耳垂和有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并列举其它相对性状。2.提问:无耳垂的妈妈为什么生出了有耳垂的孩子?启发学生将基因和性状联系起来。1.相互观察,列举常见相对性状。2.回忆以前所学内容: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于父亲,一条来自于母亲。3.由己上环节导出等位基因、显隐性基因、显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性状表现等概念,并出示挂图列举说明。3.理解概念,并区分等位基因、显隐性基因、显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性状表现等概念。二、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提问:无耳垂的妈妈生出了有耳垂的孩子,是因为孩子的爸爸是有耳垂的,那么爸爸有耳垂的基因是如何传给儿子的?2.出示减数分裂过程基因分离分图示及配子融合过程,讲解配子在基因传递过程中的作用。3.总结:父亲的有耳垂的基因和母亲的无耳垂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且有耳垂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父母亲的基因通过减数分裂分别进入精子和卵细胞,最后融合为受精卵发育成胎儿,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出来,于是出现了上述现象。4.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假设有耳垂的基因是A,无耳垂的基因是a那么有耳垂的父亲的基因可能是AA或Aa,同理母亲的也可能是AA或Aa,用图示分析这两种基因型父母可能的后代性状。1.思考后回答问题:父亲的基因通过配子精子传给儿子的。2.回忆分析:配子的存在和组合能产生更多的基因组合方式,有利于子代获得更多的有益性状。3.思考回答:这是因为父母的基因型都是Aa,形成四种A、a、A、a配子,它们重新组合可能形成基因型aa。4.思考并回答问题,对照图解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第二课时教学法设计一、活动:预测一对夫妇所生子女的性状表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提出问题:在人类中惯用左手和惯用右手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对夫妇惯用右手,生了一个左撇子,那么左撇基因和右撇基因哪个是显性基因?让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2.提问:如果单从自身表现来看,这对夫妇的基因可能是什么?3.提问:再根据子女的性状表现,能否将父母的基因确定下来,如果能请问是什么?4.根据双亲基因型,这对夫妇各自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子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各是什么?指导学生用图解法解释,并察看图解情况,个别纠正。5.板书图解与学生共同总结答案。精子卵细胞AaAAA有Aa有aAa有Aa无提问:有耳垂父母的儿子无耳垂,那父母的基因型一定是哪一种?1.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左撇子基因是隐性基因,假设左撇子基因是显性基因,那么儿子的基因型为Rr或RR,基因R必然来自父母任意一方,这与前提相矛盾。2.回答:丈夫:Rr或RR,妻子:Rr或RR。3.回答:两者的基因型都是Rr,推断方法同前。4.作图解答:这对夫妇产生的配子各两种:R和r未来子女的表现型基因型有:rr、Rr或RR,表现型有两种:左撇子和右撇子。5.积极作答:其父母的基因型一定是Aa。板书设计第三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性状: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二、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成对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相互分离基因随配子结合传递给下一代第四节性别和性别的决定◆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区分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概念2.了解性别决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性别决定的原理,即生男生女的秘密,树立正确的生育观。▼教学重、难点▲重点1.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2.生男生女的原理。★难点生男生女的原理。第一课时教学法设计一、分析我国大陆人口普查资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课题:动物有雌雄之分,人有男女之分,男女的数量有差别吗?他们的数量之比是多少?造成这种比例的原因是什么?2.解读表格: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分析表格各项意义。3.整理资料:讲解分析。4.制作曲线图,教师示范。5.引导学生讨论:曲线图说明的问题?人口增长率最快的是什么时间?性别比的变化情况1.对对遗传、性状知识有所了解,但对此具体问题仍有探索欲。2.对表格各项进行解读,回答各数据的意义。3.对数据应用于曲线图的方式进行初步的探索和概括。4.了解制作曲线图的一般规则和方法,分组制作曲线图。5.小组讨论总结回答问题。二、性染色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展示图片:男女细胞中的23对染色体。2.提问:比较男女性染色体的差异,并描述主要差异。3.总结讨论的结果,提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概念。4.讲解: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在在男女性细胞中的分布情况。X染色体在女性体细胞内有两条,在男性体细胞中X和Y染色体各一条。1.观察比较人的染色体图。2.回答:人体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共23对,男女中分别有22对染色体几乎相同,另一对染色体不同。3.了解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概念。4.认识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性别分布情况。三、生男生女的秘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播放片段:染色体在人的生殖过程中的分离和组合。2.讲解:性别决定的关键点:X精子和Y精子的形成,形在受精卵。X精子和Y精子产生的概率各是50%,但只产生一种卵细胞。3.学生填写精子产生的示意图,要求学生理解X精子和Y精子产生的概率各是50%。4.组织讨论:通过遗传学原理计算得出的男女性别比和统计所得出的男女性别比是否一致,这说明了什么?5.小结:人的性别由染色体决定,性别比在一定时期内基本稳定,但不断的变化之中。1.对生殖过程中染色体配对行为有初步了解。2.通过比较可知:性别决定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与常染色体无关。3.填写图表并进行计算。4.讨论回答:统计结果大于1,而遗传学计算原理计算值是1,原因受生物学方面影响,也受经济方面的影响。5.提出疑问。板书设计第四节性别和性别的决定一、分析我国人口普查的资料1.总人口数变化趋势2.性别比变化趋势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三、生男生女的秘密精子的种类:X和Y精子精子的形成性别决定:XY男性XX女性第五节遗传与环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说明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2.完成观察环境条件对生物性状表现影响的活动。3.区分变异的两种类型,并举例说明。4.遗传变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遗传变异都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遗传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动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2.变异的两种类型和原因。★难点变异的两种类型和原因。第一课时教学法设计一、环境条件对生物性状的影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提问:举例说明什么是基因型和表现型?2.指导:每组同学报告自己的活动记录,整理自己所获得的数据,并分析不同表现型产生的原因?3.展示:在遮光的盒子中培育的大麦,最后一天、两天和三天在阳光下生长的培养物。提问这个对照说明了什么问题?4.讲解:大麦的种子中叶片颜色的基因型都是一样的,叶片颜色的表现型是由于环境所造成的,播放课件:雷鸟的变化,变色龙肤色的改变。1.回顾知识回答问题。2.报告自己记录的数据,整理自己所获得的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3.回答:光线可以改变大麦的表现型。4.环境造成了表现型的不同。二、变遗和环境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讲解提问:环境使生物的表现型不同,这
本文标题:第二十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51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