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第8章2施工图的翻样
第8章施工图的翻样学习任务交底施工图应做到技术合理,图面表示清楚,方便施工。但是由于它所表明的内容较多,涉及专业工种面广,有的节点构造、构配件常采用标准图集表明,如将图样直接交给各专业工种施工和申请加工定货,会给工作带来困难。为了便于施工,还需要进行翻样工作。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施工翻样图的分类;掌握识读施工翻样图的技巧。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识读模板翻样图、墙体砌块排列翻样图和钢筋翻样图。3、情感目标:注重在读图过程中培养不断创新思维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一、概述1.施工翻样图的概念在实际工作中针对某些节点构件、预制构配件画出比施工图更详细、更符合各施工工种需要的补充图纸即施工翻样图。施工翻样图又称放样图,由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绘制,常列入施工技术交底资料中,分发到各专业班组以便指导施工。因此,作为一名好的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掌握施工图的翻样技能。2.施工翻样图的分类施工翻样图根据其作用不同,常分为以下几类:(1)工种翻样图施工图一般是按建筑部位或构件进行绘制的,但施工过程是由各类工种分工合作进行的(如:瓦工、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模板工、电工、水暖工、油漆工等)。为便于施工和简化各工种所需的图纸内容,就要按不同工种的施工需求分别绘出翻样图,如砌块排列大样图、模板翻样图、钢筋翻样图等。(2)预制构配件翻样图施工中所需的多种预制构配件常到加工工厂中定做,为保证这些构件、配件的质量,要根据施工图的要求,绘制翻样图,依此组织加工订货,按不同工厂、不同材料、不同规格、品种、数量等进行分类统计,并附详细加工翻样图。(3)设计变更的翻样图工程施工中常因甲方需要或施工困难等对原设计进行变更,需绘制设计变更翻样图。3.绘制翻样图的要求(1)熟悉和审阅施工图样在绘制翻样图以前,应将各专业图样全部审阅(这里主要指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对每一个节点、每一结构、配件都要很熟悉,做到对整个工程心中有数。看图过程中应着重抓住水、电、暖等工程与土建之间的关系。例如各种管道穿墙留洞的大小及标高。在结施或建施中是否标出,标注尺寸是否相符,土建与安装之间前后是否有矛盾,特别是门窗洞口、梁、柱等的轴线、编号、数量是否对应。(2)熟悉施工方案、施工规范翻样图要与工程的施工方案一致并符合各工种的搭接顺序,因此在绘翻样图前必须熟悉、掌握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分清各种构配件哪些是预制,哪些由现场加工,哪些由工厂加工,然后按施工方案的规定和要求画出翻样图。翻样图要与施工规范相适应,因此绘制前必须认真阅读施工规范。(3)了解材料供应情况充分进行市场调查,了解材料供应情况,以便根据材料的规格和供应的实际情况,对原来的设计进行核对和修改。(4)仔细阅读图样会审记录和设计变更仔细阅读图样会审记录和设计变更,根据设计变更情况及时绘制出变更大样图,以指导施工。二、模板翻样图1.模板翻样的图示内容及绘制模板翻样图是供木工制作和安装模板及计算工程材料用量的图样。图中只画出构件外形的全貌,注明外形尺寸、关键部位的标高,特别要注明梁、板的底面标高,以及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情况,构件中的钢筋配置一律不画出。模板翻样图应以图示为主,尽量减少文字说明。下面介绍几种常用模板翻样图:(1)基础结构模板翻样图画在同一张图样上,使它清楚地表明基础的形状、尺寸、标高、构造情况及基础与定位轴线的位置关系。对于基础砖墙和首层墙、柱、楼梯下的小基础,在模板图中均应画出。(2)楼层结构模板翻样图楼层结构模板翻样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断面详图。图10-1是某工程楼层结构模板翻样图。图10-1某工程楼层结构模板翻样图1)模板结构平面图中,下层梁的轮廓线用中粗虚线表示,本层楼面轮廓线用粗实线表示,被剖切到柱子涂成黑色。2)为表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板、柱的连接情况及其它们的断面形状和尺寸,常画出断面详图,如图10-1中框架的断面图。对于框架结构一般采用沿横向作剖切,画出梁、板、柱的横向框架架立面图,同时画出其它断面详图。3)在模板翻样图中,应标注各结构构件的型号、断面尺寸和断面的剖切符号等,以便识读。4)为便于配模和安装,在结构平面图中要标注梁、柱与定位轴线的位置尺寸和梁与梁之间的净尺寸,圈梁、过梁下门窗洞口的长、宽尺寸应用虚线表示。(3)钢筋混凝土构件模板翻样图建筑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分现浇和预制两种,现以预制柱为例说明其模板的翻样。1)预制柱的模板翻样图一般有立面图和断面图两种。