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XXXX1130)1096运输掘进作用规程(3遍)(1)
百里杜鹃坤元煤矿1096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编制:生产技术科生产副矿长:翁孝龙安全副矿长:陈松机电副矿长:刘平总工:张昌桥矿长:梁克涛编制日期:2015年11月16日作业规程会审表会审时间会审地点主持人规程名称部门签字部门签字部门签字技术科安全科防突队调度室机电队掘进队会审意见:年月日生产矿长:年月日安全矿长:年月日机电矿长:年月日总工:年月日矿长:年月日作业规程复审表规程名称1096运输巷工作面作业规程施工单位复审时间参加复审人员签字技术科通风科安全科机电科调度室地测副总通防副总机电矿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总工程师矿长一、存在的问题:二、处理意见:三、处理结果:坤元煤矿作业规程贯彻学习表贯彻地点:贯彻时间:贯彻内容:贯彻人:签字栏备注11835522193653320375442138555223956623405772441588254259926436010274461112845621229466313304764143148651532496616335067173451681目录目录..........................................................1第一章工程概况...............................................2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3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5第四章施工工艺...............................................8第五章生产系统..............................................13第六章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3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24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43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1096运输巷。二、掘进目的及用途掘进目的是为了形成1096回采工作面的生产系统,满足该工作面回采时的运输、通风等需要。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1、巷道开门点为皮带下山落平P8点处。2、巷道设计长度:350m3、服务年限:12个月四、预计开竣工时间预计开工时间为2015年12月上旬,竣工时间为2016年6月下旬。第二节编制依据一、编写依据1、《黔西县金坡乡坤元煤矿初步设计(变更)安全专篇》。2、《黔西县金坡乡坤元煤矿初步设计(变更)说明书》2、本矿2015年度采掘方案及生产技术部施工通知单。3、《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4、本矿的安全操作规程。5、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3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本面位于+1516m~+1518m水平段矿井西翼,地面对应标高+1643~+1700,东邻皮带下山,西部为保护煤界,南部为未开采煤体,设计工程量350m。本工程对应地表无建筑物、桥梁、河流,地形地貌属于高原山地地形、剥蚀地貌。地表最高点标高为+1700m,最低点标高为+1643m。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煤层特征情况表项目单位指标备注煤层厚度(最小~最大/平均)m1.48~2.82煤层倾角(最小~最大/平均)°8~10°煤层硬度F2~3煤层层理发育程度层理发育煤层节理发育程度节理发育绝对瓦斯涌出量m³/min1.22煤层爆炸指数%无爆炸危险性煤层顶底板情况表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特征直接顶砂质泥岩10.5m深灰色,薄层状、缓波状层理,含少量黄铁矿散晶及团块,见滑面及擦痕直接底砂质泥岩13.2m同上4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地层名称层厚柱状层号煤岩层煤层岩石特性备注二叠系龙潭组99.64m10M9/M13/M15煤、泥岩、石灰岩、细砂岩、砂质泥岩第三节地质构造根据矿井地质说明书分析,该工作面地质结构较简单。