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七章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与训练
第七章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与训练教学要求:(1)了解新闻的定义、特点、基本特征和基本类型。(2)掌握消息的定义、特点、种类、结构及写法。(3)掌握通讯的含义、特点、分类、结构及写法。教学重点、难点:消息和通讯的结构与写法。教学内容:(一)一、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新闻”中的“新”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时间新,即新近发生的事情;二是指内容新,即有新意,让人耳目一新。“闻”是听和看,有传知、知晓、知觉,即见闻的意思。二、新闻的特点(一)客观性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是坚持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前提。从各个角度全面地、连续地展现事物的本来面目,使读者随着对事物的深入了解而作出正确的判断。若是在未全面了解情况之前就下结论,作偏袒一方的报道,后果不堪设想。(二)时效性在实际工作中,新闻常和“抢”字连在一起。“抢新闻”、“抢消息”很生动地反映出新闻特别注重时效的特点。(三)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是新闻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最基本特征。新闻报道的内容,无论是重大事件,还是寻常小事,都要真实可靠,不允许有任何的掺假。(四)新颖性三、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一)富有时代气息新闻语言既要规范,又要有时代气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我们的日常用语也一直在变化,如大量旧词汇的淘汰与新词汇的不断涌现,新闻作者要想忠实地反映时代精神面貌,就必须保持对语言的敏感,及时发现语言的细微变化,并反映这种细微变化,要与时俱进。(二)准确鲜明这是新闻语言的核心。新闻凭借对事实的真实报道来吸引读者,不能拔高、夸大,不能贬低、歪曲,也不能写得模糊不清,更不能用绝对化、片面化的语言。在使用诸如“完全”、“全部”、“彻底”、“大家一致”等词句,一定要事实求是,恰如其分。(三)具体形象新闻报道的对象是各种有价值的新人新事,这些人和事都是有形可感、有物可托,都可以表现得形象逼真,而只有用具体化、形象化的新闻语言才能把事实写得具体形象,才能有可信力和说服力,才能受读者的欢迎。(四)简洁明了新闻语言要具体形象,但又不能事无巨细,一律细加刻画,否则大量次要细节必会“淹没”真正的新闻。新闻语言要简洁,还必须注意语句的选择,宁用短句和简单句,不用长句和复合句。(五)通俗易懂新闻要使人容易读,容易接受,就必须直截了当,通俗易懂。读报的人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他们的经历、阅历、文学素养不尽相同,理解能力也有高低,在写作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晦涩难懂、专业性强的术语,这样新闻才能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四新闻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类型新闻的内容千差万别,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内容,都必须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和结果这六大要素。也就是通常说的五个“W”和一个“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因(Why)以及何果(How)。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指新闻媒体上出现的各种有新闻价值的体裁样式,如消息、通讯、专访、述评等。狭义的新闻仅指消息。下面就广义上新闻的基本类型分别予以介绍。(二)消息一、消息的定义和特点消息,也叫消息报道。即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及时报道。它具有“新”、“准”、“快”、“短”的特点。(一)内容新指最新发生、发现、变动着的事实,新人新事、新气象、新成就、新经验、新风尚、新问题、新动向,也包括新奇怪事等等。(二)事实准要求构成新闻的各要素及所引用的各种资料、数字等必须准确无误;要求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必须真实可靠,不能添枝加叶,不能合理想象。(三)报道快新闻只有快,才能报道新鲜的事物和信息;只有讲究时效,分秒必争,才能保证新闻价值。重大事件动态、动向的报道,如果延误了时机,有时会给国家、人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四)篇幅短文字简洁概括,用尽可能少的语言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量。要短到没有一句空话,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要选择最感动人的、最有说服力的、最有个性特征的事例,避免不必要的议论。二、消息的种类和结构(一)消息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四种:1.动态消息动态消息也叫事件新闻,是指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和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动向等准确、及时的报道。它以叙述为主,通常只报道一个单位、一件事、一个中心人物或局部某一具体情况。它文字简明,篇幅短小,时效性强,是新闻中用的最多的一种体裁。2.综合消息综合消息,指围绕一个主题,综合反映某一方面的情况、动向、成就、经验和问题的报道。这种报道涉及面广,多为“一事多地”或“多事一地”。写作时应尽可能做到点面结合,即既要有一般的面上情况的概述,又有富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给人以具体生动的印象。此外,综合消息还要有明确的意图,要尽可能“用事实说话”,避免空泛的议论。3.经验消息经验消息又称典型消息。主要是对一些部门、单位在一定时期的工作成效、典型经验或深刻教训的报道,用以指导全局,带动一般,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它往往用事实引出道理,从个别事例中总结经验,叙述较完整,分析较系统。4.述评消息述评消息是一种边述边评、夹叙夹议的新闻体裁。它是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现象等进行介绍,同时对事实进行必要的分析评论,揭示本质意义,分析发展趋势,帮助人们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加深认识和理解,以实现新闻报道的指导作用。述5.简明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体裁。它的内容相对较为简单,篇幅较为简短,但报道的领域却极为广泛。通常情况下报道的不是重大主题,而是有意义的小事。(三、消息的写作消息一般由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材料、结尾等部分组成。其中标题、导语、和主体是最基本的,任何消息都不可缺少。(一)标题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标题对于吸引、引导人们阅读新闻报道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读者来说,标题是“第一引力”。标题制作的好坏对新闻是否能立刻引起读者的注意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消息的标题不同于其他文章的标题,它是最变化多端、最丰富多彩的,因而是最有利于各人出奇斗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消息的标题一般由主标题和辅题组成。