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一章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用选择判断
1第一章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一、判断题(只判断对错不解释理由。正确的在题后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健康不仅是人们最珍借的生活需要,而且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发展基础。(√)2、身体健康就是真正的健康。(×)3、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4、一般而言,有心理障碍者必然偏离社会规范,但偏离社会规范者未必都有心理问题。(√)5、根据统计学的正态分布曲线,可认为处于总体平均标准范围内者为心理正常,偏离这一范围者就是异常。(√)6、由于心理健康的人喜欢别人、接受别人,所以他在别人中间也总是受欢迎的。(√)7、健康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标志。(√)8、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都处在一种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9、心理健康标准的制订和确定,必须通过大规模人群的调查。(√)10对心理健康与否的判别受到社会环境、文化风俗、宗教信仰、意识形态、民族特点等的影响√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只能选择1个)1、标志一个民族的良好素质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元素之一是个体乃至大众的健康状况2、维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卫生的最终目的,心理卫生是达到心理健康的手段3、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4、自我意识正确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标准)5、心理健康的人能享受学习、工作和休闲给自己带来的不同的满足,他们能过一种(平衡的生活)6、世界卫生组织的简称是(WHO)7、心理健康是相对的,制定绝对的心理健康标准(很难)8、下列表述哪一项不符合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有痛苦感,心理常常感到难受)9、下列表述哪一项不属于健康的人际关系应具备的特点(与家人的关系时好时坏)10、下列四项哪一项不属于制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道德规范)A统计常模B道德规范(社会规范)C生活适应D临床诊断E主观经验三、多项选择题(选错一项不给分,漏选酌情给分)1、对心理健康理解有误的是(ABC)A心理健康就是没有精神疾病B心理健康就是心情愉决C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生理功能状态2、心理健康标准是下列哪些学科共同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ABCD)A心理学B医学c精神病学D法学3、以生活适应作为判断人们心理正常与否的标准的具体依据是(ABCD)A个体是否表现出与生活环境及需要相一致的情感B个体是否表现出与生活环境及需要相一致的言语C个体是否表现出与生活环境及需要相一致的思维D个体是否表现出与生活环境及需要相一致的行为4、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要素的的关系协调可以具体细分为(ABCD)A人一己关系B人一人关系c人一事关系D人一物关系5、情绪乐观向上是指情绪的产生是由适当的原因所引起,情绪的持续时间是随着主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情绪活动的主流是(ABD)A愉悦的B欢快的C激动的D稳定的6、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相对于生理卫生而言的。它的基本含义是(ABD)A指一门学科或理论体系B指一项专业服务工作C指人的身心健康状态D专指人的心理健康状态7、保持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必须符合的基本原则是(BCD)A精神与物质的统一原则B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的同一性原则c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性原则D个性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原则8、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全选)A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B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c有幸福感D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9、下列四项哪些属于制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ACD)A统计常模B道德规范C生活适应D临床诊断10健康的人际关系的特点是(全选)A了解他人B理解他人C乐于接受他人,也愿意被他人接受D在别人中间总是受欢迎的第二章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与目标一、判断题(只判断对错不解释理由。正确的在题后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2、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四者之间既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和渗透性,又具有对立性。()3就工作对象和工作者而言,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中,其工作对象是以问题学生为主.(×)4、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其工作对象被称为来访者或求助者、求询者,主要指在适应和发展方面有某些心理困扰或轻、中度心理障碍的异常人。(×)5、就服务范围广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依次存在包含关系。(√)6、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7、键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对社会的安宁和谐,具有稳压器和润滑剂的作用(√)8、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脱离德育的要求,因为德育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9、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但可以相互替代。×)10、心理健康教育与智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11、心理不健康不一定会影响到个体的身体健康状态。(×)12、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13就功能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重在突出工作的主动性,超前性,亦即重在发展与治疗方面.(×)14、心理咨询与治疗侧重于当事人的情感活动以及人格的重建与发展。(√)15、在一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并不强调学生作充分的自我表露。(√)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只能选择1个)1、下列表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涵义理解有误的是(C)A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B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C是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手段D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2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对其工作对象的称呼不恰当的是(D)A来访者B求助者C求询者D病人3、在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的人被称为(D)A心理咨询师B心理治疗师C心理医生D辅导员或心理教师4、心理治疗的基础首先在于建立良好的(A)A治疗关系B辅导关系C咨询关系D朋友关系5、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四者之间既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和渗透性,2又具有(D)A相同性B协调性C对立性D差异性6、就工作对象而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是以哪部分学生为主(A)A正常学生B优秀学生C问题学生D异常学生7、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其工作对象被称为来访者或求助者、求询者,主要是指在适应和发展方面有某些心理困扰或轻、中度心理障碍的(C)A异常人B病人C正常人D好人8、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之间的联系尤为密切,因此人们有时也将心理健康教育直接称为(C)A学校心理咨询B学校心理学C学校心理辅导D学校健康辅导9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B)A因果效应B乘数效应C加数效应D特殊效应10、心理健康状态对个体身体健康状态的影响是(A)A必然的B可能的C不大的D偶然的11保密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从