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第七章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1第七章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基本要求:掌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及转化的评价指标,转化条件、途径与方式,转化过程中的三级效益形成过程及其分配,提高成果分布的措施。重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种形态,转化的评价指标,转化条件、途径与方式,转化过程中的三级效益形成过程及其分配,提高成果分布的措施。难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决定经济上限的因素。第一节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概述一、农业科技成果的含义与类型(一)农业科技成果的含义科学的使命是运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反复观察、实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最后形成认识;揭示事物存在的本质形式及发展规律。技术(technology)则是人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手段。技术的社会职能是基于某一领域和相关领域已知的科学知识,经过试验研究,开发出的能够支配、改造和利用自然客观事物的途径、方法和技能。科技成果是科学与技术的统一体,它既含有认识自然的一面,又含有改造自然的一面。前者必须具有新的发现和学术价值,后者必须具备发明创新和应用价值,这就是科技成果的本质内涵。农业部1998年颁布的《农业科技成果鉴定办法(试行)》规定:农业科技成果是指“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进步,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1996年颁布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暂行办法》指出“国家鼓励科技成果通过市场竞争以及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等多种方式得到评价和认可”。(二)农业科技成果的类型1.依成果性质分类根据农业科技成果形成过程中相互关联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社会职能与生产的联系程度,并与科学研究的分类相对应,可把农业科技成果分为基础性研究成果、应用性研究成果、开发性科技成果三大类。(1)基础性研究成果农业基础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探知农业科学领域中客观自然现象的本质、机理及其生物体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变化规律。其成果一般是将通过观测、实验等手段捕捉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最后形成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特征、运动机理、运动规律,并通过实践验证后而形成的理论知识体系。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学术论文,其学术水平的高低、先进程度等一般通过在学术刊物或2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引起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关注、评论和引用来获得认可。这类成果虽不能直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它创造性的扩大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视野,其意义和价值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人类近代文明史已充分证明,基础研究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对科学技术的创新,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经济文化的进步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基础性科技成果是应用性成果和开发性成果的源泉。如生物遗传规律、光合作用机理、脱氧核糖核酸(DNA)双螺旋分子结构的发现等均属此类。(2)应用性研究成果应用性成果是为了某种实用目的,运用基础性成果的原理,对一些能够预见到应用前景的领域进行研究,开辟新的科学技术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新工艺等。这类成果是在基础性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为物质技术或方法技术过程中取得的,它既蕴涵有认识自然的成分,又具有改造自然的潜在功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科学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协调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优化配置各种自然资源,防止有害生物和不良环境对农业的侵害,提高劳动和土地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等方面,主要依靠应用性成果。(3)开发性研究成果开发性研究就是对应用性研究成果寻求明确、具体的技术开发活动,主要是研究解决应用成果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和生产条件下推广应用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结合具体情况对应用成果的某些技术指标或性状,通过调试、试验,最后加以改进和提高,或根据多项应用成果核心创新成分、组装配套成综合技术,实现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度协调和统一,使潜在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例如,一个新选育的农作物品种,只有通过引种并做适应性试验,首先了解并掌握了它在丰产、抗逆、品质等方面的特征,如株高、抗冻性、抗病性、成熟期、分蘖力、结实性、肥水吸收规律等,根据其特点研究组装成配套技术,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增产潜力。2.依据成果的表现形态分类在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过程中,一项成果有无物质载体,既影响该成果的扩散速度和效果,又涉及到推广方式、方法等推广机制的选择。从这种意义上讲,农业科技成果一般可分为:物化类有形成果和技术方法类无形成果两大类型。(1)物化类有形科技成果这类成果是借助或直接采用相关学科的技术工艺或途径,把基础性成果的科学知识赋予在一些有直接应用价值的载体中,形成新的物质形态的成果。如农业动植物、微生物的新品种,新型农药,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新型肥料,新型农机具,新型节水或节能设备,新型疫苗,新型塑料薄膜等等。(2)方法技术类无形科技成果3这类成果是将认识自然、特别是协调生物与自然关系的途径、方法、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技能等知识,以研究报告、论文、图纸、音像、配方、技术规程、以及如何唯物辩证地把握各项农艺措施的时机、数量的技巧等形式表现。这些无形的东西之所以成为科技成果,恰恰与那些有形成果的转化直接相关。例如,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果树的栽培和修剪技术,畜禽和鱼类的高效饲养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风沙盐碱综合治理技术,维持良好生态的耕作制度,以及生态区划,宏观规划等,均属无形科技成果。这类成果没有物化载体,但是可通过各种载体,以多种方式加以传播和利用,并进入技术市场,是各种技术承包或技术服务的主要产品。上述两种形态的科技成果,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在推广应用时的难易程度,在技术市场中交换的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三)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1.