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乡村价值-朱启臻.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乡村价值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朱启臻2015.8一、乡村的命运乡村消失自然消失人为拆迁文化丧失老龄化乡村失去生机基础设施破败萧条房倒屋塌土地荒芜乡村衰败传统文化衰落尊祖宗、讲人伦崇道德、尚礼仪传统道德与诚信缺失人际关系淡漠监督功能弱化民俗失去载体地方知识与农村手工艺丧失……二、乡村有什么价值?传统文化的根本生态文明的基因和谐社会的基础乡村的六大价值生产生活生态社会教化文化传承与保存1、生产价值(经济功能)农业的生产功能智慧农业、庭院经济农村手工艺生产(结果与过程)农村的服务功能2、乡村的生态功能天人合一的理念(尊重自然)村落的有机循环低碳生活方式村落与有机循环自然能源与资源村落社会经济活动种植业农民生活养殖业农业生产3、乡村的生活功能宜居的环境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去成本的消费方式群体闲暇活动养老、养生、养心农业与身心健康优良的生态环境健康的食品慢生活亲近大自然“农活”的综合人性4、乡村的社会功能吸纳就业(缓冲功能)和谐的人际关系(互助)诚实守信的品质尊老爱幼的传统无讼的社会关系(化解矛盾)5、村落的教化功能农业劳动(知识、勤俭、自然与科学)人际交往(礼与秩序)民俗活动(节庆与习俗)村规与道德约束示范与群体压力仪式教化(祭拜、拜年等)乡村中的感悟劳动的艰辛,珍惜劳动成果;善待大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的和谐;勤劳,节俭,循环利用思想;耐力与忍耐品质;诚实,人与人的和谐;感恩和祈福的情操;珍惜生命;……村落教化的特点与条件特点:内容的综合性;过程的渐进性(潜移默化、濡化的过程)强化的反复性;条件:开放的农户、熟人社会、村落公共空间6、乡村文化承载与保存功能农业文化诚信文化与孝文化民俗与民间信仰民间手工艺……传统文化保存在哪里?村落与院落形态村落中的建筑、标志家庭与家族民俗生活方式民间信仰熟人社会中的示范与模仿农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三、和谐乡村的构建十八大:“五位一体”。生态文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平等、公正;和谐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理念。十八大报告动容的表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反思:发展的目的提出“美丽中国”的新概念,1、新型城乡关系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把乡村建设的更像乡村;在城乡差异中寻找功能互补;农民市民化?乡村城市化?按照乡村发展规律建设乡村不要用城市文化替代乡村文化;不要破坏乡村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不要把活的文化变成死的文化。(正确认识美丽乡村建设标准)2、美丽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3、有利于生产的乡村4、和谐的乡村5、重视人的培养留住人(吸引人):农村有活力;提升人:发展有能力;教化人:和谐有动力;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6、有文化的乡村(1)物质层面(凝结在物质基础上的精神文化)山、水、林、田、物产;民居、院落、村落形态、标志性设施;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品、劳动工具;文化用品、娱乐设施(2)制度层面制度协调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法律、法规、政策、村规民约、宗法伦理;家庭、家族、邻里等关系规范;教育、宣传、评比、文艺活动;节日、习俗、礼仪、生活方式;(3)社会心理层面宗教信仰;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7、和谐乡村建设创新评选“文明户”文化墙文化大院婆媳澡堂文化“驻乡”新乡贤协会“记得住”与“系得住”乡愁“记得住”:离开乡村的人不要忘记自己的家乡(乡土情怀)“系得住”:乡村具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归属感)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叶落归根乡贤群体得以存在的基础谢谢联系电话:13301310585E-MAIL:zhuqz@cau.edu.cn
本文标题: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乡村价值-朱启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86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