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文档 > 牙体牙髓相关名词解释整理
牙体牙髓龋病相关名词解释整理1.Dentalcaries:dentaldecay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2.Precalencerate:患病率即指患龋率。表示病程长的龋病存在或流行的频率,是在调查点或检查时点,一定人群中患龋情况。3.Incidencerate:发病率。表示在某一特定观察期间内,可能发生龋病的特定人群新发病的频率。4.DMF:decayed-mising-filled,龋失补指数。龋齿数、因龋失牙数、因龋补牙数的总和。是一种不可逆指数,能反应一个人终身龋病的经历。分为DMFS,DMFT。DMFT受检人群中每个个体罹患龋齿的牙数,DMFS相对DMFT更能反映龋病流行的严重程度。儿童乳牙龋病记录用dmf。5.Oralecosystem:口腔生态系。口腔内正常菌群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分为颊粘膜上皮生态系、舌背部生态系、龈上菌斑生态系、龈下菌斑生态系。6.Dentalplaque:牙菌斑。堆积在牙表面或其他硬的口腔结构上,不能被中度水喷冲去的细菌团块。其结包括:菌斑-牙界面、中间层、菌斑表层;可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可导致龋病或牙周病。7.Biofilm:生物膜。微生物群落与细胞外基质相互连接而在介质表面行成的生态环境。是有通道和空隙的开放性立体结构。8.Acquiredpellicle:获得性膜。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所形成的生物膜。也可位于各种修复材料以及义齿表面。9.Oralnormalflora:口腔正常菌丛。寄生在健康人体各特殊部位或表面的生物群别称为正常菌丛或固有菌丛。口腔菌丛是人体各菌丛中最复杂的一种。10.biomineralization:生物矿化。是指生物体内钙磷等无机离子在多种生物因子调控下通过化学反应产生难溶性盐,并与有机基质结合,形成机体矿化组织。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11.仿生矿化:体外模拟体内环境,利用生物矿化机制的矿化。12.钙三角理论:是氟抗龋的最核心机制。氟磷灰石晶体中,氟离子与三个钙离子组成的三角形在同一个平面上,其负电荷与钙离子形成强烈静电引力,从而增加晶体结构稳定性,降低釉质溶解度,增加釉质对有机酸的抵抗力。13.四联因素学说:龋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宿主、微生物、和饮食以及时间相互作用导致龋病发生,也就是说,龋病发生要求有敏感的宿主、口腔致龋菌群的作用以及适宜的底物,且这些底物必须在口腔滞留足够时间。14.Miller化学细菌学说:龋病是由两个阶段组成的化学细菌过程,先是细菌发酵产生的酸使组织脱矿、软化,然后细菌分泌的蛋白溶解酶使软化残存物溶解。釉质中缺乏第二阶段。15.Glucosyltransferases,GTF:葡糖基转移酶。是变异链球菌的一种胞外葡聚糖合成酶,也是致龋菌主要的抗原物质之一。主要作用是介导细菌间的凝集和粘附于牙面,对于致龋生物膜的形成和成熟非常重要,同时能够合成葡聚糖;口腔内以细胞结合型GTF和细胞游离型GTF存在。16.表面蛋白抗原:包括变异链球菌的PAc和表兄链球菌的SpaA,是一类存在于细菌菌体表面和细胞壁中的糖蛋白。PAc作为一种粘附素能够与唾液富辅蛋白发生选择性结合,SpaA的受体是膜结合葡聚糖。17.glucan-bindingproteins,GBPs:葡聚糖结合蛋白。作为细菌的一种葡聚糖受体介导细菌在牙面的积聚过程。其缺失可导致细菌失去葡聚糖依赖的凝集功能,是一种重要的抗龋免疫原。18.免疫防龋:龋病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抗变异链球菌特异性抗体可以阻止细菌的粘附和菌斑形成,保护性抗体可以通过唾液(局部SIgA反应)或龈沟液(全身的IgG,IgM反应)达到易感部位。所以从过抗感染免疫的角度出发,可以进行防龋。类型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19.主动免疫: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增强抗病能力。