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第6讲大学生就业途径的选择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讲稿(第六讲)-1-第六讲大学生就业途径的选择一、就业途径的选择(一)毕业选择大学生在刚入学时就应该考虑自己毕业后做什么,从而进行科学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有条不紊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但毕业时究竟有几种选择呢?1、就业即毕业生毕业前由学校推荐,通过招聘会等多种途径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后,签定就业协议、劳动合同或其它有效就业证明材料落实工作岗位。大学生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2、升学深造毕业生毕业时通过考研或者专升本的形式提高学历层次,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缓解了就业压力。因此,考研和专升本成为许多应届本专科毕业生的选择。3、出国留学是指毕业生毕业时通过公费或自费的形式,申请到国外高校求学深造。目前,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到境外的企事业单位去工作。4、延时就业延时就业是指应届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前未能落实工作单位或由于其他原因未签订就业协议,即视为延时就业。(二)基层就业的基本途径1、大学生就业途径面面谈(1)用人单位高校专场招聘会一般由用人单位通过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安排,在指定高校举办招聘应届毕业生小型的招聘会。信息披露渠道: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就业网站、公告栏披露,学院网页、公告栏公告,。特点:涉及的专业、人数不太多,但招聘对象目的性强——指定高校、指定专业的毕业生,应聘成功几率大;特别是安排在学院、系一级招聘的,成功的几率更大。由用人单位到高校内招聘是目前毕业就业的主要渠道。建议:主《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讲稿(第六讲)-2-动参与,积极应聘。(2)高校组织举办的毕业生(年度)双选会一般由高校就业部门通过发函、电话联系全国各地用人单位参加。每年一次,大多安排在每年的11-12月份。也有的高校在春季举办第二次双选会。信息披露渠道: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就业网站、公告栏披露。特点:1)参加的用人单位多,分布在各行业、地区、各层次,如国有、股份、民营企业,多数单位安排在本校及附近宾馆;2)需求的专业和人数均多,毕业生有较大范围的选择;3)一般除了举办高校自己的毕业生外,还会有许多外校的毕业生前来应聘。因此,用人单位的选择也大,可在多个院校选择毕业生。建议:1)信息量大,但竞争激烈,因此尽早入场,多投简历,赶在用人单位停收简历前将自己的简历投出。2)主动与用人单位招聘人员联系,登门推荐自己。把握机会尽早签约。(3)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一般由中央、地方各个行业主管部门组织所属单位在高校举办的中型招聘会。如中石化总公司人才招聘会、062航天集团招聘会、全国金融系统毕业生招聘会。信息披露渠道: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就业网站、公告栏披露。特点:对与行业相关的专业需求量大,并会涉及较多专业,应聘成功率大。建议:相关专业学生应积极应聘,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应参与,选择合适自己的岗位。(4)地区赴高校专场招聘会由各地(市)人事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组织本地各企事业单位在高校举办的大型招聘会,既有沿海发达地区,也有中、西部地区。特点:用人单位分布在各个行业,需求专业和人数较多,对毕业生生源不限于本地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讲稿(第六讲)-3-建议:对于毕业生特别是想回生源省份的毕业生或想到该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不为一个好机会,积极应聘。(5)省(市)大中专毕业生双选会各省(市)人事部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在本地举办的大型招聘会,一般安排在寒假期间或前后,也有的省市在毕业派遣后的七月中下旬再次举办,特点:参会用人单位基本为本省(市)单位,需求信息较多,但由于回乡毕业生参会太多,竞争过于激烈,应聘成功率不高。信息披露渠道:当地新闻媒体,专业网站(中国大学生就业网等)。建议:抱者试一试的态度参与,尽早到会,提前收集需求信息,可在会前会后多做自我推荐工作。提高成功率。信息披露渠道:当地新闻媒体,专业网站(中国大学生就业网等)。(6)各地(市)人才交流市场举办的招聘会各地(市)人才交流市场会不顶期举办各类招聘会,但涉及范围过大,包括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籍贯人才。信息批披露渠道:当地新闻媒体;电视,广播,传单等特点:一般要求应品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一般不解决户口入户,应聘成功率不高。建议:对于不要求解决户口入城寻求短期聘用工作的毕业生是一个选择。但应注意查验对方营业执照,签定用工合同,保护好自身利益。对人才市场上的劳务中介机构要查验证明,防止被虚假信息骗钱,防止招聘骗局。(7)网上招聘会近一两年兴起,毕业生登录专门网站通过查询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投递电子简历等方式完成应聘工作。部分高校也正在开发、实施网上双选系统。信息披露渠道:中国大学生就业网,人才网等相关网站。特点:由于不能现场面试那样对毕业生进行测试,尚未被多数用人单位重视采用。(8)其他就业途径院系老师推荐;父母亲友安排;实习单位聘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讲稿(第六讲)-4-毕业生求职特别提醒:1)防止陷入假借招聘大学生实为传销的陷阱。2)提高防范意识,防止少数人利用大学生求职愿望迫切心理,假借招聘大学生骗取钱物。任何单位均不会在招聘过程中要求大学生交纳保证金、培训考试费(会务员除外)等。3)端正思想,凭借自己实力求聘单位,应聘过程中做到不卑不亢,对招聘人员的不合理要求要予以拒绝。女大学生在应聘中不宜独自一人在较封闭的场所与招聘人员接触,如不好拒绝,应邀请同学一起前往。4)应聘碰到困难和问题,及时同辅导员老师和学院副书记联系。2、大学生增强就业力的途径据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人,比去年增加68万人,而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比2004年新增58万,与之对应的则是日趋增加的就业压力,再加上2004年尚未就业的毕业生,竞争更加激烈。12月是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的第一个高峰期,各种校园招聘会、人才交流会上都可以看到他们匆忙的身影和急切的眼神。由于大学生工作经验不足、所学专业单一、面试经验少等因素,使得“天之骄子”的光环逐渐褪去,大学生的平均薪水也越来越低。这种情况使得很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学子和家长们看到后,也不禁为自己四年后的就业担心,如何能使大学生在毕业时面对激烈的竞争中更胜一筹?为此,有关人力资源专家表示,在日常学习之外,大学生必须积极的学习和丰富自己的阅历,掌握更多知识和经验,方能在竞争中高人一筹。专家推荐以下几种方式,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尝试。