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一章复习提纲(答案)
(本卷中“眼的结构”等填空设置过于详细或重复,造成繁锁,对有些知识点可进行简略)一章复习提纲[第1节感觉世界]1、人的几种基本感觉及相应的感官(填表)2、皮肤有痛觉、触觉、冷热觉等感觉。(1)痛觉对健康有利还是有害?__有害__(2)皮肤上触觉最敏感的地方是____指尖__。皮肤上热觉最敏感的地方是__手背____。(3)冷觉、热觉并非感受温度的刺激,而是感受吸收或放出____热量的快慢________。3、嗅觉形成:环境中物质的气味通过鼻腔,刺激___嗅觉细胞__,嗅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形成嗅觉。特点:(1)时间长了,腥臭味闻不出来了,这是由于___嗅觉中枢适应(疲劳)_的缘故。(2)随着年龄的增长,嗅觉会逐渐__变弱______。(3)不同动物对同一种气味的敏感程度差异很大。(4)同一种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4、味觉味觉感受器:舌上有小乳头,内藏味觉感受器_味蕾__,其内有许多____味觉____细胞。(注意:味觉细胞对__液_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味觉形成: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_唾液中_中,刺激__味觉细胞,_______,味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形成味觉。四种基本味道以及舌敏感性部位(注意1:麻、辣、涩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注意2:人感冒时嗅觉的敏感性变弱是因为嗅觉与味觉是相互_影响______3、进行P5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验的影响(或干扰)。[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声音产生:是由于____物体振动__。正在发声的物体叫__声源____。例1、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说明:物体振动产生声音2、声音的传播:需要__介质____。声音以_波____的形式传播。如图2说明:___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__图1图23、声速:声速跟温度和介质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__快____。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_快______;声音在液体中其次;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___慢____。在15℃的空气中,声速是___340米/秒_______。4、回声:把声源的振动传播出去,遇到障碍物,声波将发生反射,形成回声。人耳区分两次声音最小时间间隔为0.1秒,则15℃时人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_17___米才能听到回声。[第3节耳和听觉]外耳包括_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__2、耳功能:(1)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2)右图中各结构的功能:A的功能收集声波C的功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F的功能__传导信息__(3)前庭、半规管内有感受器,可感受_头部_____位置的变化;如果过于敏感,会发生晕船、晕车。感觉器官感受器产生感觉的部位触觉皮肤触觉感受器大脑嗅觉鼻嗅觉细胞味觉舌味蕾听觉耳耳蜗视觉眼视网膜味道酸甜苦咸敏感区域舌侧(中)舌尖舌根舌侧(前)1、耳(4)双耳效应:用两个耳朵听可以辨别声源的_方位___和_距离_____。3.听觉的形成: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4、声音的三个特性是:(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①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__频率_______,单位是__赫兹____。②音调跟声源的振动__频率_____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_高__。③儿童的音调一般比成年人__高____;女人的音调一般比男人___高____。④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__65赫兹到1100赫___;人的听声频率大约在__20赫兹---20000赫兹兹___。不同的动物,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_不同_____。(填相同、不同)⑤高于20000赫的声音叫__超声______;低于20赫的声音叫___次声____。B超检查是利用__超__声波;蝙蝠能发出__超__声波。地震会产生___次___声波。(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跟___声源的振幅_有关,计量声音大小的单位是__分贝______,符号是_dB__。(符号不做要求)(3)音色:发声体的发声体的性质、形状等都能影响音色。例:如听敲击陶瓷品发出的声音判断有无裂缝,根据声音的音色5、噪声:预防噪声的方法:在_声源__处减弱;在__传播过程____中减弱;在_人耳_____处减弱。[第4节光和颜色]1、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例、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D)A.电池和金星B.电池和烛焰C.萤火虫和月亮D.太阳和烛焰E.开着的电视的屏幕、电影屏幕的画面。2、光的传播特点: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例:下例现象不属于的直线传播的是⑤①小孔成像②影子的形成③月食、日食④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⑤水面的倒影(1)小孔成像成的是__实___像。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像。光斑形状与小孔形状_无关。在第(1)题图中画出A物体的像,当屏向右移时像变大。(2)影子不是像:影子是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黑暗的阴影区,只看清轮廓。(3)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为3×108m/s,空气中次之,光年是长度单位(填”速度”或”长度”)。(4)光线:在科学上往往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2、光的色散:(1)如右图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的从上倒下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紫光的折射程度最大。(2)、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__单色光_。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_复色光_。白光属于_复色光__光。(3)、看不见的光:①红外线的应用:ABCDE②紫外线的应用FGA红外测温仪B、红外夜视仪C、红外遥感D、红外摄像仪E、红外望远镜。F:荧光效应G、杀菌、消毒。