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1.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民族地区可以同时使用本民族的通用语言和方言。消除障碍3.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从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它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二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事物的类别和事物之间的关系都靠语言来表明。三是人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利用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4.现代汉语分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口语的特征为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这种风格的形成,是由于口语常呈现为当面交谈,有特定的语境衬托,又有身手势态和语音变化的帮助,因而具有较多的辅助性信息作为支持。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书面语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这种风格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书面语缺少不同语境下当面会话所具备的种种辅助信息,不得不要求语句自身严谨与完备。5.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其形成与发展以书面语的产生与演进为先决条件,但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具有表达力。文学语言不局限于书面语,它还有口语形式。文艺作品的语言是文艺作品表达手段的总体。文学语言的内涵与功能比文艺作品的语言广泛丰富得多。6.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有些方言是形成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与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成为基础方言的条件有:所处的地位,此方言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至人口等。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雅言”(见《论语•述而》),汉代称“通语”(见杨雄的《方言》),明代改称为“官话”,现代即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台湾现在依旧称国语),新中国成立以后则成为普通话。7.古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语在殷商时代就出现了,到先秦时代已经较为成熟。脱离了口语的书面语,通常被称作文言或文言文。唐宋时代,一种接近口语的书面语——白话产生了。唐宋以来用白话写作的各种文学作品很多,有唐代的变文,宋代的语录,宋、元的话本,宋、金、元的诸宫调和元曲,影响最大的是明清时期的小说。8.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北京话有着特殊的地位。唐代以来,北京话的影响逐渐显著,其地位日益重要。一方面,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被传播到了全国各地,而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五四运动以后,一方面掀起了“白话文运动”,为白话文在书面上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开展了“国语运动”,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话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9.方言和共同语是并存的,并且相互影响的。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共同语形成于方言,而方言作为共同语的分支或变体,与共同语同时存在并接受其影响。(以上这些,是书的前任主人所留,仅供参考)10.方言的特点:具有地域性,地方性,完整性(方言都具有语音结构系统、词汇结构系统和语法结构系统)。同一民族的各种地方方言和这个民族的共同语,一般总是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汉语方言的差异性以语音的差异最大,其次为词汇,语法方面差异最小。11.方言【1】我国七大方言区分布情况:(1)北方方言(又称官话区)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的分布区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①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②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的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③西南方言(上江官话),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地区(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部等。④江淮方言(下江官话),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和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官话八区:东北、北方、胶辽、北京、中原、兰银、江淮、西南官话(2)吴方言分布在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地区、浙江的大部分地区(不包括温州)。典型的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也有人认为,从现在的影响来看,上海话应作为吴方言的代表。杭州曾作过南宋都城,杭州地区的吴语就带有浓厚的“官话”色彩。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2%。(3)湘方言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西北角除外),以长沙话为代表。湘方言内部有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差别。新湘语通行在长沙等大城市,受北方方言的影响较大。占汉族总人口的3.2%。(4)赣方言分布在江西省的=大部分地区(东北沿长江地区和南部除外),以南昌话为代表。占汉族总人口的3.3%。(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南部为主。客家人虽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大。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6%。相对于土著而言,客家先民本是古代汉族居民。(6)闽方言(保留了上古语音)现代闽方言分布在福建和海南的大部分地区、广东东部潮汕地区、雷州半岛部分地区、浙江南部温州地区的一部分、广西的少数地区、台湾省的大多数汉人居住区。人口约占5.7%。闽方言可分为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五个次方言。