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漫谈郧西的祭祀文化作者:赵毅来源:本站原创祭祀文化是郧西传统文化中独特而重要的分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郧西作为麇、商、绞古国之地,也不例外。郧西人相信天人合一、人神能够相通。祭,是会意字,是把酒肉放在桌上之意,把酒肉献给远方的神灵。其中包含祭天界神灵、地界神灵、祭奠远祖等多种含义。《孝经注疏》卷二“士章正义”曰“祭者际也,人神相接,故曰祭”;“祀者似也,神人相临”。古人认为人与上天神灵、人与远祖、甚至人与自然之间的神灵是相通的,而神是伟大的,人的力量有限,人需要神灵的帮助,需要神灵的保佑,甚至是原谅。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与神灵沟通呢?古人根据现实生活条件,创造了很多与神灵沟通的方式,以极力表达对上天神灵,对大自然,对远祖的敬畏之心、敬礼之情,敬爱之意,以及表达与上天神灵、大自然的神灵远祖、甚至是鬼怪神灵相通的愿望,希望与他们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构建一种和谐。人类为此探索了很多方式,而且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方式也不一样,正如人们所说,“神灵自在心中”,因此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对神灵的认识可能就不一样。这种差异体现在神灵传说不同,宗教教义、理论的不同,神灵的多样性,寺观庙堂建设的不同,祭祀供品的选择与制作,祭祀仪式以及隆重程度的不同。由此而衍生出祭祀活动的丰富多彩,祭祀时间、地点的选择上的讲究,祭文的撰写,祭祀仪式上的不断创新与规范。以彰显内心的虔诚和对神灵的敬重,以求给神灵最好的礼遇,以取悦于神灵。因此,围绕祭祀活动的展开,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祭祀文化。郧西的祭祀文化就是人类祭祀文化长河中的一粒璀璨的明珠,受到郧西历史、地理以及文化,特别是移民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充满着浓郁的郧西地方特色。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郧西祭祀文化,包括七夕祭祀文化、封神文化、宗教神庙文化、祭祀建筑文化、雕刻、雕塑、剪纸等文化艺术,祭奠丧葬文化,祭品、祭器的制作等手工业文化、神话传说以及祭祀文学作品,以及春节、清明节、四月八浴佛节、七夕、七月半、庙会和三月十五龙花会等祭祀节会活动文化等等。一、郧西祭祀文化的产生与特征1、悠久的历史,使郧西的祭祀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郧西金银山恐龙蛋化石的发现,郧西白龙洞古人类活动遗址考古发现,证明郧西在100万年左右就有人类居住,且有了用火的痕迹。郧西黄龙洞更新世晚期人类牙齿使用痕迹,都表明郧西在远古就有了人类的生存,有古人类神话产生的丰厚土壤。并且形成了洪水滔天,女娲抟土造人、彭祖、姜子牙封神、蚕娘娘、牛郎织女、大年三十晚上开天门、以及很多神灵传说和舜、杨六郎等众多古代英雄人物传说,这些传说是时代的反映,也最终形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神灵,成为人们祭祀和崇拜的对象。史载,郧西是古麇、商之地,在禹贡为梁州之域。周文王化行江汉,是为召南。绞(郧西西北)在周时为沣之部落,后为国。春秋时,今郧西东南为锡地,西北上津为晋地,晋阴是也。鲁文公十一年(前616)麇、(前611年)绞分别并于楚。战国时,锡(郧西东南)属韩。商於(上津一带)属秦,以封卫鞅。秦始皇十六年,韩献南阳地。二十六年秦朝郡县天下,置内史、南阳郡、汉中郡。锡(郧西东南)属南阳郡,商(包括郧西上津)属内史。房陵、上庸属汉中郡。汉武帝改梁州为益州,锡(郧西东南)、长利(治所今天郧西观音五顶坪一带,上津属长利)隶之,属汉中郡,隶于益州部。商(上津一带商地)属于弘农部,隶于司隶部。东汉前期因之,唯长利并入锡,仍属汉中郡。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张鲁割据汉中,改汉中郡称汉宁郡,上津是其势力范围。郧西中东部为荆州牧刘表管辖。建安十五年房陵、锡、上庸别属新城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兵入南郑,逐降张鲁,复设汉中郡。但划出该郡东部的西城、安阳二县设西城郡。割锡、上庸二县及武陵地设上庸郡,另设房陵郡,此三郡纳入荆州版图,时称“东三郡”。郧西东南属上庸郡,上津一带属西城郡。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汉中王刘备取襄阳后,地境为刘备所占,以申仪为西城郡守。