优点:免疫维持时间长;缺点:安全性。20.被动免疫:给机体输入由其他个体产生的免疫效应物质。优点:安全、方便、易接受。缺点:持续时间短。21.acutecaries:急行龋。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病变进展快,病变组织颜色较浅,呈浅棕色,质地较软而湿润,又称湿性龋。由于来不及形成修复性牙本质,牙髓组织容易受累。22.rampantcaries:猖獗龋。是急行龋的一种类型,病程进展很快,多数牙在短期内同时患龋,常见于颌面及颈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又称放射性龋),Sogren综合征患者,胃食管酸返流。23.chroniccaries:慢性龋。进展慢,龋坏组织染色深,呈黑褐色,病变组织较干硬,又称干性龋。24.arrestedcaries:静止龋。龋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由于病变环境发生改变,隐蔽部位变得开放,原有致病条件发生了改变,龋病不能再继续进行,损害仍保持原状,也是一种慢性龋。25.secondarycaries:继发龋。龋病治疗后,由于填充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硬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缝隙,这些成为致病条件,产生龋病。也可因治疗时未将病变组织除净所致。需借助X线片检查。26.窝沟龋:指磨牙、前磨牙咬合面、磨牙颊面沟壑上颌前磨牙舌面的龋损。窝沟发生龋坏时,从窝沟侧壁产生损害,最后扩展到基底,龋损沿着釉柱方向加深,到达牙本质,沿釉质牙本质界扩散。27.潜行性龋:有的窝沟龋呈锥形,底朝牙本质,尖向釉质表面,狭而窄的窝沟处损害更为严重,龋病早期,釉质表面无明显破坏。称具有这类临床特征的龋损为潜行性龋。28.平滑面龋:除窝沟以外的牙面发生的龋损。发生于近远中接触点处的称为邻面龋,发生于牙颊或舌面,靠近釉质牙骨质界处的为颈部龋。呈三角形,底朝向釉质表面,尖向牙本质。29.根面龋:在根部牙骨质发生的龋损。主要发生于牙龈退缩,根面外漏的的老年人牙列。现代人中最常发生于根的颊面和舌面。30.linearenamelcaries:线型釉质龋。发生于上颌前牙(乳牙)唇面的新生线处,是一种非典型性龋病损害。31.隐匿性龋:釉质脱矿常从其表面下层开始,有时可能在看似完整的釉质下方形成龋洞,具有隐匿性,临床上易误诊。好发于磨牙沟裂下方和邻面。X线片可确诊。32.脱矿:在酸的作用下,牙齿矿物质发生溶解,钙和磷酸盐等无机离子由牙中脱出。33.再矿化:钙、磷和其它矿物离子沉积于正常或部分脱矿的釉质中或釉质表面的过程。34.remineralizativetherapy:再矿化治疗。采用人工方法(再矿化液)使脱矿釉质或牙骨质再次矿化,恢复其硬度,终止或消除早期龋损。35.PRR,Preventiveresinrestoration:预防性树脂充填术。针对小的窝沟龋和窝沟可疑龋,去除窝沟处的病变釉质或牙本质,根据龋损的大小,采用酸蚀技术和树脂材料充填龋洞并在牙表面上涂一层封闭剂,是窝沟封闭和窝沟龋充填相结合的预防性措施。36.pulpodentinalcomplex: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牙髓和牙本质在胚胎发生和功能上关系密切,对外界刺激的应答有互联效应,是一个生物整体。牙本质受到外界刺激,都能产生感觉,并引起牙髓相应反应。37.Cariesactivitytest,CAT:龋活性实验。以致龋菌和酸性产物为指标,检测龋发生危险因素的试验称为龋活性实验。38.pitandfissuresealant:窝沟封闭。指不去除牙体硬组织,在(牙合)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粘性树脂(窝沟封闭剂),保护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发生的一种有效防龋防范。39.atraumaticrestorativetreatment,ART: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指使用手用器械去除龋坏组织,然后用有粘结性、耐压和耐磨性能较好的新型玻璃离子材料将龋洞充填的技术。40.窝洞:按照牙体外科手术方法去除龋坏组织,并按要求备成的洞型。窝洞具有一定的形状,能够容纳和支持充填材料,达到恢复牙齿形态和功能的目的。