闽东方言分布在福建东部闽江下游,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南方言分布在闽南二十四县、台湾及广东的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海南及浙江南部,以厦门话为代表。(7)粤方言(保留了中古语音)以广州话为代表,当地人叫“白话”。分布在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东部、南部的约一百来个县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粤方言内部也有分歧,四邑(台山、新会、开平、恩平四县)话、阳江话和桂南粤方言等都各有一些有别于广州话的语音特色。人口约占4%。【2】方言与普通话的亲疏关系方言之间的亲疏关系并不相同,就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客、赣、湘方言与普通话差别相对较小,吴方言次之,闽、粤方言与普通话的距离最大。闽方言和粤方言地区原先不是汉民族居住地,秦汉以前中原汉人进入这些地区,一方面因民族混杂,引起语言的相互影响;一方面由于远离中原,语言发展较为缓慢,保留了不古汉语的特点,和北方汉语差别越来越大,成为和现代共同语差别最大的两个大方言。12.现代汉语的特点(现代汉语属汉藏语系)(一)语音方面:音乐性强①.没有复辅音(复辅音一般为两个以上的辅音在一起),因而噪音少。汉语拼音字母ng、zh、ch、sh是两个字母表示一个因素,不是复辅音。②.元音占优势。汉语音节中复元音比例高,因元音是乐音,所以汉语语音乐音成分比例大。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但不能没有元音,一个音节可以只由元音构成。音节整齐简洁。音节界限分明,结构形式比较整齐——多为一个辅音在前,一个单元音或复元音在后,辅音在后头的很少。③.有声调。每个音节都有几个固定音高型式的音调,表示不同的意义。声调可以使音节界限分明,又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加强了汉语的音乐性。(二)词汇方面①.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这些单音节语素可以构成大量单音词,也可以合起来构成合成词。单音节语素多。②.构词方式灵活,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运用复合法,即使用词根语素构成合成词,此情况较多。运用附加法,即使用词缀语素和词根语素构成合成词,此情况较少。(词根:承载意义的语素)③.双音节词占优势。汉语词汇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向双音节化:过去的单音词有的被双音节代替;有些多音节短语缩减为双音节词;新造词也多为双音节的。④.同音语素多。(三)语法方面①.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汉语是分析性语言,词形变化少,主要依靠形态以外的手段表达语法意义。②.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基本一致。无论语素组成词,词组成短语,或者词、短语组成句子,都有主谓、动宾、补充、偏正、联合等五种基本语法结构关系。③.词的多功能性。汉语中词类和句子成分的关系比较复杂,某一词类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④.量词十分丰富,有大量语气词。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一)语音的初步介绍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和表现形式。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能够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因而具有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语音所表达的意义是由使用该语音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并共同遵守的,因而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二).语音的物理属性声音有乐音和噪音之分,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叫乐音,反之则为噪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种要素。1.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快慢即指振动次数的多少,这叫做频率。振动快,次数多,频率高,声音也就高。语音的高低,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汉语音节里有几种声调、句子有几种语调的不同,主要是音高的高低升降形成的格式造成的。2.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反之则弱。发音体振幅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语音的强弱是由发音时气流冲击声带力量的强弱来决定的。语音中的重音、轻音是由于音强不同所致。3.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振动时间长,声音就长,反之则短。有的语言用音的长短来区别意义。4.音色(最根本的特点)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有发音体(语音的声源体是声带)的不同(例子:胡琴和口琴)、发音方法(发音方法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辅音的发音上)的不同(例子:同一把胡琴,用弓拉和用指弹不一样)、发音时共鸣器(共鸣腔)形状(共鸣器形状造成音色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元音上)的不同。任何声音(音波)都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统一体,语音也不例外。通常把四音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音色成分,一个层次包括音高、音强和音长,统称为超音色成分,或叫非音色成分。音色的变化在语音中起最主要的作用,三个非音色成分是依附于音色的。在任何语言里,音色无疑都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三)生理属性1、肺和气管(动力区),呼和吸形成的气流,为说话提供动力2、喉头和声带(声调区),管声音的发生3、口腔和鼻腔(调音区),管声音的共鸣4.发音部位示意图上唇:upperlip下唇:lowerlip上齿:upperteeth下齿:lowerteeth齿龈:alveolarridge硬腭:hardpalate软腭:softpalate小舌:uvula舌尖:tonguetip舌叶:tongueblade舌面前:frontofthetongue舌面中:middlerofthetongue舌面后(舌根):backofthetongue鼻腔:nasalcavity口腔:mouthcavity咽腔:cavumpharyngis/pharyngealspace食道:esophagus声带:vocalcords气管:windpipe5.口腔和鼻腔←→软腭和小舌(1)口音:小舌和软腭上升,堵住鼻腔的通道,气流只能从口腔通过,形成口音。(2)鼻音:小舌和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道,同时封闭口腔通道,气流只在鼻腔共鸣,形成鼻音。(3)鼻化音:小舌和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道,同时口腔不封闭,气流同时在口腔和鼻腔形成共鸣,形成鼻化音。(四)社会属性语言是一种社会
本文标题:现汉复习整理的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31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