219年12月因随着关羽兵败身死。孟达、刘封不救。魏国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孟达投降曹魏,曹魏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任孟达为新城太守、平阳亭侯。郧西县境为魏国所辖,属新城郡。三国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申仪背叛刘封,申耽降魏,魏改西城为魏兴郡,以申仪领魏兴太守。上津属魏兴郡,郧西东南仍属新城郡。三国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划锡县西北部(今湖北郧西上津)设平阳县,与锡县并存,隶魏兴郡。魏明帝曹睿太和二年(228年),分新城之上庸、武灵、巫县为上庸郡,立锡县设锡郡。此时,郧西东南部属锡郡、上津属魏兴郡之平阳县。魏明帝曹睿景初元年(公元237年)改锡郡为锡县,属魏兴郡。于上洛县设上洛郡,商属上洛郡,今郧西东南属魏兴郡,上津属上洛郡。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改平阳县为晋兴,281年改为兴晋,移魏兴郡治所于兴晋县内(今上津)。晋太康四年(283年)析锡县复置长利县,属魏兴郡。晋太康五年(284),立郧乡县,长利县废入郧乡县,属荆州魏兴郡。郧西东南部属之。上津属兴晋县。惠帝永宁元年(301),兴晋县(上津)改属益州汉中郡。东晋咸和二年(327),郧乡县、兴晋隶荆州魏兴郡。东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县境东属襄阳郡,西属汉中郡。前秦苻坚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县境西北部隶洛州(治所今山阳)之魏兴郡(今湖北上津),县东隶荆州南乡郡,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桓冲部将郭宝北伐,收复魏兴郡,县境复归东晋。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侨立南上洛郡移居魏兴郡。东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巴渠县、北上洛县侨居晋兴县(今上津),同隶梁州魏兴郡。刘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地方设州郡两级政府,县境东属雍州顺阳郡(今郧县),南属南上洛郡(今郧县五峰),西北属北上洛郡,郡治北上洛县(上津),南、北二上洛郡统属梁南秦二州(治所汉中)。宋后期,县境东属郧乡县,东南属锡县,均隶魏兴郡,西北属兴晋县,隶巴渠郡。二郡均隶梁州。此时,南北二上洛郡仍侨立于郧乡县西,即原长利县。南朝肖齐建元二年(480),县境东为郧乡县,隶齐兴郡,县南为锡县,隶南上洛郡,县西北为兴晋县,隶北上洛郡。上洛县侨立兴晋。上三郡均隶复设之梁南秦二州。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改荆州为洛州;南北二上洛郡属洛州。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底,梁州刺史翟远降魏,县境改属北朝北魏之东梁州(今安康)。南朝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冬月,北朝北魏东梁州刺史元罗降梁,县境重归南朝。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始建上津县。梁太清一年(547年),于魏兴郡北境,梁州齐兴郡置兴州,改齐兴郡为南始平郡。后复改为齐兴。西魏废。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年)10月,魏将王雄出子午谷,伐上津、魏兴,于上津置南洛州,改北上洛郡为南洛州。以泉仲遵为刺史。西魏改梁置南上洛郡曰丰利郡,分鍚县置丰利县。废帝元年(552)王雄平上津、魏兴,以其地置东梁州。于上津县东黄云铺设开元县,旋改开化。553年8月,民叛,王雄讨之,平,迁其豪帅于雍州。西魏废帝三年(554)三月,以东梁州为金州,改南洛州(上津)为上州。据《寰宇记》卷140上津县载:“上州以晋时于此置上津戍为名”。563年,又并漫川、开化二县入上州。时上州之上津郡领上津、开化、漫川三县,县境东南仍属郧乡县辖。北周孝闵帝元年(557)改淯阳郡为长冈郡,并改淯阳县为长冈县。翌年(558)废长冈郡和长冈县,将赤石县、甲县、临江县(均在今湖北省郧西县及陕西省白河县之间)并入黄土,移黄土县治于原长冈郡地,隶于甲郡(治今郧西县甲河关)。郧西属甲郡黄土县。北周武成二年(560),省(丰利)郡,以入上津郡。同时废熊川、阳川2县,辖地并与丰利县。后又废上津郡入甲郡。581年隋朝建立,甲郡废。郧西东部属均州、西部上津仍属上州。开皇三年(583),罢天下郡,上洛郡废,保留商州。隋朝大业初,改长利为郧乡县,属淅阳郡。