物化类有形成果的特点(1)商品性。物化类有形成果有较强的商品性。物化成果本身既有科技含量和应用价值,又有物质含量和一般商品价值,在交换过程中易于量化,看的见,摸的着,购买者乐于接受,在应用过程中见效快。在技术市场中购、售双方均能获利,具备较强的商品属性。这一属性在我国现行小规模生产体制下,又极易派生出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分散性。(2)特异性。物化成果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应用时有较强的特异性。面对庞大的农业生产系统,研究者很难将多项基础成果聚集在一个科技产品中,而表现出多种应用价值和普遍的适应性。如:杀虫螨农药只能针对红蜘蛛等螨类害虫等起作用。目前还没有一种广谱农药可以用来防治真菌、细菌、病毒引起的各种病害。(3)时效性。任何一项农业科技成果的科学性、先进性都是相对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科技成果必将代替旧的成果。与无形成果相比,物化态有形成果的时效性更为突出。这是因为物化成果的科技含量赋予在一定的载体中,这种载体一旦被新的所取代,它的作用也随之消逝,无法将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剥离出来。例如一台农机具或一个新品种,一旦被新的机具或品种取代,就不会再发挥作用。2.技术方法类无形成果的特点(1)生态区域性。农作物生产的实质是植株在气候、土壤和人为农艺措施的综合影响下,与生态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复杂过程,因而无法彻底摆脱环境的制约。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不同,光、热、水、土等自然环境条件差异甚大。在特定生态条件下产生或形成的科技成果,在相同生态区域应用可能行之有效,而在生态环境相差较大的地区应用则不一定成功。(2)效果的不稳定性。农业生产是一个露天工厂,处于开放的系统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在漫长的生长发育期间,可能受到偶然的多种不可控气象因素的影响,技术4效果不象封闭系统的工业成果那样稳定,常出现“同因异果”或“异因同果”现象。例如某一灌溉技术成果,上一年增产效果显著,但下一年由于降水、气温等条件的变化,增产效果可能大打折扣。技术效果不稳定性,主要是不可控气象因子所致,随着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技术稳定性将会大大提高,如设施栽培,厂房下的动物、微生物生产等技术稳定性一般高于大田。(3)综合性和相关性。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可以是单项技术措施,也可以是多项技术组装的综合技术,综合技术效果的总和一般低于各单项技术效果的简单累加,但任何一项单项技术都不能像综合技术那样使农业生产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农作物新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应用,总是与整个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科学的运用相应配套的栽培技术、科学的耕作制度、灌溉技术、新农药和化肥等新成果的应用,良种内在潜力才能得到充分表达。(4)不可逆转的时序性。植物、动物生产需严格按时序性发展,不可跳跃或逆转,虽具有一定自我调节的能力,但受时序性特点的限制,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某一发育阶段所受的影响会影响终生,不可逆转。例如,播种过晚,错过农时,个体瘦弱,生产力下降,即使中后期一切措施十分良好也很难弥补。受精后母体营养不良,会影响子代终生。所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十分重要,应不违农时,各项技术的应用要环环扣紧。只有这样才可使整个系统发展趋于良性化。(5)持续性和应用的分散性。相对物化类成果而言,技术方法类成果有明显的持续性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应用时间上有较长的持续性,当某项技术成果,经过反复试验、示范,被人们认可并采用后,随着对各技术环节掌握程度的逐渐提高,相关工具相继配套,技术的最大潜在增产效果可以得到最有效的发挥,该技术在当地将会持续使用较长时间,一般很难被其它更先进技术取代。有时也会将新技术关键创新部分移植嫁接到原技术中,使原技术更为完善,并继续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其次,在技术效果和表现方面,它不仅表现在当季或当年,而且往往会体现在参与生产过程后的若干年。例如:土壤改良与培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但当时有效益,长远效益有时会超出人们的想象。生态防护林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建设、污染治理类技术效果的表现更为长远。这些特点启示我们在技术成果的推广时不应盲目追求一时的短期效益,而忽视长远效益。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且分散,新成果的应用取决于分散劳动者的决策或随机反应,情况复杂,某一成果是否被应用,与成果类型、劳动者的认识和管理水平及生态生产条件等多种因素相关。这是造成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分散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困难所在。二、农业科技成果的构成条件(一)四个工作步骤1、选题、论证和总体方案设计5◆首先,选题时要注意:一是要从生产实践出发;二是要考虑与研究对象的发展规律相适应;三是要与自身研究条件相适应;四是要与自身的优势相适应。◆其次,为了选好研究课题,应坚持实行开题论证制度。对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上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技术力量、技术设备等进行全面周密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对选题依据、研究方向、研究途径与方法、技术总体方案与实施计划、成果达到的技术水平、技术经济成果等内容进行论证。◆最后,对立项课题周密设计,提出研究总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年度研究进度安排,明确研究的内容和主攻的关键以及研究的方法、措施,确定试验设置和处理及观测分析的项目,列出所需科技人员、研究经费、仪器设备等条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总体设计。2、观察、思维和试验验证◆敏锐的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智力条件,是决定科研成果水平高低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建立科学理论的智力基础,是捕捉研究取得重要成果机遇的重要条件。◆清晰的思维在整个科学研究活动中起着指导和调节作用。◆客观的试验是在观察和思维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探索性的验证活动。要求研究人员具有较高水平的观察力和实事求是的作风。3、示范、推广和生产应用◆示范是成果生命周期中最初一个时期完成的工作,既是研究的最后阶段,又是推广的最初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新成果的技术经济效果和适宜的范围以及推广时应具备的条件。◆推广是在示范的基础上将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向生产转移并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生产应用是农业家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4、调研总结和完善提高最后一个步骤,目的是依据在调查总结中发现的问题,通过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已在生产中应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得以完善提高,扩大应用规模
本文标题:第七章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88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