第四节水文地质一、本巷道地面矿井南部斜坡地带含浅部风化裂隙水。上部为m4采空区,应注意观察顶板淋水情况。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按探放水部门的钻探设计进行钻探。巷道正常涌水量0.4m3/h,最大涌水量0.6~1.2m3/h二、影响掘进的其他因素影响掘进的其它地质情况表瓦斯2012年鉴定绝对涌出量为11.67m³/min;相对涌出量为18.64m³/t;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M9煤层属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煤尘爆炸指数爆炸指数8.6%,不具备煤尘爆炸危险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自然发火期为III级,属不易自然煤层地温危害无地温异常现象冲击地压危害预计无冲击地压5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一、巷道布置1096运输巷开门点为皮带下山P8点处,1096运输巷开门点顶板高程为1484.46米,1096运输巷开门点底板距9#煤层顶板高程为5.624米,1096运输巷掘进30米处揭9#煤,1096运输巷北部为1096回风巷,南部为未开拓煤体,西部30米处为坤元煤矿矿界,东部为皮带下山,巷道坡度:3‰,巷道设计方位:270°,沿9#煤层顶底板掘进。工程量平面位置见巷道局部工程平面图。二、巷道断面1、根据设计,巷道施工时严格按中线沿煤层顶底板进行掘进,确定1096运输巷断面尺寸为:净宽3.0m、净高2.0m、净断面积6m2的矩形断面,见顶见底。风袋的吊挂及管线的布置要求等详见支护断面图。(附图)2、巷道毛断面及净断面尺寸计算S毛=3.2×2.1=6.72m2S净=3×2=6m2第二节矿压观测一、测站设置(1)巷道表面位移测站:锚杆支护开始设置测站,隔100m设1个测站,连续设3个,岩性或锚杆支护参数发生变化均应设置测站观测。6(2)顶板离层监测:每隔50m在顶板中部安设一个离层指示仪。观测方法:直接读取数据。掘进过程中矿压显现不明显可调整为100m。(3)锚杆受力:锚杆支护开始40m设置第一个测站,以后隔100m左右再设一个测站,共设置2个。每个测站1个测面,顶板采用测力锚杆观测、两帮采用锚杆液压枕观测。(4)锚杆锚固力:每300根锚杆为1组,每组测6根,顶板4根、两帮各1根。二、观测要求1、综合监测:(1)综合监测包括巷道表面位移、顶板离层和锚杆受力状况。(2)每根锚杆支护巷道应严格执行规程的规定进行测站的布置和安设,当围岩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应根据变化的情况增加测站的个数。(3)每个测站都应设定专门的编号,以便用于读数识别。(4)观测频度为每周1~2次,若遇特殊情况,适当增加观测次数,待顶板稳定后可每月1~2次。(5)监测结果和记录必须由专人保存,方便以后使用。2、日常监测:(1)日常监测包括巷道表面位移和顶板离层。(2)表面位移和顶板离层测站的位置、数量必须严格执行作业规程规定,当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应根据具体条件调整测站数,每个巷道交岔点要安设顶板离层指示仪,同一条巷道内只能安设同一种型号顶板离层指示仪。(3)每个测站都应设定专门的编号,以便读数和记录。7三、观测频度:(1)巷道表面位移观测频度同综合监测。(2)顶板离层仪在距掘进工作面50m内观测离层值,每班1~2次,在50m以外,除非离层仍有明显增长的趋势,一般可停止具体数据,改为观测两个刻度坠的颜色。(3)监测结果由专人保存,以备后用。数据的信息反馈要求:①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离层值进入警告区内时,要停止掘进,对该测站前后20m范围进行补打锚杆或锚索进行加固,加固后再进行掘进工作。