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复设西城郡,丰利县改属西城郡。废上州为上津县,隶上洛郡。隋朝义宁二年(618)以上津、丰利、黄土置上津郡。唐朝武德元年(618)以郧乡、安福置南丰州。郧西中东部属南丰州,上津属上津县,隶于上津郡。武德元年,改上津郡为上州,黄土县属之,领上津、丰利、黄土、长利四县。武德八年(625年),废南丰州改属均州,元年(627)省长利县,又改属析州。十年(636),废上州,以黄土县属金州,丰利县属均州,上津县属商州,而隶山南东道。宋朝乾德六年(961),省丰利县入郧乡县,郧西中东部属郧乡县,隶均州,为武当西南路管辖,属京西南路。上津县属商州邑,隶陕西永兴军路。绍兴二年(1132),金将撤离曷自率金军主力经商州(今陕西商县)直逼上津,进攻金州(今陕西安康)。宋金州守将王彦寡不敌众,败退石泉(今陕西石泉)。金军遂入金州。上津陷落。三年(1133)五月,王彦复金州,收复金、房、均,彦任三州安抚使。五年(1135),三州(其中郧西锡义山一线以东为均州,上津隶金州)隶襄阳府路。绍兴十一年(1141),与金人分界。自散关及淮水中流以北,尽割畀金,于是弃京西唐、邓二州。又割陕西商、秦之半,止存上津、丰阳、天水三县及陇西、成纪余地。后并入均州。绍兴六十一年(1161)十一月,任天锡攻上津、商洛二县。元初,西域、汉阴、洵县、石泉、平利、上津六县入金州。至元十四年(1277年),郧乡县改称郧县,更武当军为郧县,属均州,隶襄阳路。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以户不及额,省上津县为上津镇,隶商州奉元路。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上津一带划归郧县,隶均州襄阳路河南行省。元至正十九年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59~1369年),上津“豪民”张子贵聚众结寨反元,占领上津、旬阳、白河等地,自号平章,长达十年。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农历7月,明军大将邓愈击败元将李思奇,收编张子贵,复设上津县、隶襄阳府。与郧属于襄阳府,而郧又属均州,俱隶湖广下荆南道。成化十二年,因流民原因,郧县城置郧阳府,割郧之武阳五里、上津之津阳四里置郧西县,上津县、郧西县仍隶湖广下荆南道,郧西属郧阳府管辖。清朝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裁上津县并入郧西县。万历《郧阳府志》云,黄土城,明成化十二年建县时,在县城东六十步掘地得断碑,上有登云县三字。又有史载,北周时,洵阳之黄土县城即在此。据我观察,郧西滨河东路建设时,在二道河的河床中挖掘机掘开的全是板结的黄土层,或许古人说的是真的,郧西历史上或许曾经建过登云县。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改隶湖北布政使司所领之郧阳府。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改隶湖北省安襄郧荆道之郧阳府。郧西虽然现在的县名始于明朝成化十二年,但郧西先后经历了诸侯国、郡、州、路、县的多次更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祭祀文化自然丰厚。史书很早就有了这里有关神仙和祭祀活动的记载。史载:郧乡县龙山之顶,有葬履坛,昔张黄二真人飞升遗履而去,后人葬履于坛。有二石道士侍立坛所。《华阳国志》,《后汉书》,《三国志》,《太平广记》记载:东汉末年,张鲁在包括郧西在内的汉中地区传五斗米道。唐朝《段成式名山记》:上津天柱山,绝岩壁立,秀出众岭,有穴名游仙洞,洞口有竹数茎,寒风凛然,人不敢入。郦道元《水经注》中也有关于郧西有关神仙传说的记载,“汉水又东,左得育溪,兴晋、旬阳二县分界于是谷。汉水又东合甲水口,水出秦岭山,东南流,迳金井城南,又东迳上庸郡北,与关祔水合。水出上洛阳亭县北青泥西山,南迳阳亭聚西,俗谓之平阳水。南合丰乡川水,水出弘农丰乡东山,西南流迳丰乡故城南。京相璠曰:南乡淅县有故鄷乡,《春秋》所谓丰淅也,于《地理志》属弘农,今属南乡。又西南合关祔水。关祔水又南入上津,注甲水。甲水又东南迳魏兴郡之兴晋县南,晋武帝太康中立。甲水又东,右入汉水。汉水又东为龙渊,渊上有胡鼻山,石类胡人鼻故也。下临龙井渚,渊深数丈。汉水又东迳魏兴郡之锡县故城北,为白石滩。县故《春秋》之锡穴地也,故属汉中,王莽之锡治也。县有锡义山,方圆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门,上有石坛,长十数丈,世传列仙所居。今有道士,被发饵
本文标题:漫谈郧西的祭祀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46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