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摘要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学学生为调研对象,对焦作市的空间感知进行了问卷调查。从252份有效认知地图中提取和统计相关数据,并据此分析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对焦作市城市空间感知的基本类型以及城市意象五要素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对焦作市的城市意象感知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规律。由于学生的身份特征和日常活动的范围有限,靠近理工大的意象出现的频率越高。关键词焦作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城市意象认知地图2目录摘要...................................................1关键词.................................................11.城市空间意象研究.....................................32.认知地图调研概况.....................................43.空间感知类型及其差异性特征...........................43.1序列性认知地图分析..............................43.2空间性认知地图分析...............................43.3单体型认知地图分析...............................63.4各类型差异性特征分析............................74.城市意象五要素分析...................................84.1道路要素分析....................................84.2区域要素分析....................................94.3边界要素分析...................................124.4标志物要素分析.................................144.5节点要素分析...................................17小结...................................................19致谢...................................................19参考文献...............................................2031.城市空间意象研究人是社会的人。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都是不可回避、也永远不会过时的问题。尤其在当代,愈演愈烈的城市环境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改善我们的额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这是作为每一个社会的人都应该做的事情。人文地理学中核心理论-人地关系也要求我们要注重我们的生活环境。古往今来,人们有意无意都会对我们生活的环境进行感知,改造和协调。不过,之前的环境认知探索都是无意识或者是不够系统全面的,直到196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的教师凯文.林奇(KevinLynch)发表了《城市意象》(《TheImageofTheCity》),书中对美国的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做了关于城市认知的问卷调查等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城市意象的五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并且总结了产生城市意象的三个条件:识别性、结构和意义。所谓的城市意象,就是指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居民对周围环境直接或间接的知识认识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也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可以说,城市意象是城市形态反映在人们心理上的投影。很明显,城市意象具有主观性,在认知地图的调查中,最终调查的问卷也会出现与现实不太吻合的地方,不过这都是人们对环境认知的反映,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自我认识,这对于我们的调查有着很微妙而关键的作用。如果都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那也就没有人内心理的分析研究了而调查出来的结果也显得生硬。前面提到的认知地图,这一词源自于心理学家托尔曼(E.C.Tolman)的研究,他曾以白鼠为实验对象,研究它们在迷津中的寻址能力。而林奇则运用了这个理论对城市认知地图进行了研究。从此以后,人们接受并且慢慢在世界各地对城市认知进行的狂热的研究和探索。不得不说,托尔曼发明了认知地图,而将知地图发扬和推广到世界各地的,则是林奇。知天文,识地理,通人事,这应该是每个人所要达到的人生境界。而这次的关于我们焦作市城市认知地图的调查研究,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一如开篇所说,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们不可避免的问题。人要为己,为自己的生活环境做出改善和协调。我们所生活的城市——焦作市,我们最熟悉而又有点陌生的城市,它带给我们各自酸甜和苦辣,我们也把我们人生最美好和珍贵的时光献给了这座4城市。焦作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的西北部城市,在城市形态各方面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人文底蕴。在差不多300份的问卷调查以及后面的分析研究、文献的查阅,并结合我们组的知识,通力合作,我们认为,这对研究我们焦作市城市意象的特征和优化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一方面可以探讨并促进城市意象调研方法和中国城市的结合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焦作市城市意象的基本模型,优化其城市总体结构和要素组织。同时,这些研究资料对于我们城市规划的专业学习、教师人员等,也是极其有用的第一手资料,这对于我们以后的规划设计能起到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下面,就是我们这次调查的的过程和分析讨论研究。2.