在立面图中标注柱的总长、分段长和柱表面的预埋件、插筋、孔洞等位置尺寸,牛腿细部尺寸,并标注柱的顶部、牛腿面、室内地面、柱底等处的标高。在断面图中标注柱的宽度和厚度,对变截面柱,每一截面均应画出断面图。2)预制柱中的预理件、孔洞、插筋等在图中的定位尺寸,应注在它们的中心位置,而不应注在外形边缘处,以免在加工和安装时造成尺寸误差。3)当构件采用钢模板施工时,其翻样图应详细画出模板的排列和组合详图,并列出各种规格的钢模板和螺栓等配件的使用量。2.模板翻样图识读举例图10-2是某单层工业厂房牛腿柱(z1)的模板图,比例为1:30,柱高1O.50m(±0.000以下-1.200m,±0.000以上9.300m)。从1-1、2-2、3-3断面图中可看出牛腿以下柱截面为600mm×400mm牛腿最大断面为950mm×400mm;牛腿以上截面为400mm×400mm,长3200mm。在标高6.100m、6.900m、9.300m处共有3种预埋铁件。图10-2钢筋混凝土柱模板图图10—3是牛腿柱预埋件M2详图,比例为1:10,为一块厚10mm、长400mm、宽400mm的钢板,按图示要求有9根Ф14的钢筋和钢板焊接并伸人柱中和柱相连,每根钢筋长250mm。图10-3牛腿柱预埋件M2详图三、墙体砌块排列翻样图1.砌块翻样的图示内容和绘制砌块结构中常用的砌块有粘土砖、粉煤灰硅酸盐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砌块等,由于砌体部位不同、砌块规格各异,故在施工前应绘制砌块排列大样图即砌块排列翻样图。(1)砌块排列原则1)尽量采用主规格砌块,以减少砌块规格。2)应错缝搭接,避免竖向垂直通缝。搭接长度不小于砌块长度的1/3,也不宜小于150mm,外墙转角处及纵横墙交接处应交错搭砌,如图10-4所示。3)应尽量少嵌砖,局部必须嵌砖时,应尽可能分散布置。4)对于空心砌块,上下皮砌块的壁、肋、孔应垂直对齐,以提高墙体的整体性能。5)进墙梁应搁置在砌块长度的中间,梁四周的空隙部分应浇筑混凝土,而不得镶砖。(2)砌块翻样图的绘制1)画出建筑的墙体平面布置示意图,标注定位轴线和门窗孔洞的位置、尺寸。2)分别画出各墙体的立面轮廓图,并在图中画出门窗、孔洞、过梁、圈梁和伸进墙内的梁、板等的形状,标注尺寸、标高和定位轴线3)用单线画出砌块水平灰缝线,每皮中砌块的排列可先排规格大的砌块,再排规格小的砌块,最后便可得出砌块的竖向灰缝线。4)在图中标出砌块的规格,型号用数字表示,并标注不同规格砌块的材料图例。2.砌块翻样图识读举例图10-5是砌块排列图。图10-5a是二层(底层)第一皮砌块排列平面图,表明砌块的水平排列情况,根据轴线尺寸,空出门洞位置,然后排列砌块,又称摞底摆样。图10-5b是外墙A轴砌块排列立面图,图10-5c是外墙1轴砌块排列立面图,图中把圈梁、门窗洞口、楼板、镶砖位置、各种规格砌块排列都表示出来,这样就可以安排好各种砌块的进料数量,借以指导施工。四、钢筋翻样图1.钢筋翻样的图示内容和绘制(1)钢筋的配料钢筋的配料就是根据施工图分别标出构件的各根钢筋的直线长度,然后据此汇总成钢筋配料单,作为备料、加工和结算的依据。(2)钢筋翻样图的绘制钢筋的实际形状和尺寸均以简图表示,一般用单线示意图表示,钢筋的图线以粗实线绘出。钢筋图的形状应和设计图中配筋的形状、方向一致,尺寸以实际尺寸为准,设计图样起示意作用。钢筋的尺寸标注是钢筋配料的主要依据,简图中注明的尺寸均为外包尺寸,尺寸数字可直接标注在简图上。1)钢筋翻样的步骤①钢筋配料单的编制是一件细致的工作,为避免遗漏和差错,应按照工程施工顺序逐一进行,每一构件可按受力筋——构造筋——箍筋等不同类别进行编制。②绘出每根钢筋的简图并标注尺寸,填写钢筋的规格、根数,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最后对钢筋的总重量按分部分项进行汇总。③钢筋配料单完成后,要认真、细致地复核检查,以免出现差错。2)注意事项①凡设计图中对钢筋配置的细节没有具体表明时,可按规范中的构造规定处理。②翻样时,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钢筋的形状和尺寸要考虑便于加工和安装。③对形状复杂的钢筋,用数字计算较困难时,一般采用按比例放大样的方法。④除了按设计图配料外,还要考虑因施工需要而增设的附加钢筋。2.钢筋翻样图识读举例图10-6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结构详图,比例为1:20。从立面图和1-1、2-2断面图中可以看出①号筋2φ12为受力筋,②号筋为弯起筋,③号筋2φ6为架立筋,④号筋φ6为箍筋。立面图下为各编号钢筋的大样图。为便于编制施工预算,统计用料,对配筋复杂的梁还要列出钢筋表。钢筋表的内容见表10-1。五、金属件翻样图建筑中的金属件有建筑装饰配件(如金属栏杆、雨水管铁箍、搁板铁脚等)和金属结构(如钢屋架、钢柱、钢支撑、钢起重机梁和预埋铁杆等)。金属件的翻样图应按照施工前后次序和阶段,分期分批进行,在图中要详细表明金属件的名称、型号、规格、尺寸、形状和材料的连接方式及加工、安装要求等。对外形较大的金属件(如屋架、楼梯栏杆等)要考虑它们在施工、运输、安装方面的方便和可行性,采取诸如工作分段制作、现场整体拼装的方法。分段制作时,各段的连接处应适当放长,以便安装拼接时有调节偏差的余地。
本文标题:第8章2施工图的翻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9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