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答案)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答案)一.填空题1.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起动系2.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3.两;四;一4.压缩;进气;膨胀;排气5.有效转矩;有效功率;燃油消耗率ge6.进气行程;压缩行程;膨胀行程;排气行程二.单项选择题1.(B);2.(A);3.(B);4.(B);5.(A);6.(A)三.判断题1.(×);2.(×);3.(×);4.(√);5.(×);6.(×);7.(√)四.解释下列技术术语1.上止点: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即直列式发动机活塞的最高位置。2.下止点: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即直列式发动机活塞的最底位置。3.活塞行程:活塞上、下止点间的距离,用S表示。4.气缸工作容积:活塞上、下止点间的容积,用Vh表示。5.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容积比值,用ε表示。6.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排量7.发动机有效转矩: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转矩。称为发动机有效转矩8.发动机有效功率:发动机通过飞轮在单位时间内对外所做的功,称为发动机有效功率。五.简答题填写活塞、进气门、排气门在工作循环中的运动协调关系。行程机件进气行程压缩行程膨涨行程排气行程活塞从上止点往下止点移动从下止点往上止点移动从上止点往下止点移动从下止点往上止点移动进气门开启关闭关闭关闭排气门关闭关闭关闭开启2.解:已知:D=100mm,S=115mm,i=6VL=Vhi=πD24×106Si=3.14×10024×106×115×6=5.42(L)3.解:已知:Me=121N·m,n=5200rPe=Men9550=121×52009550=66.2(kw)答.桑塔纳JV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6.2(kw)4.答:表示二汽生产、六缸、四冲程、缸径100mm、水冷、通用型、第一种变型产品。六.识图题将下列发动机示意图主要机件的名称填上:答:EQ6100-1发动机排量为5.42L活塞环飞轮排气管排气门缸盖活塞活塞销缸体曲轴油底壳进气管火花塞进气门缸盖螺栓七.综合论述题1.叙述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答:进气行程中,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由化油器形成的可燃混合气被吸入气缸;为使吸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能迅速燃烧以产生较大的压力,必须在燃烧前将可燃混合气压缩。此时,进、排气门全部关闭。曲轴推动活塞由下止点向止点移动,称为压缩行程;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装在气缸盖上的火花塞即发出电火花,点燃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此时,进、排气门仍然全部关闭。可燃混合气被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能,因此,燃气的压力和温度迅速增加,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输出机械能,此即为作功行程;工作后的燃气即成废气,必须从气缸排除,以便进行下一进气行程。所以在作功行程接近终了时,排气门开启,靠废气的压力自由排气,活塞到达下止点再向上止点移动时,继续将废气强制排到大气中。活塞到上止点附近时,排气行程结束。2.分析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答:对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图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汽油机的转速(或汽车速度)保持不变:(1).耗油量(GT)始终随着负荷的增大而增高;(2).有效耗油率(ge)刚开始时随着负荷的增大而逐渐减少,在某一负荷下,耗油率(ge)达到最底点,超过这一点后,耗油量(GT)又随着负荷的增大而增高;从负荷特性曲线可知,当发动机在较高负荷工作时,有效耗油率(ge)较低,经济性较好,但负荷也不能过高,否则有效有效耗油率(ge)将会上升。因此,经常使汽车保持满载和合理拖带挂车是提高经济性的有效措施。3.叙述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答:二冲程柴油机与二冲程汽油机最大的不同是进入气缸的不是可燃混合气,而是新鲜空气,相当型号的柴油机带有扫气泵,新鲜空气经扫气泵提高压力(约为120—140kPa)后经气缸外部空气室和缸壁进气孔进入气缸内,而废气由缸盖上的排气阀排出。第一行程:活塞自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行程开始前,进气孔和排气阀均开启,提高压力后的空气进入气缸换气。当活塞继续上移,进气孔被关闭,继而排气阀也关闭,空气被压缩。第二行程: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喷油器向气缸内喷入雾状柴油并自行燃烧,燃烧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下行作功。活塞下行约2/3行程时,排气阀开启,废气靠自身压力排出气缸,此后进气孔开启,进行换气。ge.GTGTgePe
本文标题: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39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