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生态学原理(主编宗浩副主编蒋光藻刘智慧编著马丹炜刘智慧陈自勉宗浩蒋光藻3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FK)40mm0”生态学原理(Z4主编4K宗浩4副主编4K蒋光藻刘智慧4编著(以姓氏笔划为序)4K马丹炜刘智慧陈自勉宗浩蒋光藻)6mm4SS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3[川]WB新登字号DW4责任编辑K×××3mmK27内容提要”SS全书为7章。包括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系统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本书由作者多年来总结生态学教学和科研的经验,并收集国内外生态学发展的资料编写而成。以阐明生态学原理为主,图文并茂。适用于作生命科学各专业普通生态学教材。也可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农业相关专业的生态学基础教材,还可供生态学、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及农林牧副渔有关工作者参考。K36mmFL(1,2LL(4”生态学原理主编K宗浩副主编K蒋光藻刘智慧编著K马丹炜刘智慧陈自勉宗浩蒋光藻”SS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成都建设北路二段四号)邮编:610054电子科技大学印刷厂印刷开本787×10921/16印张25.75字数62.7万字版次1996年8月第一版印次1996年8月第一次印刷印册1000册ISBN××××××定价:元)FL)2前言K生态学的理论和应用,由于其与世界的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乃至人类本身在地球上的持续生存有着最密切的关系。生态学近年来发展异常迅速,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研究领域快速涌现出来。生态科学在即将走进21世纪时,它已经从一个描述性的科学,进入了一个定量或半定量的严密学科和实验学科。本书在长期使用的讲义的基础上修改、充实新的内容编写而成。本书第一次尝试把系统生态学作为一章。以往的生态学教材都仅作为附录或简介。我们认为“系统生态学的出现,使生态学领域出现了革命”(E.Odum,1977)。因此,在生态学的教科书中应该有它的位置。此外,目前本科生对阅读生态学杂志和学报有一定困难,应该对他们进行系统生态学的基础教育。本书在绪论后按生物与环境、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系统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的顺序介绍生态学基本原理。全书提纲由宗浩起草,经编写组审查,和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反复修改编写而成。全书第三章种群生态学、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第六章系统生态学由宗浩编写,第一章绪论、第七章应用生态学的第一,二节由刘智慧编写,第七章第三节由蒋光藻编写,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由陈自勉编写,第四章群落生态学由马丹炜编写。最后全书由宗浩统稿。在编写过程中,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本书从构思到编写过程都得到钟章成教授的关心和指导,在此表示感谢。郑鸽同志为本书绘制了主要的图、表,并进行了部分编辑和校对,在此也表示谢意。(ZSS宗浩1996年3月)2目录第一章绪论。[CM(10mm](1)[CM)]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CM(10mm](1)[CM)]第二节生态学的历史发展。[CM(10mm](2)[CM)]第三节生态学的分支及其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CM(10mm](6)[CM)]第四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CM(10mm](7)[CM)]第五节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课题。[CM(10mm](8)[CM)]第二章生物与环境。[CM(10mm](10)[CM)]第一节生态因子的分类及作用特点K。[CM(10mm](10)[CM)]一、环境与生态因子。[CM(10mm](10)[CM)]二、生态因子的分类。[CM(10mm](10)[CM)]三、生态因子作用的几个特点。[CM(10mm](11)[CM)]SS第二节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K。[CM(10mm](12)[CM)]一、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CM(10mm](12)[CM)]二、生物对各生态因子耐受性之间的相互关系。[CM(10mm](14)[CM)]三、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CM(10mm](16)[CM)]四、内稳态生物和非内稳态生物。[CM(10mm](20)[CM)]五、适应组合。[CM(10mm](21)[CM)]SS第三节生物与温度的关系K。[CM(10mm](23)[CM)]一、地球上的热量平衡与温度变化规律。[CM(10mm](23)[CM)]二、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CM(10mm](27)[CM)]三、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M(10mm](32)[CM)]四、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CM(10mm](34)[CM)]五、周期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CM(10mm](38)[CM)]六、动物的热能代谢与体温调节。[CM(10mm](39)[CM)]SS第四节生物与光的关系K。[CM(10mm](43)[CM)]一、光的性质。[CM(10mm](43)[CM)]二、光质的变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CM(10mm](43)[CM)]三、光照强度的变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CM(10mm](43)[CM)]四、日照长度的变化与生物的光周期现象。[CM(10mm](47)[CM)]SS第五节生物与水的关系K。[CM(10mm](50)[CM)]一、陆地环境中水的分布。[CM(10mm](50)[CM)]二、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CM(10mm](51)[CM)]三、以水为主导因子植物的生态类型。[CM(10mm](53)[CM)]四、湿度对动物的影响。[CM(10mm](54)[CM)]五、动物的渗透压调节。[CM(10mm](56)[CM)]六、雪被。[CM(10mm](62)[CM)]SS第六节生物与大气的关系K。[CM(10mm](63)[CM)]一、大气的组成。[CM(10mm](63)[CM)]二、大气成分对生物的生态作用。[CM(10mm](64)[CM)]三、风的形成及种类。[CM(10mm](66)[CM)]四、风对植物的影响。[CM(10mm](68)[CM)]五、风对动物的影响。[CM(10mm](69)[CM)]SS第七节生物与土壤的关系K。