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章弗莱堡学派学习目标了解弗莱堡学派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和主要论点;掌握弗莱堡学派有关股票融资的理论观点;掌握弗莱堡学派货币供应理论的主要观点;正确认识弗莱堡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辨析弗莱堡学派在货币政策理论上与凯恩斯主义阵营的异同点;正确理解弗莱堡学派在金融体制和金融控制问题上的理论观点。第一节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比较二、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一)保护自由竞争,发展私有制(二)发挥企业家作用,实行经济人道主义(三)政府适当干预,维持经济秩序(四)借助国家力量,发展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化”三、社会市场经济秩序下的融资活动第二节货币供应理论一、货币供应的原则(一)货币供应的总原则(二)货币供应的具体原则二、货币供应的层次与控制指标三、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决定因素(一)潜在社会生产能力的增长是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主要因素(二)可承受的通货膨胀(紧缩)率是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主要限定因素四、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区间论第三节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一、通货膨胀的教训和治理措施二、货币政策的目标和中介指标(一)货币政策目标(二)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三、货币目标公布制第四节金融体制与金融控制一、金融体制与金融控制的关系(一)金融体制是金融控制的基础(二)金融控制是维护金融体制的保证二、金融体制的构成(一)金融体系1、独立的中央银行2、全能的银行系统3、银行监管署(二)金融法规体系三、金融控制的手段和重点(一)金融控制的重点(二)金融控制的手段第一节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比较弗莱堡学派认为,历史上存在过的各国社会经济形式可以抽象的归为两类:一类是自由市场经济,即彻底自由放任和完全价格调节的经济模式;另一类是集中管理经济,即在政府统一计划和有力控制下的经济模式。自由市场经济的优点是能够有效配置资源和调节经济运行,缺点是难以保障经济的社会化和完全协调的社会经济秩序。集中管理的优点是容易实现经济社会化的某个或某几个所要达到的经济目标,可以保持经济运行的有序性,但由于排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往往造成僵化,不协调和低效率。因此,两种模式都不是理想的模式。但是二者之中,自由经济的优越性更多一些,后者更不可多取。据此,弗莱堡学派认为应该在二者之间寻找一条理想和完善的中间道路,这种理想的社会发展的第三条路就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所谓社会发展的第三条路,应该是以自由经济为基础,吸收集中管理的理想成分所构成。他们认为,在微观上,应广泛发挥市场机制的效能,在宏观上,则要保护和维持社会经济秩序,以防止社会动荡和混乱。因此,“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指在国家保护和维持社会经济秩序下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全部有效机能,保证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与个人自由达到完全协调一致的一种新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一模式中,经济的自由发展有秩序的金星,自由竞争受到保护,私有财产得到保障,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资源的配置和收入的分配达到最优化。二、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一)保护自由竞争,发展私有制弗莱堡学派认为,自由竞争是实现社会富裕这个基本经济目标的唯一有效手段。因为社会的富裕要靠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创业精神的有无与大小,取决于人们能不能抓住一切发展的机会努力奋进,敢不敢冒一切风险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自由党所有人的精神、智慧和胆识得到充分发挥时。这会经济才能迅速的发展起来;二个人这种能量的释放,全部依赖于人的独立、自由与竞争。所以,艾哈德说:“竞争是获得繁荣和保证繁荣的最有效的手段。只有竞争才能使作为消费者的人们从经济发展中受到实惠。”弗莱堡学派认为,自由竞争建立在财产私有制的基础上。财产私有制是自由竞争的前提,没有财产的私有制,便没有社会经济的发展。(二)发挥企业家作用,实行经济人道主义弗莱堡学派认为,社会市场经济的推动者和原动力是具有独立自主权利的、对企业经营有强烈责任感的企业家,他们是自由竞争的主力军,也是社会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没有企业家,便没有社会市场经济。因此,百户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为他们的经济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是社会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为此,必须实行人道主义。首先,坚决的反对垄断。其次,提倡“社会伙伴论”,引导工人与企业家进行明智的合作,劳资双方不应该是互相斗争的对象,而应该成为互不可分的社会伙伴,要教育工人不应片面的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否则不仅增加企业的困难,而且将引起通货膨胀和失业,对劳资双方都不利。第三,实行公平分配原则,让每个人都按照所应有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获得公平的收益。这就是说,“必须使蛋糕增大,有了一个较大的蛋糕,就不难让每个人分的较大的一份。”社会市场经济鼓励企业家投资,扩大生产,鼓励工人购买股票,投资入股,人人都应成为资本家,人人都应增加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份额,再给自己带来更多收益的同时,促进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三)政府适当干预,维持经济秩序弗莱堡学派认为,实行自由竞争和经济人道主义,必须有良好的经济秩序为保证,而建立和维持经济秩序的重担也只能由政府来承担。为了确保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正常运行,政府必须采取各种道德和法律的措施,以利于良好的经济秩序,实现自由自由竞争和实行经济人道主义;对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出规定,防止滥用和掠夺性开发,保护市场资源;实施稳定的货币政策,稳定币值,防止银行滥放贷款,并利用调节通货以维持市场物价;运用财政政策和工资政策协调劳资关系,培养中产阶级,调整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现象等。同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适度的、有限制的。政府的任务不在于插手市场机制的运行,而在于维持市场经济的秩序,保证市场机制能充分的发挥作用。在社会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责任是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政府的干预也不是直接干预企业家经营活动,而是去保护和帮助他们,为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竞争环境和经济秩序,为他们的发展创造各种良好的有利的条件。