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课物质的变化【知识要点】一、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1.物理变化举例:火柴梗被折断、玻璃破碎、小麦加工成面粉等,这类变化只是形状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水的三态变化(固体⇋液体⇋气体)、石蜡熔化、食盐溶解在水中等,这类变化只是形状和状态发生变化,也没有新物质生成.这些变化我们称为物理变化.概念: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现象:物质的形状发生变化或者状态发生变化,或者形状和状态都发生变化.2.化学变化举例:木柴燃烧,变化前为木柴变化后得到黑色固体;植物的光合作用,变化前为二氧化碳,变化后氧气,这类变化都是变化后有新物质生成,我们称这类变化为化学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某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或沉淀等.化学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概念: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现象: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产生某些现象,如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相互联系的,二者常常同时发生.例如蜡烛燃烧时,固态石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本质区别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变,只是微粒间隔可能改变宏观:有其他物质生成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微粒外观特征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常伴随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举例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镁条燃烧、碱式碳酸铜分解区分依据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联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变化比较2受热会熔化成液态石蜡,并同时发光和放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二、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探究:在盛有2毫升鸡蛋清的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可发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这是鸡蛋清中的蛋白质与硫酸铜反应产生的现象.根据这个性质,我们能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吗?能.思考: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用途?可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水分.1.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如镁能在空气中燃烧,铁钉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等,就属于镁、铁的化学性质.而不需要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这些性质是可以被感知和被测量的,如可用眼看,用仪器测量的性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实质、性质内容的比较见下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质物质的分子组成结构不变,没有改变,所呈现的性质物质的分子组成结构改变,所呈现的性质也随之改变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导热性等一般指物质与H2、O2、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能否发生反应及稳定性等2.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与联系(1)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二者的区别是化学性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镁能燃烧这一化学性质是通过镁燃烧这个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通常用“易、会、能”等词语描述.而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具体地说,物理性质可以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如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物理性质除了包括颜色、状态、气体外,其他的如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等则需要仪器测定出来,但测定过程中一定没有物质生成.(2)物质的变化是物质运动的形式,是一个过程,包括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二者因此性质比较3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除此这外,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深沉或气体等现象发生,但不能以此判断是化学变化.(3)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变化,而变化又表现出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典型例题】例1固态物质受热变成气态物质,这种变化()A.是物理变化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是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例2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电灯泡通电时发热、发光B.蒸汽锅炉因操作不当而发生爆炸C.点燃后纸张燃烧起来D.将大块矿石粉碎成小颗粒状例3(2004·江西)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例4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通过下列实验,可以探究它的某些变化和性质.1.观察它的外观,试试看是否容易被折弯、扭断.2.用砂纸打磨镁带,它的外观有什么变化?把它折成两小段备用.3.取一段镁带,用坩埚钳夹住,置于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当镁带开始燃烧时,移到石棉网上方,让它继续燃烧,观察燃烧的现象和燃烧后的产物.4.取另一段镁带,放入食醋中,看盾有什么现象发生.依据实验情况填写下表:例5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它可以和次序水直接反应生成氢气,钠+水→氢氧化钠+氢气,但是它与煤油不发生反应.用小刀切割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如科1-1a,可以看到钠块浮在水面上,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入出的热量使钠熔成小球,甚至会使钠和生成的氢气都发生燃烧.如果在上述盛蒸馏水的烧杯中先注入一些煤油,再投入金属钠,可以看到金属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如图1-1b,同样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但是不状态颜色硬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在食醋中的变化4发生燃烧.(1)钠的物理性质有,,,.(2)钠的化学性质是.【经典练习】1.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生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了白色固体D.固体质量增加了2.(2004·山东威海)最近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含四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针对以上事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和新型“氧分子”是同一种物质B.该变化是物理变化C.氧气和新型“氧分子”的性质完全相同D.该变化是化学变化3.(2004·扬州)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面“假酱油”4.下列物质的用途只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用熟石灰和土壤的酸性C.液氧用作火箭的助燃剂D.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5.(2005·福州)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6.(2005·黑龙江)下列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所列出的性质不一致的是()5第一课作业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水变水蒸气B.氢气燃烧C.煤燃烧D.铁生锈2.(2000·海南省题)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蜡烛燃烧;蜡烛熔化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C.空气液化;液态空气汽化D.铁生锈;铁被酸腐蚀3.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A.变化中火星四射B.有发光现象C.有大量热放出D.有黑色固体生成4.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具有氧化性B.氢气具有还原性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造导线B.金刚石用来割玻璃C.液氢作为火箭燃料D.钢材建筑房屋6.日常生活中常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雪花B.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C.牛奶放置时间过长结块D.玻璃杯打碎7.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8.自然界中的物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其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9.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为,它是一种色体,(填“能”、“不能”)溶液(填溶质的化学式或名称).把硫酸铜晶体放在试管中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有,此实验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0.填写下表:611.如何判断一瓶在市场上销售的酒精中是否掺水?12.下图为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修正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观察,根据此图及日常生活经验分析、推测修正液的性质.(至少答三点)修正液(CorrelationFluid)使用方法:使用前摇匀修正液,涂于修正处少许,待完全干后书写.注意事项:用完后请及时盖上帽;严禁食用.1.2.3.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硫酸铜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粉末中滴加水7学迅速递—————知识诊断书尊敬的同学家长:您好!能教您的孩子,我感到十分的高兴。今天是您的孩子在阳光英语上的第一堂科学课,通过老师对孩子的测验和沟通,您的孩子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我给出如下的见解:知识内容掌握情况物理变化□很好□较好□一般□有待加强物理性质□很好□较好□一般□有待加强化学变化□很好□较好□一般□有待加强化学性质□很好□较好□一般□有待加强以上是我对您孩子学习情况的初步了解。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对他多加强观察、监督和指导,同时我们全天候的向孩子提供免费辅导,使孩子学习进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希望能与您携手,共同教育您的孩子,让您的孩子在阳光英语学得更优秀。同时我们希望得到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它将是我们进步的原动力!阳光老师:您的建议:8尊敬的______家长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对阳光的支持和信任,您的小孩在这个快乐岛上一定会度过一段快乐而又充实的时光。也预先感谢您对我今后工作的配合。以下是对_________同学第一堂科学课的评价。听课情况:优良中差独立思考:优良中差习题速度:优良中差习惯与态度:优良中差任课老师:__________________教师留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长签名:__________________家长留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阳光英语-星海名城分校年月日初二升初三科学暑假课程提纲序号课程内容掌握情况序号课程内容掌握情况1物质的变化□优□良□中□有待加强11复分解反应□优□良□中□有待加强2酸的个性□优□良□中□有待加强12化学肥料□优□良□中□有待加强3酸的共性□优□良□中□有待加强13酸碱盐联盟□优□良□中□有待加强4酸的计算□优□良□中□有待加强14金属变化规律□优□良□中□有待加强5碱的个性□优□良□中□有待加强15有机物□优□良□中□有待加强6碱的共性□优□良□中□有待加强16能量的相互转化及量度□优□良□中□有待加强7碱的计算□优□良□中□有待加强17认识简单机械□优□良□中□有待加强8酸碱合作□优□良□中□有待加强18物体的内能□优□良□中□有待加强9常见的盐□优□良□中□有待加强19电能的利用□优□良□中□有待加强10盐的化学性质□优□良□中□有待加强20电热器□优□良□中□有待加强
本文标题:第三次课物质的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18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