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第二单元指要古诗两首
本学期总第10-11课时本单元第1-2课时课题:5.古诗二首课型:精读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懂古诗的意思。2、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两首古诗。3、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重、难点:理解诗句和诗中所含哲理关键:理解诗句,有感情的朗读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理念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最有灵性之美的语言。她传递着文明,印刻着人间的喜怒哀乐、书写着无限河山。笔者认为,古诗的教学,应基于吟诵,贵在于品悟,回归生活,切忌支解语言而忽略大意象的美。《题西林壁》是古诗中写景抒情的典范,也是情理交融的诗文先河。笔者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在诗的灵动意境中,引导学生和诗人及文本产生共鸣,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诗的强大生命力。《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动中即景,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山重水复”见地形复杂,显出所经山水之无穷变化。一个“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又一村”则写出自己的欣喜之情。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预设与方法:,要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应大胆地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策略上,教师要注重体现语文课本身的特点,以读文本,让朗朗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两首古诗,读懂古诗的意思,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说说你都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生自主发言)景色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你游览过吗?(放映庐山图片)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样?今天,我们就随着北宋诗人苏轼一同到庐山一游。(板书诗题)(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风景名胜引入课题,并且欣赏庐山风景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2、解诗题、知诗人。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诗意1、学生试读,纠正字音,注意把诗的节奏和对诗的理解读出来,师生评价。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3、采用齐诵、唱诵、表演诵、轮诵等方式读古诗。(设计意图: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吟读,因而在本环节中教师要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情,读出神。)三、自主探究,理解感悟1、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着讲一讲每首诗的意思。2、有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质疑。(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四、读后理解、学生质疑1.读完后再说一说自己最新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2.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有的问题师生即时解决;有的可在学习中解决。3、小组交流、互相补充纠正(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质疑、互助学习的能力。)4、集体汇报交流,感悟诗意和哲理(1)诗人站在什么角度看庐山?(横、侧、远、近、高、低)(2)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样子?(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高处俯看:身沟幽壑;山下仰望:重峦叠嶂。)小结:诗人眼中的庐山,形状、姿态各不相同。(3)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点拨: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同时引导联系《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师问: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学、研讨感悟诗意,让学生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的明白这首诗所蕴含的哲理。)五、品读欣赏,积累诗句1、欣赏诗句、体会意境、品味情感(1).看图想象,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把想象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2、朗读古诗、体验情感播放庐山的风景,配乐朗读。(师引发情感:在我们的眼前是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设计意图:把自己的想象和体会融入到诵读之中,促使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3、默诵古诗、谈读后的感受六、感悟写法1、作者是怎样写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3、作者先写游山所见,再谈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设计意图:读书是为写作打基础,要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写作方法。)七、总结课文,拓展延伸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附板书设计: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第二课时(有感情地朗读并默写这两首古诗,读懂古诗的意思,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走出令人迷惑的庐山,我们再跟随宋朝著名诗人陆游,到美丽的浙江绍兴的山西村一饱眼福。(板书诗题)二、学习古诗1、回忆上一节课我们是怎样学的?(设计意图: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指导学生积累学习方法,学以致用。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2、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这首古诗。(1)自由读诗,并画出一类生字“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学生查字典豚:小猪,也泛指猪.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2)大体说说诗句写了什么内容。(3)读书上的注释,再读古诗,自读自悟,说说诗句所表达的感情。(4)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进一步了解诗意。(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协商合作,谈各自的感受,如:可以每人讲一句,也可以一人讲,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要适时加入学生的学习研讨,巡视指导,对表现好的给予表扬。)(5)汇报小组学习情况,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的情感因素。如,可以这样预设:(前两句讲: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足了丰盛的饭菜。品味“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热情和朴实;后两句写诗人的感觉: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前面无路时,忽然柳绿花红又出现了一个美丽的村庄。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可以说是倒叙。由此可深入一步继续问:这个村子美吗?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让学生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要注意进行“用我口说我心”的训练。)三、品读欣赏,感悟道理1、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从中悟出道理。(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游山西村》中哪两句诗流传最广?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山重”一联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其意义不止于表现行路人的感受,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收获、见解,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争辩,这样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潮,激起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四、感悟写法作者怎样写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让学生汇报,教师点拨。作者先叙事,后写景,寓情于景。整首诗无一字写“游”,但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作者的身影。这种影随人移,情景交融的写法使每两句都构成一幅清新优美的画面,而诗人的风格也如诗人描绘的对象一样朴实纯真。学习时要让学生体会这种写法。(设计意图:读书是为写作打基础,要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写作方法。)附:板书设计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叙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议论)(陷入困境,忽而绝处逢生)附课堂检测:本学期总第12-13课时本单元第3-4课时课题:6、《爬山虎的脚》课型:精读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教学准备:1、(1)实地观察爬山虎。(2)写观察爬山虎的日记。2、多媒体课件:(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设计理念:《大纲》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而条理比较清楚对学生来说,就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对爬山虎脚的观察细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体现围绕一个意思选好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结合组文读写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我把这方面拟定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预设与方法:学校附近有爬山虎,课前我组织学生实地观察。观察前我布置了观察提纲:(1)爬山虎给你一个什么印象?(2)对着那爬满一堵墙的爬山虎,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借用数学尝试法的做法,要求学生以日记形式写观察日记;在课内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后共同评议学生的一两篇日记(选用写作水平中等学生的习作)。这样处理有利于通过实践和对比,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爬山虎脚的生长位置、形状、颜色等静态的东西,通过实地观察,学生容易掌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爬山虎是怎么样在墙上爬的,我制作了多媒体软件,较形象地显示了爬的过程。为体现精要教学法的原则,力求围绕重点设计了多项训练内容,使学生在课内由老师指导下进行训练,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反馈。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课堂小结)一、导入新课:1、谜语:(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2、导语: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叶圣陶爷爷的爬山虎,领略它的与众不同之处。(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自然而然地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二、交流资料,检查预习。1、集体交流课前布置搜集的资料:(1)叶圣陶的资料。(2)爬山虎的资料。三、初读感知,理清脉胳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看看,刚才你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呢?(生自由读课文)课堂是最动听的声音,是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刚才大家读得真不错。谁来说说自己的读书所得?2、会读书,爱思考,你们可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再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开动脑筋,看能不能自己把课文中的生字学会?3、检查读书情况:老师考考大家,怎么样?指名读生字,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识记。4、拦路虎被你们制服了,再读书就更容易了。怎么样?谁愿意发起挑战,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大声地读给同学们听?5、指名接读课文。正音,评价6、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就将文章读得通顺流利了,从你们津津有味的表情中,我发现你们还若有所思呢。的确,只有细细地品读,才能品出其中的味来!(设计意图: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对话的过程,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话,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一种新型的教学文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人、文本和环境之间激荡起的心灵共振和呼应。“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四、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从一些关健词中你提取到什么信息?2、交流:抓住“满是”也有““一大片”等词,体会爬山虎的常见。3、齐读这一自然段,注意关健词。五、引
本文标题:第二单元指要古诗两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55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