[CM(10mm](70)[CM)]一、土壤的生态意义。[CM(10mm](70)[CM)]二、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及其对生物的影响。[CM(10mm](71)[CM)]三、土壤的化学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CM(10mm](74)[CM)]第三章种群生态学。[CM(10mm](76)[CM)]第一节种群的基本特征K。[CM(10mm](76)[CM)]一、种群空间格局。[CM(10mm](76)[CM)]二、种群密度。[CM(10mm](77)[CM)]三、种群繁殖力。[CM(10mm](80)[CM)]四、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CM(10mm](81)[CM)]五、存活曲线。[CM(10mm](81)[CM)]六、生命表。[CM(10mm](83)[CM)]七、内禀增长力。[CM(10mm](86)[CM)]第二节种群增长规律K。[CM(10mm](88)[CM)]一、种群的指数增长规律。[CM(10mm](89)[CM)]二、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规律。[CM(10mm](91)[CM)]三、影响种群增长的其它方面。[CM(10mm](96)[CM)]四、种群增长的随机模型。(100)SS第三节种群动态K。(101)一、种群动态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101)二、种群的数量动态。(102)三、种群的空间动态。(104)SS第四节种间关系K。(106)一、互利共生。(106)二、种间竟争。(107)三、捕食作用。(110)四、寄生。(112)五、生态位理论。(114)第五节种群进化生态K。(118)一、基因库和遣传漂变。(119)二、表现型变异。(120)三、自然选择模型。(123)四、遗传生态分化。(125)五、遗传生态的分类。(126)六、进化的生态机制。(127)七、进化对策。(130)SS第六节行为生态学K。(131)一、行为生态学的产生和主要研究内容。(131)二、行为机制。(132)三、进化稳定对策。(134)四、通讯。(135)五、行为效益评价。(135)六、行为的进化。(136)SS第七节种群调节K。(140)一、密度制约和非密度制约因素。(140)二、气候因素。(141)三、种间因素。(141)四、食物因素。(142)五、行为调节。(142)六、内分泌调节——克星斯琴(Christian)学说。(143)七、遗传调节——奇蒂(Chitty)学说。(144)八、种群调节与密度制约性关系的模式。(145)第四章群落生态学。(147)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K。(147)一、生物群落的意义。(147)二、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148)三、有关群落性质的两种观点。(149)第二节群落的种类组成K。(149)一、种类组成。(149)二、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152)三、物种多样性。(156)四、种间关联。(159)五、物种相似性。(160)六、岛屿生物地理学。(161)第三节群落的外貌与结构K。(163)一、群落的外貌。(163)二、群落的结构。(167)三、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169)第四节群落的动态K。(170)一、群落的形成与发育。(170)二、群落的变化。(172)三、群落的演替。(173)第五节群落的分类与排序K。(186)一、群落的分类。(186)二、群落的排序。(192)第六节群落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K。(202)一、群落分布的地带规律性。(203)二、群落分布的非地带性。(208)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210)第一节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K。(210)一、生态系统的定义。(210)二、生态系统控制。(211)三、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215)四、营养级与同资源种团。(216)五、生态系统分类。(217)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K。(218)一、初级生产力的概念与估测。(218)二、地球上初级生产量的分布。(219)三、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222)四、次级生产力估计原理和途径。(224)五、陆地和海洋中的次级生产量。(225)六、一个种群次级生产力测定实例。(227)第三节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K。(229)一、分解作用原理。(229)二、分解者组成。(230)三、资源质量。(231)四、理化环境对分解过程的影响。(232)第四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K。(235)一、生态系统的热力学规律。(235)二、生态金字塔与生态效率。(236)三、食物网理论。(240)四、食物链水平上的能流分析。(242)五、生态系统水平的能流分析。(243)六、异养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245)七、实验种群的能流分析。(245)第五节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K。(246)一、物质循环的模式与基本类型。(246)二、物质循环的定量研究。(247)三、全球水循环。(248)四、气体型循环。(250)五、沉积型循环。(253)六、营养物质的循环。(255)第六节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K。(256)一、信息的概念及一般模型。(257)二、信息的度量、不守恒性。(257)三、信息与熵、序的关系。(258)四、信息—物质—能量的模型。(259)五、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260)第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K。(263)一、稳定性的定义。(263)二、稳定性的度量。(263)三、复杂性与稳定性关系的早期观点。(265)四、复杂性与稳定性的模型研究。(266)五、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稳定性。(267)六、涨落、序和稳定性。(268)第八节生态系统的发育K。(269)一、生态系统发育的一般趋势。(269)二、耗散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发育。(271)三、生态系统的演化。(272)四、自然生态系统的对策和人类的需要。(272)第九节复合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学K。(273)一、景观生态学。(274)二、景观生态的属性。(274)三、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275)第六章系统生态学。(277)第一节系统生态学的研究过程K。(277)一、系统生态学研究的基本程序。(277)二、模型的复杂性及结构的选择。(279)三、验证。(282)四、灵敏度分析。(285)五、校准。(286)
本文标题:生态学原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8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