(四)借助国家力量,发展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化”弗莱堡学帕认为,在保证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经济人道主义的同时,政府还应该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他们把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称之为“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化’”,认为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去实现“社会化”。他们认为,首先,政府运用手中的财力和物力等,对国民经济中那些必不可少而私营企业又不便经营或不愿经营的社会性事业。其次,政府应努力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当然,他们认为这种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是适度的,否则不仅排斥了个人的创业精神、责任心和从事自由竞争的动力,而且还会因财政支出过大危及货币稳定。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要建立在不断增上的国民收入基础上。三、社会市场经济秩序下的融资活动弗莱堡学派认为,筹资方式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如果筹资方式得当,对社会经济秩序将起到稳定和协调作用。他们认为,在社会市场经济中的筹资主题是企业和政府,筹资方式一般有三种:第一、通过自由市场筹集资金。采用这个办法,每个公民都可以参加进去。由于自由市场里的资金通常是靠人民大众的零星积蓄、积少成多的积累起来的,“因此,这种办法不仅是传统的,也是最健全的办法。”用这种方法筹集资金对社会市场经济秩序能起到稳定和维护作用。第二、通过提高物价的办法筹集资金。这种办法可能在理论上说得通,而在现实的实际中可能行不通。因为价格稳定是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稳定的集中表现,也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人为的提高物价,将破坏市场价格机制,危及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第三、政府通过增发货币和增加税收的办法筹集资金。用增加税收的办法筹集资金等于无偿的占用人民的财富,重税必然扼杀人民创业、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用扩大货币发行的办法筹集资金,必然导致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必然危及货币稳定,扰乱市场、破坏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弗莱堡学派认为,上述三种办法相比,后两种都是不可取的,理想的办法应该是通过自由资本市场筹资。在自由市场上筹资主要采取银行信贷融资和发行有价证券融资两种方式,从企业家的角度看,银行信贷是较为有利的融资方式,他们认为,证券融资主要有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两种形式,相比之下,他们认为发行人民股票是最优的筹资形式。对个人来说,购买股票是最优的储蓄形式,也是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有效途径。对企业来说,由于股票筹资的成本较低,还可以作为企业的长期资本,是一种理想的筹资方式,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发行人民股票可以改善劳资关系。对国家来说,通过发行人民股票,可以获得双重效果。一重效果是能顺利实现国有企业私有化和财富的公平分配。第二重效果是能有效的筹集国家资金。国家通过发行这种小面额的人民股票,可以把人民手中的一部份零星储蓄转化为国家资金,同时国家还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创业利润。第二节货币供应理论弗莱堡学派认为,要保证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协调和稳定,必须首先稳定货币,因为货币稳定是社会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因此,他们特别重视货币的稳定问题。弗莱堡学派认为,稳定货币最关键的是稳定货币供应,货币供应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他们把货币供应理论的重点放在控制货币供应量问题的研究上。一、货币供应的原则(一)货币供应的总原则弗莱堡学派认为,货币供应的总原则应该是保证币值稳定。他们认为,稳定货币主要是指稳定币值,因为只有稳定币值才能稳定物价、稳定市场、稳定经济,因此稳定币值应该是社会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基本条件。(二)货币供应的具体原则弗莱堡学派的代表人物瓦尔特·欧肯(WalterEucken)曾经提出过“商品货币本位制”的主张。他认为“应该使货币的发行与商品的买卖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与银行发放的信贷联系在一起。”货币供应的多少如果与商品交易的规模相适应,就能保证币值的稳定;若货币供应脱离商品交易的规模相适应,就能保证币值的稳定;若货币脱离商品交易的需要而与银行信贷联系在一起,难免要出现偏差,因此他主张商品作为货币发行的保证,实行商品货币本位制。但大多数弗莱堡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作为一种制度,欧根提出的商品货币本位制缺乏现实实用性,当今切实可行的是信用货币制度,但作为一种思想,欧根的观点有深刻的意义,要摆正币值的稳定,货币的供应必须与商品相联系。据此,他们提出了二条货币供应的具体原则:第一,货币供应与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决定了该国能够生产出多少商品由此决定了需要多少货币来交易,因此,以现价计算的社会生产能力除以货币流通速度,就是货币供应量的最佳数量。第二、保持商品追逐商品的局面。他们认为,在商品和货币的对应关系上,商品少,就会出现货币追逐商品的局面,表现为物价上涨,商品短缺,市场紧张。但若货币量略少于商品,则形成商品追逐货币的局面,吸引商品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通过公众所投的货币票来判断商品的优劣,以此来提高商品的数量和质量。他们认为,在当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由于货币供应没有商品或其他物质(金或银)作为发行准备,币值缺少内在保证,发行缺乏客观制约,货币供应过少的情况很少,且解决起来也很容易。历史和现实表明,危险的和常见的是货币供应过多。为了有效的防止通货膨胀,为了增强公众对货币信任和信心,在货币的控制上,略少比略多好,尽管这一点做起来不容易,但如果能保持商品追逐货币的局面,为开展自由竞争和提高社会市场经济效率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二、货币供应的层次与控制指标弗莱堡学派认为,要对货币供应进行有效的控制,应该科学地对货币供应区分层次。他们把货币供应分为以下几个层次:M1=现金+国内银行机构的活期存款;M2=M1+四年以下国内银行机构的定期存款;M3=M2+提前三个月通知可提取的国内储蓄银行的存款。他们把M1和M2称为狭义货币,把M3称作广义货币,认为M1和M2这两个层次的货币在短期内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经常处于强烈的波动之中,而这种波动是中央银行难以控制的,因此,M1和M2不宜作为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指标。相比之下,由于广义货币M3在短期内比M1、M2更具有稳定性,覆盖面也广,又与整体经济行动联系密切,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采用M3作为货币供应的控制指标。1974年以前,前西德中央银行一直使用M3这个指标来测量货币供应量,调节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运用存款准备金率,最多时曾一年变动6次存款
本文标题:第七章弗莱堡学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93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