②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离层值进入危险区内时,应召集有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③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地质条件变化时,针对观测的矿压数据,及时进行锚杆支护参数的修改。第三节支护设计一、锚杆支护设计1、依据《坤元煤矿初步设计》选用Φ18×2000mm锚杆支护顶板。Φ18mm的等强度全螺纹钢锚杆,锚杆设计:顶部锚杆锚固力100KN,帮部锚杆锚固力70KN,满足强度及安全系数要求。2、由于直接顶为砂质泥岩,按悬吊理论计算:(1)锚杆长度:L=L1+L2+L3=100+1400+300=1800mm计算锚杆长度为1800mm,采用2000mm锚杆。式中:L1——锚杆托盘、螺帽及外露螺纹长度;L2——软弱岩层厚度,可根据柱状图确定;L3——锚杆伸入稳定岩层深度,一般不小于300mm;8(2)锚固力N:可按锚杆杆体的屈服载荷计算N=π/4(d2σ屈)=0.25×3.14×(0.02)2×335×106=105KN式中:d——杆体直径σ屈——杆体材料的屈服极限Mpa(3)锚杆间排距锚杆间距D≤1/2LD≤0.5×2000=1000mm设计锚杆间排距为800×800mm根据矿井设计及邻近巷道施工经验,锚杆排距800mm,间距800mm。二、锚索支护设计根据施工设计,采用锚索支护进一步提高顶板支护的安全可靠性。1、锚索长度的确定采用低松弛、高强度、直径为15.3mm的钢绞线,其最低破断载荷为230KN,应用悬吊理论进行参数计算:锚索长度:L=l1+l2+l3L——锚索长度l1——锚索外露长度,取0.2ml2——巷道顶板潜在破坏范围,取2.2ml3——锚索伸入老顶长度,即锚固段长度,根据锚固力要求及现场拉拔试验,取1.4m计算得:L=0.2+2.2+1.4=3.8m从以上计算结果,结合邻近巷道的施工情况,1096运输巷选用6m的锚索9能达到有效控制顶板的目的。2、锚索排间距及其抗拉拔力的确定根据我矿的支护设计,锚索每5m打设1根,沿巷道中线打设,锚索预紧力为2~3T。附巷道支护断面图。第四节支护工艺一、临时支护1、1096运输巷采用两根11号工字钢,长4000mm作为临时支护,沿巷道走向在顶部安装,每根前探梁使用3个抱箍固定在顶部三排锚杆上,吊环、金属抱箍采用厚10mm的钢板或用40刮板机链子制作,然后用4块木板(长×宽×高=2000mm×200mm×50mm)将顶接实。2、临时支护紧跟迎头,严禁空顶作业,最大控顶距1.2m,最小控顶距0.2m。3、临时支护工艺、工序及要求(1)放炮后,专人用专用敲帮问顶工具开始敲帮问顶,并设专人监护敲帮问顶;敲帮问顶工作应由两名有经验的老工人担任,一人找顶,一人观察顶板,观察顶板的人站在找顶人的侧后面,并且两人都要站在安全地点,要保证后退路线畅通。用专用工具(3.5m长6分钢管,一头尖,一头扁)对顶、帮进行敲击,敲打点与对点的距离不超过600mm,凿掉所有的活煤活矸,发现声音异常必须及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处理,在敲帮问顶过程中其他人员不得进入敲帮问顶区,发现问题立即处理。(2)确认无危险后,及时使用前探支护。10(3)及时支护,先支护顶板,再支护两帮。二、永久支护形式及参数1、支护形式(1)顶板:4根Φ18,L=2000mm的等强度全螺纹钢锚杆,间排距800×800mm,锚杆托盘规格为150×150×10mm的金属托盘。规格为2.0m×1.0m的金属网,横向铺设,压茬100mm,使用14#铁丝每隔200mm连接一扣。锚索每排打设1根,沿巷道中线打设一根,锚索预紧力为2~3T。(2)两帮使用2根管缝锚杆,锚杆间排距为1.0×1.0m。锚杆托盘规格为150×150×10mm的金属托盘。金属网规格为2.0×1.0m,横向铺设压茬100mm,使用14#铁丝连接。2、通过地质构造变化带及其它顶板、帮破碎时,采用矿用11#工字钢支护,规格为:上宽2.5m(净)×下宽3.0m(净)×高2.2m(净)。棚距中—中0.7m。3、顶板局部有复合顶时,使用锚杆+钢带支护顶板。三、永久支护材料及规格材料名称规格材质用途锚杆Φ20,L=2000mm等强度全螺纹钢护顶Φ45,L=1800mm管锚杆护帮锚杆托盘150×150×10mm,中心孔Φ30mm钢板护帮、顶网片Φ4,2.0×1.0m钢筋笆片护顶Φ4,1.6×1.0m钢筋笆片护帮锚索Φ15.3,L=6
本文标题:(XXXX1130)1096运输掘进作用规程(3遍)(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7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