41.resistanceform:抗力型。使充填体和余留的牙体组织获得足够的抗力,在承受咬合力时不折裂的形状。抗力型制备时应该使应力均匀地分布在充填体和牙体组织上。42.盒装洞型:是窝洞最基本的抗力型,要求窝洞底平,侧壁平面与洞底垂直,点、线角圆钝。其能够使咬合力均匀分布、避免应力集中。43.retentionform:固位形。是防止充填体在侧向或垂直方向力的作用下移位、脱落的形状,必须具有三维的固位作用方能保持充填体稳固。包括侧壁固位,倒凹,鸠尾固位,梯形固位。44.undercut:倒凹。是一种机械固位,在洞底的侧髓线角或点角处平洞底向侧壁牙本质作出的潜入小凹,有时也可沿线角做固位沟。45.鸠尾固位:是一种机械固位结构。后牙邻牙合面洞在牙合面做鸠尾,前牙在舌面做鸠尾。由鸠尾峡和膨大的尾部组成,借助峡部的扣锁作用防止充填修复体从洞底呈水平方向脱位。46.Indirectpulpcapping:间接盖髓术。用消炎和促进牙髓牙本质修复反应的盖髓剂(氢氧化钙制剂)覆盖于洞底,促进软化牙本质再矿化和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保存全部健康牙髓的方法。47.enameloplasty:釉质成形术。指釉质表面的再成形。用火焰状金刚砂针磨去浅的裂沟或将未完全融合的釉质磨圆钝,形成一光滑、蝶形的表面,以利于清洁,磨去部分应小于釉质厚度的1/3。48.rubberdamisolation:橡皮障隔离。用一块橡皮膜,经打孔后套在牙上,利用橡皮的弹性紧匝牙颈部,使牙齿与口腔完全隔离开来。49.cavitysealing:窝洞封闭。在窝洞洞壁涂一层封闭剂(洞漆、树脂粘结剂),以封闭牙本质小管,阻止细菌侵入,隔绝充填材料的化学刺激。50.cavitylining:衬洞。在洞底上衬一层能隔绝化学和一定温度刺激,并且有治疗作用的洞衬剂(氢氧化钙、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玻璃离子),其厚度一般小于0.5mm。51.basing:垫底。在洞底垫一层大于0.5mm厚的材料(氧化性丁香油粘固剂、磷酸锌粘固剂、聚羧酸锌粘固剂、玻璃离子),隔绝外界和充填材料的温度、化学、电流及机械刺激,同时垫平洞底,承受充填压力和咀嚼力的作用。52.Hybridlayer:混合层。粘结复合树脂和牙本质的一层过度结构,由粘结树脂-牙本质胶原组成,厚约0.5~0.8um,内含数量众多的微树脂突,是微机械固位的基础,也是决定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53.smearlayer:玷污层。是窝洞预备过程中器械切割和碾磨牙体组织形成的并贴附于洞壁的一层无结构物质,主要由牙本质碎屑和胶原蛋白构成。54.compositeresins:复合树脂。是一种由有机树脂基质和经过表面处理得无机填料以及引发体系组合而成的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牙色修复材料。Bis-GMA奠定了复合树脂及美学修复的基石。55.polymerizationshrinkage:聚合收缩。指复合树脂在聚合过程中,由于单体分子的互相移动并形成长链而导致的材料体积缩小。会导致边缘缝隙形成,产生微渗漏,继而形成继发龋。也会导致术后牙髓反应,是复合树脂修复失败的最主要因素。56.configurationfactor:洞形因素/C因素。是指充填窝洞的树脂产生粘结的面积与未粘结的面积之比。C因素越高,聚合收缩应力越大。57.finishing:修形。用器械对修复体多余材料进行切削的过程,切除修复体边缘的不规则、完善修复体解剖外形、减少修复体表面粗糙的过程。58.polishing:抛光。修形后使用更细的摩擦器械对修复体进行磨光的过程,通过削除修复体表面细小划痕和缺陷,旨在获得光滑的、有光泽的、均质性表面。59.Sandwichtechnique:三明治修复技术。适用于修复体位于根面部分的Ⅱ类洞,首先用玻璃离子体调节处理龈壁,高度位于邻面接触区一下,然后采用常规复合树脂粘结技术,继续修复其他部分,最后修形和抛光。牙体牙髓病学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部分60.Enamelhypoplasia:釉质发育不全。指在牙发育期间,由于全身疾患、营养障碍或严重的乳牙根尖周炎
本文标题:牙体牙髓相关名词解释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05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