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第一单元 除法(0)
1大丰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课型:新授课第1教时总第1个教案上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能运用以前所学的方法探索出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在对比观察中发现简单规律,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出发的过程,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2.培养估算的意识和验算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培养独立探索、大胆尝试及在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过程,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总结方法。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你们参观过养鸡场吗?(出示主题图和题目)提问: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出算式?二、探究交流(一)探索口算方法问:600÷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1.学生独立思考。2.学生交流算法。学生可能有的方法:①因为3个200相加是600,所以600÷3=200②6个百除以3等于2个百,2个百是200。③因为6÷3=2,所以600÷3=2003.谈话:大家的想法都很有道理,自己选一种喜欢的方法,把600÷3是怎么算的再说一遍给同桌听。4.观察对比,探索发现。出示P2想想做做1,提出要求:请大家口算下面各题,在书上直接写得数,再观察这几组题,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吗?⑴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得数。⑵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①每组三个算式中被除数的第一个数字是相同的,除数是相同的,商的第一个数字也是相同的。②每组的第二个算式的被除数比第一个算式的被除数末尾多了一个0,除数相同,商的末尾也多了一个0。每组的第三个算式的被除数比第一个算式的被除数末尾多了两个0,除数相同,商的末尾也多了两个0。③口算第二、三个算式时,只要和第一个算式一样算,然后再看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在商的第一位的后边添上几个0就可以了。思考与调整:2⑶教师小结:大家发现得真好,而且观察很有顺序,能注意竖着对比每组三个算式之间的联系,横着对比三组算式之间的关系。(二)探索笔算方法1.提出问题。养鸡场的鸡还都是产蛋高手呢。这些鸡2天共产蛋986个,平均每天产蛋多少个?算式怎样列?2.问:谁能估计一下平均每天产蛋几百多?指名估算并交流方法。3.谈话:到底是多少个呢?大家能不能用笔算的方法算一算呢?⑴请一位学生示范写出竖式。⑵问: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试着计算这道题吗?学生尝试。⑶交流算法。①4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引导学生明确:9百除以2得4百多,4表示4个百,所以要写在商的百位上。②百位余下的1为什么要和被除数十位上的8合起来再除以2?引导学生明确:9个百除以2商4,分掉了8个百,还剩1个百没分,所以要和十位上的8个十合起来成18个十再除以2,也就是说除的过程中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数合并起来继续除。③问:你觉得今天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和以前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什么联系?揭示课题。⑷谈话:怎样检查结果对不对?你会验算吗?指名板演三、反馈完善1.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2的前两题,再组织学生交流,解决个别问题。2.学生独立计算想想做做2的后两题,再同桌互相交流算法。3.想想做做4,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4.想想做做5,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式计算,然后组织交流。(可以用乘法思考:130个盒子可以装130×4=520(节)电池,再用可以装的520节电池和要装的540节电池比较,说明准备130个盒子不够。可以用除法思考:装540节电池需要540÷4=135(个)盒子,说明准备的130个盒子不够。)四、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探索,共同合作,大家取得了很多的收获,下谁愿意来说说这一节课你的收获和体会是什么?也可以说说你在学习中还有哪些疑惑?五、课堂作业1.想想做做32.《补充习题》P思考与调整:教后反思:3大丰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2)课型:新授课第2教时总第2个教案上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弄清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2.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3.在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总结方法。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今天食堂买来一些鸡蛋(出示挂图并把每千克鸡蛋4元改成2元),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式?⑴估算:你能帮食堂阿姨估算一下,312元大约能买多少千克鸡蛋吗?先独立估算,再同桌交流。集体交流:你估算的结果是几百多?⑵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板演。⑶问:计算的得数是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⑷小结算法:强调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二、探究交流1、引入新课:假如每千克鸡蛋4元,请你估算一下,312元能买多少千克鸡蛋呢?同桌两人交流估算的结果。你是怎样估算的?2、自主探索,理解312÷4的计算方法和书写方法。⑴独立探索:填写第3页的方框。⑵小组讨论:把你的想法与组员交流,看意见是否一致。⑶汇报交流,理解掌握。①选一组学生的竖式,说说是怎样计算的。②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可以体温,进行答辩。③重点讨论:商的首位7应写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⑷检验刚才的估算结果。3、小结计算方法:这道除法计算时有何特点?把两题比较,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为什么第1题的商是三位数,而第2题的商是两位数?4、揭示课题。三、反馈完善1、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算的。重点检查除的顺序及首位商的书写位置。2、想想做做2为了减少计算中的错误,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小结:除了计算认真仔细,还要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思考与调整:4出示第2题,每组练习一题,并验算。集体订正。3、想想做做3仔细观察,同桌互相说说每题的商是几位数,再集体交流。组织交流,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两题的商哪一个大一些?4、想想做做4回忆这些图形的名称,同桌交流,并讨论计算边长的方法。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时说说是怎样列式的。