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小题,共30分)1.()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2.德育的核心或基础是()。A.思想政治教育B.法律教育C.性教育D.道德教育3.根据成败归因理论,下列属于外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的是()。A.能力高低B.运气好坏C.外界环境D.任务难度4.桑代克提出众多学习律,其中描述动机的是()。A.效果律B.准备律C.练习律D.同化律5.根据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教师应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A.较高的水平B.较低的水平C.非常高的水平D.中等水平6.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是()。A.安全需要B.尊重的需要C.爱与归属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7.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力求成功者会(),避免失败者会()。A.可能选择回避任务B.回避任务犹豫不决C.坚决选择可能选择D.可能选择犹豫不决8.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苏联的教育学教材是()。A.凯洛夫的《教育学》B.冈察洛夫的《教育学》C.巴拉诺夫的《教育学》D.巴班斯基的《教育学》9.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A.机械学习B.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10.被周恩来称为“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布尔什维克”的人民教育家是()。A.徐特立B.蔡元培C.杨贤江D.陶行知11.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属于()。A.行动研究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12.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说是()。A.痕迹衰退说B.同化说C.干扰说D.动机说13.在中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中,教师引导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的方法是()。A.讲授法B.谈话法C.读书指导法D.演示法和实验法14.()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内容及其与学习者原有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A.加涅B.布卢姆C.桑代克D.奥苏贝尔15.小组讨论、协商、会谈等属于()。A.正式交往B.非正式交往C.单向交往D.双向交往16.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水平。A.超常B.较高C.普通D.弱智17.“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18.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A.正迁移与负迁移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19.教育改革的核心是()。A.内容改革B.方法改革C.课程改革D.途径改革20.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A.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2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A.洛克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22.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23.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予以揭示而不是凭臆测加以歪曲,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应遵循的这一原则是()。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24.按照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的观点,学生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A.信号学习B.言语联结学习C.辨别学习D.概念学习25.一个人想起岳飞、文天祥等英雄人物时,多半会被唤起一种对高风亮节、坚贞不屈行为的钦慕之情,这种情绪体验属于()。A.直觉的道德感B.想象性的道德感C.伦理性的道德感D.感性的道德感26.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和行为的现象叫()。A.服从B.从众C.去个性化D.认同27.我国当代教师的根本任务是()。A.班集体建设B.搞好教学工作C.进行思想品德教育D.教书育人28.《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基础教育权属于()。A.中央B.地方C.学校D.家庭29.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科技进步B.生产发展水平C.政治需要D.产业革命30.在观摩教学行为时,一般分为以下环节:创设情境,联系旧知识,引出新主题;实验探索,意义建构;()和效果评价。A.应用与迁移B.应用与分析C.分析与迁移D.应用与反思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共10分)1.学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最主要因素。()2.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3.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与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是互相排斥对立的。()4.实物直观的优势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5.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6.“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出自《孟子》,论述了环境与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7.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8.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分心”,讲课的声音要抑扬顿挫,但不可忽高忽低,也不要配以夸张的身体动作。()9.根据巴甫洛夫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望梅止渴”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10.在自我意识的三个层次中,自我认识是基础,自我体验是核心,自我调控是关键。()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5小题,共20分)1.应激2.德育原则3.道德信念4.群体规范5.概念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小题,共20分)1.简述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及其培养。2.智力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3.简述“教师中心论”和现代教师观的差异。4.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小题,共20分)1.如何理解学生既是教育过程的客体,也是认识的主体?2.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的教育学的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D[解析]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事实上,道德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教育的基础。3.C[解析]只有外界环境是外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4.B[解析]在桑代克体系中,动机被看作是一种在特定时刻存在于神经系统中的特定准备方式。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做出反应,同他是否已做好准备有关,即桑代克所谓的“准备律”。5.B[解析]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认为,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因此,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6.D[解析]马斯洛假定人类有七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还认为在上述需要的满足过程中,各种需要不仅有层次高低之分,还有前后顺序之别,只有低层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需要。马斯洛将以上七种层次的需要分为两大类,较低的前四层为基本需要,较高的后三层为成长需要。7.A[解析]阿特金森认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得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因为这种任务对他们的能力最富挑战性。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而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概率大约是50%,他们会回避这种任务,因为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归因于任务的难度,从而减少失败感。8.A[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苏联的教育学教材是凯洛夫的《教育学》。9.B[解析]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10.D[解析]被周恩来称为“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布尔什维克”的人民教育家是陶行知。11.A[解析]略。12.B[解析]奥苏贝尔的同化说认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13.B[解析]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中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谈话法是教师引导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的方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自学教科书以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从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独立操作、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14.D[解析]奥苏贝尔采用二维分类法,即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内容及其与学习者原有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加涅根据学习水平,把学习分为八类;根据学习结果,把学习分为五类。布卢姆根据教育目标,把认知学习分为六类。15.D[解析]双向交往是指交往双方既发送信息,又接收信息,在交往过程中可以随时掌握反馈的沟通形式。16.C[解析]智商的计算公式是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所以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其智力年龄和实际年龄相当,则其智力处于普通水平。17.C[解析]“教”使“生而同声”的人“长而异俗”,这里的“教”即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教育。18.A[解析]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学习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19.C[解析]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是落实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20.C[解析]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21.B[解析]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22.C[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并且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23.A[解析]客观性原则就是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予以揭示而不凭臆测加以歪曲。只有坚持客观性原则,才能对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研究作出科学的解释,才能保证在相同的条件下获得一致的研究成果。24.D[解析]学生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对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学习,按照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应属于概念学习。25.B[解析]道德感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三种:直觉的道德感、想象性的道德感、伦理性的道德感。(1)直觉的道德感:如,人常会由于莫名其妙的不安感或突如其来的荣辱感迅速地制止自己不当的需要与行为。(2)想象性的道德感:如,想起岳飞、文天祥、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多半会唤起钦慕之情。(3)伦理性的道德感:指把道德的感性经验与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有较深刻认识的概括的情感体验。26.B[解析]题干所述是从众的定义。服从是指个体在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的压力下,被迫实施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的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认同表示赞同,彼此观点一致。27.D[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全面实现教育目的。我国学校教师现阶段为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就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本文标题:特岗教师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2017 .html