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第6课时两步计算的乘除混合问题台儿庄西关小学郑媛媛
1两步计算的乘除混合问题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第28--29页信息窗2的第三个红点问题。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运算题的运算顺序。2.让学生能正确计算乘除混合运算题,结合现实情境体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3.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生活情境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以及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乘除混合运算题;能正确地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并会在列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列综合算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习1.创情板题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欣赏了美丽的街心公园,今天让我们再回到这美丽的街心公园,看一看还有没有我们遗漏的问题没有解决?(课件出示信息窗2的图片)学生看图:2师:仔细观察信息图,谁来说一下?生通过观察回答还剩30根这样的灯柱没有安装,这些灯泡够吗?【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上节课没有处理的信息,既培养了学生整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认真细致观察的好习惯。】2.出示学习目标:师:在解决我们提出的问题之前先看一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并指名读一读)【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运算题的运算顺序。2.能正确计算乘除混合运算题,结合现实情境体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3.经历从具体生活情境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自己初步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以及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3.出示自学指导:师:为了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你们有信心吗?(有)下面请看老师为你们设计的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9页的第三个红点内容,重点看几个同学的解题过程和思考思路。思考:①还剩30根这样的灯柱没有安装,这些灯泡够吗?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认为需要几个步骤?你有什么样的好方法与大家分享,先写在练习本上。②综合算式15×12÷6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能脱式计算出来吗?③你能总结一下乘除混合运算题的运算顺序吗?】(5分钟后交流你的收获和困惑,比一比谁能汇报清楚上述问题,并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指一名学生读一读自学指导,师点拨自学方法。4.学生自学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自学效果最好,(师目视学生的自学情况,关注“学困生”)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调查自学完成情况:3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同学请把手放下。2.小组交流:同学们在小组内先互相交流一下自学的收获和遇到的困惑,然后找同学班内汇报。3.全班汇报:下面谁能把你自学的收获汇报给大家?出示问题:还剩30根这样的灯柱没有安装,这些灯泡够吗?(1)预设方法一:要想求出这些灯泡够吗?可以先算出需要的灯泡数30×6=180(个)(多媒体出示①需要多少灯泡?30×6=180(个)),再算出买了多少灯泡?15×12=180(个)(多媒体出示②买了多少灯泡?15×12=180(个)),最后进行比较得出够还是不够。30×6=180(个)15×12=180(个)因为买的灯泡数正好等于需要灯泡数,所以正好够。方法二:要想求出这些灯泡够吗?也可以先算出买了多少灯泡?15×12=180(个)(多媒体出示①买了多少灯泡?15×12=180(个))再算这些灯泡能安装在多少根灯柱上?180÷6=30(根)(多媒体出示②这些灯泡需要多少根灯柱?180÷6=30(根))。最后与现有的灯柱量进行比较就得出够不够了。分步算式:综合算式:15×12=180(个)15×12÷6180÷6=30(根)=180÷6=30(根)因为需要的灯柱正好等于现有的灯柱量,所以正好够。(2)小结:师:谁能再说说,要想求出这些灯泡够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多名学生说说思路,加深理解)师:刚才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找到了两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即从条件入手分析问题和从问题入手分析问题,不管用那种方法,我们都要想清楚,先求4什么,再求什么。(3)分析总结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师: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发现:要想求出这些灯泡够吗?也可以先算出买了多少灯泡?1再算这些灯泡能安装在多少根灯柱上?列出综合算式为:15×12÷6=180÷6=30(根)师:大家已经知道了此算式应该先算15×12,再算÷6。那么谁能总结一下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生:像这种乘除混合运算应该从左到右依次运算。师:如果算式中含有小括号呢?应该怎么办?生:先算小括号里的。师:说得很好,谁还有什么疑问吗?如果学生有疑问,先让学生解答,老师再给予强调总结。(4)小结:乘除的混合运算没有小括号的要从左往右一次运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设计意图:在学生讲解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清楚、说明白,让学生初步体会分析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应仔细分析题中的信息,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确定每一步的计算能解决什么问题。那么同学们认真的观察一下15×12÷6这个两步计算的算式,它们都含有什么运算?学生观察并说一说:有乘有除。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并板书课题两步计算的乘除混合问题师: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指名说一说多媒体出示: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没有小括号的,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5【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让学生进一步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提高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一)考一考师:同学们学会了吗?下面老师就来考一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多媒体出示题目)1.算一算。24×15÷825×(128÷4)25×10÷514×(25+42)先让学生说出这些算式的运算顺序,再让四名学生黑板板演,其余学生独做。2.课本第31页“自主练习”的第8题。(1)学生观察图,明确图中提供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2)学生独立解答。老师巡视,并找两名学生板演。(3)引导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如:彩旗队需要改成每5人一列入场,应排几列?(二)议一议1.更正(1)观察。做完的同学认真看黑板上同学做的和你是否一样。(2)纠错。和黑板上的板演不一样的同学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原题旁边更正,不要擦去原来的)下面的同学如果发现自己错了,在下边要及时改正过来。2.议一议。师:到底做得怎么样呢?下面咱们来评议一下。63.师:现在批改一下自己的做题情况。(生批改)师:全对的“举手”?生举手,师统计正确率。4.全班总结:想一想,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内容?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汇报。5.练一练师:下面咱们就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一比谁做题最认真、最细心、书写最整洁!作业:新课堂相关内容。【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变式练习能帮助学生将内化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升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附:板书设计两步计算的乘除混合问题一、还剩30根这样的灯柱没有安装,这些灯泡够吗?法1:30×6=180(个)15×12=180(个)因为买的灯泡数正好等于需要灯泡数,所以正好够。分步算式:综合算式:法2:15×12=180(个)15×12÷6180÷6=30(根)=180÷6=30(根)因为需要的灯柱正好等于现有的灯柱量,所以正好够。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没有小括号的,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感觉本节课有以下亮点:7①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数量上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学生形成计算意识,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为学生赢得不断体验成功的机会,有效的促使学生全面发展。②教给学生知识重在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本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议论、去争辩、去探索。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整个教学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身动脑、动口、动手,理解两步应用题为什么要寻找中间问题,该怎样寻找中间问题,掌握了方法,训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2.使用建议:这节课在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上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练习部分显得时间很紧,有点急学生。使用时可以适量调整时间。3.需要突破的问题:加强学生对做题思路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能力。台儿庄区运河街道办事处西关小学郑媛媛
本文标题:第6课时两步计算的乘除混合问题台儿庄西关小学郑媛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79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