问:你发现这三题的计算结果怎样?(渗透被除数不变,除数大商就小的规律。)5、5、想想做做5、6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后再进行交流。四、全课总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动脑,与同伴密切合作获得并掌握了除法的新知识,你能告诉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吗?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吗?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P思考与调整:教后反思:5大丰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课题练习一课型:练习课第1教时总第3个教案上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巩固前面两段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2.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关心学生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对于其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发展学生的解题策略。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同学们,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你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哪几类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请学生起来说一说)(小黑板出示)口算练习:200÷4300÷5500÷560÷525×4400÷875÷520×980×4笔算:765÷3578÷7说说计算过程以及在笔算过程中的注意点二、基本练习1、第2题先让学生观察算式,提出要求,你能估计商是几百多还是几十多?让学生思考怎样进行准确的估计,让学生说说,交流估算方法。根据被除数的前一位数或前两位数与除数的关系,被除数的首位如果不够除,就要用前两位来除,所以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商是2位数,如果被除数首位够除,商就是3位数。让学生先估算,再独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估计的商进行比较。2、第3题先让学生从图上寻找信息,并思考要比较谁跳得快,是比较什么?得到首先要分别求出两人平均每分钟跳了多少下,再进行比较。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结果。三、综合练习1、第4题一组一组的计算,并比较每组中两个算式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计算后,小组讨论,你有什么发现?交流发现,每一组两个算式的答案都相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使计算更简便,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让学生对两个算式进行比较,并探索其中蕴涵的规律,做交流,并学会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思考与调整:62、第5题观察书上的图,说说从图上,我们能知道哪些信息?已知的条件有哪些?(1)要求小明平均每分走多少米?要知道哪些条件,应该怎样算?让学生思考,讨论,并交流。要知道走了多少路,用了多少时间。从题目中,已知从家经过邮局到少年宫一共用了9分,那走了多少路呢?能求出来吗?然后怎样列式,(2)照这样的速度,是什么意思?从家到少年宫只要7分钟,就是求7分钟,小明走了多少米?怎样计算?学生列式计算,交流结果。从这道题目中,我们能得到一个数量关系,是什么呢?让学生讨论。得到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三、全课小结:这节课的内容,还有哪里不太理解的地方吗?五、课堂作业1.《补充习题》P2.补充练习1、同学们栽树,上午栽了524棵,下午用了4小时栽了488棵,下午平均每小时栽多少棵树?2、油厂把610千克的豆油分装在最多只能装5千克的油壶里。准备120个油壶够吗?思考与调整:教后反思:7大丰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课题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1)课型:新授课第1教时总第4个教案上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结果都等于0。2.经历探索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过程方法。教学难点: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过程中0的书写。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一、情境导入出示情境图,提问: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算式怎样列?平均每只猴能摘到几个桃,可以怎样列式?1.结合旧知,解决问题三只小猴摘桃,可树上一个桃也没有,那你觉得每只小猴能摘到几个桃呢?“一个都摘不到“那么0÷3等于多少呢?如果是4只小猴摘桃结果会怎样?5只呢?9只呢?……算式怎么列?结果呢?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2.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小结:0除以或乘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都等于0。二、探究交流1.教学例2(1)出示例题图问:你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要求“前3天平均每天生产鸡蛋多少千克“怎样列算式?(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谈话:306÷3等于多少?先估算,再算一算。问:306÷3的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重点学习笔算的方法及书写格式。分析引导: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因为0除以3得0),这个0能不写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确0有占位的作用。)问:对比笔算的结果和估算的结果你觉得怎么样?如果漏写了商中间的“0”呢?2.完成“试一试”(1)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商是几位数。(2)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名板演。(3)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思考与调整:8(4)如果学生写出的竖式不够简便可以进行引导分析:最后一步的竖式计算能否省略?如果省略,商的个位上的0要不要写?还要在哪里写0表示除完?(5)小结:如果被除数的个位上是0,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完,可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6)比较例题和“试一试”的题目,你认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小结:如果被除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除到0前边的一位正好除完,就直接对齐被除数里的0,在商里写0。三、反馈完善1.想想做做2让学
本文标题:第一单元 除法(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05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