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2、、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一)综合性生活于环境中的植物,必然受到环境各因子的综合作用。(二)主导因子的作用主导因子是指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起限制作用的生态因子,又称限制因子(三)生态因子的可调剂性和不可代替性自然界中,当某个或某些因子在量上不能满足植物需要时,势必引起植物营养贫乏,生长发育受阻。(四)直接因子和间接因子在分析植物的生态和影响植物分布的原因时,应区分生态各因子之间的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五)生态因子的阶段性每一生态因子或彼此关联的若干因子的结合,对同一植物的各个不同发育阶段所起的生态作用是不同的。3、什么是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请比较二者的异同。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是指发生在原生裸地上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演替。二者的共同点:(1)演替都是在裸地上开始。(2)群落在形成过程中,都有植物的传播、植物的定居和植物之间的竞争这三个方面的条件和作用。(3)都是进展演替,即群落向着物种多样化、中生化和高生产力方向演替。二者的不同点:(1)演替开始的土壤条件不同,原生演替开始的裸地条件严酷,从来没有植物的繁殖体或被彻底消灭了,而次生演替开始的裸地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一些繁殖体存在。(2)演替速度不同,原生演替慢,而次生演替快。4.、生态平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1)系统结构的优化与稳定;(2)系统的能流、物流收支平衡;(3)系统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功能的保持。5.简述环境、生态环境和生境的区别与联系区别:①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综合,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生存的各种因素。必须有一个特定的主体或中心,离开这个主体或中心,就谈不上环境。它强调把人类环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看待,避免人为的将环境氛围互不相关的两个部分。②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及气候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③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成为生境。联系:①环境作用于生境。当温度变化时,会导致生物死亡或停止繁殖。随着季节的变化会导致动物迁徙脱毛、脱羽,动植物休眠等。②生境有反作用于环境。如在草原上过度放牧或导致草场退化,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活动,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和理化性质。两者相辅相成。6.简述一般种群的存活曲线类型及其特征Ⅰ型:表示种群在接近于生理寿命之前,只有个别的死亡。死亡率直到末期才升高。如大型兽类和人类。Ⅱ型:表示个体各时期的死亡率是对等的。鸟类Ⅲ型:表示幼体的死亡率很高,以后的死亡率低而稳定。鱼类、两栖类、牡蛎、甲壳类。7.论述物种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方式。物种形成及其过程地理物种形成学说地理隔离独立进化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Tab5-1P956.3.2物种形成的方式异域性物种形成邻域性物种形成同域性物种形成8.简述生物群落的发育过程。1)发育初期:1.种类组成不稳定2.群落结构未定型3.内环境无特点2)发育盛期:1.种类组成稳定2.群落结构已定型3.内环境有特点3)发育末期:1.老物种,尤其建群种生长渐弱2.新物种不断进入,进入新老交替10.生态系统的功能类群分为哪几类?各包括哪些生物类群?它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联系成为一个功能整体的?生态系统的功能类群分为三类: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指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质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这些生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质,并把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合成有机物的分子键中。这类生物包括所有的绿色植物、蓝绿藻和少数化能合成细菌等自养生物。消费者:指依靠活的动植物为食的动物,他们不能制造有机物质,而是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直接吃植物的动物叫植食动物,也叫一级消费者。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叫肉食动物,也叫二级消费者,以后还有三级消费者和四级消费者。消费者也可以包括既吃植物也吃动物的杂食动物。食碎屑者也应属于消费者,它们的特点是只吃死的动植物残体。消费者还应当包括寄生生物。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基本功能是把动植物死亡后的残体分解为比较简单的化合物,最终分解为最简单的无机物并把它们释放到环境中去,供生产者重吸收和利用。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蚯蚓、白蚁、秃鹫等大型腐食性动物。它们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连接成为一个功能整体的。11.什么叫生活史策略,试比较r-选择和k-选择的基本特征。生态对策(生活史对策,lifehistorystrategy)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选择:死亡率高,但r高能使种群迅速恢复,高扩散能力使其迅速离开不利环境,有利于建立新的种群和形成新的物种K-选择:竞争能力强、数量稳定、大量死亡或导致生境退化的可能性小;由于r低,种群数量下降后恢复困难14.物种的形成为什么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有哪些形式和方式?只有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以后,当两个种群的个体再次相遇和接触,但基因交流已成为不可能,具有独立的基因库,因而成为两个独立的种,物种形成过程完成。生殖隔离包括合子前隔离和合子后隔离。合子前隔离发生在合子形成之前,阻碍受精和形成合子;可分为(1)栖息地隔离;(2)时间隔离;(3)行为隔离;(4)生殖器官隔离。合子后隔离发生在合子形成以后,虽然两性配子可以受精并形成合子,但合子没有生活能力,或只能发育为不育的杂种。可分为(1)杂种的生活能力极弱,或完全不能生活;(2)发育过程中的杂种不育;(3)F2代受损。Fl代虽然能正常生活和生育,但F2代具有很多生活能力弱和不育的个体。
本文标题:生态学简答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84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