4、物体颜色:a)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例3:在暗室的红灯下,看白纸和白纸上写的红字,得到的是(B)A纸是白色,字能看清楚B纸是红色,字看不清楚C纸是白色,字看不清楚D纸是红色,字能看清楚第(1)题图画出成的像b)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注意:看到物体是白色由于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看到物体是黑色由于能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C)三原色是红、绿、蓝。[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1、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①“三线共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②“两线异侧”: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反射中光路是逆的③“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反射类型:镜面反射(例如:镜面、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表面)是否遵循都漫反射(例如:粗糙的黑板、放投影和电影的幕布)光的反射定律?是2、平面镜:(1)平面镜成像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离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注意】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只和物体大小有关,和距离无关系;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画出图1中平面镜成的像,在图2中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画出S点的像。(2)平面镜的用途:成像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④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如:太阳灶;也可以使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成为平行光射出。如:探照灯。⑤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利用凸面镜可扩大观察范围,如:观后镜等。4、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注意:当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2)光的折射定律:完成右光路图(画出反射和折射光线)①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④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注意】①折射角是指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②垂直射入界面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三线重合,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度③光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否具有可逆?可逆。④在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同时也发生了反射。⑶从空气里看水里的物体是变浅的虚像像;从水里看空气中的物体是变高的虚像像。⑷光通过三棱镜折射时,总是折射向厚边(填“厚”或“薄”)第六节---眼和视觉1、透镜①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会发生折射后会聚于焦图2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下图1中属于凹透镜。②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平行光线通过凹透镜发生折射后变得_发散_;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虚焦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图1:例1:完成下列光路图:2、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像的特点像与透镜的距离v应用倒立或正立缩小或放大虚或实2uf倒立缩小实2fvf照相机2fuf倒立放大实2fv幻灯机2uf倒立等大实2vf测焦距fuf不成像获取平行光uf正立放大虚放大镜3、凸透镜成像实验:⑴实验时,应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成像在光屏中央。⑶烛焰逐渐移向透镜时,像逐渐(远离)透镜,像大小逐渐变小。如烛焰向上移呢?像向下移⑹烛焰经凸透镜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果用黑纸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像依然是完整的,只是亮度减弱。4、眼的结构:①附属结构:眼睑、眼球肌、泪腺、睫毛等角膜(无色透明)外膜巩膜(白色坚韧)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眼眼球壁中膜虹膜(中间是瞳孔: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的强弱)脉络膜(营养眼球)吸收多余的光线)内膜视网膜(具有感光细胞)内容物: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等②眼的结构中最主要的是眼球。③虹膜具有颜色,而且不同人种的颜色是不一样的。④瞳孔的功能是控制进入眼睛的光量,光线强时,瞳孔变小;光线弱时,瞳孔变大⑤盲点:视神经穿过视网膜的地方中,无感光细胞的分布,若物体所成的像落在此处则会“视而不见”,此处称为盲点,它在近侧。5、眼球的折光系统①由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共同组成眼球的折光系统。②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晶状体。③睫状体收缩和舒张,可对晶状体的曲度进行调节,从而改变整个折光系统的焦距。④用眼观察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6、近视的成因和矫正图1图2①近视(如上图1):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前。②近视眼是由于它的晶状体过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造成的。③近视眼可配戴装有凹透镜的镜片来矫正。7、远视的成因和矫正①远视(如上图2):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后。②远视眼可配戴装有凸透镜的镜片来矫正。第七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1、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状态、特性和变化。2、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3、用于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
本文标题:第一章复习提纲(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29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