(1)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掌握求职第二块“敲门砖”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是现在大学生比较热衷的“充电”方式之一。有很多学生把职业资格认证视为大学毕业证之后的第二块“敲门砖”。所以各种各样的考试报名、辅导信息充斥校内的海报栏,有公务员考试辅导、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培训班、报关员资格考试辅导班、会计职称考试、雅思英语辅导班等等,而且每种考试的报名费、辅导费,动辄近千元。然而为给自己找到更好的出路,很多学生《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讲稿(第六讲)-5-抱着“这山不亮那山亮”的态度,报考很多培训辅导班,毕业时拿了很多证书,却没有用处。专家建议,大学生不要盲目去参加各种职业认证考试,要有计划,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目标职业发展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建筑专业的学生就可以报考05年3月份即将开始的建造师考试。(2)大一报考网络大学毕业增加就业砝码很多大一新生在入学时就有了很强的忧患意识,希望在本专业之外掌握更多技能学习、更多知识,以提升自身的就业力。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大学在短短的6年时间,在学人数已经达到了250万人,网络教育时间、地点的灵活性成为大学生掌握更多知识的很好的方式。大一新生选择就读网络大学,利用课余时间攻读完相关课程。到毕业还可以拿到两个都是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一位正在就读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beiwaionline)com)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学的是管理专业,但现在单位面试先不提专业知识如何,初试都要先过英语关。而且在以后工作肯定要用到商务英语,及早掌握毕业时可以找到更符合自己期望的企业,所以在北外网院选择了商务英语。就读网络大学既不耽误上学的功课还可以学到自己欠缺的知识,真可谓是一举两得。”专家表示,网络大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制能力,大家在选择时要因人而异。同时应该选择应用范围广的专业,如英语、管理等。(3)课余时间打工积累工作经验众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常常会要求“有从事某某工作经验两年(或三年)以上”。这道门槛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是无法逾越的。所以在校大学生应及早做准备,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积累工作经验,这也是提高自己竞争能力的一种手段。但有部分大学生一味的只追求工作经验,不光是课余时间出去打工,甚至在上课的时间,逃课去兼职。不但落下了功课,而且由于考勤不全导致考试不能通过。专家建议,学生还是以学习为主,自己的兼职时间和学业课程安排一定不能起冲突,要分清主次,在不耽误自己学业的前提下进行社会实践。(4)进行职前培训掌握求职技巧很多学生的基本功很扎实,但就是过不了面试的“临门一脚”,因《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讲稿(第六讲)-6-此大学生在平时应加强求职技巧方面的知识积累。目前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一些职前培训机构都可提供如面试技巧、职位描述、行业知识等培训,培训费用只有2、300百元。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端岗位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大学生必须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充电”方式,再利用这个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3、关于“基层”的理解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06]13号)中,明确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统计范围,应包含在下列区域、单位就业或以下列方式就业:(1)县及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指地处县及县以下地区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2)农村建制村指行政建制村,包含自然村(全国共有60万个);(3)城镇社区指城镇街道所管辖区域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4)中小企业指中型和小型企业(按照《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司[2003]143号)文件的规定进行界定)。对企业的分类:企业规模包括大型、中型、小型(其中99%为中小企业),企业性质包括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和所有制经济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和非公有制(个体经济: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谋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外资经济:指国外投资者根据我国有关涉外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在大陆境内开办企业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类型。);(5)国家和地方服务基层项目指国家和地方组织的大学生服务基层项目,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进村进社区计划”和“选调生计划”等;(6)自主创业指毕业生自主(参与)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7)部队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8)艰苦行业企业、事业单位指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讲稿(第六讲)-7-业、油田、航海、军工、核工业、航空、航天及生产建设兵团等行业和单位。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流程大学生毕业前,不仅要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还要熟悉求职择业的基本流程,掌握其中的重点环节,使自身求职过程与用人单位、市场、政府的工作程序相对一致,以便更好地把握就业机会,变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1、择业准备(1)准备书面材料书面资料包括毕业生推荐表、求职信、简历、成绩单及各种证书、已发表的文章、论文、取得的成果等。(2)填写毕业生推荐表(3)撰写求职信求职信是针对特定的用人单位写的。求职信要集中突出个人的特征与求职意向,书写要清晰、简明,态度要诚恳,用语要得当并能打动招聘人的心。写好求职信是敲开择业大门的重要步骤。(4)撰写简历简历是针对特定的工作岗位写的。简历主要叙述求职者的客观情况,浓缩大学生活的精华部分,将相关的经验、业绩、能力、性格等简要的列举出来,以达到推介自
本文标题:第6讲大学生就业途径的选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78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