主标题亦称“正题”。它是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所用的字号最大,居于最显著的地位。它一般用来点明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或观点。辅题包括引题和副题两部分。引题在主标题之上而字号较小,因而被人形象地称为“肩题”或“眉题”。它主要是从一个侧面对主标题进行引导、说明、烘托或渲染。副题是置于主标题之后的次要标题,它的字号最小,主要起补充、注释作用。消息的标题基本形式有:①单行题:正题。②双行题:“引题+正题”,或“主标题+副题”,偶尔也有用双主标题的。③三行题:引题+主标题+副题。(二)消息头消息头是消息的标志,正规的新闻报道不可忽视消息头的作用。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开头部分往往冠以“本报讯”或“新华社上海8月6日电”的字样,这就是消息头。消息头的形式主要有“讯”与“电”两大类。“讯”,主要是指通过邮寄或书面递交的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新闻报道。凡是报社通过自身的新闻渠道所获得的本埠消息,一般都标明“本报讯”。写作者为一家报社写稿,一般应在消息的开头部分冠以“本报讯”三个字。如果新闻报道是从外埠寄来的,还应该标明发布新闻的时间和地点,如“本报福建8月13日专讯”;如果是通过航空邮寄的,也可以标明“本报福建8月29日航讯”。“电”,主要是指通过电报、电传、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新闻报道。它一般由发布新闻单位的名称(多数用简称)、发布新闻的地点、发布新闻的时间和发布新闻的形式组成,如“新华社福州7月15日电”,其中“新华社”是新华通讯社的简称,是消息发布的名称;“福州”是新华社的一个分社所在地,是发布消息的地点;“7月15日”是消息发布的时间;“电”则是指消息的发稿形式。可见,“讯”与“电”只是传递手段上的区别,其性质与作用是一致的,故统称为“消息头”。(三)导语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它紧接在消息头的后面,一般由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它主要担负着三项使命:一是以最简省的笔墨反映出新闻的要点和轮廓,使读者一看即能把握该消息所传递的信息;二是引出主题,为整篇报道定下基调;三是吸引读者注意,最大限度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导语一般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按照表现手法上的区别,大体可分为三大类型:叙述型导语、描写型导语、议论型导语1.叙述型导语它又包括叙述式、概括式、对比式等多种形式。叙述式导语要求开门见山,适合于快速报道新闻、快节奏的现代生活。2.描写型导语即对消息内容的主要事实或某一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生动而有特点的描述,目的在于渲染气氛,引人入胜。通常是写作者目击的现场情景,令读者有亲临其境之感。不过在描述时要注意避免陈词滥调和过分矫饰。3.议论型导语主要有设问式、引语式、评论式等形式。(四)主体对于新闻导语之后的躯干部分,我国新闻界有着不同的称呼,常见的有“主体”、“正文”、“新闻的展开部分”、“躯干”等,欧美新闻界把这一部分内容称为“Body”。这里我们采用最常见的名称“主体”。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处于导语之后,对导语中已披露的事实做进一步的叙述、说明和补充。(五)背景材料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材料。(六)结尾为了使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有些消息还是需要结尾的。如果新闻主体部分已说全了,就不必另写结尾。消息结尾的写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自然结尾法、拾遗补充法、画龙点睛法、别开生面法等。(三)通讯一、通讯的含义与特点(一)通讯是指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现手法,细致形象地报道典型人物、事件或问题的新闻体裁。它是消息的延伸和发展,常被称为“详细的消息”、“展开了的消息”、“形象化的消息”。(二)通讯与消息同属新闻题材,但二者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表达方式不同。通讯比消息更细致生动地报道新闻事实,因此通讯具有生活气息和文学色彩。为了生动形象地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通讯可以调动描写、记叙、议论、引语、抒情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感同身受。2.篇幅不同。消息比较简要、概括地反映新闻事实,偏重于用事实说话,一般篇幅较短。通讯是对新闻事实的详尽、深入的报道,常常还可以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对事实作简要的议论和评价,帮助读者加深对新闻事实的理解。有时同一新闻事实,已发表的消息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还要靠通讯来补充深化。所以通讯的篇幅一般要比消息长。3.时效不同。通讯与消息一样,也注重时效,也要求快与新。但由于通讯是对新闻事实的更详尽、更深入的报道,需要有一定的采访调查时间,发稿时间允许稍些滞后。同一新闻事件可先发消息,再发通讯。通讯的发表时间虽不如消息那样争分夺秒,但也不能没有抢时间的观念。如果新闻事实发生后,消息已见报多日,人们关注的兴奋度已下降,此时再发通讯,就失去了它的宣传效益。(三)通讯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1.新闻性。2.形象性。3.论理性。可以这样说,新闻性是通讯的生命,形象性是通讯的风采,论理性是通讯的精神。优秀的通讯,应力求把这三者高度、和谐地统一起来。二、通讯的分类和结构(一)通讯的分类通讯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划分标准具有不同的种类。按报道的内容划分,可以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小通讯等;按表现形式划分,有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特写、小故事、巡礼、速写、侧记、散记等。这里主要介绍以下几种:1.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最基本的通讯类型。它以记人为主,通常以报道先进人物、新闻人物为主。其特点是能集中反映先进人物、新闻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理想,把具有新闻意义的典型人物的言行、事迹、精神及时传递给社会,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一种精神力量。2.事件通讯事件通讯以记述事件为主,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通讯报道的事件应当是有新闻价值、有推广意义的,通过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叙述,揭示其典型意义。3.工作通讯工作通讯用来反映当前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或问题,从中概括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工作。4.概貌通讯概貌通讯是反映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的新变化、新面貌的通讯。它的主观
本文标题:第七章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与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95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