道义上维护,法律上保护学生的(C)A人格和尊严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名誉和隐私权D政治权利和经济地位1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最大不同在于(D)A工作内容不同B学生观不同C目标侧重不同D理论基础不同13、下列表述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理解有误的是(D)A基础与中介作用B操作与动力作用C激励与增效作用D定向与领导作用14、下列表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促进功能理解有误的是(D)A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B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C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D消除民族差异,促进世界统一15、就服务范围广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依次存在(A)A包含关系B递进关系C肯定关系D否定关系16、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是(A)A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B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C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D治疗精神疾病,提高全民素质17、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B)A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B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C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D治疗精神疾病,提高全民素质18、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C)A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B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C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D治疗精神疾病,提高全民素质三、多项选择题(选错一项不给分,漏选酌情给分)1、下列表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涵义理解正确的是(ABD)A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B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C是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手段D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2、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其工作对象被称为(ABC)A来访者B求助者C求询者D病人3、在心理治疗工作中,其工作对象被称为(CD)A来访者B求助者C患者D病人4、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四者之间既具有某种程度的(AB)A一致性B渗透性C差异性D矛盾性5就功能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重在突出工作的(AB)A主动性B超前性C预防性D治疗性6、下列表述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BCD)A定向与领导作用B基础与中介作用C操作与动力作用C激励与增效作用7、下列表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促进功能理解正确的是(ABC)A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B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C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D消除民族差异,促进世界统一8、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不同点除了理论基础不同、学生观不同外,还有(ABDA目标侧重不同B工作内容不同C工作原则不同D方法手段不同9、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可分解为(ABC)a基础目标B基本目标C终极目标D发展目标10、下列表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认识有误的是(BCD)A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B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C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D治疗精神疾病,提高全民素质11、下列表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认识有误的是(ACD)A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B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C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D治疗精神疾病,提高全民素质12、下列表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认识有误的是(ABD)A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B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C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D治疗精神疾病,提高全民素质13、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包括(ABCD)A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B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C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D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14、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是(ABCD)A体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精神B兼顾社会和个人需求C立足当前又面向未来D促进个性的充分和谐发展15、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BCD)A面对所有师生,开展游戏治疗活动B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C面对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间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D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第三章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一、判断题(只判断对错,不解释理由.正确的在题后括号里打“了”,错误的打“x’)1、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英国,并率先在美、欧等国家中发展起来。(×)2、、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取向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资格认定的职业化、高学历化取向。(√)3、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作出直接贡献的先驱者当属美国人比尔斯。(√)4、香港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是大力倡导社会本位辅导方式。(×)5、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是在政府主导下、自下而上地进行推行的。(×)6、格塞尔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位具有学校心理学家称号的人。(√)7、1896年,帕森斯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儿童心理咨询诊所,开创了心理学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先河。(×)8、维特默被誉为“心理辅导之父”。(×)9、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这是当时我国惟一的职业辅导机构.(√)10、10斜年,我国医学心理学创始人,中国心理卫生学会发起人之一的刘瑞恒,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心理卫生实验室、咨询所和门诊部,开展较为系统的心理卫生和医疗工作。()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只能选择1个)1、对现代心理
本文标题:第一章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用选择判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33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