认知地图调研概况本调查于2014年11月份,由河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2011级全体26名同学,每人发放十份调查问卷,进行城市居民认知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河南理工大学全体在校师生,要求由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10位同学组成,共计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并告知调查对象相关注意事项和调查问卷回收时间。问卷要求调查对象随意画出自己印象当中最深刻、最熟悉的焦作市城市空间,并强调:不要参照任何材料,形式不限,所画范围不限,在自己认为重要的地点或关键位置注明文字,除此之外,不再对此调查问卷做任何的解释以免对调查对象的意志造成干扰,最终调查问卷回收260份,剔除其中未填写性别、年级、地图内容的无效调查问卷后剩问卷252份,针对剩余部分的调查问卷进行逐个分析,经过反复比较和归类,并判断居民感知地图的所属类型、构成要素以及所属的调查阶段等。然后再针对每一张调查问卷进行仔细的判读,针对地图类型、构成要素、发展阶段、典型地物出现的频率以及居民的经济社会属性等逐一提取和统计数据,并建立数据库。本文的所有分析都是以这份数据库中的信息和回收的有效城市感知地图作为依据和标准而进行的。3.空间感知类型及其差异性特征本次对河南理工大学学生所绘制的焦作市空间感知地图进行分类整理后发现,学生们大部分以序列型的空间感知地图为主,少数表现为空间型感知地图,极少数以单体型表现。大部分学生都受到平时活动范围的影响,对焦作市的整体感知不强,只有少数专业对口的学生有此认知。3.1序列性认知地图分析5理工大学生绘制的序列型认知地图又可分为以下几个亚类:(1)线型认知地图,如图1。这种感知地图主要以一条街道为主,对街道两边的认知较强。学生们多数是表现理工大西门的塔南路(迎宾路)这一线,汽车站到校园这一段。该种类型占总样品的41%,单独占序列型62%。(2)段型认知地图,如图2。一般是勾绘出其最熟悉的一个城市区域片段,一般是沿着城市交通线展开。该种类型占总样品的19%,占序列型的29%。学生们也主要是以理工大为中心向周围辐射的区域为主体来绘制感知地图,特别是西门万鑫商城这片区域出现的最为频繁,还有就是焦作大学和市中心等学生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区域。线型和段型是两种比较简单和原始的认知地图绘制方式,却得到了60%的学生来采用绘图,可见大家都对焦作没有什么整体的认知,但却对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认知很深。图1图2图3(3)支、网型认知地图,如图3。支型感知地图:居民重点通过交通线以及交通线分支的发展情况来描绘其认知中的城市空间。网型感知地图:不同类型、不同等级道路组合而成的网状交通系统,居民主要通过这种网状交通系统来描绘其对城市空间的感知。这两种类型都是通过城市的各种道路来划分各个区域,以此来大致认知城市。本次调查中,部分学生也是通过表现山阳路、塔南路、解放路、建设路等城市主干道,或是绘制一些区域性道路来表现对城市空间的认知。6该种类型占总样品的6%,占序列型的9%。不是真正了解焦作市的学生是不会以此方式来绘制感知地图的。3.2空间性认知地图分析理工大学生绘制的空间型认知地图又可分为3类:(1)散点型认知地图,如图4。通过若干有区位特征的点的组合,反应其对城市空间的感知状况,所占比重约为9%。此种类型主要是只知道地点方位,而不知道具体位置,一般以知名旅游景点、购物中心、地标性建筑、休闲公园等地为主,像焦作的龙源湖公园、影视城、缝山针公园、三维购物中心等等。(2)马赛克型认知地图,如图5。城市居民通过区域的拼块,组合成其感知的城市空间。该种类型所占比重为4%。以焦作为例也就是分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高新区、解放区五大区块,简单的区域拼凑来从宏观方面认知城市。(3)连接型认知地图,如图6。城市空间片段与片段间存在有效的连接,这是一种较高级别的感知地图类型,在总样品中占14%。图4图5图6此种认知地图主要是以几条道路或是河流为主干,较为详细的标注了周边区域的建筑分布状况,各个片段之间的连接都较为细致。3.3单体型认知地图分析7另外,此次理工大学生的认知地图中还有单体型这一认知类型,如图7。通过描绘具体的或抽象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建筑形态,作为对城市空间的理解。该种类型占总样品的7%。像焦作的电视塔、理工大校园、影视城等建筑都被单独画出来代表其对城市空间形式的认知。表1理工大学生认知地图的类型所有样品总计样本数(个)比重(%)序列型线10341段4819支、网166小计16766空间型散点239马赛克104连接3614小计6927单体型177合计2531003.4各类型差异性特征分析如前所示,在序列型感知地图中,线型和段型是级别较低的类型,而支、网型是级别较高的类型;在空间型感知地图中,散点型是级别较低的类型,而马赛克型和连接型是级别较高的类型;单体型感知地图是高、低级别的混合类型。通过对各种调查问卷的分析以及对理工大学生的生活活动范围,结合大学生平日的消费水平可以得到理工大学生空间感知的差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不同性格、性别的学生来说,其活动范围是不一样的。平日喜静的学生来说其活动范围自然不会超过理工大校园,而好动的学生就喜欢四处游玩,对焦作市的整体认知就相对来说大得多。(2)对于不同地域、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焦作的认知也是不一样的。理工大来自外省的学生也是占很大比重的,而本省甚至是本市的学生更是要多,不同年级图78的学生在焦作生活的时间也不同,由于在本地生活时间各不相同,对焦作的认知也随时间的增长而越来越深刻。(3)还有就是不同经济实力学生,平时的消费娱乐区域是不同的。有钱的喜欢购物,喜欢去高档购物中心,其他学生平时消费娱乐的地方自然不会一样,对焦作的认知水平自然就会不一样。4.城市意象五要素分析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城市,似乎都存在着一个公众意象,那就是许多个体印象中共同的部分,也有可能存在着一系列的公众意象,每一种都代表着一大批城市居民。一个人要在自己的环境中取得成功,并与同侪很好地合作,就离不开这种公众意象。每个人脑海中都有一幅独一无二的画面。根据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一书中将这些存在人们脑海中的元素进行分类,可分为五类分别是:道路、标志、区域、节点、边界。下面主要从区域方面进行分析。4.1道路要素分析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陌生人到一座新的城市首先要找参照物或认路。林奇十分强调城市道路的方向性、可度性和网状空间体系。他认为任何城市的道路必然具有网状关系,在道路上行走的人需要有明确的方向,或者说在道路上行走的人本身就是在选择方向和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对道
本文标题:焦作市城市认知地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183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