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1-1-7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轮)
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对应学生用书P33)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渗透作用(1)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半透膜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2)发生条件:①有一层;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相当于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构成渗透系统,故可发生,但不能发生质壁分离。(2)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3)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4)当时,水分进出平衡。半透膜浓度差细胞膜渗透作用吸水膨胀失水皱缩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结构细胞壁:性原生质层细胞质具有性,相当于条件: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央具有,其内液体叫植物细胞全透细胞膜液泡膜选择透过半透膜大液泡细胞液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植物细胞验证失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通过失水,植物细胞就发生现象吸水: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此时细胞液的浓度外界清水,植物细胞就,发生现象渗透作用质壁分离大于吸水质壁分离复原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4.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内因:细胞壁的伸缩性原生质层。浓度差小于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问题探究1:植物细胞为什么不能吸水涨破?提示:因为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问题探究2:细胞吸水和失水过程中,吸水力如何变化?提示:细胞吸水时,吸水力逐渐下降;细胞失水时,吸水力逐渐上升。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无机盐的跨膜运输(1)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吸收存在。(2)不同植物对吸收存在差异。(3)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可以从血液中吸收碘。(4)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差异同种离子逆浓度梯度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2.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1)可以自由通过,一些需要的、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小分子和则不能通过。(2)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原因在于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水分子离子小分子离子大分子选择透过性膜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问题探究3:生物膜对物质吸收的选择性的主要物质基质是什么?提示:生物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答案】√2.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和液泡膜组成。()【答案】×3.细胞液就是细胞内的液体。()【答案】×一、判断题1.渗透作用的发生必须依赖半透膜和膜两侧的浓度差。()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4.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答案】×5.水稻和番茄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答案】√6.无机盐离子都是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答案】×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二、选择题7.(2012·河北质量检测(一))用洋葱鳞叶外表皮做质壁分离实验,下图中符合实验结果的图是()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解析】洋葱鳞叶外表皮做质壁分离时,细胞的体积基本不变,细胞液浓度增大。【答案】D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8.在一个新鲜萝卜上挖一凹槽,凹槽中放入浓盐水,过一段时间,结果是()A.萝卜变软,凹槽中液体增多B.萝卜变软,凹槽中液体减少C.萝卜变硬,凹槽中液体增多D.萝卜变硬,凹槽中液体减少【解析】萝卜细胞失水变软,凹槽中液体增加。【答案】A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9.小明用玻璃槽、饱和蔗糖溶液和清水做成如图所示的实验置,进行生物膜透性的模拟实验。甲、乙两槽间的隔板中央圆圈为玻璃纸,玻璃纸是一种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而水分子能自由通过。几小时后,发现()A.甲槽内水的体积减小B.乙槽内溶液的体积减小C.甲槽内水的体积无变化D.乙槽内溶液的体积无变化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解析】半透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水分子可以通过,而蔗糖分子不能透过,通过渗透作用,甲槽内水的体积减小。【答案】A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10.如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Ca2+和Si4+的曲线。影响A、B两点与B、C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是()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A.离子浓度、载体数量B.离子浓度、呼吸作用强度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载体数量、呼吸作用强度【解析】根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是一个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和ATP。A、B点是在同等氧浓度下得到的,ATP相同,其差异只能是因为相应载体数量的不同。B、C点的差别则是由于氧浓度不同造成的,因而影响因素是呼吸作用强度。【答案】D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三、非选择题11.如图表示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处于三个不同生理状态,请回答: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1)图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三个细胞是由于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所致,则A图与B图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是____________。(3)假设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渗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的质壁分离发生过程,发现该细胞形态的顺序将如上图所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解析】(1)由于A、B、C表示同一细胞的不同生理状态,所以随质壁分离的程度加大,细胞失水增加,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故CAB。(2)A、B表示两个细胞(细胞液浓度相同)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A质壁分离程度大,故AB。(3)见(1)。【答案】(1)CAB(2)AB(3)BAC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对应学生用书P34)1.渗透系统的组成(如图)及条件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1)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浓度差的实质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数的差,即物质的量浓度之差,即摩尔浓度而不是质量浓度。2.动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动物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反之,则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平衡。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3.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失水,质壁分离。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吸水,质壁分离复原。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2012·北京理综)科学家为了研究蛋白A的功能,选用细胞膜中缺乏此蛋白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实验组号在等渗溶液中进行的处理在低渗溶液中测定卵母细胞的水通透速率(cm/s×10-4)Ⅰ向卵母细胞注入微量水(对照)27.9Ⅱ向卵母细胞注入蛋白A的mRNA210.0Ⅲ将部分Ⅱ组细胞放入含HgCl2的等渗溶液中80.7Ⅳ将部分Ⅲ组细胞放入含试剂M的等渗溶液中188.0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1)将Ⅰ组卵母细胞放入低渗溶液后,水分子经自由扩散(渗透)穿过膜的________进入卵母细胞。(2)将蛋白A的mRNA注入卵母细胞一定时间后,该mRNA________的蛋白质进入细胞膜,使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体积________。(3)与Ⅱ组细胞相比,Ⅲ组细胞对水的通透性________,说明HgCl2对蛋白A的功能有________作用。比较Ⅲ、Ⅳ组的结果,表明试剂M能够使蛋白A的功能________。推测HgCl2没有改变蛋白A的氨基酸序列,而是破坏了蛋白A的________。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4)已知抗利尿激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可促进蛋白A插入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中,从而加快肾小管上皮细胞对原尿中水分子的________。(5)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推论。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解析】本题以蛋白A与水分子进入细胞的关系为背景考查了实验的分析和探究能力。(1)Ⅰ组卵母细胞由于缺乏蛋白A,水分子经自由扩散穿过膜的磷脂双分子层进入细胞。(2)将蛋白A的mRNA注入卵母细胞后,该mRNA经翻译过程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膜,使卵母细胞的水通透速率增大,细胞因大量吸水体积迅速增大。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3)Ⅲ组与Ⅱ组相比,低渗溶液中卵母细胞的水通透速率降低,说明Ⅲ组细胞对水的通透性明显降低,可推测HgCl2抑制了蛋白A的功能。Ⅲ组细胞用试剂M处理后水通透速率明显升高,但仍低于Ⅱ组细胞,由此说明试剂M可部分恢复蛋白A的功能。由于蛋白A的功能可恢复,说明HgCl2没有改变蛋白A的氨基酸序列,而是破坏了蛋白A的空间结构。(4)抗利尿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中蛋白A含量增多,从而增强了肾小管上皮细胞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5)因为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蛋白A的功能,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可知,蛋白A与水的吸收密切相关,从而得出蛋白A是水通道蛋白的推论。【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2)翻译迅速增大(3)明显降低抑制部分恢复空间结构(4)受体重吸收(5)蛋白A是水通道蛋白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渗透系统的应用1.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漏斗内烧杯内溶液浓度MN现象及结论①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MN②若漏斗内液面不变,则M=N③若漏斗内液面下降,则MN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2.验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②具有浓度差: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特别提醒:(1)发生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平衡状态,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2)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如10%葡萄糖溶液和10%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相等,但10%蔗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故水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移动。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1.(2011·课标)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回顾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与名师对话【解析】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红细胞会因大量蒸馏水进入而导致破裂;红细胞膜是脂溶性的;人的红细胞没有液泡;因低温时分子运动减慢而导致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答案】C课时作业课堂互动探究课前
本文标题:1-1-7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7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